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努爾哈赤的天命慶功大會

字數:4498   加入書籤

A+A-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被擄走了那麽多的百姓,真的是連一個都不願意為大明朝廷傳遞情報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隻能說後世的大明朝廷所做的一切,太失民心了。”
    雖然天道盤點了,那努爾哈赤,是造反成功的安祿山。
    但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這努爾哈赤不管是哪一方麵,都要比安祿山強太多了。
    天道大明發明的大明火器,讓唐太宗李世民震驚與驚歎不已。
    但是大明王朝的國家製度,卻讓唐太宗李世民看不上。
    以道德觀念治理天下,想法是好的。
    但實際情況卻是一群沒有道德自私之人,利用道德為武器,為工具,來滿足他們的個人私欲。
    道德在人性的麵前,真的太不堪了,
    雖說大唐王朝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是因為藩鎮割據而滅亡的。
    但那也是在李林甫擔任大唐宰相之後,
    讓那些不識文,不明理的藩夷胡人,成為邊將擔任一方節度使後,又堵死了這些藩鎮節度使,可以正常晉升到京城中擔任要職的後路,才導致的。
    大唐的問題,與天道大明的問題相比,那麽天道大唐的問題,自然會更好處理一些。
    畢竟,在大唐王朝的製度中,大唐的太子儲君,是有監國權力的,而大唐皇子也是能擔任朝廷要職的。
    而大唐王室,仍然能擔任朝中要職的。
    可能這一製度,在天道大唐安史之亂後,出現了偏差,使大唐的太子,皇子與王室,沒有繼續擔任朝廷要職。
    才導致藩鎮胡將做大做強的。
    所以從”安史之亂”後的大唐王朝,以及這天道現在盤點的大明王朝來看。
    朝廷之中,如果沒有王室成員掌權,不是敵不過藩鎮割據的武將,就是敵不過朝廷中陰謀勾結串聯在一起的文官集體。
    似乎大唐王室,還有大明皇室,都不如大漢的原因,就是皇帝一肪,太過於擔心,王室成員宗親,會奪權造反所致的。
    與其防範自家皇室宗親,還不如多加防範那些表麵稱臣,內心私欲如饕餮一般的臣子,為更好...
    當然,天道大明,若是能一直執行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國運與光景。
    但那也隻是另一種,還沒發生過的可能而已。
    如果說,張居正與後世天道大明的那些文官集團之間的爭鬥。
    那麽,張居正隻是贏得了,在他活著時候的時代。
    而那些天道大明的那些文官集團,卻贏得了,在張居正死後的世道,
    他們重要取回權力之後,自然就會變得,更加的變本加厲起來了。
    這才是導致大明王朝的漢人百姓,對大明王朝失去了信心與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百姓的民心才是王朝的根基。
    畢竟,王朝官員的貪汙腐敗,禍國殃民的罪責,最終還是算在皇帝與皇室的身上。
    而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以及權貴們,即便是天下,被改朝換代之後,他們的投靠,與投誠,依然能繼續保存著,他們的地位與特權。
    王朝覆滅的最終責任,到了最後,還是由皇帝與皇室背起的。
    而,遇到王朝覆滅災禍的人,依然是天下的百姓,而他們總能置身事外,活得滋潤...
    最後,唐太宗李世民眼光冷峻的喃道:“這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強的生存之道與底氣嗎?”
    ......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到了後世的大明時代,那建州之地,真的有這麽好,他們被擄掠過去之後,就真的不想再回到中原,回到大明了?”
    百姓乙反駁道:“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你我,都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下的世道中,自然體會不到他們當時的選擇,是怎樣的一個光景之下。”
    “若是天道不盤點出,那後金政權,也就是將來大清王朝,會如此不堪的話。”
    “換作是你,活在那個時代下的世道中的時候,難道就不想給自己找一條活路?”
    “我覺得吧!”
    “但凡天道後世的大明的世道,能夠好一些,能夠對百姓一點,他們他們隻會背井離鄉,投入到外賊的手下討活了!”
    “現在,我們不要急著怒罵,那些在天道大明時代,跑去建州討活的大明百姓。”
    “我們就看看,我就們就看看,在我們這一個大明時代下,在這一世裏,大明朝廷,還會不會重蹈天道大明的曆史覆轍,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
    【在撫順的漢人百姓,全部都被努爾哈赤劫遷到達建州,以及成功取得撫順兩戰的大勝,還有順勢以軍事力量,初步掌控撫順地區之後。】
    【努爾哈赤便在赫圖阿拉,舉行了盛大的慶功封賞儀式。】
    【戰後的赫圖阿拉,那是旌旗招展,女真各部貝勒,將領及重要臣屬,全都齊聚汗宮大衙門前。】
    【努爾哈赤以“俘獲眾多,戰功赫赫”為由,對參與撫順之戰的各級將領論功行賞,並且強調他們的大勝,一切都是在遵從天道旨意,他們代表的就是天命。】
    【同時,努爾哈赤將在撫順一戰中,劫掠到建州的人口,牲畜,物資,火器,都做為了此次大勝的獎品,進行了獎賞。】
    【在《滿文老檔》等史料記載中,努爾哈赤在慶功儀式上,將大勝與將戰利品的分配,都與“天道旨意”進行了綁定。】
    【宣稱:這一切的勝利,都是“天命所歸”,“此皆天賜之財,當賞有功之人”。】
    【努爾哈赤,更是將從大明軍官身上,扒下來的最精良的甲胄,以及戰馬,供奉於汗宮大衙門前,象征著他們的後金政權,從此戰過後,真正崛起的“天命神器”。】
    【隨後,努爾哈赤將擄獲的大明漢民進行了“分人畜三十萬,編千戶。”,按八旗製度將人口編入牛錄基層編製)。】
    【對於,參與撫順之戰的五大臣,如額亦都,安費揚古,費英東等,以及眾多貝勒,努爾哈赤都賞賜了大量人口,牲畜及甲胄等。】
    【如,一等功者可獲“甲胄百副,人口千數”,並提升對牛錄大明漢人)的管轄權。】
    【對於參戰了普通女真士兵,努爾哈赤也一樣論功行賞,因為努爾哈赤根本就不擔心,他們這一次的獎賞,會出現獎賞不夠分的情況。】
    【因為,他們這一次從撫順城中,劫掠到的財物與物質,實在是大的驚人。】
    【每一名參戰的,普通女真士兵,都依功獲得了牲畜,或金銀,或布匹等物資的獎賞。】
    【部分士兵因繳獲特殊物資如明軍火炮)被單獨召見嘉獎。】
    【同時對於降將,李永芳等人,被努爾哈赤賜姓“覺羅”,並讓他們與女真貴族聯姻。】
    【李永芳做為此次撫順降將的高級官軍,更是被努爾哈赤當從賜婚,迎娶自己年僅十四歲的孫女,成為“撫順額駙”,其部屬獲“免剃發”特權。】
    【於對,在撫順漢人之中,有特殊本領,才能,工技的漢人百姓人才,努爾哈赤也不吝嗇,更表現出極為愛才與求賢若渴的態度中。】
    【如努爾哈赤先是“免其徭役,令專司技藝”。】
    【如,讓鑄造工匠等,編入後金的“鐵匠牛錄”中,專門為八旗製造兵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