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金剛經透露的秘密
字數:5867 加入書籤
“須菩提,要是有人,以充滿無量數世界的七寶來布施。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發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的話,實踐此經,甚至隻用四句偈語來實踐、讀誦,為他人演說,他的福德勝過七寶布施。應如何為他人演說呢?就是要不取著於相,安住於如如不動的境界。為什麽呢?因為任何一切可以證取,可以說明的都是有為法,而有為法都如同夢幻泡影,本來不可取不可說,又如同水露,如同閃電,雖然呈現過,瞬間消失,不可取不可說,應作這樣的觀照。”
釋迦牟尼佛到此說完了這部《金剛經》,長老須菩提、比丘、比丘尼和所有的優婆塞、優婆夷以及世上所有的天人、阿修羅,聽罷此經,全都非常高興,並且從此信仰、受持、遵守、修行這部經。
小普通過研讀《金剛經》,逐漸領悟到其所述的修行境界深邃而獨特。
在《金剛經》的指引下,小普明白修行需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境界 。這意味著要超越對自我個體的執著認知,不被自我的身份、形象、感受等束縛;同時,也不將他人視為與自己對立的存在,消除人我之間的分別與隔閡;對於眾生,不產生偏見和分別心,平等看待一切生命;更不執著於壽命長短和世間的一切概念。
修行者需證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小普意識到,世間萬物呈現的表象都是虛幻不實的,如同鏡花水月,不能被其迷惑。當能看清這一點,便不會被外在的物質、名利、情感等虛幻事物所左右,內心保持平靜與清醒。
《金剛經》強調不住於相的修行。小普明白,在修行過程中,無論是行善、持戒還是禪定,都不應執著於這些行為所帶來的功德、果報之相。比如布施時,若執著於自己是布施者、接受者以及布施的行為和結果,就落入了相的範疇,無法真正獲得修行的益處。隻有不執著於相,才能真正契入佛法的智慧。
修行功法
《金剛覺照功》
功法理念:以《金剛經》智慧為根本,通過內觀、覺照,破除內心的執著與妄念,證得無上智慧。
功法步驟:
一:淨心啟覺!淨心啟覺乃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深入探索自我、喚醒內在智慧與寧靜力量的修煉法門。每日清晨時分,當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欞灑落在房間裏的時候,便是實踐這一法門的最佳時刻。
尋一處靜謐之所,可以是清幽的花園角落、寧靜的山林溪邊,亦或是自家那溫馨而又安寧的書房。在此處,雙腿緩緩地盤起,宛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般優雅而自在;雙手則輕輕地放置於膝蓋之上,掌心朝上,仿佛正承接天地間的靈氣與祝福。
雙目輕輕合上,世界頓時變得黑暗且寂靜,但心靈卻開始逐漸蘇醒過來。深深地吸一口氣,讓清新的空氣充盈整個胸腔,感受著氧氣滋養著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再慢慢地呼出,將體內的濁氣與疲憊一同釋放出去。如此反複三次,每一次的呼吸都愈發深沉和悠長,就像是在與大自然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隨著呼吸漸漸平穩下來,將全部的注意力都匯聚到呼吸之上,專注地去感受氣息進出鼻腔時所帶來的細微變化。此時,腦海中的雜念如潮水般退去,外界的喧囂也被遠遠地隔絕開來。漸漸地,心中隻剩下一片空靈與純淨。
接下來,開始觀想自己的身軀化為了澄澈無比的虛空,沒有絲毫的雜質與塵埃。這片虛空廣袤無垠,無邊無際,它包容一切卻又不被任何事物所沾染。在這片虛空中,內心的覺照之光悄然綻放,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一般熠熠生輝。它照亮了隱藏在心底深處的那些未曾被察覺的角落,讓所有的情緒、欲望以及執念無所遁形。
就這樣靜靜地沉浸在這種狀態之中,讓內心的覺照引領著自己不斷前行,去探尋生命的真諦與奧秘……
二,無相觀想:靜靜地閉上雙眼,在心中默默地吟誦起那熟悉而又深奧的《金剛經》中的語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心間回蕩。
隨著經文的流淌,緩緩地睜開眼睛,開始仔細地觀想著周圍的事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眼前那一片蔥鬱的樹林,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然而,就在凝視著這些光影的時候,試著將它們想象成虛幻的存在,就像是一幅隨時會被風吹散的畫卷。那些原本清晰可見的樹木輪廓漸漸變得模糊起來。
接著,把目光移向了自己的身體。看著自己的雙手,感受著手指與掌心之間的觸感,但同時也告訴自己這具身軀同樣不過是虛幻的表象。漸漸地,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好像也失去了實質感,變成了一團若有若無的雲霧,隨時可能飄散無蹤。
繼續深入觀想,腦海中的世界越來越朦朧。意識到無論是眼前所見的美景還是自身的軀體,其實都並非真實不變的存在。這一切隻不過是由無數因緣相互交織而成的暫時現象,就像夜空中綻放的煙花一般,雖然絢爛卻轉瞬即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這種領悟愈發深刻時,對於外在形相的執著也隨之慢慢瓦解。不再被表麵的現象所迷惑,能夠以一顆更為清明和超脫的心去看待世間萬物。因為,所謂的真相往往隱藏在表象之後,隻有放下對虛假相狀的執念,才能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質。
三,破執冥思:在日複一日的生活當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欲望以及執著縈繞心頭。就拿對於名利的狂熱追逐來說吧,人們常常會為了那所謂的功成名就而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與快樂。又或者是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裏苦苦掙紮,糾結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總是想要迎合所有人的期待。
然而,如果能夠靜下心來,仔細地審視一下這些執著背後所潛藏的根源,或許就能發現其中的端倪。其實,很多時候,之所以會如此執著,正是因為錯誤地認為自我和外界存在著某種固定不變的形態。這種錯誤的認知使得過分關注自身的利益得失,從而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幸運的是,《金剛經》給了一把開啟心靈智慧之門的鑰匙——“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意味著需要摒棄那種將自我和他人乃至整個世界都看作是孤立且永恒不變的觀念。當真正領悟到這一點的時候,便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世間萬物。
每當那些執著的念頭再次浮現出來時,便可以借助這股來自內心深處的智慧之光,將它們一一驅散。就好像黑暗遇到光明便會自動消散一樣,內心也會因此而逐漸回歸平靜。不再被外在的誘惑和幹擾所左右,而是能夠以一顆平和、寬容的心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境遇。
四,覺照生活:在每日平淡無奇的生活裏,不論是行走時邁出的每一步、停下腳步駐足休息時、坐下身子稍作休憩亦或是躺倒在床上進入夢鄉,都應該始終維持著高度的警覺與自我觀照。哪怕隻是簡單到如一日三餐般尋常的進食動作,又或者是出門在外邁步行進在路上,甚至是埋首於繁忙的工作之中,都務必要明晰且深刻地認知到自身當下正在實施的具體行為以及腦海深處不斷湧現出來的各種念頭思緒。絕不能放任那些雜亂無章的念頭肆意滋長並牽引著思維走向混亂無序的深淵。
每當察覺到虛妄不實的念頭悄然萌生之際,就必須毫不猶豫地立刻喚起內心深處那份敏銳的覺照之力。猶如手握一把能夠斬斷無明黑暗的利劍一般,運用源自《金剛經》那高深莫測的無上智慧來審慎地剖析這些妄念背後所潛藏的本質真相。通過如此這般持之以恒地修習與實踐,方能確保無論何時何地皆可穩穩當當立足於一種全然清醒而又自由自在的良好狀態之中。這種狀態仿若清澈見底的湖水,寧靜祥和卻又充滿了生機活力;又如廣袤無垠的天空,遼闊高遠且毫無一絲一毫的束縛羈絆。在這樣的境界裏,得以真正洞察世間萬物的真實麵目,並以一顆純淨透明的心去體悟人生百態中的種種真諦。
回向功德:每晚睡前,再次盤坐,回顧一天的修行。將今日修行所獲得的平靜、智慧和感悟,回向給一切眾生,願他們都能擺脫煩惱,獲得解脫。
小普在修行的漫漫長路上,一心鑽研《金剛覺照功》,努力探尋其中的奧義,期望能證得更高的修行境界。
最初的時候,為了能夠成功證得斯陀含果位,小普可謂是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減少欲界中的那些貪嗔癡煩惱。每一天,無論風吹雨打還是烈日炎炎,他都會不辭辛勞地去尋找一個安靜而又清幽的地方,以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度的內觀禪修當中。
在那寧靜祥和的禪定境界裏,隻要小普的內心稍有一絲一毫對於美食的渴望、對於財物的貪婪等等諸如此類的貪念冒出來,他就會在第一時間想起《金剛經》裏麵那句振聾發聵的至理名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緊接著,他便開始靜下心來,仔仔細細地觀察著這些念頭的本質——原來它們都是那麽的虛幻不實啊!於是乎,他選擇不再去理會這些雜念,而是任由它們如同過眼雲煙一般自然而然地消散無蹤。
不僅如此呢,小普更是積極主動地投身於各種各樣有利於他人的善行義舉當中。每當他伸出援手去幫助別人的時候,總是會小心翼翼地刻意放下自己對於所行善事的那份執著之心,還有對於可能得到回報的滿心期待。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實踐,他不斷地滋養著自己內心深處那顆充滿慈悲和平等觀念的種子,全力以赴地想要掙脫掉對於世間俗物的貪戀之情,以及對於自我行為的那種過度執著之態。
伴隨著修行進程的不斷深入,小普一步一個腳印,堅定不移地朝著阿那含果這一目標奮力前行。他深知,想要達成如此高深的境界,必須要進一步拓展修行的深度以及廣度。於是乎,在每次禪修的時候,他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地去探尋自我意識的本源所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在這個漫長而艱辛的修行道路上,各種雜念猶如雜草般不時冒出。尤其是當我執的念頭悄然浮現之際,例如心中暗自認為自己在修行方麵已經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其他人都要高出一籌等等,這些虛妄的想法一旦出現,小普便會立刻憑借著對《金剛經》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一至理名言的深刻領悟,毫不猶豫且雷厲風行地打破這種不切實際的認知。
不僅如此,在平日的生活當中,小普更是積極主動地避開那些極有可能誘發貪嗔癡等不良情緒的環境。比如說,對於那些很容易讓人產生攀比之心和嫉妒之意的社交場合,他總是敬而遠之。與此同時,他還竭盡全力地將慈悲心與智慧融入到自身的每一個念頭以及每一次行動之中。即便遭遇到他人有意或者無意的冒犯,他也能夠以一顆寬容大度的心和充滿智慧的方式去巧妙應對並加以化解,再也不會輕易地被嗔恨之類的負麵情緒所掌控和影響。
最終,小普將證得阿羅漢果視為自己此生的終極追求,並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一段更為艱苦卓絕且勇往直前的修行征程。
自此以後,他便終日沉浸於深邃寧靜的禪定世界裏,忘卻身外喧囂紛擾,全心全意地去感悟那宇宙萬物以及人生百態背後所隱藏著的真實模樣。而那部蘊含無盡智慧的《金剛經》,更是成為了他在修行之路上不可或缺的明燈。憑借對這部經典深入骨髓般的研讀與領悟,他終於得以徹悟一切事物皆為空性這一本質真諦,從而斬斷了糾纏心頭已久的萬千煩惱絲,摒棄掉所有頑固不化的執念與偏見。
此時此刻的小普,已然練就出一雙慧眼,能夠清晰看穿世間種種虛妄表象,無論是令人心醉神迷的美好景象,亦或是讓人避之不及的醜惡畫麵,在他眼中皆是過眼雲煙,毫無差別可言。他皆能用一種平和、公正且毫無分別之心去審視對待。不僅如此,小普還懷著滿腔熱忱,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向他人廣泛傳播《金剛經》無上智慧的偉大事業當中。他毫不吝嗇地分享自己多年來艱辛積累下的寶貴修行經驗,猶如一盞指路明燈,引領著芸芸眾生於茫茫苦海中奮力前行,一步步邁向解脫之道。
在這漫長而又充滿曲折坎坷的弘法曆程中,小普始終堅守住內心那份超凡脫俗的靜謐與淡然。對於外界傳來的聲聲讚譽也好,冷言冷語也罷,他都視若無睹、充耳不聞,絲毫未曾因此而動搖半分本心。正是憑借這份堅定不移的信念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小普曆經無數風雨洗禮後,終於如願以償地登上了阿羅漢果位這座象征著至高覺悟境界的神聖巔峰,圓滿完成了這場波瀾壯闊、震撼人心的修行之旅!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