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 殿下嫌災情太輕?
字數:7691 加入書籤
青年攔下他,“不用理會,等我拿了一甲,甚至拿下頭名,這些人自然就被打臉了。”
“姐夫說了,現在不宜生事端,也不宜過於張揚高調,走吧。”
青年輕蔑地掃了眼還在興奮談論他和那位江州才子書生們,撣了撣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塵。
江州才子?真是什麽阿貓阿狗都敢和他比了,等會試結束,還不是要輸給他。
這次的狀元,隻會是他的。
……
秋闈尚未開始,隨著夏汛逼近,黃河和長江中下遊一帶出現個別州縣發生暴雨導致的小規模的河水滿溢和內澇。
朝堂上,李二正式任命李承乾為巡查欽差,巡查發生水澇災害的州縣、賑災、安撫民心等等。
李承乾闊步出列,“兒臣領旨!”
朝臣們麵麵相覷,有些意外,但是沒人出言反對。
聖旨已下,加上每年夏汛的巡查欽差也不是特別重要是職務,何況太子擔任巡查欽差,也不是什麽稀罕或者過分的事。
魏王領了科舉的差事,陛下打算一視同仁的話,自然也要給太子安排一份差事。巡查欽差,這個差事不輕不重,還能收攏民心,倒是合適。
慶修微皺了下眉,他其實不太讚成李承乾負責這次水澇災害州縣的巡查。
對方實在不是什麽憂心民生,會為百姓謀利的仁心仁德太子。
巡察有可能會變成拉攏地方官員結黨營私,賑災變成作秀收攏民心不說。李承乾還可能會對賑災的銀兩下手。
沒辦法,這小子有前科。敢對稅銀下手,這會再對賑災銀兩下手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慶修看了看李二。
罷了,李二懷著什麽心思他也不是看不出來。無非是想再拉李承乾一把,讓對方能借此次機會收攏民心和親眼見見百姓疾苦。
而且洛陽案雖然過去不短時間了,但是人人還記在心裏,李承乾應該暫時不敢再對賑災銀兩下手。
慶修最終沒站出來反對,隻是散朝出宮後,他派人跟在李承乾後麵出發,盯著點,以免發生什麽意外。
……
李承乾一行人大張旗鼓,沿路幾乎無人不知,太子殿下奉命巡查所有發生了水澇災害的地方。
他們最先抵達的是楚州。
楚州刺史收到消息後,整個楚州上下嚴陣以待。刺史清查了一遍府衙上下,又全州清查戒嚴,以免有刺客聞風而來,窩藏在楚州,伺機刺殺太子。
前兩次清剿隋朝餘孽的事他可是聽說了,都說慶國公將隋朝餘孽清剿幹淨了,但是這些人發展得這麽大,誰知道會不會有漏網之魚?
百姓們對太子好奇,卻沒有多上心。近來暴雨連連,不要說田裏的莊稼被淹死大半了,連他們的房子也開始有水漫了進來。
李承乾抵達楚州當日,暴雨剛過,還下著小雨。楚州刺史府,上到刺史,下到官職最低的屬官,無一不打著傘,在城門口候著。
等了大半天,遠處終於有一隊人馬出現。
“來了來了!”楚州長史在前麵左顧右盼,遠遠看見靠近的馬車和披甲帶刀的護衛軍,馬車附近還有不少打著傘,明顯是隨行侍候太子的隨從。
他急忙轉頭跟楚州刺史道:“大人,應該是太子殿下的車隊!”
楚州大小官員伸長了脖子張望,等李承乾一行人靠近後,刺史提著衣擺,率領著眾屬官,顛顛地小跑上前迎接。
“下官楚州刺史,攜刺史府眾官員,拜見太子殿下!”
“拜見太子殿下!”
李承乾沒有下馬車,眾人依然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聞聲,李承乾掀開車簾看了眼楚州刺史府的官員,沒對他們在雨中等了大半天有什麽反應。 他有些嫌棄地看了看積了不少水的地麵,隻要他下車,必然會連鞋子帶襪子,甚至褲腿也會被打濕。
李承乾瞬間打消了下車的念頭,對著楚州一眾官員衣服濕了大半的樣子,隻隨意點點頭,便放下了車簾。
這麽一會功夫,就有不少雨水飄了進來。
東宮典內在馬車旁候著,見狀掐著嗓子高聲道:“太子殿下舟車勞頓,又連連遇到大雨,疲憊不堪,煩請刺史大人先帶我等去下榻之處!”
楚州刺史連連應是,歇了與太子寒暄兩句的心思,將人帶到了驛館落腳。
他們準備了驛館和刺史府,但是太子帶來的護衛軍足有數百人之多,刺史府實在是塞不下這麽多人,隻好送他們去驛館。 到了驛館,東宮典內扶李承乾下馬車。
進了屋內,楚州刺史掛著笑臉快步走上去,想要問候兩句,順道寒暄幾句,熟悉一下。
畢竟太子殿下除了賑災,還是來巡查的,打好關係準沒錯。 然而他剛喊了聲太子殿下,太子就徑直打斷了他,語氣略有些不耐煩,“孤乏了,先歇息了。其他事明日再談。”
說完,李承乾提著自己被打濕的衣擺抖了抖,“來人,沐浴更衣!”
東宮典內態度要好許多,笑眯眯的,說出的話卻不容置喙,“刺史大人,您也看到了,殿下一路行來已經疲乏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況楚州雨多,就走了幾步路,殿下的衣服便濕了,還要沐浴更衣,所以正事,等明日刺史大人登門,太子會與大人詳談。”
“現在的話……請?”東宮典內壓根沒打算等楚州刺史同意,叫來一個隨行侍候的宦官,恭敬又強勢地將楚州刺史請了出去。 楚州刺史抬頭看著關上的驛館門,一時無言。
直到次日臨近午時,他才終於有機會和李承乾交談。
這次李承乾沒讓對方久等,很快就出來見楚州刺史了。
“殿下。”
李承乾隨意應了聲,問道:“楚州情況怎麽樣?水澇嚴重嗎?”
昨日他路上掀起馬車車簾一角,大致看過楚州的情況。沿路
兩邊的農田看著水澇嚴重。 田地裏全是水,淹沒了大半的作物,許多人擁擠在田地裏拿著盆子往外潑水,看著像是沒有其他辦法將水排走了。
城內情況他也大致掃了眼,街道上的水位不算高,大概是到小腿位置,堪堪越過門檻,會淹入家中,但不會太過嚴重。
楚州刺史連忙奏報如今楚州的情況,正如李承乾所見,城內雖有內澇,但不嚴重。
雖然沒有發生什麽嚴重水災,但是楚州刺史依然忍不住擔憂,“今年的暴雨更大,內澇情況比往年嚴重些,田裏的水沒法排出去,怕是今年的糧食會歉收。”
“隻是歉收?”李承乾眉頭皺起。
“啊?”楚州刺史懵了下,什麽叫做隻是歉收?大唐糧食雖然充足,但是對於家中收入主要靠地裏收成的農戶而言,糧食歉收已經是天大的事了!
若非楚州修建鐵路,百姓們多了條謀生的路子,平時可以去當幫工修建鐵路,賺些銀子。
糧食歉收便讓他們一整年都要勒緊褲腰帶,甚至要省吃儉用地省下銀錢買糧食。
事實上,如果不是慶國公發現了足夠高產的作物,大唐不愁糧食,楚州的糧倉也囤積了足夠糧食的話,他這會不僅要苦惱內澇,還要為秋季後糧食不夠問題發愁了。
糧食少,糧價也會漲,百姓收成的糧食不夠,過高的糧價又會致使百姓們不夠銀錢買糧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各種麻煩接踵而來。
怎麽太子殿下說“隻是歉收”?
李承乾瞥了眼楚州刺史神情,意識到自己方才那句話略有不妥,便道:“我是問河水的情況。”
“楚州目前看來隻是內澇,但是據孤所知,楚州地勢低,又是淮河、泗水交匯之處,暴雨連連下,河水暴漲,恐怕會出現更嚴重的水澇。”
聞言,楚州刺史恍然大悟,隨即笑了起來。
“殿下盡管放心,楚州雖然地勢低,但是淮河和泗水沿岸的堤壩堅固結實,築得也高,河道疏浚做得也好。”
“每年楚州都因暴雨出現內澇,但是鮮少出現河水暴漲,淹沒州縣的情況。”
李承乾眉頭一下子皺緊了,絲毫沒有楚州刺史麵上的放鬆。
楚州刺史以為太子殿下是擔心河流決堤,沒有多想,反而寬慰了幾句。
之前的巡查欽差抵達楚州後,經常也會憂心河流決堤,但待上兩天,見識過暴雨下的淮河與泗水也沒辦法突破河堤後,便會放下心來。
楚州刺史尋思著,太子殿下應該也是如此。
他甚至覺得有些羞愧。剛剛他竟然覺得太子殿下道出的那句“隻是歉收”,是對楚州災情不嚴重而感到不滿。
嗐,他真是昏了頭了,太子殿下怎麽可能會這般想?
看來是這幾日因為太子殿下要來,緊張焦慮得沒休息好,弄得他腦子都不清醒了。
楚州刺史又與李承乾詳細說了下楚州情況,並且約定好未來兩日,太子殿下要巡查的內容後,便告辭離開了。
他還要回去安排。
通常欽差巡查,除了查上一年楚州刺史有無瀆職懈怠情況外,還會挑選幾個地方,喬裝打扮後,親自至民間查看,亦會由帶來的擅長治水的官吏檢查堤壩,判斷堤壩需不需要修繕。
這些,都需要他安排好,以免到時候出現差錯。
這回來的可是太子殿下,太子在楚州發生任何意外,多掉根頭發,皆可能被有心人放大。
楚州刺史走了後,李承乾的麵色便徹底沉了下去,裝也不裝了,甩了甩袖子,不悅道:“去查查,看楚州情況是不是和他所說一致。”
“還是楚州刺史擔心被問責,故意隱瞞了真實情況。” 當即有人領命下去了。
水澇災害的情況並不難探查,很快,前去查探的人便回來了。
侍從稟報道:“殿下放心,楚州此事並未欺瞞殿下,如今楚州災情並不嚴重,唯一要擔心的也隻有糧食歉收情況。”
放心?就是楚州災情不嚴重他才不放心!
楚州災情越是不嚴重,就顯得他這個欽差的到來越是沒有用處!
他沒能拿下科舉考官這個差事,千裏迢迢跑來楚州,也沒能立下功勞的話,豈非是白跑這一趟?
如果隻是楚州的水澇災情不怎麽嚴重的話,他還有望在別的爆發了洪災的州縣立下賑災的大功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李承乾緊緊擰了擰眉。
怕就怕,其他地方與楚州一樣,隻有點不值一提的內澇情況,連“災”字可能都用不上。
想到這,李承乾神情愈發不悅。
四周侍候的侍從宦官,百般不解,這不是好事嗎?怎麽殿下反而不高興?
東宮典內平時總管太子起居,協調東宮內所有宦官與女官,對李承乾的了解遠超這些宮人。
他揣測了下,試探性地道:“殿下,依小人看,這夏汛剛開始,淮河與泗水的河水漲得也很慢。再來幾場暴雨的話,怕是楚州難逃災禍。”
“我們恐怕要盡早做好準備才是。”
前去探查消息的侍從剛想說,楚州的堤壩應該足夠應付暴漲的河水時,就被典內瞪了一眼。
他頓了頓,領會到典內的意思,識趣地閉上了嘴。
李承乾眼神晦暗不明,沒有應東宮典內這番話。他倚著軟榻,垂目思索了會,忽然叫來了東宮侍衛長。
洛陽案,原本的東宮侍衛長被殺後,他便提拔了另一個心腹。
此次出來,李二不放心李承乾安危,撥了數百禁衛軍給他,護衛左右,但是跟隨左右的貼身護衛,依然是以東宮的侍衛為主。
李承乾示意對方附耳過來,他低聲交代了幾句。
東宮殿內隻見侍衛長微微露出詫異神色,但是殿下用的聲音太小,他聽不見他們談話。
侍衛長低聲道:“是,屬下明白了。”
“事情辦好了,回到長安,少不了你風光。”李承乾淡聲道。
侍衛長眼睛亮了瞬,看著比方才更積極了幾分,“殿下放心,屬下必定將事情辦妥!”
李承乾屈指敲了兩下桌麵,忽然又道:“典內說得有道理,楚州如今還算相安無事,這暴雨繼續下的話,那就難說了。”
“典內,你親自去交代楚州刺史,讓他未雨綢繆,以免真出現意外時候,手忙腳亂。” 東宮典內應了下來。
李承乾雙手揣入袖中,怡然自得地想,他如今隻用等消息即可。
與其賭其他地方會不會發生較大的洪災,能讓他此次賑災獲得大功,不如就選楚州發生洪災,他這個太子殿下與百姓共渡難關。
恰好,楚州在淮河與泗水交匯,地勢也足夠低。
隻要決堤,便能發生巨大洪災。
喜歡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