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無名與小是道

字數:2775   加入書籤

A+A-


    老子神色凝重,接著講述:“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歸來,以禮祭之。”
    怡寶若有所思,問道:“老君,既言‘佳兵者,不祥之器’,然塵世多有爭鬥,兵事似乎難以避免,如何才能減少兵禍之害呢?”
    老子輕捋長須,說道:“當以道化民,使民知禮義廉恥,重和諧,輕爭鬥。君主治國,應致力於德政,豐民之財,厚民之生,使百姓安居樂業,自然無犯上作亂之心。且國與國之間,當以信相交,以和為貴,互市通商,文化交流,以消弭爭端於無形。如能如此,兵禍自可減少。”
    小普接著問:“老君,‘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這其中蘊含怎樣的君子之道與用兵之理呢?”
    老子微微點頭,道:“左為陽,主生;右為陰,主殺。君子平日以生民之事為重,尊崇生命與道義。用兵乃凶險之事,非君子本心所向,隻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為之,且應以平和淡然之心對待,不嗜殺,不逞勇。即使取勝,亦不沾沾自喜,因為戰爭帶來的是死亡與破壞,非值得榮耀之事。”
    怡寶又問:“老君,‘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這是說若以殺人為樂,便不能得天下人心嗎?”
    老子目光深邃,說道:“然也。天下之人皆愛生惡死,若為政者以殺人為樂,必失民心,失道寡助。古往今來,未有嗜殺者能長久統治天下。真正的王者,以保民護生為己任,以仁德感化四方,方能成就大業。”
    小普思索片刻後說:“老君,‘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哀悲泣之,戰勝歸來,以禮祭之。’這一係列的安排與態度,是要表達對戰爭的敬畏與對生命的尊重嗎?”
    老子神色凝重:“正是。戰爭無論勝負,皆伴隨著生命的消逝與家庭的破碎。以喪禮之態對待戰爭,是對死者的敬重,對生命的悲憫。戰勝後以禮祭之,亦是祈願逝者安息,國家安寧,警示後人莫要輕易動兵戈,此乃有道者對待戰爭之態度。”
    怡寶眼睛一亮,問道:“老君,這對於我們在世間的為人處世有何啟示呢?是要珍惜和平,尊重生命,秉持仁義嗎?”
    老子微笑道:“善哉。於世間,當以和為貴,尊重每一個生命個體,不輕易與人起爭執,以仁義之心對待他人,若遇衝突,亦當尋求和平解決之道,此乃契合於道,可保自身與他人之安寧。”
    小普與怡寶皆拱手行禮,深感此章內涵深刻,決意於今後悉心體悟踐行。
    老子微微頓了頓,繼續闡釋:“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怡寶恭敬問道:“老君,道既無名且樸小,為何又說天下莫能臣呢?”
    老子手撫長須,說道:“道雖幽微無形,看似渺小,卻蘊含無盡的力量與法則。它先於天地而生,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是萬物之源。世間一切皆由道所孕育,故沒有任何事物能夠主宰它、驅使它。如那隱藏於暗夜中的火種,雖微小卻可燎原,其力量不可小覷。”
    小普若有所思後問道:“老君,‘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侯王該如何守道,才能使萬物歸服呢?”
    老子微微點頭,道:“侯王需摒棄私欲,以無為而治的心態治理天下。不妄加幹涉百姓的生活,讓萬物依循自然規律生長發展。就像那靜謐的夜空,繁星閃爍,各自運行有序,無需刻意指揮。侯王若能如此,百姓自然會像賓客般敬重歸服,天下亦能長治久安。”
    怡寶又追問道:“老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此句是在強調自然之道的公平性嗎?”
    老子目光深邃,說道:“正是。天地依道而行,陰陽交感,降下甘露滋養萬物,並非因百姓的指令,卻能均勻分布。這便是自然之道的神奇與公平之處。它不會因貴賤、貧富而有所偏袒,一切皆自然而然。為政者當領悟此理,在施政過程中追求公平公正,不偏私、不徇情。”
    小普接著說:“老君,‘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這是說在製定各種製度名分後,也要有所節製嗎?”
    老子神色凝重:“然也。當社會發展,各種製度名分應運而生。但不可過度依賴與擴張,要深知其界限與弊端。若製度繁雜,名份過多,會束縛百姓的自由與創造力,導致社會僵化。故需知止,如過度開墾會破壞土地肥力,適度而為才能避免危險,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怡寶眼睛一亮,問道:“老君,‘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這是比喻道在天下的作用如同川穀匯聚於江海般自然且宏大嗎?”
    老子微笑道:“善哉。道在天下無處不在,如川穀之水奔騰不息地匯聚於江海。它無聲無息地滋養、引導著萬物,使世間萬物雖形態各異、紛繁複雜,卻能在道的統攝下和諧共生,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小普與怡寶皆拱手行禮,深感此章智慧,銘記於心,以便日後在生活裏依道而行。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