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執念如影隨形,不二法門考驗
字數:3684 加入書籤
萬法歸一大典後的首個中元夜,靈山寺的無執念珠林突然開滿血色蓮花。
小普法師站在念珠樹下,望著花瓣上凝結的“貪”“嗔”“癡”露珠,心中警鈴大作——這是執念反撲的征兆。更詭異的是,露珠倒映出佛道弟子們的身影,他們竟在互相指責對方“背叛本源”。
“法師!各門派傳來急報!”
張妙真匆匆趕來,手中的“和解符”在血色光影中竟化作紙錢,
“那些曾支持融合的弟子,如今突然激烈反對,甚至攻擊同修!”
小普運轉慧眼,見弟子們眉心皆有一絲黑氣遊走,正是無始殘魂的“分別心”餘孽。
金蟬子拄著拐杖走來,杖頭的佛道合一紋此刻裂為兩半:
“吾徒,這是‘不二’之道的必經考驗。當融合成為新的‘執念’,反而催生了更強烈的‘分別’。”
他指向念珠林深處,那裏竟出現兩座對立的祭壇,一座供著純佛的金身,一座立著純道的天尊像,正是弟子們分裂的象征。
小普輕撫樹幹,樹皮上的“卍?”紋滲出黑血:
“就像樹木生長需要陰陽平衡,佛道融合也不能強求‘合一’。我們之前隻破了‘對立’的執念,卻忽略了‘執著於合一’也是一種偏廢。”
三藏法師聞言,取出因果舍利,舍利中竟映出弟子們內心的矛盾:有人覺得穿道袍的僧人不倫不類,有人認為持佛珠的道士離經叛道。
危機在重陽日全麵爆發。
佛道弟子在洛陽白馬寺前對峙,一方高舉“純佛”旗幟,一方豎起“淨道”幡旗,竟要重演百年前的“佛道之爭”。
小普趕到時,徐正陽正以龍虎雙劍攔住全真教弟子的去路,而李青霄的琉璃燈照亮了少林寺僧人的執念——他們手中的棍棒刻著“非佛即魔”的字樣。
“都放下!”
小普躍上鍾樓,鍾聲中混入《楞嚴咒》與《清靜經》的梵唱,
“你們可還記得,蓬萊島的生死輪為何倒塌?因為‘生死不二’,而不是‘生死合一’!佛道融合不是消滅差異,而是尊重差異中的共通!”
他揮手灑出明心珠的光芒,竟在兩派弟子頭頂映出各自修行的初心:有人為救蒼生入道,有人因悲憫眾生出家。
一位全真教弟子跪坐在地,淚如雨下:“我......我竟為了‘道統純淨’,差點忘了師父教我的‘濟世救人’......”
旁邊的少林僧人見狀,放下棍棒扶起他:
“貧僧也錯了,‘慈悲’不該隻給信佛之人。”
小普趁機結“平等印”,兩派弟子的對立之氣竟化作白鴿飛向天際,每隻白鴿都銜著半片蓮花半片祥雲的羽毛。
然而,真正的危機來自靈山寺藏經閣。
當小普趕回時,發現藏經閣的“不二”紋琉璃窗被擊碎,《大藏經》與《道藏》的典籍散落一地,每本書都被撕成兩半,一半佛文,一半道經,卻再也無法拚合。
三藏法師拾起殘頁,見上麵的文字竟自動扭曲成“非此即彼”的邪咒。
“是‘分別心’的終極反噬。”
金蟬子歎息,指向閣中虛空,那裏隱約有無數“非佛非道,即佛即道”的虛影在遊走,
“當融合被強行推行,反而激活了人性深處對‘純粹’的執著。吾徒,你需以‘不二’之理,破此‘二邊’之執。”
小普閉目沉思,忽然想起西行路上蓮華奴的話:
“放下‘派’,方見‘道’。”
他張開雙眼,眼中竟有佛道二光流轉,雙手結出“亦佛亦道,非佛非道”的複合法印。刹那間,藏經閣的殘頁自動飛舞,在空中結成“不二”經卷,每一頁都同時呈現佛道真義,卻又保留各自的文字特色。
“佛道如日月,各有光明,缺一不可。”小普輕撫經卷,
“強求‘日月同輝’是執念,允許‘晝夜交替’亦是智慧。真正的‘不二’,是在‘佛’中見‘道’,在‘道’中悟‘佛’,而非消滅晝夜之分。”
話音未落,血色蓮花盡數凋謝,念珠樹上長出新的透明果實,果實中映著弟子們互相學習的場景:道士為僧人講解煉丹術中的“身心調和”,僧人向道士演示坐禪時的“氣脈運行”。
危機解除後,佛道兩派在白馬寺前立下“不二碑”,碑身一半為佛塔形,一半為道觀式,中間以流水紋銜接。
小普在碑上刻下銘文:“佛道雙輝,如鳥雙翼;分別心起,雙羽皆折。唯有放下,方得自在;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徐正陽以龍虎劍氣在碑側刻下太極圖,張妙真則用符法在圖中種出蓮花,真正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冬至日,靈山寺舉辦“各宗共修法會”。小普望著壇上並列的佛道法器,忽然解下最後一絲對“融合成功”的執念——
他知道,真正的融合不是靠外力推動,而是如春風化雨,自然發生。
當一位比丘尼與一位女冠共同救下受傷的白鹿,當少林寺的武僧與武當山的劍俠切磋武藝,當三藏法師用梵文為道士講解《周易》,他終於明白:
“不二”之道不在辯經台,而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是夜,無執念珠林的果實紛紛墜落,每顆果實都化作光點融入弟子們的眉心。
小普站在銀杏樹下,望著漫天星鬥,忽然領悟:佛道的傳承就像這星空,每顆星都有自己的軌跡,卻共同照亮了宇宙的黑暗。
而他的使命,不是讓所有星星變成同一種光芒,而是讓人們學會欣賞不同星光的美麗。
金蟬子走來,將掌門袈裟與太極拂塵同時遞給小普:
“吾徒,佛道融合非一人之功,需代代相傳。如今你已明白‘不二’的真諦,可願接過這象征‘兼濟佛道’的信物?”
小普搖頭輕笑,將袈裟與拂塵重新疊好:
“師父,真正的‘不二’信物,不在衣缽,而在人心。隻要弟子們心中有‘不二’,何須外物象征?”
金蟬子一愣,繼而哈哈大笑,笑聲中帶著釋然與欣慰。
他抬手輕揮,銀杏葉紛紛揚揚落下,每片葉子都呈現出半佛半道的紋路,卻在落地時化作普通的金黃葉片——正如佛道融合,最終要返璞歸真,不著痕跡。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