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承諾

字數:2376   加入書籤

A+A-


    回家前,周永富把那股山水,引向了另一塊麥子田。
    因為這塊油菜田的水已經差不多,再等幾天就可以找牛來犁了。
    雖然在下雨,回家他們也不會閑著。
    他們也開始打麥子。
    周永富和龍秀英抱著一把一把的麥子在半桶上的木架上反複敲打。
    直到麥穗上的麥粒掉光。
    周興國和周小容則用一根短木棍敲打麥杆前端的麥穗。
    他們力氣小,無法像大人那樣抱起來敲打,但多一個人總比少一個人幹活快。
    人多好幹活,人少好吃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是農村人喜歡多養孩子,特別是養更有力量男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個男人是家裏的主要勞動力。
    下午外麵雨依然很大,正在打麥子的周永富突然對周興國道:“你去看看那山水還在向三挑穀流不”?
    三挑穀是對田塊的稱呼,來源是因為集體生產時,那塊田能打三挑穀子。
    周興國披上塑料紙,剛到田邊,就見到了披著塑料紙站在雨中的郭小英。
    周興國見那股山水真沒有流向自己家的田裏。
    於是便沿著流水的小溝向上查找原因。還沒有等他找到原因,郭小英已經主動走了過來,對周興國道:“剛才媽媽把那股山水引到我家的田裏去了,並讓我在這裏守著”。
    “那我家的田怎麽辦?”
    “我先把缺口打開,等你家田裏的水差不多了,我再把缺口堵上”。
    周興國沒有說話,等郭小英打開缺口後他也沒有離開,而是和郭小英一起站這大雨之中。
    一會後,郭小英對周興國道:“如果一會我爸爸或媽媽過來看,我先把缺口堵上”。
    周興國輕輕嗯了一聲。
    郭小英是擔心引發兩家的矛盾,她明白兩家的關係不好,任何一點事就可能激發衝突。
    如果這次來的是龍秀英或者是周永富,發生衝突幾乎是必然。
    有時大人們還不如孩子,爭吵,打架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兩個小孩子就處理的很好。
    兩人守了很久,周興國見自家田裏的水差不多了,對郭小英道:“你把缺口堵上吧”。
    說完他準備離開。
    郭小英見周興國要離開,她沒有立即去堵缺口而是道:“還有一年多我們就該考中學了,你想考上中學嗎?”
    周興國十分茫然,他並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
    見周興國不說話,郭小英又道:“我想考上中學,不然隻有天天在家割豬草”。
    周興國並沒有想過,自己考不上中學會怎麽樣,但他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在家裏幹活。
    他彎腰抓過旁邊的泥土,把那缺口堵住後道:“我也爭取考上初中”。
    看著周興國在大雨中漸漸遠離的背影,郭小英竟臉上出現了紅暈,她仿佛聽到的不是說的上學,而是另一種承諾。
    一周的假期很快過去,開始上學後,周興國竟真的比原來認真許多。
    也許是多了對一個人的承諾,也許是因為一周的勞動。
    讀書還是比那繁重的勞動輕鬆很多。
    隻要他認真起來,進步還是很大的。
    期末,周興國數學考了81分,語文考了72分。
    雖然語文沒有什麽提高,但數學提高了近20分。
    龍秀英特別高興,很為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成果而自豪。
    還特意給周興國煮了一個雞蛋,以示獎勵。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