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當前形勢

字數:4738   加入書籤

A+A-


    劉大膽的婚禮,最終還是如期舉行了。
    但關於炸彈的事情,也瞞不住所有人,所以請去的高官一大半都沒有去。
    這事也就是陳立強行壓了下來,大家才給麵子,當這事沒發生過。
    雖然磕磕絆絆,但好歹是結婚了。
    至於事後劉大膽的家事,那就和陳立無關了。
    和陳立預料中的一樣,關東軍自從調兵後,對於東北的掠奪便進行了升級。
    各種增加稅款,奇葩規定,甚至進行掃蕩殺人。
    日本就是這樣,本身自己是彈丸小國,他們打仗,自古以來多的是以戰養戰。
    這也是日本陸軍為什麽一定要拿下東北和華北的原因。
    日本人必須有這兩處地方,才能以此為根基,進行更深程度的侵略。
    陳立當然對這些再清楚不過了,這也是他為什麽千方百計的阻止國民政府在對東北和華北問題上妥協。
    但侵華戰爭還是再次開啟,這不是他能改變的。
    自五月初,津門兩家親日報社社長死在“抗日者”槍下後,在梅津美治郎和陸軍高層的指示下,日本華北駐屯軍參謀長酒井隆,及日本駐津門總領事川越茂同時向國民政府提出抗議。
    以華夏方麵反日為理由,出動軍隊示威,要求華夏方麵嚴懲凶手,並要求撤換河北省主席於學忠。
    這是因為於學忠傾向抗日的派別。
    此時的日方已經是圖窮匕見,勢必要達成它們的目標。
    五月末,酒井隆向國民政府提出四項無理要求:
    第一,罷免河北省主席於學忠,為殺人案件負責。
    第二,要求國民政府將第51軍以及憲兵第三團撤出。(這是國民政府中央軍,當時的華北,國民政府的軍隊既有中央軍也有地方軍)
    第三,要求國民政府以政府的名義將一切反日團體取締,並且法律禁止抗日。
    第四,要求解散河北省國民政府黨部,以及北平、津門黨部。
    六月初,頂不住壓力的國民政府隻能派出代表與日周旋。
    僅僅在六月四號,陳立就聽到了不好的消息。
    國民政府將於學忠調任邊區剿匪總司令,以此撤換了河北省主席。
    這是一個極其不好的開始。
    說明與日的談判,國民政府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
    這個條件達成的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五號,就發生了著名的“張北事件”。
    日本特務潛入張北縣,大搖大擺的查探情報,甚至繪製地圖。
    隨後被華夏軍隊扣留。
    關東軍特務機關機關長土肥原賢二立刻發難。
    聲稱這是羞辱日本軍人。
    要求華夏方麵嚴懲責任人,甚至要求華夏方麵撤出察哈爾的軍隊。
    六月十號,何應欽代表國民政府部分接受駐屯軍的要求,禁止排日言論,並且口頭答應其他要求。
    同一時間,關東軍土肥圓也對國民政府施壓,提出一係列條件。
    時間來到六月末,日本本土,陳立和大友英子的婚禮終於開始了。
    整個婚禮持續了好幾天,盛大無比,軍政界大量高官參與,這讓陳立又一次上了報紙。
    天台,陳立點燃一支煙,憂心忡忡。
    就在昨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七號,國民政府與日達成了《察哈爾協定》(秦土協定)。
    雖然國民政府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些強硬,比如拒絕了日本軍隊入駐,但自己也將軍隊撤出察東。
    在解散了當地抗日組織後,又允許日本人在察哈爾活動。
    這相當於給日本人在察哈爾進行特務活動提供了便利。
    想著這個消息,陳立歎了口氣。
    底層的那些個小特務,他們什麽都不知道,隻需要考慮任務成功與否,隻需要考慮殺人,救人。
    但像他這樣的,明明身居高位,明明知道更多,但能做的、能阻止的卻是極其有限。
    這是真的很打擊人。
    好在,隻要國民政府表現出一點點強硬,就起碼也能拖住點時間。
    那他做的就值了。
    藤原英子從後麵抱住了陳立。(大友英子嫁到了藤原家,是需要改姓的,這是日本的傳統)
    “小野君,你似乎心情不太好。”
    陳立笑著搖搖頭。
    “隻是有些對未來的迷茫。”
    藤原英子點點頭,似懂非懂...
    時間來到七月份,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以“備忘錄”的形式,要求國民政府書麵承認之前口頭答應的條件。
    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雖未正式簽字,但以給梅津美治郎複函的方式表示“承諾事項均照辦”。
    華夏方麵最終撤出中央軍,並解散河北黨部,最後禁止一切反日言論。
    這便是有名的《何梅協定》。
    這一係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雖然穩住了日本軍隊,避免了直接開戰,但卻削弱了國民政府對河北和察哈爾的政治幹涉。
    讓日本人徹底擁有了控製和影響華北的能力。
    當然,在陳立和其他無數誌士的努力下,整個華夏無論是軍政界、學生、文學界、工商界都開始有聯合的意圖。
    “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聲音開始滋生並且不斷壯大。
    這正是陳立想要的。
    拖時間,給國民政府反應的機會,同時刺激華夏民族覺醒反抗意識。
    抗日,從來不是靠著一個人兩個人就能成功的。
    這需要的是華夏民族徹底醒悟,團結。
    陳立之前非要讓紅黨成立商會,也是因為他早就在考慮這方麵的因素。
    紅黨如果想要在華北活動,給日本人使絆子,掀起抗日熱潮,那麽大量的經費和庇護就是必須要有的。
    國民政府指望不上,目前這個節骨眼上,他們不抓捕抗日誌士就已經是做好事了。
    而現在,這個商會有一些日本人軍隊內部的背景,重要的是有陳立壓著,反倒是能讓紅黨在華北活動的如魚得水。
    這種改變在短期內也許不太明顯,但時間一長,自然能夠體會到其中的便利。
    同時最讓陳立高興的,是紅黨終於正式開始了對他的考察。
    這算是好消息。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就到了十二月。
    在這期間發生了太多事情。
    首先,日本人開始在華北扶持傀儡政權,以實行華北自治的陰謀。
    而在各方努力下,華夏的抗日熱潮終於開始邁入了高潮。
    北平的學生們發起了大規模遊行示威,工人集體罷工,其他各界也紛紛響應支持。
    華夏紅黨也是發表了《八一宣言》,呼籲全國停止內戰,統一抗日。
    這份宣言,是在紅黨同誌於同年十月份在法蘭西巴黎《救國報》上發表。
    在十一月份,由華夏紅黨的國際代表團帶回國。
    這讓無數社會人士動容,為日後聯合抗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在陳立這邊,藤原英子和他的孩子也早就在十一月份就出生了。
    (加更來了,作者去休息了,最近中耳炎引發了偏頭痛,心情煩躁,身體還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