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閻浮眾生業感品
字數:4634 加入書籤
世尊慈悲之音仿若潺潺流水,於法會間悠悠回蕩,那聲音似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穿透了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令諸眾皆沉浸於眾生業緣之深刻警示中,心懷敬畏之情油然而生,紛紛默默自省,反思自身往昔之行是否也曾種下惡因。他們的臉上或露出懊悔之色,或眉頭緊鎖,陷入深深的沉思,仿佛在內心深處與過去的自己進行著一場嚴肅的對話。有的比丘雙目緊閉,眼角微微顫動,似乎在回憶往昔不經意間犯下的過錯;有的優婆夷則雙手合十,口中默默誦經,祈求佛力加持,以洗淨內心的塵垢;還有的天龍八部成員神色凝重,眼中透露出對業力因果的敬畏與思索。
爾時,世尊再度啟唇,那莊嚴的法音如洪鍾般響徹四方,清晰地宣流而出:“諸善男子、善女人,閻浮提眾生,其心剛強難化,猶如頑石,造業紛繁複雜,恰似那千頭萬緒的亂麻,感召諸般苦厄,猶如惡因種下後的必然惡果。吾今為汝等一一細說,以明業感之理,望汝等能從中汲取教訓,迷途知返。”世尊的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關切與期盼,似乎在等待著眾生的覺醒。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法會現場的每一個角落,所到之處,眾人皆感受到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仿佛世尊正在用眼神與他們的心靈進行直接的交流,引導他們走向正道。
言罷,世尊以大神通之力,輕輕揮手,法會現場的虛空之中便緩緩浮現出一幅清晰的景象,令諸眾得以遙見一遙遠的王國。隻見那國王高坐於華麗的王座之上,周身環繞著綾羅綢緞和珍貴珠寶,卻滿臉驕奢淫逸之色,完全不理會朝政之事,將國家的興衰、百姓的疾苦拋諸腦後。他終日與後宮那一群如花似玉的佳麗們尋歡作樂,在那奢靡的宮殿之中,酒池肉林一應俱全,每一場宴會都耗費無數錢財,金銀珠寶堆積如山,綾羅綢緞隨意丟棄。珍貴的美酒從雕刻精美的酒池中潺潺流出,仿佛在訴說著這個王國的腐朽與墮落。朝中的大臣們見國王如此行徑,不僅沒有勸諫,反而紛紛效仿,個個貪汙腐敗,利用手中的職權賣官鬻爵,將官場變成了一個黑暗的交易場所。他們收受的賄賂堆積在密室之中,散發著貪婪的氣息。這些官員們不顧百姓的死活,肆意增加苛捐雜稅,致使民不聊生,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街頭巷尾皆是一片哀怨之聲,哀鴻遍野,慘不忍睹。百姓們苦於那沉重的苛捐雜稅,家中無以為繼,許多人衣不蔽體,在寒風中瑟瑟發抖,身上的破衣爛衫根本無法抵禦冬日的嚴寒;食不果腹,餓得麵黃肌瘦,孩子們餓得哭聲微弱,老人們餓得奄奄一息,甚至餓殍遍地,而那些王公貴族們卻對此視而不見,無人問津,任由百姓在生死邊緣掙紮。
“如此惡行,感召天怒人怨。不久之後,鄰國見其國內混亂不堪,有機可乘,便借機興兵來犯,一時間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百姓流離失所,四處奔逃。戰場上,刀光劍影閃爍,喊殺聲震天,士兵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百姓們的哭喊聲、求救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人間煉獄的慘景。而國內又瘟疫橫行,病魔肆虐,大街小巷彌漫著腐臭的氣息,患病的人們痛苦地呻吟著,無助地等待死亡,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天災人禍接踵而至,使得這個曾經繁榮的王國瞬間陷入了無盡的災難之中。此皆因王與大臣之惡業,致使國家衰敗,百姓受苦。王與大臣死後,皆墮入那黑暗恐怖的地獄之中,受盡種種殘酷刑罰,以償宿債。在那地獄裏,他們將遭受烈火焚燒,那熊熊烈火將他們的身體包圍,燒焦他們的皮肉,讓他們感受到鑽心的疼痛;刀山劍樹穿刺,鋒利的刀刃和尖刺無情地刺入他們的身體,鮮血淋漓,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為生前的惡行懺悔,卻無法逃脫業報的懲罰。他們的慘叫聲在地獄中回蕩,卻無人理會,隻能獨自承受著無盡的痛苦。”世尊神色凝重,眼中滿是悲憫,那目光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眾生在苦難中的掙紮與無助,他的眼眶微微濕潤,似乎在為這些受苦的靈魂而痛心。
隨著世尊的指引,眾人的目光再次轉移,又見一村中,有一惡少,整日無所事事,遊手好閑,完全不務正業。他常常糾集一群同樣無賴的惡徒,這些惡徒們個個麵目猙獰,眼神中透露出凶狠與殘暴。他們仗著人多勢眾,恃強淩弱,在村子裏橫行霸道,搶奪村民們辛苦勞作得來的財物,看到哪家有一點值錢的東西,便會毫不留情地搶走,甚至還會打傷反抗的村民。他們還肆意侮辱良家婦女,每當看到有漂亮的女子獨自出行,便會圍上去進行調戲和侮辱,使得村子裏人心惶惶,村民們敢怒不敢言,生活在恐懼的陰影之中。一日,這惡少色心大起,闖入一獵戶家中,欲對獵戶的妻子行不軌之事。獵戶見此情景,為了保護家人,奮起反抗,他手持獵刀,與惡少及其黨羽展開殊死搏鬥,但終因寡不敵眾,被惡少及其黨羽殘忍地殺害,家中的妻兒亦受牽連,慘遭毒手,闔家喪命。那血腥的場景慘絕人寰,獵戶的妻子被惡少玷汙後含恨而死,孩子的哭聲在屋中回蕩,卻被惡徒們無情地打斷,讓人痛心疾首,村民們聽聞此事,無不悲憤交加,但又懼怕惡少的勢力,隻能暗自流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惡少罪大惡極,其心之惡毒已無法用言語形容,命終後將直入無間地獄,永無出期。在那無間地獄裏,他將承受著無休無止的痛苦折磨,每一刻都仿佛是永恒,其靈魂將在那裏被無盡的業火焚燒,卻無法解脫。那業火的溫度極高,將他的靈魂烤得滋滋作響,他的身體仿佛被千萬根鋼針穿刺,痛苦不堪。其黨羽亦各受惡報,或投生為畜生,受人宰殺,在痛苦中償還前世的罪孽。他們可能會變成待宰的羔羊,在恐懼中等待死亡的降臨;或於地獄中受烈火焚身之苦,被那熾熱的火焰烤炙著靈魂,償還其罪,以儆效尤。他們在地獄中的慘狀讓人不寒而栗,也為世間的惡行敲響了警鍾。”世尊微微搖頭,那輕輕的搖頭動作中飽含著對眾生愚癡的深深歎息,仿佛在為這些迷失的靈魂感到惋惜,他的聲音也微微顫抖,似乎在努力抑製著內心的悲痛。
眾人的心境隨著世尊的展示愈發沉重,複觀一山林之中,有一道士模樣的人,身著道袍,手持拂塵,表麵上宣稱修真養性,濟世救人,看似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實則心懷鬼胎,內心充滿了貪婪與邪惡。他利用百姓們對神靈的虔誠之心,使出種種欺騙手段,騙取錢財。他假造靈符,那些靈符上畫著一些看似神秘的符號,但實際上毫無法力。他妄言這些靈符能驅邪治病、祈福消災,使得許多不明真相的人傾家蕩產,將家中的積蓄都花費在這些毫無療效的靈符上。有的人家為了治病,不惜賣掉家中的田地和牲畜,換來的卻隻是一張廢紙。更有甚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他還暗中勾結匪類,為非作歹,禍害一方百姓,使得當地的治安變得混亂不堪,百姓們生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夜晚,人們不敢出門,生怕遭遇土匪的搶劫,孩子們也失去了往日的歡笑,整個村莊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中。
“此等偽善之徒,死後先墮入拔舌地獄,拔去其說謊騙人之舌,讓他在無盡的痛苦中品嚐自己種下的惡果。獄卒們會用燒紅的鉗子夾住他的舌頭,用力地拔出來,那疼痛讓他發出淒厲的慘叫,鮮血從口中噴湧而出。然後再入阿鼻地獄,受諸般苦刑,曆經無量劫數,方得解脫。其所騙之人的怨念,將如影隨形,如同那沉重的枷鎖,加重其罪業,使其在地獄中更加難以逃脫懲罰。那些被他欺騙的百姓的怨念匯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不斷地折磨著他的靈魂,讓他在地獄中永無寧日。”世尊目光如炬,那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夠洞察一切罪惡的根源,讓人心生敬畏,不敢有絲毫的邪念,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威嚴,似乎在向眾生宣告著善惡有報的真理。
在揭示了種種惡業的果報之後,世尊繼而說道:“然閻浮提眾生中,亦並非皆是惡者,亦有少數善者,能於這亂世之中堅守正道,宛如黑暗中的明燈,為世間帶來一絲希望之光。他們廣行布施,無論是財布施,將自己的錢財物資無私地分享給那些貧困的人。有的善者會在災年,打開自家的糧倉,救濟那些饑餓的災民,讓他們不至於餓死;法布施,將自己所學到的佛法智慧傳播給他人,啟發眾生的善念。他們會在集市上、村莊裏講述佛法故事,引導人們向善;亦或是無畏布施,在他人遭遇困難與危險時,挺身而出,給予他們勇氣與力量。當有人遭遇土匪搶劫時,善者會毫不猶豫地衝上去,與土匪搏鬥,保護受害者。他們持戒修福,嚴格遵守戒律,不犯諸惡,通過修行積累福報。如某城有一長者,家資豐厚卻不貪著於財富,心中懷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他常常周濟貧困之人,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住所和食物,讓他們有一個溫暖的家;建橋鋪路,方便百姓的出行,無論寒冬酷暑,都能看到他在施工現場指揮的身影;施醫贈藥,拯救那些患病受苦的人,他聘請了許多名醫,免費為百姓看病治療。又於家中設立佛堂,供奉著莊嚴的佛像,每日清晨和傍晚,都會率領家人虔誠地禮拜佛像,誦讀經文,傳播佛法善念,使得佛法的智慧在當地得以傳承和弘揚。正因他的這些善業,其家宅平安,子孫昌盛,皆因善業之福報,生活幸福美滿,成為當地百姓傳頌的佳話。他的家中時常洋溢著歡聲笑語,子孫們孝順懂事,家族也因此繁榮興旺。”
法會諸眾聽聞世尊所言,皆心有所悟,心中猶如撥雲見日,深知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絲毫不會差錯。他們的臉上逐漸露出堅定的神情,紛紛發願,願改過自新,摒棄往昔的一切惡行,轉而一心向善,以慈悲心對待眾生,踐行菩薩道,救度世間苦難,為這充滿苦難的世界帶來一絲溫暖與希望。有的比丘眼中閃爍著淚光,默默發誓要更加精進地修行,傳播佛法;有的居士握緊了拳頭,決心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善事,幫助他人;有的信眾則合十祈禱,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讓自己有足夠的力量去行善。
世尊見狀,微微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善哉!汝等既已發此大願,當依教奉行,莫要退轉。地藏菩薩於閻浮提世界,不辭辛勞,不畏艱難險阻,全心全意地救度眾生,汝等亦應學習其偉大的精神,為眾生拔苦與樂,以自身的行動去感化他人,引導眾生走向解脫之路,共證菩提,成就無上佛道。”世尊的聲音中充滿了鼓勵與期許,似乎在為眾生指明前進的方向。
此時,法會之上,佛光閃耀,那金色的光芒如同溫暖的陽光,灑落在每一個人的身上,給予他們力量與安慰;梵音嫋嫋,那悠揚的聲音恰似諸佛菩薩的輕聲呢喃,在耳畔回蕩,撫慰著眾人的心靈,讓他們在這莊嚴而神聖的氛圍中,心靈得到進一步的洗禮與升華,更加堅定了在佛法修行之路上前行的決心。他們立誌以自身之善,如同一盞盞明燈,去照亮這世間每一個黑暗的角落,化解世間之惡,引領眾生走向解脫的彼岸,讓這娑婆世界也能綻放出慈悲與智慧的光芒。眾人在佛光的照耀下,仿佛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勇氣,準備踏上新的修行征程。他們深知,前方的道路或許充滿荊棘,但隻要秉持著一顆堅定的向道之心,就一定能夠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解脫與成佛的大願。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