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後金:先屠開原七萬眾,再屠鐵嶺守城人
字數:7475 加入書籤
【薩爾滸戰役慘敗之初,遼東局勢情況危急,慘敗之罪,尚沒有被判下罪責之前。】
【此時還在擔任遼東經略的楊鎬,便舉薦李成梁的第三子李如楨,擔任遼東兵總之職,並讓其駐守鐵嶺城。】
【然在李成梁的九子當中,能力最出眾者乃長子李如鬆,作戰最為驍勇者乃五子李如梅,能為將者仍四子李如樟與二子李如柏。】
【然而五子李如梅因傷半廢與身體等原因,早在萬曆四十年(1612)已病逝。】
【四子李如樟,也因遭遇各種原因,不願加入派係鬥爭,早不在軍中擔任要職。】
【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明遼東王李成梁一門,在李成梁去逝之後,因李如鬆與李如梅早逝等原因,已是日薄西山之勢。】
【三子李如楨,雖也是楊家將門之後,早年時期也有軍旅生涯,但其軍事才能,完完不及其餘幾人。】
【因受父蔭之因,很早就退出軍旅,長期在大京城之中中擔任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
【此時的遼東將門李家,雖仍有威望尚再,但其子孫後輩之中,雖有不少人在擔任地方武軍一職,但卻是已無能擔當軍事大任的後續之人。】
【因此,急於要穩定遼東局勢的情況,此時還沒有被治罪的遼東經略楊鎬,便舉薦了李成梁的第三子李如楨,來擔任此時的遼東總兵,並讓其鎮守鐵嶺城。】
【畢竟,李家在遼東地區的威望尚在。】
【在薩爾滸戰役的慘敗之後,遼東地區已經不是大明朝廷官員當中,人人都想衝上來啃上一口的香餑餑了,反而成為了一塊燙手的山芋。】
【楊鎬與眾多朝廷中的文官大員們,在此時都認為,李成梁的李家的根基,仍在遼東。】
【李家若是想要保住其李氏一門在遼東的根基,那必然會接下這燙手山芋的同時,還會全力禦敵。】
【然而,楊鎬與朝廷文官集團,讓三子李如楨此時擔任遼東總兵,更多考慮的,並不是李如楨的軍事才能,而是其李成梁在遼東區的餘威。】
【隻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李成梁的三子李如楨,確實沒能扛起遼東將門李家的這杠大旗。】
【因長期在大明京城之中,擔任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的李如楨,也確實無治軍之方。】
【因此,李如楨到任不久後,楊鎬便以讓李如楨駐沈陽,其政治目的,就是告訴遼東地區的百姓,李成梁的李家,尚有人在。】
【而鐵嶺實際權力,便交由參將丁碧進行負責,李如楨隻是鐵嶺城名義上的最高的軍事主官。】
【隻是,楊鎬等人並不知道,鐵嶺參將丁碧,早已被李永芳,以重金收買,策反,投了努爾哈赤。】
【楊鎬也正是因為鐵嶺參將丁碧的投敵,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九月,被追責下獄,直到兩年後,被判處死刑。】
【而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楊鎬最終的下場,因大明派係的爭鬥等原因,在被判處死刑之後,在獄中經曆了多次,推遲死刑的執行。】
【最終,在牢獄中,呆了九年之後,直至,崇禎二年才被執行死刑。】
【而楊鎬在天道曆史進程上的後世,被後世人評為“庸才掌兵。”】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這楊鎬,也算是罪有應得了,‘庸才掌兵’的評價,確實很是貼切。”
百姓乙“要是,薩爾滸的慘敗,他的責任非常大。”
“雖說有催戰的原因存在,但是他不能頂住壓力,也沒能拿出,說明上麵的軍事策略,就是其軍事才能匱乏的表現。”
“還想學李化龍的“分兵共進”,也不看看,遼東的局勢能與播州的局勢一樣嗎?”
“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典型。”
百姓丙補充說道“他到任遼東經略的數個月的時間,居然組織不好情報係統。”
“還發現不了他的那個“分兵共進”的戰略計劃,早已經被漏泄的事件,就可以知道,後世人對他的“庸才掌兵”的評價,真是一點也沒有錯。”
百姓丁也說道“就是,要不是那鐵嶺參將丁碧,背叛了大明,投了努爾哈赤。”
“說不定,薩爾滸的慘敗的軍事責任,還真給他逃脫了。”
“連誰被收買,誰被策反了,也不知道,還很以重責,他楊鎬被判死刑,一點也不冤。”
【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四月底,楊鎬被追責問罪,詔回京城。】
【六月十六日,努爾哈赤突襲並占領了開原城,守將馬林戰死,開原城中軍民與百姓,遭遇屠城。】
【史料記載,開原城被屠城軍民,超七萬眾。】
【六月二十二日,大明朝廷正式頒下旨意,認熊廷弼為新任遼東經略。】
【不久後,鐵嶺參將丁碧,得知消息時,立即就通過李永芳,讓努爾哈赤趕快拿下鐵嶺城,並提醒道若熊廷弼到任,一切將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七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親將近率六萬後金大軍,從三岔堡越邊牆直撲鐵嶺城。】
【雖說努爾哈赤是率軍偷襲鐵嶺城,但其行動被明鐵嶺哨兵,無意之中發現。】
【在後金大軍到達鐵嶺城之前,鐵嶺城中的眾多百姓,已經紛紛連夜南逃。】
【同時,還有兩隊救援的傳令兵,一隊往南,向沈陽救援。一隊向北,向蒙古救援。】
【清晨,後金大軍抵達鐵嶺城下,並迅速占據了,東南龍首山,切斷了鐵嶺城與沈陽城之間的道路。】
【努爾哈赤次軍事大營設東南龍首山上,並將城座鐵嶺城,東,南,西麵以重兵圍之,僅留北麵。】
【而鐵嶺城的北麵,也早不是大明軍事掌控之地。】
【很快,努爾哈赤下令,讓火炮,戰車,雲梯等攻城器械,立即進行三麵強攻。】
【鐵嶺守這方麵,以早已叛變投敵的參將丁碧主持大局。】
【此時的鐵嶺城,除了參將丁碧之外,還有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為守城將領。】
【但是城中能戰的明軍將士並不多,在軍戶名冊上,雖說仍然數千將士,但現實情況,此時的鐵嶺城中能帶甲的守軍,僅僅隻有兩千多人。】
【守城的兵士雖少,但鐵嶺城中,仍然大量的火器,以及願意留下來,一共守城的民夫與輔兵等。】
【在參將丁碧的主持之下,此時會議上的議題,便是堅守與投誠。】
【然,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一至決定堅守鐵嶺城,固守待援。】
【雖說,鐵嶺城與沈陽城,有130裏(75公裏)的距離。】
【但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等認為堅守,隻要沈陽軍民一心,是絕對能堅守到援軍到來的。】
【因為,他們的救援令兵,早早就和普通民眾離開了鐵嶺城,前往沈陽城,或是北上向蒙古救援去了。】
【原來,在努爾哈赤率領後金大軍,從三岔堡出兵不久,就被鐵嶺在外的哨兵無意之中給發現了。】
【因此,在努爾哈的後金大軍,還沒有到達鐵嶺城這前,達鐵嶺就已經出現了混亂,有不少人,尤其是富貴地主人家,連夜就從鐵嶺城中南逃。】
【此時,留守在鐵嶺城的人,不管是在軍冊上的士卒,還是沒有離開鐵令城的民夫與輔兵,都呈現出了眾誌成城的守城意誌。】
【隻是,讓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無論如此也沒有想到的是,此時他們眼前正主持大局的參戰丁碧,早已暗中投了後金。】
【叛將丁碧見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要堅守,也不再多言,隻是在心中冷笑好言難勸,該死鬼!】
【辰時(早上7至9點),後金士兵,開始架設雲梯,推動楯車,正式展開攻城強攻,明軍依托城牆用火炮,箭矢還擊。】
【然而,在鐵嶺城中軍民,拚死抵抗,雙方激戰至午時(11至13點),數萬後金大軍的三麵強攻,仍然沒能攻破任何一處城門。】
【未時(13至15點),努爾哈赤大怒,李永芳通過暗號,讓叛將丁碧,趕快打開城門。】
諸天萬界大清時代。
民間
人群之有中人破口罵道“這不是戰無不勝的後金精銳,將近六萬大軍,強攻了數個時辰,都攻不破,僅僅兩千多帶甲的明軍將士,與民夫,輔兵堅守的鐵嶺城。”
“這可是真叫人意外!”
有人讚同道“就是,連鐵嶺城這樣的孤城,數萬大軍,在幾個時辰之內,都攻不破。”
“要是沒有那些通敵賣國的叛亂,大清王朝,怎麽破山海關?估計在這一世時,他們最多也隻能在山海關之外,當野大王。”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有人疑惑道“那參將丁碧,明明已經被李永芳策反,被努爾哈赤所收買了,為何不一開始就直接打開城門?”
有人也不是很明確的說道“有沒有可能,努爾哈赤與他的後金軍,在前麵的薩爾滸的戰役中,取得了大勝之後,就認為他們已經非常強大了。”
“因此,他們一開始是想要依靠武力拿下鐵嶺城,結果數萬金後大軍,強攻了數個時辰,也沒能攻破城門。”
“所以,他努爾哈赤惱羞成怒了?
有人繼續問道“那賣國賊丁碧為何,也不直接開門投降,還守了數個時辰?”
有人回道“很可能這丁碧是在待價而沽,隻要讓努爾哈赤知道,鐵嶺城越慢被他們後金軍攻破,那麽他丁碧的投誠的價值,就越能體現。”
“而鐵嶺城,就越能賣出一個更好的價錢。”
【未時,在鐵嶺城被叛將丁碧,突然打開一麵城門之後,後金大軍順勢殺入,並且在鐵嶺城中,展開激烈的港戰。】
【大明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得知,參將丁碧已經投敵後,那是又驚又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頓時也想通了,為何在大戰來臨之前,丁碧會與他們議論是投降還是堅守了。】
【雖然,大明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恨不得,要將丁碧砍成數段,頓時也知道,這事已經不可能的。】
【雖說大明朝廷已經腐敗了,但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也知道,自己能做到守城殉國,很大可能,還可以為自己的子孫後代,謀得一官半職的可能性。】
【或是自己也投了敵,那一切都變得難說了。】
【於是,大明遊擊將軍喻成名,史鳳鳴,李克泰三人組織鐵嶺城中的軍民與將士,據守街巷節節抵抗。】
【戰至申時(15至17點),後金主力破入城後,遊擊將軍喻成名與李克泰兩人,在巷先後戰死。】
【剩下的史鳳鳴,組織剩餘守軍,退至城北製高點繼續堅守,並依然期待著援軍的到來。】
【然而,此時的努爾哈赤,已經極為的憤怒了。】
【如此一座隻有兩千多帶甲明軍堅守的城池,還在裏應外合的配合下,遲遲拿不下全城,已經讓努爾哈赤相當的不滿了。】
【在努爾哈赤的怒斥之下,後金大軍,繼續發動強烈的猛攻。】
【戰至酉時(17點19點)遊擊將軍史鳳鳴戰死殉國,鐵嶺城淪陷。】
【直至,堅守鐵嶺城,並且相信會有援軍來求的大明將士,堅守了一天,始終也等不到援軍的到來。】
【鐵嶺城的軍民堅守,讓努爾哈赤憤怒異常,覺得自己的在薩爾滸戰役,立下的赫赫威名,以及在攻破開原城時,進行的屠城威名,也遭到了強烈挑釁。】
【開原城,是一個大明王朝的中等偏大的一座城池。】
【在開原城,後金軍就屠殺大明軍民7萬餘人,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在遼東地區,大明各種城池與軍鎮,對他努爾哈赤與後金大軍反抗的報複。】
【然而,鐵嶺城的軍民,在麵臨自己親率的大軍殺來之時,並沒完全的棄城而逃,就已經讓努爾哈赤感覺到了挑釁。】
【此時的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勝之後,其內心深處,早已發生了轉變。】
【對待,敢於反抗他努爾哈赤與後金的漢人,再也不像之前那些連哄帶騙的對待了。】
【畢竟,殺得多了,也就麻目了,得勢之後,他人之命,也不再那麽值錢了。】
【於是,攻下鐵嶺城,尤其發現鐵嶺城大量的民眾,已經南逃之後,努爾哈赤立即下令,對鐵嶺城,進行了屠城與劫掠。】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