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博弈
字數:2672 加入書籤
當日本國內利用輿論機器顛倒黑白時,華夏大地也掀起了輿論的巨浪。《新華日報》率先以醒目標題報道濟南戰役:“18 軍鐵血殲敵!周亦雲部斃敵 2700 餘,日寇魂斷齊魯” ,《新華日報》的報道,瞬間炸響全國。街頭巷尾,報童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民眾爭相傳閱,茶館裏、弄堂中,熱議聲浪不斷。
《大公報》《申報》緊隨其後,紛紛用整版篇幅刊登前線捷報、戰士英勇事跡與戰役細節,引發了全國流浪潮,商界大亨慷慨解囊,將物資送往北伐軍營地,海外華僑聽聞消息,自發組織募捐,匯款如雪片般飛向國內,國內的文藝工作者紛紛在報紙上稱讚18軍,一位身著長衫的中年人更是奮筆疾書,萬字長文在報刊發表,文中 “保家衛國,敢為天下先” 的句子稱讚了周亦雲,並且呼籲全國軍隊摒棄前嫌,共禦外侮,引發萬千共鳴,反觀被曝光暗中勾結日本的奉軍,在鋪天蓋地的聲討中淪為過街老鼠,昔日威風掃地,北伐軍所到之處,百姓簞食壺漿,夾道歡迎,“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的口號響徹雲霄。
然而,北伐軍司令部內卻是另一番景象。總司令眉頭緊鎖,在私人客廳中來回的踱步,在德州緊急召開的會議上,南京政府高層幾乎一致認為,還未到與日方言戰的最好時機,可密令各省秘密進行戰備動員,但不可輕易開戰,當前的優先任務應是排除幹擾,全力專心北伐,待實現國家統一目標之後,再行對外。
況且,中央政府根基未穩,對各地革命軍實力派的掌控力有限,若貿然動用黃埔係王牌 18 軍與日軍死磕,不僅損耗精銳,更可能動搖根本,但民眾抗日熱情高漲,輿論壓力如泰山壓頂,戰與不戰的抉擇,如同滾燙的烙鐵,正炙烤著這位統帥的每一根神經。
5 月 1 日,早晨8點,伐軍司令部,總司令握著周亦雲發來的戰報,電報末尾 “全殲日軍” 四字在日光下泛著刺目的光,他將電報重重拍在案頭,一句話都沒說,窗外蟬鳴聒噪,卻蓋不住他內心翻湧的焦慮,周亦雲此舉固然揚了國威,可日軍虎視眈眈,國際局勢暗流湧動,此刻與日本全麵交惡,無異於打亂北伐的全盤戰略。但局勢已成定局,他思忖良久,最終選擇對周亦雲的行動保持默認,這既是對前線將士浴血奮戰的無聲認可,也是權衡利弊後的無奈之舉。
然而,事態的發展遠超總司令的預料,當日,日本政府開始在國內外大造輿論,顛倒黑白,將侵略行徑粉飾成 “自衛”,汙蔑北伐軍 “挑釁”的時候,令總司令十分的生氣,一邊要求外交部進行抗議,一邊悄悄悄私下對日協商,在i新華日報公布濟南大捷的時候。
更讓令總司令頭疼的是,某位頗具影響力的中年人還公開發文,言辭犀利地痛斥日本侵略行徑,呼籲全國軍隊團結抗日,看著案頭如雪片般飛來的軍隊的請戰書,聽著參謀匯報各地抗日遊行的盛況,總司令急得在房間裏來回踱步,一句接一句的 “娘希匹” 脫口而出。他深知,在洶湧的民意裹挾下,若再不表態,恐將失了民心。
次日,一份電報從司令部發往了 18 軍:“德州電 18 軍司令部,18軍在淄博不可輕舉妄動挑起國際糾紛。” 短短數字,藏著總司令的無奈與權衡既要安撫沸騰的民意,又要避免因過度刺激日本而影響北伐大局。
此時周亦雲正在淄博前線,當周亦雲接到了司令的來電,照常的命令第三師攻城北和城西,整編24師攻城南和城東,第一裝甲師在湖田休整,由於日軍龜縮淄博,並依托城牆防禦,周亦雲用出了後世的土工作整個淄博外圍變成了個大工地,更有不少的百姓紛紛跑來幫助北伐軍,雙方都在爭取時間,18軍在作完成部署,抓緊時間休整,福田彥助則在加固城防的時候等待援軍。
國聯會議室內,各國代表的目光聚焦在發言的日本外交官身上。那名日本外交官趾高氣揚,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容,不斷展示著那些精心偽造的所謂 “證據”,振振有詞地宣稱:“我們大日本帝國是應奉軍和魯軍的誠摯邀請才進入濟南的,在濟南,我們的軍隊是為了保護僑民的安全,然而,南京政府軍卻無端率先對我們的日軍開火,我們大日本帝國是被迫進行還擊的” ,他的聲音在會議室裏回蕩,充滿了顛倒黑白的荒謬。
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施肇基先生麵色冷峻,用看小醜的眼神看向了日本外交官,待日本外交官話音剛落,他便立刻起身,義正言辭地進行反駁,將一張張照片和證詞展示在眾人麵前,聲音洪亮而有力:“各位,這些才是真正的事實,日軍在我國的土地上實施侵略行為,不宣而戰,給我們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這些證據都是鐵證如山,不容置疑的”, 施肇基先生的話語擲地有聲,向著世界發出了華夏的聲音。
就在這時,一名不列顛代表站了出來,臉上帶著傲慢與偏見的神情。他冷笑著說道:“這些證據,並沒有什麽有效性吧,施先生?反正濟南的那些日本人已經死了,在淄博的日本人也被你們包圍了,你們現在怎麽說都行,不是嗎?” 施肇基先生心中一沉,他十分清楚不列顛人的意圖。自從南京事件以來,不列顛人一直想要找回麵子,如今為了自身利益,竟然與日本人合流了。
會議上陷入了一片寂靜,這時紅色聯盟大使緩緩站了起來。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我們也沒有證據證明這些是假的。” 對於紅色聯盟來說,支持南京政府並不會有什麽損失,而且南京政府目前還是紅色聯盟的重要軍購夥伴,在國際事務中有著一定的合作關係。但是紅色聯盟的發聲,無疑給了南京政府一絲希望的曙光。
喜歡重生從黃埔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從黃埔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