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屍陀林悟無常與恒常
字數:3777 加入書籤
初冬的靈山寺飄著細雪,小普跟著師父去後山“送亡者”。所謂“送亡者”,是將寺中圓寂僧人的遺體送至屍陀林,供飛禽走獸食盡肉身,成就“天人合一”的輪回。這是他第一次接觸真正的死亡,心裏像揣了塊冰,沉甸甸的。
屍陀林在靈山最深處,遍地都是白骨與殘碑。寒風卷著雪花掠過骷髏頭,發出“嗚嗚”的怪響,像是無數冤魂在低語。小普攥緊師父的僧袍,看見前方空地中央放著一具木床,上麵躺著剛圓寂的慧明師叔——他的臉被白布蓋住,隻露出一雙腳,腳趾甲還留著生前修剪過的痕跡。
“怕嗎?”師父回頭問。小普想點頭,又怕師父失望,隻能咬著牙搖頭。師父歎了口氣,從懷中取出一把青稞,撒在遺體周圍:“屍陀林是修行者的道場,在這裏能看見最真實的‘無常’。”
話音剛落,天空忽然飛來一群禿鷲,翅膀拍打聲像破風的鼓。小普本能地後退,卻被師父拉住:“看著,莫躲。”
他隻好硬著頭皮轉身,隻見禿鷲們落在木床周圍,竟像受過訓般,先對著遺體合十,才開始啄食。
“它們在超度。”師父說,“眾生皆有佛性,食肉亦能種善因。”小普瞪大了眼睛,看見禿鷲啄食時並不破壞骸骨,隻食盡皮肉,動作竟帶著幾分小心翼翼。慧明師叔的遺體很快隻剩骨架,肋骨間還掛著幾片殘破的袈裟,在風雪中輕輕飄動。
“去把師叔的遺骨收進骨灰壇。”師父遞來一個陶罐。小普接過罐子,手卻怎麽也伸不出去——那些白骨泛著青灰色,指骨還保持著握佛珠的姿勢,讓他想起師叔生前教他辯經的模樣。
“肉身是皮囊,靈魂已去他方。”師父輕輕推了推他的背,“你摸過嬰兒的手,抱過瀕死的人,現在也要學會觸摸死亡。”
小普咬咬牙,蹲下身拾起一根臂骨,骨頭表麵粗糙,卻意外地輕,像曬幹的樹枝。他忽然想起春天撿的蝴蝶屍體,原來無論是人是蝶,肉身逝去後都不過是一把骨頭,靈魂早已不知所蹤。
收完遺骨,師父帶著他繞屍陀林走了一圈。小普看見有的骷髏頭枕著經卷,有的肋骨間長滿了紫色的小花,最震撼的是一塊巨大的岩石上,密密麻麻嵌著無數牙齒——那是曆代修行者圓寂前敲下的,意為“放下肉身執著”。
“看這朵花。”師父指著一具骷髏胸腔裏的紫色小花,“它吸收人的骨血生長,又被蝴蝶采蜜,蝴蝶死後化為泥土,泥土再滋養新的花。這就是‘循環’,靈魂也在這循環裏,像水一樣,從江河流向大海,再變成雨落回人間。”
小普伸手觸碰花瓣,冰涼的觸感讓他打了個寒顫。他忽然想起《心經》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原來肉身與靈魂的關係,就像這骷髏與花——骷髏是空,花是色,空中生色,色又歸空,本就是一體兩麵。
回到寺裏已是黃昏,小普在井邊清洗骨灰壇,忽然發現自己的手上沾著一塊腐肉,暗褐色,帶著一股說不出的腥味。他驚叫一聲,慌忙用雪搓手,可那股味道卻像長在皮膚上一樣,怎麽也洗不掉。
“別搓了,那是‘無常’的味道。”師父不知何時站在身後,遞來一片檸檬,“聞聞這個。”小普接過檸檬嗅了嗅,清新的香氣瞬間驅散了腐臭。
師父說:“肉身雖臭,靈魂卻香。你聞過慧明師叔的遺體嗎?他圓寂時,禪房裏滿是檀香,那就是靈魂的‘香’。”
小普恍然大悟。他想起慧明師叔臨終前曾說“皮囊是臭襪子,脫了就輕鬆”,當時隻當是玩笑,現在才明白,真正的修行者早已看透肉身的虛妄,靈魂的清淨才是永恒的香。
夜裏,小普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屍陀林的一朵花,根須紮進白骨裏,吸收著養分。禿鷲飛來時,他看見自己的花瓣上映出無數人的臉,有嬰兒,有老人,有僧人,有乞丐,每張臉都在變化,像走馬燈一樣。
“他們是誰?”小普問風。
“都是你。”風回答,“你吸過他們的骨血,他們喝過你的露水,你們的靈魂在泥土裏混在一起,早就分不清你我了。”
夢醒後,小普摸著胸前的佛珠,忽然覺得每顆珠子都沉甸甸的,像是裝著無數人的故事。他起身來到院子裏,月光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骨灰——不,不是骨灰,是無數靈魂的碎片,在黑暗中閃著微弱的光。
“原來靈魂從不屬於某個人,它是天地間的過客,借肉身暫住,又在輪回中流轉。”小普對著月亮合十,想起白天在屍陀林看見的牙齒牆,忽然明白:那些牙齒不是“放下”,而是“融合”——當你願意把肉身還給天地時,靈魂就真正獲得了自由,像風一樣,無處不在。
第二天,小普主動申請去打掃屍陀林。他帶著掃帚和清水,給骷髏頭們擺上野花,給嵌在岩石裏的牙齒擦去灰塵。
當他給一具無名骷髏戴上自己編的花環時,忽然發現骷髏的枕骨處刻著一行小字:“我曾是你,你將是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句話像閃電般擊中他的心。他忽然想起師父說的“同體大悲”,終於明白:每個靈魂都是天地的孩子,在生死的循環裏互為因果,互為依存。就像屍陀林的花吸收人的骨血,人又吃花結的果,誰又能說清,哪朵花裏藏著自己前世的魂?
“小普,該回去了。”師兄的聲音從林外傳來。小普站起身,看見自己的腳印在雪地上連成一串,從骷髏堆延伸到林外。他回頭望去,那些骷髏在陽光下安靜地躺著,花環上的野花被風吹得輕輕搖曳,像是在對他微笑。
這一刻,他忽然不再害怕死亡。因為他知道,死亡不是終結,而是另一種開始——就像落葉歸根,不是消失,而是變成養分,滋養新的生命。靈魂亦如此,脫去舊皮囊,又會穿上新衣裳,在輪回的長河裏,繼續尋找光明與慈悲。
回到寺裏,小普路過廚房,看見法正師兄在熬骨湯——鍋裏的骨頭咕嘟咕嘟冒著泡,散發出濃鬱的香氣。放在往年,他定會覺得惡心,可此刻卻忽然想起屍陀林的花:原來人間的煙火氣,也是輪回的一部分,吃肉與布施,殺生與放生,都在“因果”的網裏,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念頭的清濁。
“師兄,這骨頭是哪裏來的?”小普問。
“後山獵戶送的野鹿骨。”法正師兄擦了擦手,“你聞聞,香吧?萬物皆有靈,吃它的肉,就要念它的恩。”
小普點點頭,忽然覺得這骨湯的香氣裏,有屍陀林野花的芬芳,有慧明師叔的檀香,還有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那是靈魂在世間流轉的痕跡,是“無常”與“慈悲”交織的香氣。
夜裏打坐時,小普觀想自己的身體逐漸透明,化作無數光點,飄向屍陀林,飄向山野,飄向每一個有生命的角落。他看見自己變成了禿鷲的翅膀,變成了野花的根須,變成了嬰兒的第一聲啼哭,變成了老人的最後一口呼吸——原來這就是靈魂的真相:它從來不是單獨的“我”,而是“眾生”的總和,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
“原來‘悟’不是想明白,是感受到。”小普睜開眼睛,窗外的雪不知何時停了,一輪明月掛在天上,照亮了屍陀林的方向。他摸了摸頸間的佛珠,忽然覺得每個珠子都在發熱,像一顆顆小小的太陽,照亮了他心中的“無常”與“永恒”。
此刻,他終於懂得:靈魂的秘密,不在經卷裏,不在屍陀林的白骨裏,而在每一次呼吸與心跳裏,在對生命的敬畏與慈悲裏。當你願意擁抱整個世界時,靈魂就會像雪後的月光,清澈、明亮、無所不在,卻又從不執著於任何模樣。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