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字數:2214   加入書籤

A+A-


    晨霧尚未散盡,庭院中的花草樹木皆被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恰似一幅水墨丹青,清幽而寧靜。老子靜坐在石凳之上,神色安然,仿佛與這天地間的靜謐融為一體。小普和怡寶早已起身,在一旁靜靜地清掃著庭院,動作輕盈而專注,生怕驚擾了這一方寧靜天地。
    待晨霧漸散,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老子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平和地望向二人,開口說道:“今日,為師為你們講解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小普停下手中的掃帚,微微皺眉,若有所思地問道:“老君,水至柔至弱,為何能攻克最為堅強之物呢?徒兒實在難以理解其中的奧妙。”
    老子微微一笑,神色和藹地解答:“徒兒,你且看那水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滴落在堅硬的磐石上,雖看似柔弱無力,但久而久之,磐石亦會被滴穿出洞。這便是水的力量,它從不以剛強示人,而是以柔之恒力,在無聲無息中改變著萬物。在修行之中,亦是如此。比如修煉體魄,若一味地依靠剛猛的外力錘煉,雖能在短期內增強筋骨之力,但卻容易損傷經絡根基。而若能像水一樣,以柔和的內力慢慢滋養、滲透,循序漸進,看似緩慢,實則能讓身體根基更為穩固,達到真正的強韌之境。
    “將此理運用於戰鬥之中,更是意義非凡。當麵對強敵,若直接以剛猛之力硬拚,往往難以取勝,甚至會遭受重創。你們需明白,柔並非是軟弱,而是一種韌性與靈活。就如同水流遇到巨石,不會強行衝擊,而是繞道而行,尋其薄弱之處再行突破。在對戰時,不要急於施展強力的法術以求瞬間克敵,而是要先以靈活的身法躲避敵人的攻擊,觀察其招式的破綻與弱點,如同水在流動中尋找巨石的縫隙一般。待時機成熟,再以巧妙的靈力運用,攻其要害,如此方能以弱勝強,以柔克剛。”
    怡寶輕輕點頭,眼中閃爍著聰慧的光芒,接著問道:“老君,既然柔能勝剛、弱能勝強的道理眾人皆知,為何卻難以踐行呢?這與我們的修行又有何關聯呢?”
    老子輕撫胡須,目光深邃地說道:“世人多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急於求成,追求一時的強大與榮耀,故而難以靜下心來堅守這柔弱之道。在修行路上,你們亦會麵臨諸多誘惑,如追求快速提升功力的捷徑,或是貪戀一時的法術高強之名。然而,這些看似強大的表象,實則如無根之木,難以長久。真正的修行者,應懂得在困境中示弱,在榮耀前守柔。就如同麵對修行瓶頸時,不要強行突破,而是要回歸本心,以柔弱的姿態去接納自身的不足,從基礎重新打磨,如此方能厚積薄發。
    “在戰鬥中,若被敵人的挑釁激怒,而衝動地以剛猛之勢進攻,往往會中了對方的圈套。你們要學會控製情緒,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柔和,即使麵對強大的壓力,也要像水一樣,看似波瀾不驚,實則蘊含著無盡的力量,等待著最佳的反擊時機。”
    小普似有所悟,又問道:“老君,那‘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這句話又該如何理解呢?它對我們的修行有何啟示呢?”
    老子神色莊重,緩緩說道:“徒兒,這是在告誡我們要有擔當與包容之心。在塵世之中,能承受國家之恥辱與災難者,方能成為一國之主,引領天下走向昌盛。於修行而言,當你們在修行之途遭遇失敗、挫折,或是受到他人的誤解、指責時,不應心生怨恨與逃避之意,而是要像那寬廣的大地,默默承受這一切,將其轉化為自我提升的動力。比如在與同門切磋法術失敗後,不要氣餒,而是要反思自身的不足,包容對方的優勢,從中汲取經驗,讓自己的心境更加沉穩,修行之路也會因此而更加寬廣。
    “在戰鬥中,難免會遇到失敗與受傷的情況,此時不可抱怨隊友或環境,而是要勇敢地承擔起責任,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的戰鬥做好準備。隻有具備這種擔當精神,才能在修行與戰鬥的道路上不斷成長,成為真正的強者。”
    小普和怡寶聽聞,皆麵露恍然之色,齊聲應道:“多謝老君教誨,徒兒們定會銘記於心,在修行中秉持柔之勝剛、弱之勝強的理念,以包容之心麵對一切,努力提升自我。”
    言罷,二人再次陷入沉思,於這靜謐的庭院之中,細細品味著道德經第七十八章的深刻內涵,思索著如何將這柔弱勝剛強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的修行實踐之中,讓自己的身心更加契合自然與道的規律,向著那至高的修行境界穩步邁進。他們深知,這一路雖充滿艱辛與挑戰,但隻要堅守正道,遵循老子的教誨,必能在修行的漫漫長路上收獲屬於自己的真諦與成就。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