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佛說入胎藏會,解胎中之迷
字數:4926 加入書籤
小普端坐在蒲團之上,雙目微閉,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這段佛緣往事。
小普聽聞,那時,偉大的世尊釋迦牟尼,正駐錫於劫比羅城那片靜謐而神聖的多根樹園。園中,繁茂的枝葉交織成一片翠綠的華蓋,陽光透過葉間縫隙,灑下細碎的光影。世尊周身被祥和的氣息縈繞,他的身旁,匯聚著眾多的大比丘。這些大比丘,皆是已受具足戒的男性僧人,他們身著樸素的僧袍,麵容沉靜而莊重。他們從四方趕來,一心追隨世尊,聆聽教誨,人數之多,仿若繁星,難以計數。
世尊釋迦牟尼有個弟弟,名為難陀。難陀的身形卓然出眾,他的身體宛如被陽光淬煉過的純金,散發著熠熠華光,舉手投足間,都似有光輝流轉。他的身上,具足了三十種殊勝的福相,每一種福相,都彰顯著他獨特的氣質與不凡。然而,與世尊相比,他的身高略遜一籌,僅僅比佛陀矮了四指的高度。
難陀的妻子,名叫孫陀羅。她的出現,仿若塵世中綻放的一朵絕世奇花,容貌儀態端莊秀麗到了極致,在這世間,實在是極為罕見。她的肌膚如羊脂玉般溫潤細膩,雙眸恰似澄澈的秋水,顧盼間,流露出動人的神采。她的身姿輕盈優雅,每一步的邁出,都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她身上散發的光彩超凡絕倫,那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魅力,讓人見之,心中便湧起無盡的歡喜與讚歎。
難陀對孫陀羅的愛戀,濃烈而深沉。他的眼中,仿佛隻有孫陀羅一人的身影。無論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下,還是夜晚的繁星布滿夜空,他都緊緊地陪伴在孫陀羅身旁,片刻都不舍得與之分離。他沉醉在這份愛戀之情中,無法自拔,甚至在某個靜謐的夜晚,對著滿天星辰,鄭重地發誓,要與孫陀羅相伴一生,不離不棄,共度每一個朝朝暮暮。
世尊以其超凡入聖的智慧,遍觀世間萬物,洞察眾生的機緣。他敏銳地察覺到,度化難陀的時機已然成熟。那是一個尋常卻又注定不平凡的早晨,柔和的晨光剛剛照亮大地,世尊緩緩起身,神情平靜而祥和。他莊重地穿好那件象征著慈悲與智慧的法衣,每一個動作都沉穩而有序。隨後,他手持缽盂,那缽盂在晨光中閃爍著古樸的光澤。世尊身旁,是恭敬相隨的阿難陀長老。阿難陀長老麵容清秀,眼神中透著對世尊的敬仰與忠誠。他作為侍者,緊緊跟隨著世尊,一同向著城中走去,準備開始乞食。
乞食的路途上,世尊步伐沉穩,所到之處,皆有一股寧靜的氣息彌漫開來。不知不覺間,世尊來到了難陀的家門口。他停下腳步,靜靜地佇立在門前。此時,世尊憑借著那無盡的大悲願力,周身突然放射出璀璨奪目的金色光芒。這光芒如同一輪新生的太陽,耀眼而溫暖。在這光芒的普照之下,難陀的整個宅院都被染成了金色,仿佛披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宅院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在這光芒中變得熠熠生輝,如夢如幻。
小普靜坐在蒲團上,目光專注地望著前方,心中滿是對佛法的虔誠與探尋,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這段佛理講述。
小普聽聞,彼時世尊於逝多林駐留的時光並不長久。那逝多林,樹木鬱鬱蔥蔥,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似在輕聲訴說著佛法的奧秘。世尊心懷對眾生的無盡慈悲,時刻洞察著世間的機緣,深知應根據眾生各自的緣分去度化他們。於是,世尊決定帶領諸位弟子踏上前往占波國的旅程。
世尊的一眾弟子,身著樸素的僧袍,眼神中透著對世尊的追隨與敬仰。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步伐沉穩地跟在世尊身後。一路上,他們或低聲交流佛法感悟,或默默沉思,身上散發著寧靜祥和的氣息。最終,他們抵達了占波國,並在風景秀麗的揭伽池邊安頓下來。揭伽池的水麵波光粼粼,清澈見底,倒映著岸邊的綠樹和遠處的山巒,宛如一幅天然的畫卷。
與此同時,難陀和五百位比丘也緊緊跟隨著佛陀的腳步,來到了世尊所在之處。難陀的眼神中,既有對兄長世尊的敬重,又帶著一絲對世間情感的眷戀,那是他尚未完全超脫的羈絆。而五百比丘們,個個神情莊重,他們的修行之路,因世尊的指引而更加堅定。
就在眾人齊聚之時,世尊溫和地看向難陀,開口說道。小普仿佛能親眼看到世尊那慈悲的麵容,和他眼中蘊含的無盡智慧。“難陀,你如今可曾知曉?世間眾生,若想入胎受生,須得因緣具足才行。倘若因緣不具足,便無法獲得身體而來到這世間。那究竟什麽是入胎的因緣呢?”世尊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空氣中緩緩回蕩,“便是父母生起愛染之心,此時中陰身便會出現,尋覓受生的所在。然而,這中陰身在欲要受胎之際,會先產生兩種顛倒的心思。其一,是對母親生出愛念,卻對父親起了瞋恨之心;其二,則是對父親產生愛念,轉而對母親心生瞋恨。若是對母親有愛念,對父親生瞋恨,如此便會成為女胎;反之,對父親有愛念,對母親生瞋恨,就會成為男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普聽著這番佛理,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他細細思索著世尊的話語,努力領會其中深意,渴望能從這深奧的佛法中,尋得解脫世間煩惱的真諦 。
小普恭恭敬敬地跪在蒲團上,雙手合十,全神貫注地聆聽世尊的教誨,每一個字都如同洪鍾大呂,在他心中激起層層波瀾。
世尊目光溫和而深邃,看向難陀緩緩說道:“難陀啊,你可知胎兒在母腹中的奇妙又艱辛的曆程?若胎兒是男性,便會在母親的右脅處,以一種極為獨特的姿態蹲坐著,他雙手緊緊掩麵,好似在躲避著什麽,背朝著母親的腹部。而若是女性胎兒,她則會在母親的左脅處安身,同樣雙手掩麵,隻是麵向著母親的腹部。這小小的生命,所處的位置看似平常,實則極為微妙,處在母親的生髒之下,熟髒之上,那處境就如同被緊緊束縛在五個地方,又像是被無情地插在尖銳的樁子上,不得自由。”
“母親的一舉一動、一飲一食,都與胎兒息息相關。要是母親吃得過多,腹中空間變得局促,胎兒便會覺得憋悶苦惱;若是吃得過少,營養不足,胎兒也會因缺乏滋養而難受。母親若是貪食過於油膩的食物,那厚重的油膩感仿佛也會傳遞給胎兒,讓其不適;食用幹燥的食物,會使得體內環境失衡,胎兒也跟著受苦;極冷或極熱的食物,如同冰火兩重天,衝擊著母親的身體,胎兒也難以承受;過鹹過淡、過苦過酸,或是太甜太辣的食物,都會打破母親體內的平和,胎兒也會因此痛苦不堪。”
“不僅如此,母親的日常行為也會影響胎兒。當母親行房事時,那擾動的氣息會讓胎兒不安;快速行走時的顛簸,會使胎兒在腹中搖晃;危險地坐著,姿勢不當壓迫到胎兒;長時間坐著或躺著,胎兒的活動空間受限;蹦跳時的劇烈震動,更是讓胎兒驚恐萬分。難陀,你要深知,處在母胎之中,這小小的生命要承受如此繁多的痛苦,每一種痛苦都在無情地逼迫著他的身體,這些痛苦的細節,實在是難以全部說盡啊。在人道受胎就已經承受這般痛苦,更何況是在惡道的地獄之中,那種痛苦,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恐怖!所以,難陀,你好好想想,哪有有智慧的人,會甘願沉浸在這生死無邊的苦海裏,承受這般苦難呢?”
“難陀,當胎兒在母腹中度過二十八個七天時,奇妙而又虛妄的變化發生了。此時,胎兒的意識中會產生八種顛倒的想法。哪八種呢?他會無端地生出房屋的想法,仿佛自己置身於一座華麗的房屋之中;會有車乘的想法,好似自己正乘坐著精美的座駕;會出現園林的想法,覺得四周是繁花似錦的園林;會有樓閣的想法,仿佛自己站在高聳的樓閣之上;會產生樹林的想法,感覺自己被茂密的樹林環繞;會有床座的想法,似乎正愜意地躺在柔軟的床座上;會有河流的想法,仿佛能聽到潺潺的流水聲;還會有水池的想法,好似眼前有一汪清澈的水池。然而,實際上母腹之中並無這些景象,這不過是胎兒虛妄地產生了分別心,被自己的幻想所迷惑。”
“到了第二十九個七天,母腹中會出現一種名為華條風的奇妙力量。這華條風輕輕吹拂著胎兒,它有著神奇的作用,若是胎兒前世積累了善業,它便能讓胎兒的身形麵色變得鮮白淨潔,如同春日裏初綻的花朵,純淨而美好;可若是胎兒前世造下惡業,受業力的影響,胎兒的顏色或許會變得黝黑,好似被黑暗籠罩;又或許會發青,透著一種病態;甚至還會有種種其他奇異的顏色。不僅如此,這華條風還可能使胎兒的身體變得幹燥,失去應有的滋潤,此時,白色的光、黑色的光會隨著胎兒的顏色變化而顯現出來,仿佛是業力的一種外在表征。”
……
“難陀,時光流轉,當胎兒在母腹中度過三十八個七天時,又有新的變化來臨。此時,有一種風叫做藍華風,它輕柔卻又堅定地推動著胎兒轉身向下,胎兒伸直雙臂,仿佛在努力地探尋著出口,朝著產門的方向。緊接著,另一種風——趣下風出現了。由於業力的牽引,這趣下風用力地吹著胎兒,使胎兒頭朝下,腳朝上,即將來到這世間。”
“但這出生的過程,卻充滿了未知與凶險。難陀,如果這個胎兒在前世造下了眾多惡業,又不幸墮入人道受胎,那麽在即將出生的時候,便可能遭遇極大的困境。他會手腳錯亂,無法順利地轉動身體,就像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找不到方向,最終隻能在母親的腹中無奈地結束生命。這時,若是有智慧的女人,或是擅長醫術的人,她們會想盡辦法救助。她們會先用暖酥油,或是榆皮汁以及其他潤滑的東西,仔細地塗在手上,試圖減少傷害。然後,她們會用中指小心翼翼地夾著薄如刀鋒的刀子,緩緩伸進那如同糞廁一般黑暗、惡臭、令人厭惡的地方。那裏,有無量的蟲子常年棲息,臭汁不停地流淌,精血腐爛,散發著令人作嘔的氣味,僅僅有一層薄皮覆蓋著,就好似長滿惡業的瘡口,讓人望而卻步。即便如此,她們還是要在這汙穢不堪的地方,把手伸進去,用鋒利的刀子將胎兒的身體一片片割開抽出。這過程中,母親也會承受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那痛苦如同地獄的刑罰,很多母親甚至會因此喪命;即便有幸存活下來,身體和精神也會遭受重創,和死了沒有什麽兩樣。”
“難陀,若是胎兒是由善業所感,那便是另一番景象。即使胎位暫時顛倒,也不會傷害到母親,他能夠平安順利地出生,不會承受那生死掙紮的痛苦,母親也能免受劫難。”
“難陀,在平常沒有這種災難的情況下,到了第三十八個七天,即將生產的時候,母親同樣要承受巨大的痛苦。那痛苦如排山倒海般襲來,讓母親幾乎性命不保,曆經千難萬險,才能將胎兒生出來。”
“難陀,你一定要仔細觀察這些生命的奧秘與苦難,從中領悟到生死的無常與痛苦,應當堅定地尋求出離這生死苦海的方法,走向解脫之道啊。”
小普聽著世尊的教誨,心中滿是震撼與沉思,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深入修行,探尋解脫的真諦,不辜負這難得的聽聞佛法的機會。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