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寧靜的夜
字數:2304 加入書籤
當然後來出現了機械,代替了大部分繁重的勞動力。
撕棉花、彈棉花、運棉被都完全由機器完成。
而網線則是購買現成的紗網,直接鋪上就是。
現在學彈棉花則要簡單的多,跟著師父打幾個月下手就會了。
當然現在的棉被比不上那時老師傅彈的,比周永富彈的還是強一些。
那些老師傅彈的,用一輩子也不會變形。
冬天用了,夏天在烈日下暴曬幾天,然後用棍子敲打蓬鬆,再用塑料紙密封好,來年用時又像新的一樣暖和。
現在棉被大多用不了幾年就會板結,沉重還不暖和。
但現在雖然彈棉花的人更多,他們卻已經彈不出那樣的好棉被了。
因為那手藝已經被時代淘汰了。
現在兩人一天就可以加工十床八床棉被,而按最古老的手藝做,兩個人要兩天時間。
一天完成的,也是他們在外自己精減了程序。
周永富開始蓋新房,勾動了這個小小院落許多家人的心弦。
許多人也開始謀劃建新房子。
何英華對丈夫郭玉鬆道:“我們是不是也得考慮搬出去”?
躺在床上的郭玉鬆沉默了好一會才道:“再等等吧,以後再緊點,得先存點錢”。
其實何英華已經很節約了,一家五口,全靠郭玉鬆那點工資,確實過的也很緊。
郭玉鬆是民辦老師,離轉正還很遠,現在還不是正式老師。每個月的錢也不是工資,最多算是補貼。
那點錢怎麽花,何英華每一分都是精打細算。
當然他家還是比周興國家略微寬裕一些,比院中大多家庭也都好一些。畢竟郭玉鬆每個月多少有一些現金。
所以他家的幾個孩子還是比其他孩子穿得好一些。
郭小英那雙綠色水鞋,不知道羨煞多少同齡的女孩子。
周永富和郭玉鬆是鄰居,僅一牆之隔。原來兩人關係也很好,算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
郭玉鬆讀書成績好,一直上完了初中,算是村裏最有文化的人之一。
後來村裏缺老師,他和莫老師一樣,成為了村上的老師。
他不但在春節時要幫各家各戶寫對聯,還經常幫許多人寫信,讀信。
因為村裏很多人還是文盲。
周代德雖然也是初中畢業,但找他幹這些事的人很少,因為他平時在家的時間不多。
周永富原來有什麽事都會找郭玉鬆商量,因為郭玉鬆聰明,點子也多。
但後來他們卻成了仇人,這是兩人沒有想到的。
郭小英家的房子還是比周興國家的老房子好很多。
有一間正房,還有很寬的拖部。
但其實也好不了多少,還是大落大漏,小落小漏。外麵下雨,屋裏就是叮叮咚咚的聲音。
因為他們會用臉盆、腳盆接住從房子上漏下來的雨水。
雨水滴在這些盆裏,就會發出叮叮咚咚的聲音。
如果你不接住,天晴了,外麵的地幹了,家裏還是到處泥濘。
因為家裏照不到陽光,比外麵幹的還慢。
夜裏很寧靜,隻有偶爾的狗叫才會打破這種寧靜。
但許多人的心裏,並不像這夜一樣寧靜。
每一家都有了很多原來不敢有的想法。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