第167章 先禮後兵
字數:6710 加入書籤
此時,午門之外,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刺骨。
以楊漣、左光鬥二人為首,率領著上百名官員齊刷刷地跪在午門之外。
其中,東林黨官員占了不少,但也混雜著不少其他黨派出身的禦史、言官。他們手捧奏折,齊聲高呼:“請陛下收回成命!
采納我等忠臣之言!
若將兵權交付五軍都督府,隻怕日後釀成大患!”
反觀站在一旁的鄧文明等勳貴,臉色極為難看。
他們紛紛出聲與這些官員理論,然而楊漣、左光鬥二人隻是對著午門一個勁兒地磕頭,那些東林黨官員更是紛紛出言譏諷,把鄧文明氣得臉色漲得通紅。
不多時,英國公張維賢騎馬匆匆趕到午門之外。
瞧見眼前這混亂的陣勢,他不由吃了一驚。
隻見鄧文明率領的一眾勳貴,在氣勢上已然弱了不少,被懟得啞口無言,不知如何辯駁。
張維賢咬了咬牙,徑直走上前去,冷哼一聲道:“午門之外,爾等如此聚眾鬧事,成何體統?”
這時,一名東林黨官員也冷哼一聲,毫不示弱地回懟道:“我等皆是忠君之臣,向陛下進諫忠言,英國公難道是想來阻攔不成?
難道我大明朝如今還有因言獲罪這一說了?”
這話直接把張維賢噎得當場血壓飆升,他氣得手指著這名官員,恨不得衝上去狠狠地給他兩耳刮子。
鄧文明趕忙上前,扶住張維賢,臉色有些難看地說道:“英國公,今天這局麵恐怕不好收場啊。
江大人和魏公公怎麽還沒來呢?”
張維賢麵色凝重,開口說道:“定遠侯稍安勿躁,江大人和魏公公稍後便到。
切莫擔心,咱們今日還有其他助力,絕非孤軍奮戰。”
聽到張維賢這話,鄧文明頓時鬆了口氣。
他們這些勳貴,雖說身份尊貴,但失去兵權百年之久,又皆出身武將世家,在口舌之爭上,根本說不過這群文人出身的東林黨官員。
就在這時,午門緩緩打開,一位身著紅色蟒袍、外披紅色披風的太監邁步而出,其身後跟著幾百名小太監,人人手持長鞭,整齊地站立兩旁。
看到走出來的李若愚,楊漣、左光鬥二人立刻開口質問道:“李公公,此舉是何用意?”
李若愚臉上掛著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咱家正在司禮監值房審核奏章呢,忽聽得宮外喧鬧,還以為有人起兵造反了,所以趕忙帶著人過來瞧瞧。”
聽聞李若愚一上來就扣這麽大一頂“造反”的帽子,楊漣和左光鬥二人氣得臉色瞬間鐵青,大聲說道:“李公公,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我等皆是一心忠君之臣,不過是向陛下進諫忠言,這哪裏有什麽造反之人?
反倒是你,李公公帶著這麽多人,還手持皮鞭,究竟想幹什麽?”
李若愚依舊滿臉笑意,說道:“楊大人、左大人,咱家剛到司禮監不久,這情況還不太熟悉呢。
一聽到外麵吵鬧,下意識就覺得可能是反賊鬧事,便趕忙帶著手下這些小子們來鎮壓,哪怕是死在午門之外,也算是為皇上盡忠了。”
楊漣和左光鬥氣得“騰”地站起身來,手指著李若愚大罵道:“你這閹賊與那魏忠賢簡直就是一丘之貉!
張口閉口就是反賊,朝堂就是被你們這群奸佞之徒搞得烏煙瘴氣!”
說罷,對著李若愚便是一陣劈頭蓋臉的臭罵。
然而,李若愚卻絲毫不為所動,依舊麵帶微笑,靜靜地看著楊漣和左光鬥二人。
楊漣、左光鬥與一眾東林黨官員罵了許久,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李若愚卻依舊笑容滿麵地說道:“諸位大人,罵咱家都罵了這麽久啦,要不先歇一歇,等緩過勁兒來再接著罵。
要是把身體累壞了,那可就不好了。”
楊漣和左光鬥二人聽到這話,不禁愣在當場。
他們原本以為李若愚會像魏忠賢一樣,一言不合就直接大打出手,卻萬萬沒想到李若愚竟來了這麽一出,這著實出乎他們的意料。
就在這時,李若愚邁著四方步緩緩向前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你們若是一心忠於大明、忠於皇上,自然可以按照正常流程,將奏本遞交給皇上。
先由內閣轉至司禮監,再呈給皇上批閱。
可你們卻在午門之外集體跪諫,這分明就是逼宮,實乃大逆不道之舉!”
說到這兒,李若愚話音陡然一轉,聲音如同寒風般刺骨,直戳人心。
他隨手從一旁一名官員手中拿過奏本,大致掃了兩眼,便丟在地上,冷聲說道:“身為大明臣子,竟以這般威逼的方式脅迫皇上,實在是大逆不道!
咱家念在大家同朝為官的份上,給你們一個台階下,現在馬上離開,否則就別怪咱家不客氣了!”
說完,他依舊麵帶笑意,目光緊緊盯著楊漣和左光鬥二人。
聽到李若愚的這番話,楊漣和左光鬥二人頓時氣得暴跳如雷,又扯著嗓子對著李若愚破口大罵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若愚卻依舊不惱,慢悠悠地走到二人身旁,臉上掛著戲謔的笑容說道:“楊大人、左大人,可真是我大明朝的‘忠臣’呐!
這番慷慨激昂的高談闊論,差點就把咱家給騙了。”
誰知,話音剛落,李若愚突然一甩手,“啪!啪!”
兩聲脆響,兩個耳光結結實實地打在楊漣和左光鬥臉上,直接將兩人當場打倒在地。
緊接著,他臉色瞬間一變,神情變得陰狠無比,罵道:“給臉不要臉的東西,真當咱家脾氣好?”
隨即轉頭對著身後的一群小太監大聲吼道:“給咱家動手,狠狠地抽!
皇上怪罪下來,有咱家頂著!”
頓時,身後一眾小太監手持皮鞭,如狼似虎地紛紛向前衝去。
這一幕,可把站在不遠處的英國公張維賢與定遠侯鄧文明驚得目瞪口呆。
張維賢趕忙轉頭望向鄧文明,開口問道:“定遠侯,這位李公公行事如此果決勇猛的嗎?
難道是得了魏公公的真傳?”
鄧文明艱難地吞了一口唾沫,說道:“這位李公公,據說在宮裏的資曆比魏公公還老呢。
隻不過之前和魏公公不太對付,所以被貶到浣衣局去了。
前段時間,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和其他幾位秉筆太監,都被皇上捉拿。
之後,魏公公擔任司禮監掌印太監,但平時很少去司禮監,所以現在司禮監基本是由這位李若愚李公公挑大梁。
想來這位李公公剛剛擔任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正想做出一番成績給皇上看呢。
英國公,咱們要不要也去幫忙?”
張維賢頓時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鄧文明,說道:“怎麽著?
定遠侯手癢了,也想去打上幾鞭子?”
鄧文明見狀,尷尬地咳嗽兩聲,說道:“本侯不去了,本侯就在這裏和英國公一同等江大人和魏公公到來就挺好的。”
這時,李若愚身後的一眾小太監手持皮鞭,已經狠狠地抽打在一眾官員身上,頓時傳來陣陣哀嚎之聲,場麵淒慘無比。
李若愚從一名小太監手中接過皮鞭,一腳將楊漣踹飛,又把左光鬥踢倒在地,然後拿著鞭子使勁兒地抽在二人身上。
邊抽邊罵:“你們這兩個賤骨頭,口口聲聲說忠君愛國,可入朝為官以來,你們幹過多少實事?
整天就知道彈劾這個、彈劾那個。
說別人結黨營私、貪汙受賄,你們自己又能幹淨到哪裏去?
黨同伐異,打擊異己,在咱家麵前還裝模作樣。
不過就是豬鼻子插大蔥——裝象罷了!
真以為咱家不敢收拾你們倆?”
李若愚罵得唾沫橫飛,抽打得格外賣力,楊漣和左光鬥二人頓時被打得慘叫連連。
就在這時,孫承宗、袁可立和薛國觀三人匆匆趕到午門之外。
眼前混亂的場景,讓他們瞬間瞪大了眼睛,一臉錯愕。
當他們將目光投向手持皮鞭,正用力抽打楊漣和左光鬥的李若愚時,更是驚訝得合不攏嘴。
就在此時,張維賢與鄧文明率領一眾勳貴來到三人麵前。
孫承宗趕忙開口問道:“英國公,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怎麽李公公直接就動手了?
咱家還以為是魏公公到了呢。”
張維賢臉上露出一絲尷尬,解釋道:“孫閣老,其實這事也不能全怪李公公。
李公公剛到的時候,還和顏悅色地好言相勸。
可楊漣和左光鬥二人,指著李公公就是一頓臭罵。
李公公倒也沒生氣,依舊耐著性子勸說那些官員,讓他們按正常流程遞交奏本。
誰知道楊漣、左光鬥等人不但不聽,反而越罵越來勁。
最後,徹底把這位李公公給惹火了,李公公這才下令讓人動手的。”
孫承宗看著那上百名被打得嗷嗷直叫的官員,本能地想開口阻攔。
但轉念一想,這些東林黨官員平日裏在朝堂上處處拉後腿,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有時候,孫承宗自己都恨不得親自動手收拾他們。
如今,既然有李若愚這個司禮監秉筆太監出麵整治,他們倒也樂得在一旁瞧個熱鬧。
不多時,六部尚書也紛紛趕到現場。
看到眼前這混亂的一幕,眾人頓時呆若木雞。
原本以為江寧和魏忠賢會在這兒主持局麵,沒想到竟是這位新上任的司禮監秉筆太監李若愚,帶著手下一眾小太監,毫不留情地對官員動起手來。
這場景,著實把他們驚得不輕。
再看內閣三位閣老、英國公張維賢以及定遠侯鄧文明等一眾勳貴,竟然就那樣靜靜地站在一旁,有說有笑,仿佛眼前發生的一切與他們毫無關係。
見狀,幾位尚書也湊了過去,詢問事情的緣由。
聽完之後,戶部尚書郭允厚一臉痛心疾首地說道:“李公公,這可太糊塗了呀!
捉賊要捉贓,捉奸要捉雙,就這麽直接動手鞭打百官,他這名聲可就全毀了呀!
要是江大人和魏公公來了,直接拿出這些東林黨官員平日裏收受賄賂的證據,到時候直接將他們罷官奪職,再抄了他們的家,咱戶部還能有一筆銀子進賬呢。
幾位閣老、英國公還有定遠侯,老夫連算盤和賬冊都帶來了,這下可全被這位李公公給攪黃了。”
聽著郭允厚的抱怨,孫承宗等人皆是一陣無語。
心想,敢情這郭老摳走到哪兒都心心念念著銀子,也不看看這是什麽時間、場合。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