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之秘

字數:8223   加入書籤

A+A-


    1451年,他父親去世,那時,他就知道,舊的太陽倘若熄滅,就要有新的光。
    他沒和任何人說,甚至瞞著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和黨羽,那些人或許靠得住,但他不願意冒任何風險。
    他騎上馬,疾馳一百二十英裏,近乎虐待地抽打他胯下的馬,他用那個時代最快、最不可思議的速度,抵達了名為博斯普魯斯的海峽,然後他用一百五十根手指施法渡過了海峽,踏上了歐洲人的海岸。
    到了這裏,他沒有鬆懈,他用黃金買通了六分之一人,用承諾買通了六分之一人,用謊言和欺騙蠱惑了六分之一,有六分之一屈服於他的智力和武力,還有六分之一無關緊要,然後他用刀劍殺死了最後的六分之一,這其中甚至有他未成年的弟弟。
    果然,在這一切塵埃落定後,他被活下來的人賜予了他真正的名字:蘇丹。
    1453年的那一天,拜占庭城的守衛看到了黑色的大海怒潮,其勢鋪天蓋地,東王庭孤城外的平原被兵丁灌溉。
    他裝束華麗,在部隊最前列騎馬,他的有恃無恐源於自己的實力。
    土耳其人在君士坦丁堡名為盧卡斯的城門前架設蘇丹的帳篷,隨後升起旗幟。
    祈禱用的紅色地毯上,他光著腳,麵向武神祠三鞠躬,恭敬,以至於他高貴的額頭舔舐地毯。
    在他身後,數萬大軍朝同一個方向深深鞠躬,用同一個節奏、同一種音調吟詠同一悼詞。
    是的,雖然曆史書上的用詞是禱詞,但在曆史當中,他們吟詠的實則是悼詞。
    悼詞的內容,無非是請求東王庭這個所謂受神祗保佑的帝國,謙卑地接受自己的命運。
    這場麵確實是夠壯觀的。
    悼詞的吟詠結束後,他站起身,此前的卑躬屈膝換來了他身後海嘯山呼的呐喊,他,為兩個神明宣召的仆人,既是統帥,又是士兵。
    那天,即使是最勇不畏死的土耳其士兵,在親見他的麵孔後,也會麵帶滿足微笑,心力衰竭而死。
    很快,他的傳令使策馬穿過軍營,在鼓聲、長號以及來自古老東方的神秘樂器的吹奏下,土耳其人宣告:
    “戰爭,開始了。”
    來自古老東方的神秘樂器吹奏持續了許久,無論是城內還是城外,士兵們都認為那名為“嗩呐”的事物,理應是法器,而非樂器。
    他勇冠三軍,他的軍隊銳不可當,試問這世間還有什麽力量阻擋得了?他媽的還有什麽阻擋得了?
    此時的東王庭一如風中殘燭,它僅剩下一種力量,那便是它的城牆。
    迄今為止,人類使用過的所有大炮,沒有哪門足以摧毀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這個結論有兩層含義。
    其一,以前的大炮不堪為用。
    其二,必須建造威力更大的大炮!!建造炮膛更長、射程更遠、打擊力更大的大炮!!用更堅硬的炮彈,要比曆史上有過的炮彈更沉重、更有破壞力、更具毀滅性!!必須組建一支更勇猛、人數更多、規製更完美的炮兵部隊來操縱大炮!!
    大炮!大炮!!大炮!!!
    舍此而外,無有它法。
    他表示,一定要得到這種新的毀滅力量,為此,可以不擇手段,可以不計後果,可以不惜代價。
    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不惜代價,這六乘二個字已經能夠說明許多。
    不擇手段、不計後果、不惜代價,這六乘二個字往往能夠喚醒創造力、喚來推動力。
    於是,在他宣戰後不久,一名鑄匠信徒提頭來見,頭是此人自己的頭,此人無頭,史稱無頭使徒。
    無頭使徒的創造才能和豐富經驗,舉世無雙,最令人唏噓的是,此人是鑄匠的信徒,不久前還在為君士坦丁效力。
    無頭使徒並非不忠,但他也有將名字寫入曆史的野望,而凡世能夠滿足他這一欲望的人,隻有蘇丹,再無其他。
    於是,無頭使徒聲稱,他可以鑄造一尊世人從未見過的極大的大炮!前無古人,恐怕也再無來者!!
    對於無頭使徒的需求,蘇丹的原話是這麽說的:
    造!造個大的!沒有代價大到不可接受!沒有犧牲大到需要遲疑!
    得到無頭使徒的設計圖紙後,他立刻下令,給這名和他有著同樣野望的偉大工匠撥人。
    對於無頭使徒的需求,蘇丹的原話是這麽說的:
    要多少人,給多少人!
    鑄造大炮的無頭使徒費時三個月,他準備好一個紅土的模型,用一種秘法使紅土塑造出想要的硬質外殼,然後用熾熱的金屬溶液澆築。
    當拎著巨大錘子的苦工們砸開紅土外殼時,天日變色,陽光照在炮膛之上,無法反射。
    大炮,鑄造成功了。
    敲掉泥模後,從紅土下露出的,是世人迄今前所未見的最巨大的炮筒,它吸收太陽的力量,無法冷卻,烏爾巴斯讓苦工們把熱水潑灑在炮膛上,熱水不斷消失,化作蒸汽。
    終於,三日夜後,巨炮冷卻了。
    這尊巨炮,像戰神一般,由它的仆從和祭司從一個國度運往另一個國度,如此盛大的遊行,如此稀世罕見的喪心病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過不了多久,用同樣的紅土、同樣的秘法澆鑄而成的戰神的“兄弟”也被運往前線,蘇丹的軍隊所過之處,道路像河床一樣下沉了五公分。
    人的意誌,他的意誌,又一次使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
    在異常艱苦的勞作下,已經有二三十個這樣的龐然大物衝著東王庭的孤城,張開了它們烏黑渾圓的巨口。
    開炮!開炮!!開炮!!!
    硝煙彌漫,碎石橫飛,東王庭的困獸在夜裏用越來越可憐的木頭和布匹堵上缺口,但這無濟於事,他們守衛的東西已經不再是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城牆。
    城牆之後的八千人心懷恐懼,他們內心清楚,蘇丹的十五萬大軍向著岌岌可危的城牆發動進攻,發動決定性的進攻,已經是近在咫尺、迫在眉睫的事情。
    快了,很快了。
    殺,犧牲,獻祭,日月無聲,神祗無光,時間亂了,空間搖曳在海平麵上。
    地平線上閃爍著太陽光,紅日,卻不知是白晝將近西沉的紅日,還是黎明曙光升起的紅日。
    嚎啕大哭、怨天尤人、心中絕望。
    “殺!殺!殺!”土耳其人的預言飄蕩在空氣中。
    隨著戰鼓和長號的聲音,土耳其人的兵營在夜晚變成了一片喜慶之光的海洋。
    城內,東王庭的人們心驚膽戰,他們從高牆上看見的,是燃燒的平原,燃燒的山丘。
    光,光,光!
    土耳其人吹奏這喇叭、笛子,敲奏著戰鼓和小手鼓,舞蹈,舞蹈,那絕非慶祝,而是祭祀儀式。
    午夜時分,遵從蘇丹的命令,所有燈火在同一時間一齊熄滅了,歡呼沸騰的聲音在一霎時消失殆盡,留給東王庭人的隻剩下死寂和沉重的黑暗。
    這是一種信號,一種無聲的威脅,比起吵吵嚷嚷的燈火、狂歡熱烈的呼喊,這片沉默的黑暗更讓人心煩意亂,更讓高牆上側耳諦聽的人們感到恐懼。
    不需要有人報信,君士坦丁的困獸心裏清楚,等待著他們的將是什麽。
    他們知道,蘇丹的總攻命令已經下達,在這最後的幾小時裏,往常不相往來的居民們聚集到一起了。
    塵世總是如此,往往隻有大難臨頭,人們才會表現出空前的團結。
    以君士坦丁十一為首,人群來到祭壇,等待著神祗的回應。
    夜空當中,無情的月照耀著君士坦丁十一,審視著末代皇帝堅毅如石灰石的麵龐。
    “這是東王庭的安魂彌撒,因為我在查士丁尼的大教堂裏,我在。”
    君士坦丁十一如是說。
    是夜,有如人眼的月突然閃爍,似是眨眼,然後,皎潔的月光消失了。
    月亮失去了亮光,這讓東王庭的子民感到深深的恐懼。
    連神都拋棄他們了嗎?
    皇帝開始安慰自己的臣民,他高聲喊著安慰的話語,不間斷的、有如波濤的祈禱聲音在廳堂內回響,上升至高高的穹頂。
    但是月光並未回來,神祗沒有注視此地,至少,今夜沒有。
    皇帝翻身上馬——像他的大敵,蘇丹,一樣,事必躬親地在同一個小時內——從城牆的一端跑到另一端,激發戰士們的鬥誌,安撫無辜的百姓。
    是夜無光,無人說話,沒有兵器撞擊的聲音,沒有為苦難哭泣的聲音,但圍牆內外,人們都在等待白晝,等待著避之不及的死亡女神。
    淩晨一點,蘇丹發出攻擊信號,一扇由火焰、鮮血和神聖標誌組成的君主旗幟展開了,十萬人口呼神名,武器、雲梯、繩索、鉤爪,他們拿著一切用得上的東西,朝著城牆發起猛衝。
    戰鼓齊鳴,殺聲震耳,炮聲如雷。
    第一波和第二波都被擊退了,付出了巨大的傷亡,死掉的士兵多到“要用四十艘大船裝載”。
    對此,蘇丹仍留有後手,他啟用了自己最後的後備部隊、奧斯曼帝國的精銳衛隊——近衛軍。
    皇帝親自率領部隊作戰,阻止了土耳其人的突破,攻城的雲梯又一次被推下牆頭。
    無論是哪一方,都是拚盡全力在為自己的生命戰鬥,恍惚之間,東王庭似乎得救了,用巨大的苦難戰勝了最野蠻的進攻。
    如此看來,東王庭似乎勝利了,蘇丹的第三波進攻也被阻擋。
    皇帝鼓舞他的士兵,他們終究戰勝了大敵!他們是幸存者!神未曾未曾遠離、未曾未曾拋棄!
    但,就在這時,奇跡,或者說,巨大犧牲換來的神跡,發生了。
    出現了人所未料的情況——除了蘇丹,他興許知道些什麽,但他不言。
    幾個脫戰的蘇丹近衛軍通過外牆缺口侵入了距離主戰場一段距離的地方,他們不敢貿然前往戰線方向,畢竟那裏的守軍殺紅了眼。
    就這樣,這幾名士兵在城內好奇地、無計劃地來回轉悠,做布朗運動。
    這時,一名土耳其人發出了盡可能大的叫喊。
    “看!一扇門!”
    幾名士兵順著發現者的手指看去,發現內城牆中杵著一扇小門,此門名為keroporta,凱卡波爾塔門,也即凱爾卡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人知道這是為什麽,但,現在,這扇門完全敞開著。
    幾名近衛軍發現,堅固的堡壘中,此門大敞開,可以從容通行,十分驚異。
    他們起初的想法非常樸素: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陷阱、一種詭計。
    因為堡壘的每一處缺口、每一個天窗、每一座大門前,死者數以千計,屍體堆積如山,熊熊燃燒的油脂、投擲的矛槍呼嘯飛行,瀕死的叫嚷聲不絕於耳。
    但在這扇小門前,卻是另一片升平的景象,門扉大開,朝向市中心。
    如此荒唐之事,他們覺得難以置信。
    一名勇敢的近衛軍朝著凱爾卡門走了幾步,他很快跑了回來,聲稱自己聽到了詭異笑聲和連續不斷的炮擊聲,但除此之外,這扇門確實無有守軍。
    很快,這幾名近衛軍通過凱爾卡門返回了戰場,叫來了增援部隊,整個部隊絲毫未受抵抗,通過門扉大開的凱爾卡門突入內城,出其不意地從背部靠近了蒙在鼓裏的守軍。
    此時,守軍們驚恐地發現,身後開始出現敵軍,這讓他們失去了全部的自信心。
    “城陷了!城陷了!”
    虛假的謠言開始彌漫,土耳其人趁機歡呼:
    “占領城市了!攻破城門了!”
    聲音越來越嘹亮,喊聲瓦解了東王庭的抵抗意誌,不堅定的守軍開始潰逃,很快死於亂軍叢中。
    君士坦丁十一率領親信迎戰敵兵,同樣死於亂軍之中,但他的屍體未被發現。以羅馬人的觀念來看,這是光榮的死。
    聖三一的十字架倒下了,土耳其人大獲全勝,直到當天下午巷戰結束後,蘇丹才率部進入了君士坦丁堡。
    他騎著漂亮的坐騎,一臉嚴峻的神色,對沿途搶奪劫掠的野蠻場麵,他都熟視無睹。
    他信守諾言,不幹預為他贏得勝利的士兵做出的令人發指的勾當。
    蘇丹不在乎,他已經贏得一切,他傲然策馬前往大教堂。
    金碧輝煌的教堂光芒四射,但蘇丹克製住了自己焦躁的心情,他卑恭地下馬,從地上抓起一把土,撒在了自己頭頂。
    這是為了提醒他自己,他本身也是一個凡人,他的勝利來自於神隻。
    對神隻表示謙卑之後,神選的蘇丹昂首挺胸邁進了查士丁尼大帝修建的神聖智慧的教堂。
    當然,蘇丹的謊言緊隨蘇丹的勝利,如約而至。
    在兩日兩夜的燒殺搶掠之後,他下令,提前結束劫掠。
    雖然許諾了三日三夜,他卻沒有遵守諾言,但這並不會帶來抱怨和不滿。
    土耳其人對蘇丹感恩戴德,因為,兩日兩夜的劫掠已經將君士坦丁堡化作空城,沒有殘餘的東西可供士兵爭搶了。
    對於城內東王庭的幸存者,蘇丹提前終止劫掠的行為拯救了他們的性命。
    正是如此,蘇丹的謊言欺騙了數萬人,但沒有人對此持反對態度。
    如此傑出的謊言,注定要寫入曆史,但除了蘇丹本人,再沒有人能付出這樣巨大的犧牲,換取如此的謊言和光榮了。
    這個謊言在曆史中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在這謊言之上,他的神格雕成豐碑。
    在許多年後,在他落馬詐死之後,蘇丹這個名字仍回響在歐亞大陸。
    喜歡無光密教請大家收藏:()無光密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