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口幹不?再吃個蘋果
字數:3893 加入書籤
小普又從口袋裏摸了摸,"老君,蘋果還有,您口幹的話給您再吃一個。但是這回不能扔了。"
怡寶接口道:"是啊!浪費可恥!"
"好吧!我就再嚐嚐這個牛頓蘋果園的蘋果的味道。"老子伸手接過蘋果。
"師父,我也要吃。"怡寶說著,咽了一下口水。
"有,有,有!"小普從口袋裏掏了一個給怡寶。
怡寶從口袋裏拿出濕紙巾擦了擦,開始吃了起來。
小普從口袋裏再掏出來一個蘋果,正準備往口裏送呢,怡寶一把搶了!
"師父,注意講衛生!我這個給你!"
"你吃過了還給我?有口水了,我不吃。"
"師父,跟您開玩笑的啦!"怡寶將蘋果擦幹淨,遞給了小普。
她忽然扭頭看向老子,麵露不可思議!
"擦都沒擦就吃完了?"
老子神色平和,繼而解說道:“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怡寶若有所思,問道:“老君,‘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此句是說道無處不在,能左右萬物的發展嗎?”
老子輕捋長須,說道:“大道彌漫於天地之間,無所不在,如浩渺之水,可潤澤左右萬物。萬物皆依憑大道而生,然大道默默無言,從不推辭責任,亦不居功自傲。它滋養萬物,卻不以主宰者自居,此乃道之至善與謙遜。”
小普接著問:“老君,‘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於大’,道的大小之名該如何理解?”
老子微微點頭,道:道常常沒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也不會刻意去彰顯自己的存在。
在那些細微之處,它仿佛渺小得難以察覺,但又無處不在。
然而,世間萬物都紛紛歸附於道,就好像眾星捧月一般。
盡管道統攝著萬物,擁有無上的權力,但是它卻從不肆意地去主宰一切事物的發展。
這種包容一切、順其自然而不強加幹預的態度,恰恰彰顯了它無與倫比的偉大。
這就如同那廣闊無垠的江海一樣,它們能夠容納來自四麵八方的無數江河溪流。
正是憑借著如此寬廣的胸懷和謙遜的姿態,江海才得以匯聚成一片浩瀚壯闊的景象。
相比之下,那些狹隘自私、企圖掌控一切的力量往往隻能曇花一現,最終被曆史的洪流所淘汰。
而道則以其虛懷若穀的品質,成為了永恒不變的真理,引導著世間萬物和諧共生,不斷向前發展。
怡寶又問:“老君,‘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道的這種不自大卻成就偉大的特性,對我們有何啟示?”
老子目光深邃,說道:"在這紛繁複雜、熙攘喧鬧的人世間,作為一個人應當仿效大道所具有的那種謙遜品格。
即便擁有拯救世間萬民的豐功偉績,也切不可心生驕矜之意,更不能依仗著自己的功勞而妄自尊大。
在日常的行為處事當中,需始終堅守一顆順應自然、不強求有為的心性。
不要妄圖去強行掌控他人的命運軌跡或者事物發展的方向,而是要像那無聲滋潤萬物的春雨一般,默默地付出和奉獻。如此這般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就能夠塑造出一種非同凡響的高尚人格,並取得令人矚目的偉大功勳。
最終,必定會贏得眾人發自內心的敬仰和尊重。這便是由微不足道的點滴積累而成驚天動地之大成就的不二法門啊!"
小普思索片刻後說:“老君,在世間中,我們該如何在日常行事裏具體去踐行這種道的精神呢?”
老子神色凝重:“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應當始終保持一顆平和安寧的心來麵對所有的事情。
不要盲目地去追求那些虛無縹緲的虛榮心以及高高在上的權勢地位。
相反,要時刻懷揣著幫助他人之心,並且這種幫助應該是純粹無私的,完全不期望得到任何形式的回報。
就好比說,如果看到有人正處於困境之中,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擺脫困境。
然而,一旦事情解決之後,我們便如同那輕輕拂過衣衫的微風一般悄然離去,絕不刻意宣揚自己所做的好事。
身處人群集體的時候,更是不能去爭強好勝、追名逐利。
而是要將“和”字奉為至上準則,凡事以和為貴。
通過展現自身善良美好的念頭以及積極正麵的行為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人,從而推動整個群體朝著和諧融洽的方向發展。
這便是真正意義上去踐行大道至理的正確方法啊!
怡寶眼睛一亮,問道:“老君,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生活裏要秉持一種低調、奉獻且尊重萬物自然發展的態度?”
老子微笑道:“誠然如此啊!保持低調能夠避免因過於張揚而招致災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人若是行事高調、處處顯擺自己,往往容易引來他人的嫉妒和怨恨,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災難;相反,如果能夠謙遜內斂,不刻意炫耀,就可以避開許多是非紛爭,讓生活過得平靜安穩。
默默奉獻更是一種積累善行美德的方式。
當我們心甘情願地付出,不計較個人得失,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時,不僅能夠給別人帶去溫暖和希望,同時也會在自己心中種下善良的種子。
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會不斷滋養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變得更加仁愛和寬容。
此外,尊重自然界的規律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大自然有著它固有的運行法則,人類隻有順應這些法則,才能實現自身與周圍萬物的和諧共處。
如果違背了自然之道,過度開發資源、破壞生態環境,最終受到傷害的還是人類自己。
因此,學會敬畏自然、保護自然,就是在遵循大道的真諦。
唯有做到以上幾點,即低調處世、樂於奉獻以及尊重自然,我們才能夠真正領悟到“道”的內涵,從而獲得內心深處的寧靜平和以及生命的充實圓滿。
這樣的人生境界,無疑是令人向往和追求的。”
小普與怡寶皆拱手行禮,深感此章智慧如明燈,照亮他們在求道與為人之路上前行的方向,心中默默銘記,決意依此修行實踐。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