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鏡中人 鏡像劫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A+A-


    深秋的靈山寺銀杏金黃,小普跟著師兄去山下采果子,路過鎮上周員外家時,被守門的小廝攔了下來:“小師父,我家老爺有請,說是寺裏的古鏡出了蹊蹺。”
    原來半月前,周員外捐了一筆香油錢,從靈山寺請走一麵明代古鏡,誰知昨日梳頭時,鏡中竟映出陌生麵容——左臉是他自己,右臉卻是個青麵獠牙的怪人。全家上下嚇得不輕,忙請小普去瞧瞧。
    “鏡中自有乾坤,不用慌。”
    小普想起師父常說“相由心生”,揣著佛珠跟著小廝進了府。周員外的書房裏,古鏡被紅布蓋著,擺在紫檀木桌上。小普剛掀開一角,就見鏡麵閃過一道幽光,隱約映出自己的臉——竟也是左右兩半不同:左臉是十八歲的沙彌,右臉卻是個垂垂老矣的僧人,眼角爬滿皺紋,嘴角還掛著一滴濁淚。
    “阿彌陀佛!”小普急忙鬆手,紅布重新蓋住鏡子。
    周員外臉色慘白:“師父,這鏡子是不是鬧鬼了?”
    “鏡子不鬧鬼,是心鬧鬼。”小普定了定神,“煩請員外單獨待在書房,貧僧要與這鏡子‘談談心’。”
    等人都退下後,小普重新揭開紅布。這次他死死盯著鏡麵,隻見自己的倒影漸漸模糊, repaced by a scene he’d never seen before:一個穿著華麗的公子哥跪在佛前,手裏攥著休書,眼角掛著淚珠。畫麵一轉,公子哥變成了中年員外,正在訓斥跪在地上的丫鬟,丫鬟的臉被陰影遮住,隻露出一雙怨毒的眼睛。
    “這是……員外的前世今生?”小普喃喃自語。
    話音剛落,鏡麵突然裂開一道縫,右臉的“怪人”竟伸手從鏡子裏抓向他!小普本能地後退,卻被桌角絆倒,後腦勺重重撞在牆上,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周員外家的客房裏,師父正坐在床邊撚佛珠。
    “醒了?”師父遞來一杯溫水,“鏡中所見,可有頭緒?”
    小普揉著發疼的後腦勺,把看見的畫麵說了一遍。
    師父點點頭:“那鏡子是明代一位高僧的法器,名曰‘照心鏡’,能映出人心底的‘鏡像劫’——你看見的公子哥,是周員外的前世,因負了發妻誓言,這一世被怨氣糾纏;右臉的怪人,正是他心中的‘惡念’顯形。”
    “可為什麽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怪模樣?”小普想起鏡中老和尚的臉,心裏一陣發毛。
    “你看見的不是‘怪模樣’,是‘未圓滿的自己’。”師父指了指小普頸間的佛珠,“每個人心裏都有兩麵,一麵是現在的模樣,一麵是‘應該成為的模樣’。你看見老僧垂淚,怕是因為心中有‘未竟的願’。”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小普心裏的一扇門。他忽然想起昨夜夢見自己蒼老的模樣,手裏捧著一本破舊的佛經,對著枯井歎氣。
    當時他以為隻是噩夢,現在想來,竟是鏡中“鏡像劫”的預兆。
    “師父,我該怎麽幫周員外?”小普問。
    “破鏡需先破心。”師父從袖中取出一張黃紙,“今晚子時,你帶員外對著鏡子誦《解冤釋結咒》,讓他把前世的恩怨寫在紙上,焚化於鏡前。記住,必須讓他親自說出‘我錯了’三個字。”
    子時的書房裏燭火搖曳,周員外哆嗦著跪在古鏡前,小普手持佛珠站在一旁,輕聲念咒。隨著咒語聲,鏡麵再次泛起漣漪,丫鬟的臉漸漸清晰——那是周員外年輕時納的小妾,因被正妻陷害致死,怨氣藏在他心中多年,竟成了“鏡像劫”的引子。
    “春桃……是我對不住你。”周員外看著鏡中丫鬟,忽然老淚縱橫,“當年我若信你一回,你也不至於……”
    話音剛落,鏡麵的裂痕竟開始愈合,丫鬟的臉逐漸柔和,化作一縷青煙散去。周員外右臉的“怪相”也隨之消失,鏡中重新映出他蒼老卻平和的麵容。小普這才發現,鏡子裏的員外左眼角有顆淚痣,竟和鏡中老僧的淚痣一模一樣。
    “原來‘鏡像劫’是心裏的債。”小普恍然大悟。回去的路上,他望著天上的殘月,想起自己鏡中的老僧相——那滴淚,會不會是因為沒能度盡眾生?
    次日清晨,小普去禪房找師父,卻在門口聽見師父與人說話:“那孩子資質雖好,卻總被‘我相’困住。鏡中雙生,其實是提醒他‘無我’之境……”
    他心頭一震,忽然想起《金剛經》裏的“無我相,無人相”,原來師父早就知道,鏡中的“老僧”不是別人,正是被“執念”困住的自己。所謂“鏡像劫”,不過是心猿意馬的投影,就像對著水麵皺眉,看見的隻會是扭曲的臉。
    小普回到自己的寮房,取出一麵小銅鏡。他盯著鏡中的自己,慢慢轉動角度,直到左臉和右臉重合——奇妙的是,當他放下“分別心”去看時,鏡中人竟變得模糊起來,隻剩下一雙眼睛,明亮如星。
    “原來‘我’不在左臉,也不在右臉,在這雙能看見慈悲的眼睛裏。”小普輕聲說。他想起周員外痛哭的模樣,想起嬰靈鑽進懷裏的溫熱,忽然明白:靈魂從來沒有固定的“樣子”,當你執著於“我是誰”時,就像用手去抓水中月,隻會攪碎平靜的湖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午後,小普去井邊打水,故意繞到那麵“照心鏡”所在的偏殿。鏡子已經被紅布重新蓋好,他隔著紅布摸了摸鏡麵,忽然感覺指尖傳來一絲清涼,像是有人在鏡中輕輕觸碰他的手。
    “謝謝你,讓我看見自己。”小普對著鏡子合十。
    他知道,這麵鏡子照見的不是“鬼”,而是人心深處的光明與陰影——就像每個人的靈魂都有兩麵,一麵是天使,一麵是魔鬼,而修行的意義,就是讓天使戰勝魔鬼,讓光明驅散陰影。
    晚上打坐時,小普特意觀想“鏡中雙生”的畫麵。他看見年輕的自己和老僧重疊,漸漸化作一道光,光裏有無數個“自己”,有的在抄經,有的在救人,有的在微笑,有的在流淚。這些“自己”最終融為一體,變成了一麵透明的鏡子,照見十方世界,卻不留下任何痕跡。
    “原來‘無我’不是消失,是成為萬物的鏡子。”小普睜開眼睛,窗外的銀杏葉正簌簌落下,像金色的蝴蝶。
    他撿起一片葉子放在掌心,葉麵上的葉脈清晰如網,卻又薄如蟬翼——這何嚐不是一麵鏡子?
    照見春天的萌發,夏天的繁茂,秋天的凋零,卻始終保持著生命的本真。
    次日,小普去給周員外送平安符,路過鎮口時看見一個乞丐抱著病孩乞討。
    他毫不猶豫地掏出隨身的銀兩,又脫下僧袍給孩子蓋上。乞丐連連磕頭,小普卻看見孩子眼中倒映著自己的臉——那是一張帶著微笑的臉,左臉右臉毫無分別,隻有滿滿的關切與溫柔。
    “原來真正的‘我’,不在鏡子裏,在別人的眼睛裏。”小普摸摸孩子的頭,忽然覺得心裏一片澄明。
    他終於明白,當你不再執著於“我的靈魂是什麽樣子”時,靈魂就會化作春風、化作細雨、化作他人眼中的光,無處不在,又無形無相。
    就像師父說的:“破鏡方能照見真心,無我才能遍滿虛空。”
    小普望著遠處的靈山,山頂的積雪已經開始融化,匯成細細的溪流。那溪流穿過岩石、繞過樹木,最終匯入江河——這不就是靈魂的旅程嗎?從“我”的小池塘,流向“眾生”的大海,在流動中忘記自己,卻又在每一朵浪花裏,看見了整個世界。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