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

字數:6647   加入書籤

A+A-


    方正化匆匆趕到五軍都督府,宣讀朱由校旨意,同意滿桂率領京營剩餘人馬前往山西巡視。
    沈有榮聽聞,頓時大驚失色,趕忙說道:“方公公,如今江大人領軍在外,京城就隻剩這京營五萬兵馬了。
    要是全都調走,京營可就空虛了。
    老夫雖說對朝堂局勢了解有限,但也能察覺到,最近這段時間恐怕要有大事發生。”
    方正化聞言,笑著安撫道:“沈都督,無需擔憂,隻需遵旨行事便是。”
    見方正化如此鎮定,沈有容暗自思忖片刻,隨後點了點頭。
    緊接著,滿桂便奉旨來到五軍都督府領命,之後便前往京營率領剩餘的五萬兵馬,奔赴山西巡視,以防範林丹汗進犯。
    內閣之中,孫承宗和袁可立得知這一消息,皆是驚愕不已,趕忙前往禦書房求見朱由校。
    一見到朱由校,孫承宗便急切說道:“陛下,如今江大人率十萬兵馬在四川平定叛亂。
    京營又有兩萬兵馬被陳都督帶去巡視九邊軍務,剩餘這五萬兵馬無論如何也不能調動啊!
    否則京城沒了重兵鎮守,難免會出亂子。”
    一旁的袁可立也跟著開口勸說。
    朱由校卻神色淡然,對眾人說道:“無妨,一切皆在朕與江兄的掌控之中,兩位愛卿不必擔憂。”
    聽到這話,二人陷入沉思。
    片刻之後,孫承宗行禮說道:“既然如此,那老臣便放心了。
    隻是,老臣近日舊疾複發,身體抱恙,想向陛下告假幾日,在家調養養病。”
    朱由校聽了孫承宗的話,笑著點頭應允。
    隨後,二人退出禦書房。
    此事過後,孫承宗這位當朝首輔告病在家,內閣便隻剩下袁可立一人主持政務。
    方正化又前往神虛觀宣讀旨意。
    神虛子聽聞皇帝召見自己入宮講道,頓時滿臉激動,趕忙換上那件金絲祥雲道袍。
    跟張五爺打了聲招呼,便與方正化匆匆趕往皇宮。
    進入皇宮後,在方正化的引領下,神虛子走進禦書房。
    見到朱由校,神虛子趕忙打了個稽首。
    朱由校看到神虛子到來,立刻起身相迎,笑著說道:“朕近日閑暇之時研讀《道德經》,雖略有感悟,卻仍未得要領,故而請老神仙入宮,為朕講道解惑。”
    神虛子微笑著回應:“陛下有旨,貧道自當為陛下講解一番。”
    朱由校一抬手,方正化立刻端來一把椅子,又奉上一杯熱茶。
    隨後,朱由校便與神虛子熱烈地討論起《道德經》來。
    …………
    與此同時,楊安隨著青山先生及其叔父,一路沿著運河北上,抵達洛陽。
    天黑之後,幾人徑直來到福王府。
    楊安抬頭看著福王府的匾額,心中暗自驚歎,意識到自己這次真的是撞大運了。
    在王府侍衛的帶領下,他們進入王府。楊安緊緊跟在青山先生身旁。
    沒過多久,隻見一位身著錦袍、手持鐵如意的老者,撫著胡須,笑著與青山先生的叔父打招呼:“進卿,這次你可來晚了。”
    青山先生的叔父也笑著回應:“拱極兄,你這可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啊。
    不知事情進展如何了?”
    被稱作拱極的老者神色平靜地說:“殿下這幾日正在考慮,想必很快就會有答複了。”
    聽到這話,青山先生的叔父撫須點頭:“如此便好,隻是咱們也得抓緊了。
    四川那邊剛傳來打了大勝仗的消息,咱們也該盡快動手了,不然龍椅上那位的威望必然更上一層樓,到時可就不好辦了。”
    手持鐵如意的老者淡淡一笑:“進卿無需擔憂,如今咱們一切準備就緒,萬無一失。”
    隨後,幾人跟著手持鐵如意的老者來到一處院落,楊安則守在門外,偷偷聽著他們的對話。
    當天夜晚,在王府總管太監的帶領下,幾人來到福王書房,楊安被阻攔在門外。
    進入書房後,手持鐵如意的老者一臉平靜地看著身著四團龍袍的朱常洵,淡淡地問道:“這幾日殿下考慮得如何了?”
    朱常洵神情複雜,陷入了糾結當中,就在這時,青山先生的叔父也開口勸道:“殿下,您要清楚,這次的機會千載難逢。
    當年您已經錯過一次,若是這次再錯過,恐怕下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隻見朱常洵神情激動,快步走到兩位老者麵前,眼含熱淚,激動地說道:“本王太想當皇帝了!
    本王自來到洛陽後,做夢都想當皇帝。
    本王若是當了皇帝,一切軍國大政都聽兩位先生的,兩位先生就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會像對待父皇那樣尊敬二位,二位先生便是本王的亞父!”
    朱常洵一邊抹著鼻涕眼淚,一邊鄭重許諾。
    兩位老者對視一眼,皆露出滿意的神色,點了點頭。
    隨後,手持鐵如意的老者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請殿下做好準備,過幾日便隨我等一同進京。
    一旦大事已定,殿下便能登基為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這話,朱常洵抹著眼淚,不停地點頭,隨即又小聲問道:“可是身在四川的那位,似乎比本王更有資格呀。”
    說完,滿臉惆悵。
    手持鐵如意的老者撫著胡須,哈哈大笑道:“殿下放心,有我等相助,這龍椅必定是殿下的。
    至於四川那位信王殿下,若不是龍椅上那位護著,光憑他身為當朝親王,卻隨意結交大臣、殘害宗室,還手握兵權、擅自幹涉地方政務、屠戮朝廷官員,隨便一條罪名都能將他廢為庶人,甚至取他性命。
    等殿下登基之後,朱由檢是死是活,全憑殿下一念之間。”
    聽到這話,朱常洵滿意地點點頭:“如此便好。”
    隨後,青山先生的叔父笑著說道:“殿下,既然您已經同意,那就安排人著手準備吧,時機一到,咱們一同進京。”
    朱常洵點頭稱是,隨後朝著二人恭敬地行了一禮,兩人趕忙回了一禮,隨後便告辭離開。
    返回院落之後,手持鐵如意的老者和青山先生的叔父神情激動地說道:“大事已成!
    過些時日,這大明天下便是我等說了算!”
    說罷,兩人放聲大笑。
    守在院外的楊安小心翼翼地偷聽著,隻感覺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
    原本隻是想撈點功勞,沒想到竟無意間打入了敵人的老巢。
    …………
    在京城之中,朱由校的行事風格讓朝野上下一片嘩然。
    他要麽親自監督三大殿的修複工程,要麽頻繁請神虛子入宮為自己講道。
    起初,皇帝一心撲在修複三大殿上,雖說不理朝政,大臣們倒也勉強能忍,畢竟三大殿工程總有完工的一天。
    可如今,皇帝竟沉迷於道家學說,這讓臣子們實在無法忍受。
    畢竟當年世宗嘉靖皇帝跑到西苑煉丹服藥、修道長達幾十年,可把大臣們折騰得夠嗆。
    就連保皇黨一眾官員,也慌了神。
    紛紛上奏折子,勸諫朱由校以國事為重。
    然而,朱由校對此隻是一笑了之,依舊將這些折子留中不發。
    隨後,徐光啟、郭允厚、溫體仁、顧炳謙、朱大典、劉文明、官應震等保皇黨骨幹成員,紛紛前往內閣向袁可立求助。
    袁可立倒是熱情禮貌,可一問到關鍵問題,便表示自己如今內閣隻剩一人,每日政務堆積如山,忙得不可開交,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眾人見此情形,無奈之下,又紛紛趕到孫承宗府上。
    不曾想,連孫府的門都沒能進去。
    這下,眾人徹底著急了,各自返回府中,趕忙寫信並快馬加鞭送往四川,尋求江寧的幫助。
    與此同時,為了加快三大殿的修複工程,朝廷又從宮外招募了上萬名民夫參與修建。
    這段時間,平日裏讓百官聞之色變的東廠和錦衣衛,行事也格外低調。
    《天啟時報》報道的也盡是些無關緊要的瑣碎之事。
    這些情況,無疑又給了東林黨一眾官員極大的信心。
    ………
    在成都府,江寧這段日子過得十分清閑。
    每日除了翻看各地送來的最新情報,便是打太極。
    至於四川的政務,他全部交給巡撫朱燮元負責。
    朱燮元這段時間忙的叫苦不迭,前段時間他多清閑,現在就有多忙碌。
    四川的官場基本被江寧清洗了一遍,如今他既要處理朝廷與土司之間的事務,又要安撫經曆戰亂後的百姓。
    朱燮元數次登門向江寧求助,都被江寧以和稀泥的方式給打發了。
    而四川總兵杜文煥,則率領兵馬圍剿當初跟隨奢崇明造反的十八家土司。
    所到之處,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進展十分順利。
    這段時間的杜文煥可謂春風得意,平日裏與人交談,聲音都不自覺提高了幾分,走路時腰杆子也挺得筆直。
    秦良玉、曹文詔、趙率教三人領兵前往貴州後,江寧將盧象升和曹變蛟二人留在身邊。
    畢竟城外還有十萬大軍,要是所有將領都離開了,江寧可難以指揮調度這十萬人馬。
    所幸,盧象升和曹變蛟二人皆是將帥之才,將十萬大軍管理得井井有條,江寧對此十分放心,畢竟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蜀王朱至澍倒是極為熱情,隔三岔五就邀請江寧一同前往城外打獵,或者到王府赴宴。
    試圖借此拉近與江寧的關係,同時希望江寧能就將來如何在海外建國一事給指點一下。
    江寧每次也都十分耐心地一一作答。
    這一日,江寧又應蜀王之邀前往蜀王府赴宴。
    隻見王府內美酒佳肴擺滿桌,歌姬們翩翩起舞。
    李若璉、盧象升、曹變蛟三人顯得十分拘謹。
    李若璉小聲說道:“大人,咱們這樣似乎不太妥當吧?
    畢竟咱們是來打仗的,如今整日無所事事,不是喝酒打獵,就是觀賞歌舞。”
    江寧笑著回應:“這才是人該過的日子嘛。”接著又笑道:“打了這麽久的仗,難道還不能享受享受?
    接著奏樂,接著舞。”
    李若璉、盧象升、曹變蛟三人對視一眼,皆是一臉無奈。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