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猜疑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小菊從未忘記父母的慘死,她本以為父母的死亡是因是外地流竄而來的馬匪作惡,但那玉牌,還有李二郎的來曆,讓她對此事生出了疑心。
因著沒有確鑿的證據,小菊便沒有將此事告知小梅,又因著這玉牌一直掛在她身上,小梅隻知母親留下了一塊玉牌,卻沒有細細瞧過玉牌是何模樣,因此沒發現玉牌與李二郎之間的牽扯。
七姑娘回了屋,卻不知她偶遇李二郎的事情,已經傳到了吳嬌娘的耳中。
吳嬌娘正與蓉娘子下棋,從婆子的口中得知此事後,對蓉娘子道:“不想,這七妹妹,倒是有些手段。大姐姐先前的打算,隻怕隻得作罷了。”這相請不如偶遇,一個人用也就罷了,要是都用這手段,就讓人生疑了。
蓉娘子反倒是不急不惱,落下一子道:“七妹妹若是成了,也是她有手段,咱們該歡喜才是,再怎麽樣,她也姓吳。我這邊不成,就再尋旁人就是了。”
吳嬌娘看向蓉娘子,見她麵容不變,就知她真是這樣想的,不由歎息道:“大姐姐為了家族,受了諸多委屈。”
蓉娘子聽了這話,反倒笑了:“妹妹說的是哪裏話,咱家受家族供養,也當為家族犧牲退讓。”吳蓉是吳家嫡枝的長女,也是這一輩人中最為年長的一個,她自出生以來,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家族高於一切,沒有家族,也就沒有自己的富貴榮華,因此在家族利益跟自己的利益中,她選了家族的利益。
作為寡婦,她能帶著孩子歸家再嫁,便是有著家族的撐腰,不然她一個貌美年輕的寡婦,隻怕是會被夫家隨意配一個郎君。
一些子嗣單薄的人家很是追捧生育過的寡婦,會聘這樣的女子為妾,繁衍子嗣。
為正妻者也有,男方門第多數不高,低嫁過去,也不過是跟著吃苦,何苦呢?
因此,吳蓉其實並不愁嫁,隻是想選一個能給自己和家族帶來更多利益的人家,保住自己日後錦衣玉食的日子。
李二郎這條路走不通,那就換一條,蜀地沒有合適的,外地的也可。
她過慣了錦衣玉食的日子,吃不了粗茶淡飯的苦,外麵兵荒馬亂的,得選個門第高的才是。
吳嬌娘見吳蓉這麽快就做下了決定,心下也佩服吳蓉,她最佩服吳蓉的就是這一點,清楚自己想要什麽,做下決定就不後悔,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樣的人,日子過得不會差的。
姐妹兩人對弈許久,才分出勝負,吳嬌娘想了想,還是叫人將七姑娘偶遇李二郎的事情傳到了八姑娘的耳中。
吳蓉雖然改了心思,但吳嬌娘也不想讓七姑娘走得太順,她終究是不想旁支的女子,壓過自己姐妹。
七姑娘回了屋,低聲問道:“菊瑛,你說……李二郎那邊,會不會主動求娶?”她臉頰微紅,到底是個小姑娘,說到嫁娶,終究是臉羞澀的。
小菊捧了一杯茶水給七姑娘,想了想道:“姑娘此番,定然會在他心裏留下一些痕跡,但主動求娶的可能性不大,不過……”
“不過什麽?”七姑娘沒忍住,追問道。
“不過,李二郎不開口,咱們可以讓旁人開口。”小菊道。
七姑娘聽了這話,覺得糊裏糊塗的,讓旁人開口,誰又會為自己開口呢?
想著,便將目光投到了小菊身上,帶著自己都沒注意到的依賴。
看著七姑娘那依賴的目光,小菊別過臉去,假裝替七姑娘整理裙擺,輕聲道:“姑娘可去跟四娘子的院裏坐一坐,白郎君這些日子,幾乎日日都在四娘子院裏歇息,若是四娘子幫姑娘說幾句話,此事應該就成了。”
蜀地與並州有貿易往來,白家是李二郎的外家,吳家跟白家是姻親,為了穩固關係,白家想來是不介意,讓吳家女給李二郎做妾,亦或者偏房。
李二郎若是想爭並州牧的位置,也需要更多的同盟幫襯,想來是不會拒絕吳家這門不錯的姻親的,而且,隻是個偏房妾室的位置,正妻的位置還留著,到時候再與並州當地豪強聯姻,穩固自己的位置,怎麽算,李二郎都不虧。
若是吳瑜生下了孩子,對於吳琬來說也是助力。
因此,小菊推斷,四姑娘是會幫七姑娘的,才勸七姑娘找吳琬幫忙。
七姑娘在那裏琢磨了半晌,覺得小菊說得有理,便要帶著丫頭去吳琬處,小菊拉住了她:“姊妹往來,講究個有來有往,姑娘不如做個嬰孩用的虎頭帽,再上門求助。”
七姑娘雖然身無長物,但求人辦事,總不能空著手。
小孩子戴的虎頭帽,裁剪後,用滾針繡走個紋樣出來,一兩日就能成,不說有多貴重,主要是得有個心意。
七姑娘覺得有理,就忙叫兩人去尋布料針線,自己要親自做。
小菊就道:“那奴婢使銀子,叫人送些好緞子來。”說著,就拉著小梅去了裏間,說是叫拿銀子給小梅,叫小梅跑一趟,去尋些好料子。
到了內間,小菊低聲道:“稍後,你去找白家的下人,打聽打聽李二郎來蜀地時的情況,不拘大事小事,都問一問。”
小梅疑惑道:“姐,打聽這些作甚?”
小菊隻道:“你隻管打聽就是,切莫多問。若是主子姑娘問詢起來,你就說想替姑娘打聽打聽李二郎的喜好,到時候好投其所好。”怕小梅沉不住氣,鬧出亂子來,因此小菊並未告訴小梅真實的原因。
小梅雖然疑惑,但小菊吩咐了,她也隻得去打聽。
小菊告訴七姑娘,說是叫小梅去尋好料子去了,私下裏去使了銀子,借了四姑娘的陪嫁金珠之手,尋了一塊如意紋的蜀錦的殘片。
雖然是殘錦,但做個虎頭帽是夠了。
就是這布料價貴,七姑娘的月例銀子不夠,事後回了七姑娘,再補了一根鎏金的銀簪子,才算了事。
七姑娘拿著蜀錦的料子,感歎道:“這便是蜀錦,好生的精致,不用滾繡,直接做成帽子,就已經極為好看了,難怪就這麽幾寸寬的殘片,就要拿銀簪子換,”蜀錦昂貴,非頂級世家不能用。
在家時,隻聽聞太太有一身紅底花鳥斜紋緯錦的衣裳,價值幾百貫。
寸錦寸金,不是說說而已。
也不問小菊,這蜀錦是從何人手裏買來的,貓有貓道鼠有鼠道,丫頭們自有自己的門路。
喜歡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請大家收藏:()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