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因果循環 善惡皆自造 莫求神鬼妖魔
字數:4753 加入書籤
洛陽辯道大會後的第三月,靈山寺迎來了自天竺東渡的三藏法師。
這位年逾七旬的高僧手持貝多羅葉經卷,袈裟上繡著恒河沙數的佛國紋樣,在山門處與小普法師相視而笑——兩人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不二”的光芒。
“東土果然有大善知識。”
三藏法師撫摸著山門處的陰陽蓮花浮雕,經卷自動翻開至《華嚴經》“理事無礙”品,
“貧僧在那爛陀寺便聞‘佛道同源’之說,今日一見,果然不虛。”
小普合十行禮,引眾人至後殿銀杏樹下,隻見樹下已設好佛道合一的禪茶席,茶具一半為青瓷蓮花盞,一半為紫砂八卦壺。
茶過三巡,三藏法師忽然取出一枚舍利子,其色黝黑如墨,卻在燈光下映出無數怨魂 的臉:
“此乃‘因果舍利’,聚積了天竺三百年的罪業執念。
貧僧聞東土有‘無執’之道,敢請法師解惑:因果循環,是否也是一種執念?”
小普望著舍利中掙紮的 臉,想起無始魔窟中的執念核心,解下腕間的無執念珠置於案上。念珠與舍利共鳴,竟在茶湯中映出“了因識果”四字:
“因果非執念,執於‘因果相’方是執念。
如這茶湯,茶葉為因,沸水為緣,茶湯為果。
執於‘茶苦’或‘茶甜’,皆是住相;唯有品茗人,不著於味,方知茶中真意。”
三藏法師聞言震動,舍利子突然迸出金光,黝黑之色逐漸轉為通透。
他雙手結“法界定印”,用梵語誦念《因果不虛經》,小普則以漢語誦《盂蘭盆經》相和,兩種經聲交融,竟在銀杏樹上結出“因果不二”的果實,果皮如蓮,果肉似桃。
正當此時,徐正陽匆匆來報:“法師!黃河決堤之處出現‘水怪’,百姓皆言是‘河神索命’,實則與執念有關!”
小普起身拂袖,見三藏法師眼中閃過好奇,便邀他一同前往。
臨行前,金蟬子將一枚刻有“卍”“?”的玉簡塞入小普手中:
“此乃《太極梵音錄》,或許能助你勘破水怪之謎。”
黃河決堤處,百姓們正在搭建祭壇,供奉著猙獰的“河神”雕像,那雕像竟同時有佛的寶相和道的冠冕,卻長著蛇身魚尾。
張妙真取出羅盤探測,指針竟指著祭壇下的“貪”“嗔”“癡”三重地宮:
“這些愚民將佛道聖賢扭曲為索命邪神,難怪會招致病災!”
小普望著祭壇上的供品——金銀珠寶與活物犧牲並存,忽然想起西行時見過的“執念佛寺”。
他解下第二枚無執念珠,珠中映出敦煌農夫放下鋤頭的畫麵,輕聲道:
“所謂河神,不過是百姓對‘水患’的恐懼與‘平安’的貪求所化。
若能斷此二執,水怪自散。”
說罷,他躍上祭壇,展開《太極梵音錄》。
玉簡化作金色卷軸懸浮空中,同時顯現出《道德經》“上善若水”與《妙法蓮華經》“水喻眾生”的段落。
小普雙手結“慈心印”,梵音與道吟同時響起,祭壇上的河神雕像竟流下眼淚,蛇身魚尾逐漸退去,露出原本的 法相。
“看!河神顯聖了!”
百姓們驚呼跪拜。
小普趁機宣講“因果正見”,指出水患源於上遊砍伐過度,而非神靈降罪:
“佛道聖賢皆教人行善積德,而非以殺獻祭。
若真要敬神,便該植樹固堤,惠及子孫。”
徐正陽與李青霄立刻帶領弟子們動手治水,蘇淩仙姐妹則用太一道的“五德控水術”疏導河道。
入夜,眾人在臨時搭建的帳篷中歇息。
三藏法師望著黃河水麵,忽然指著水中月影:“法師可覺這月影與天竺恒河之月並無二致?”
小普點頭,解下第三枚念珠,珠中映出西域商隊合十的畫麵:
“月在中天,影落萬水。
水有清濁,月無分別。
正如佛道真理,本自圓滿,因眾生根器而顯不同相。”
忽然,水麵掀起巨浪,一條渾身纏著鎖鏈的巨蟒破水而出——正是百姓口中的“水怪”。
但小普慧眼觀之,卻見巨蟒身上纏繞的不是鎖鏈,而是無數“求雨”“止澇”的祈願符,每道符都化作鎖鏈束縛著它的靈識。
“原來你才是真正的河神......”
小普歎息,取出明心珠照亮巨蟒眉心,那裏竟嵌著一枚百姓獻祭的“執念玉璧”,
“眾生以‘求’困你,你以‘應’困己,這便是‘因果循環’的悲劇。”
巨蟒聞言,眼中流出淚水,竟開口說話:
“我本是黃河水族,因憐憫百姓疾苦而顯靈,卻不想被執念所困,淪為吞噬生靈的怪物......”
小普揮手召回《太極梵音錄》,卷軸化作金色水流湧入巨蟒體內,洗去它身上的執念符籙。
巨蟒痛苦地翻滾,最終化作一條丈許長的錦鯉,魚鰭上隱約有“卍”字紋路。
三藏法師取出天竺的“化業佛珠”套在魚鰭上,錦鯉擺尾躍入水中,黃河水竟從此清澈見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治水成功後,百姓們拆毀了河神祭壇,在原址修建了“不二亭”,亭中供奉著佛道合一的“慈航普渡”像。
小普在亭中留下一幅對聯:
“佛道本一家,
何分東西南北;
善惡皆自造,
莫求神鬼妖魔。”
三藏法師見此,雙手合十誦念梵文偈語,竟與亭中對聯形成奇妙的共鳴。
回程路上,徐正陽望著兩岸新栽的柳樹,忽然拔劍在河畔巨石上刻下“上善若水”四個大字,字體一半如佛偈莊嚴,一半似道經飄逸。
張妙真則將正一盟的“治水符”改良為“種樹符”,每道符種下皆能催生樹苗。
李青霄的琉璃燈裏多了黃河水的倒影,燈芯跳動間竟能照見眾生執念的根源。
“法師,”蘇淩仙指著天邊的彩虹,那彩虹竟呈現出佛光圈與道家祥雲的雙重形態,“你說這世間是否真有‘圓滿’之境?”
小普望著彩虹,解下最後一枚無執念珠,珠中映出眾人西行的剪影:
“圓滿不在他處,就在放下執念的當下。就像這彩虹,看似絢麗短暫,卻已是天地間最完美的呈現。”
是夜,靈山寺的鍾聲再次響起,這次的鍾聲悠揚綿長,傳遍方圓百裏。
小普站在銀杏樹下,望著手中空無一物的腕間,忽然輕笑——當最後一枚念珠化作彩虹消散,他終於明白:真正的“無執”,不是放下某物,而是放下“放下”的執念。
三藏法師的貝多羅葉經卷在風中翻動,露出最後一頁的梵漢合璧文字: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亦作如是行。”
小普合十閉目,識海深處的不二蓮悄然綻放,花瓣上的露珠落入塵埃,竟在次日清晨催生出滿地的智慧之花,每朵花上都寫著同一個字:“悟”。
秋分時,靈山寺的銀杏葉剛染上第一抹金黃,小普法師便接到了來自南疆的急報:巫蠱教餘孽在苗疆重現,以“執念傀儡”之術操控百姓,揚言要讓佛道兩派“血債血償”。
消息傳來時,他正在為三藏法師演示“佛道茶禪”,青瓷盞中的茶湯突然泛起血色漣漪,正是不祥之兆。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