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大明神宗群臣:這是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字數:6536 加入書籤
大明神宗界。
民間
有人喃道“一年有餘?我們這一世的皇帝,是在萬曆四十八年駕崩的嗎?”
有人回道“能在位四十八年,這已經超過很多皇帝了,不知有多少皇帝都羨慕不來的命數。”
有人說道“他在位四十八年,但也把大明王朝的根基給毀了啊!”
有人回應道“那是天道曆史進程中的大明王朝,在這一世裏,天道給了皇帝一次機會,希望不再要重蹈覆轍就好了。”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後世的一個嘉靖,一個萬曆,兩人在位的時間都超過了四十年,但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不願意上朝。”
“這難道,還有什麽隱情嗎?”
“又或都說,隻要怠政,不願上朝,就能長壽了?”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在位四十八年,就單單一個皇帝而言,這時間,也足夠讓這個不屑子孫享受了的。”
“但是大明的江山,也是在他的手上,被搞的亂七八糟的。”
“不過,在對外征爭上麵,除了那薩爾滸慘敗之外,他也算沒有辱了大明天朝的威名。”
隨後,明成祖朱棣,似乎是想到了什麽,並喃道“就是不知道,在朕死後,老大的身體,能撐幾年?”
大明仁宗界,
明仁宗朱高熾“命長命短,皆是命數,生能有為,百姓安居,天下太平,國家富強,又何必在意在位時間的長短!”
大明宣宗界,
明宣宗朱瞻基“大明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總共才有兩三百年的氣數,他一人就占去了五成一。”
“這四十八年的皇帝,在華夏千古曆史之中,也是少有之人。”
隨後,明宣宗朱瞻基喃道“就是不知道,朕,有幾年的時間”
大明神宗界(1585,萬曆十三年。)。
北京太和殿。
此時的明神宗朱翊均,從臉上看不到任何情色的言道“這就是朕,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一生嗎?”
天道在為張居正平反,並且還將自己當時的內心思想與活動,都給盤點出來的時候,明神宗朱翊均是極度憤怒的。
然而,當隨著天道的不盤點,與不斷的抨擊之下。
明神宗朱翊均發現,不管自己再怎麽憤怒,也是於事無補。
當天道,將自己沒能看到的地方,以及大明文官集體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事件,都給盤點出來後。
明神宗朱翊均又發現,這天道盤點,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雖然,天道有很多事件,都是非常簡略的盤點了一次。
但,已經明神宗朱翊均意識到,其實自己在這一世裏,並不用暴跌如雷,也不需要揮劍泄憤,自己隻需要等著天道慢慢盤點就好了。
不管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萬曆三大征,還是努爾哈赤背叛等問題,以及大明王朝獨有內耗黨爭,還是貪汙腐敗等等。
在這一世裏,對他明神宗朱翊均來說,都不是壞事。
若是自己在這一世裏的,在大明皇帝之位上,還有三十多年的皇帝之命的話,這些都可以進行處理。
自己要追求什麽?
超越太祖皇帝與成祖皇帝,好像也沒有這樣的必要,因為自己不一定能做到。
自己在這一世裏,首先要做的,似乎就是將大明王朝的文官集團,獨掌大權的這一毒瘤問題,給解決掉。
雖說,在天道曆史進程中,自己被後世人稱為長不成熟的大明皇帝。
自己在這一世裏,似乎也無須進行反駁。
畢竟,不管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還是在萬曆十三年(1585)前之前,自己的所做所做,確實也是如此
不過還好,在這一世裏,他明神宗朱翊均還有時間,也有機會,能為大明王朝,解決掉這個問題
隨後,明神宗朱翊均,慢慢的端坐在太和殿的龍椅寶座上。
並用目光掃視了一片大殿下的群臣,後淡淡道“朕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一生,也要走完了。”
“當這天道盤點結束之後,一日之內,每人給朕呈上一份奏書,才可離殿。”
接著,明神宗朱翊均又言道“傳朕令,天道盤點結束之後,凡無朕之令,敢擅自調動兵士者,皆以叛國之罪淪處。”
說完,明神宗朱翊均便從龍椅寶座上站了起來,之後便再也不看大殿上的群臣一眼,便離開了太和殿。
實權?
今年是這萬曆十三年,這一年裏,自己才剛剛清算完,自己的老師張居正。
就算這天道盤的出現,大殿裏的這群大臣,還在哄著自己的呢。。
若論皇權,在天道盤點出現後,明神宗朱翊均非常清楚,在這個時期的自己,才是真正的大明皇帝。
就算自己才剛剛廢除了張居正留下的考成法與改革製度,但那又怎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因為,明神宗朱翊均清楚,現在天道盤點出來後,那麽全天下的大明子民,都在等著自己,做出何等的動作。
現在全天下的大明子民,都會在這天道盤點結束之後,將所有的注意投向自己時,自己所做的任何一切,都是萬眾矚目的。
甚至可能說,自己的一念,就可以讓整個大明來天下,出現巨大的變動。
在麵對如此情況之下,縱然在天道曆史進程上的自己,是何等的不堪,但那也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的自己罷了。
而這是在這一世裏。
宣泄情緒,宣泄憤怒,與人鬥氣這種事情,確實是一個長不大,不成熟的之人,才會做的事情。
現在有這天道盤點出現之後,他明神宗朱翊均,看完了自己在天道曆史進程上的一生之後,也算是經曆了一次人生的過程。
那是一種前世,與今生,一般的感覺。
在今生的這一世裏,他明神宗朱翊均,自然是要活成不一樣的明神宗朱翊均的。
北京太和殿內,當明神宗朱翊均,離開之後,頓時就變得嘈雜了起來。
沒有人會想到,天道盤點出現後,他們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在今天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開始,很多人都以為,當今的天子皇帝,在看到盤點的內容之後,必然會暴發出雷霆之怒的。
結果卻是這樣的一種,摸不到頭腦的情況?
沒有直接治罪,也不當眾問責,更不聽群臣辯護,卻是讓群臣,在這太和殿內,一天的時間裏呈上一份奏書。
這太讓人意外了。
最要命的是,他們需要吳上一份什麽樣的奏書,也不說出來,一切都讓他們去猜,這太讓他們感覺不適應了。
當然,對於久經官場的老狐狸來說。
不治罪,不當眾問責,就是最大危險的時候,因為,這才是那種,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有的人認為,在天道盤點中,已經被天道,指名道姓之人,盤點做了壞事之人,他們的這一份奏書,不管怎麽寫,結局都不會太好。
若是不寫,那結局是鐵定是不會好。
但怎麽寫,該如何寫,又成了他們,此時最大的難題
而在大殿中,那些在天道盤點中,被天道指出,是忠於大明之人,此時的情況,也是矛盾重重。
讓他們有了一種,重新進入科舉殿試的感覺。
但與以前的科舉殿試不同的,這一次給他們的感覺是,萬萬不難考砸了。
在正常的科舉殿試中,就算他們考砸了,那還是有舉人之名的。
然而這一次,若是真的考砸了,那一切都不好說,不好預測了。
畢竟,此時的他們,也無法猜測出,明神宗朱翊均真正的想法
重點是,這一世的時間年份,才是剛剛對張居正進行了清算之後的時期內。
同時,此時的天道盤點,卻還沒有結束
當今的陛下,到底是何用意???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隨從,看著的天道此時盤點出來的內容,非常氣憤的說道“遼東局勢,一出現爛攤子的時候,才會想到大人,這真是太氣人了。”
接著,隨從又忽然的想到了什麽,連忙向熊廷弼問道“大人,你說,要是天道,把那些在天道曆史進程中,陷害你的人,也都給盤點出來的話。“
“那麽大人,在這一世裏,是不是就可以大展拳腳,徹底的改變這一世的曆史了?就可以讓那努爾哈赤永遠不得翻身,再也建立不起什麽後金與大清了?”
熊廷弼搖搖了頭,道“發生過的曆史,是無法被改變的。”
“能被改變的,是尚未發生過的事件。”
“還有,就算曆史能被改變,但是人心的惡性,是難以被改變的。”
“華夏千古以來,前朝為何會覆滅?後朝在吸引了前朝滅亡的經曆之後,為何又重蹈覆轍?”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恩怨,有利益存在的地方,就會有爭鬥。”
“我們所行之事,能對得起天地良心,黎民百姓,能問心無愧,就足矣!”
“但,張居正之事,告訴了我等,欲行大事者,從來都是難顧周全,想要成大事,也是難逃和光同塵的。”
“同樣,想要成大事,更是需要掌權,也要會勾心鬥角,才能化解,各種的陰謀算計。”
“這一世,有天道盤點的出現,我等之人,能做多大的事,能有多大的作為,其主動權,依舊不在我等的手上。”
“這一世的大明,是迎風破浪,開創一篇新的大明天地,還是重蹈覆轍,再度輪回,皆不在我等手上能左右的。”
“因為我等,改變不了人心!”
【萬曆四十七年(1619)六月二十二日,大明朝廷正式頒下任命旨意,任命熊廷弼為新任遼東經略。】
【二十四日,明神宗朱翊均賜尚方寶劍和敕書,命熊廷弼盡快出關赴任。】
【七月初六,熊廷弼陛辭離京,七月十七日抵達山海關,七月二十三日,正式出關。】
【然,努爾哈赤得知,新任遼東經略為熊廷弼時。】
【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的七月二十五日,趁熊廷弼未達遼東之時,親率六萬後金大軍,偷襲鐵嶺城。】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