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蘇定方不見了!

字數:8086   加入書籤

A+A-


    他們留下馬爾萬的性命,分明是為了更好地管理阿拉伯。
    隻要馬爾萬這個君主被好好地養在長安,阿拉伯縱使有人組成反抗軍,反抗大唐,也不可能越過馬爾萬,真的重新推選出一個君主來。
    二來,也能減少阿拉伯百姓對大唐的抵觸,同時昭示降者不殺,還能被大唐好吃好喝地招待。
    正因為馬爾萬活著,對大唐好處多多,他們才決定多費點功夫,盡量將人生擒,哪來的大唐和阿拉伯的情分?
    縱使有那麽點淺得可以視若無睹的情分,經過這一戰,肯定是分毫不剩了。
    虧慶修還能厚著臉皮說出這種話來。
    大唐朝臣在心裏唾棄慶修的胡言亂語,然後自己眼也不眨一下地附和。
    “慶國公說得有理,看在往日情分上,不若留阿拉伯君主一命,隻要他安分守己,大唐多養一個人也不差。”
    大唐朝臣你一言,我一語,不僅將他們另懷目的,留下馬爾萬這條明顯有用的命的行為,包裝成惦念昔日情分,所以網開一麵。而且把大唐塑造成仁慈之輩,對留下馬爾萬一條性命更是有大恩大德。
    馬爾萬當場氣笑了,大唐進攻阿拉伯,聯手羅馬覆滅了阿拉伯,還仁慈之輩?
    呸!
    分明是和羅馬一樣,是盯上了他們阿拉伯這塊肥肉的狼!
    他怒氣衝衝下,張嘴就想反駁,耳邊卻傳來慶修悠悠的聲音。
    “馬爾萬,說話前你最好想清楚,這裏可不是阿拉伯,你麵前的人是大唐皇帝,容不得你亂說話。”
    慶修好心提醒他,“好死不如賴活,你難道真的想就此喪命?”
    “是想逞一時意氣,死了一了百了,還是好好活著,雖無權勢但好歹能享榮華富貴,你說話前,可要先想清楚這一點。”
    馬爾萬眉頭一皺,想說與其受辱,不如一死時,話到嘴邊卻怎麽都說不出來。
    想到真的會喪命,哪怕他做足心理準備,卻也還是忍不住生出懼意。
    他最終閉上了嘴,隻恨恨地剜了眼慶修這個表麵與他交好,背地裏卻捅了他一刀的人。
    慶修了然,看來馬爾萬已經做出選擇了,至於馬爾萬怨恨的眼神,他對此嗤笑一聲,不放在心上。
    成王敗寇,有何可怨的。
    誠然,大唐和羅馬秘密聯手,在馬爾萬這個因此落敗者眼裏,固然不厚道,可是……
    難道換成是阿拉伯有這個機會,會裝成聖人放棄不成?
    弱肉強食,既為強時,有機會不壯大自身,莫非要等到哪日他人強大,自己淪為被宰割的魚肉時,再來後悔嗎?
    馬爾萬一認慫,後麵的事便好辦多了。
    李二給馬爾萬封了一個侯爵,將人養在長安,再往對方府裏塞滿眼線,並且禁止馬爾萬離開長安後,這樁事就算告一段落了。
    最後剩下的大問題,則是怎麽和羅馬瓜分阿拉伯了。
    馬爾萬一被送下去,朝中立刻轉而開始為這件事吵個不停。
    一派以魏征等文官為首,認為大唐既然與羅馬簽有協議,那就不該再出爾反爾,有損大唐威嚴。
    一派以程咬金等武將為首,咬定這是他們大唐將士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城池,斷然沒有為了一紙協議,將將它們拱手讓人的道理。
    程咬金等人沒有魏征那些文官那麽好的口才,能咬文嚼字,引經據典,說得好像大唐不按照和羅馬的協議進行,就會顏麵掃地,淪為笑柄。
    他們直接指著那群文臣破口大罵。
    “我呸!”程咬金被氣得當場不顧形象地“呸”一口,“你們說得輕鬆,打一場仗,哪怕是勝仗,依然會死不少兒郎。”
    “咱們花費糧草銀錢,好不容易打下這麽多座城池,你們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要當爛好心人,把這些城池給送出去。”
    “這麽大方,你們咋不把自己的家財,全部送給大唐那些過得比較窮苦的百姓!?”
    “一個個假裝大方的偽君子。”
    慶修忍不住看了看一人頂十個,罵得唾沫滿天飛的程咬金。
    好家夥,程咬金這嘴上功夫,還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連慶修都忍不住側目,一幹文臣更是被程咬金罵得麵色青紅交加。
    有幾個禦史,還抓緊機會,當朝彈劾程咬金殿前失儀。
    李二頭疼地撐著腦袋,殿前失儀?程咬金這老匹夫殿前失儀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彈劾對他來說,和撓癢癢沒什麽區別。
    “行了,都別吵了。”李二不耐煩地一揮手,斟酌該拿哪套說辭來用比較好。
    他自然是偏向大唐打下的城池歸大唐。
    隻是畢竟有以前與羅馬簽訂的協議在,總要找套說得過去的說辭。
    正斟酌著的李二,一抬眼就看見下麵作壁上觀,始終一言不發的慶修,頓時逮住慶修問道:
    “慶國公怎麽看?”
    慶修不慌不忙,“當然是……大唐打下的江山,便歸大唐。”
    此話一出,程咬金等一幹武將頓時各個趾高氣昂,邊附和慶修,邊得意地瞅了眼那群文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萬萬不可!陛下!此事有關大唐的顏麵,絕不能隨意做這種撕毀協議的事,若是如此,日後還有誰敢信我們大唐。”
    慶修眼皮也不抬一下,“魏大人多慮了,隻要大唐手裏的武器足夠利,拳頭夠硬,不管他們信不信,也隻能信。”
    “至於撕毀協議……”他有些匪夷所思地看著那群聲稱要維護大唐顏麵和聲譽的文臣,“自古以來,撕毀協議的事出現得還少嗎?”
    “他們撕得,我們大唐撕不得?”
    一個文臣甩袖道:“他們這些蠻夷之邦,不懂什麽是禮義廉恥,所以才能毫不羞恥地違約,我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豈能幹出這種事來!”
    慶修微揚了下眉,“所以禮儀之邦隻能被蠻夷之邦撕毀協議,自個不能毀?這是什麽道理,若是這樣,還不如做蠻夷之邦。”
    “挨幾句不痛不癢的罵,便能想做什麽就做什麽,這樣的好事,我倒是想知道哪裏有。”
    慶修兩三句話將人噎了回去,又在那群文臣中有人想要開口與他爭辯前,率先朝李二道:
    “不過……縱使如此,陛下,臣認為,大唐不該毀約。”
    慶修的話鋒突然驟轉,還想抨擊他的官員,話頭一下子就被噎在了喉嚨裏。
    眾人震驚地看著慶修,然後下一刻,他們便聽見慶修道:
    “但是我們和羅馬又沒有協約,何來毀約一說!”慶修說得信誓旦旦,振振有詞。
    如果不是昔日與羅馬簽訂協議時,朝中不少重臣皆在場,怕是真要信了慶修的鬼話。
    李二先是一愣,隨即立刻反應過來,清清嗓子,趕在有人質問出聲前,率先將慶修的話敲定了。
    “沒錯,是朕記岔了,當初我們壓根沒和羅馬簽訂協約。”
    至於大唐不少臣子都在場看見?
    笑話,那是大唐臣子看見的,難不成他們還會對外嚷嚷,大唐與羅馬就是簽訂了協議嗎?
    除了大唐和羅馬雙方的君臣知曉,便無人知道此事了。
    為了不讓阿拉伯得知消息,他們可是一直費盡心思隱瞞這個消息,沒幾個人知曉。
    如果羅馬拿出那份協議?
    假協議誰還不會做了?刻個假印有什麽難的,難不成你們普通人,親眼見過大唐皇帝的璽印嗎?
    這不合常理?
    誰知道羅馬在想什麽,為什麽要幹這種蠢事。
    哪怕有聰明人看得出來,此事是大唐在耍賴,可大唐鐵了心要耍賴,他們又能拿大唐如何?
    還不是隻能默默閉上嘴。
    慶修和李二對視一眼,君臣二人頓時笑了起來,笑得像兩頭狡詐的狐狸。
    “陛下說得是,這朝中有不少人記岔了。”慶修悠悠道。
    記岔了的眾人:……
    此事算是塵埃落定,大唐朝廷的決定以最快速度傳到了阿拉伯。
    此時已經過去許久,在等朝廷消息時候,他們在阿拉伯鎮壓了數場叛亂,初步穩固了他們所打下的多座城池。
    薛仁貴麵對羅馬幾次三番的試探,更是置之不理,直到收到了李二傳來的聖旨後,他們果斷拒絕了羅馬。
    麵對羅馬的調教,薛仁貴很直接。
    “你們不服,我們可以再打一場。”
    短短一句話,讓一幹抗議的羅馬使臣,頓時安靜如雞。
    要是他們有餘力再打一場,哪裏用得著三番兩次地跑來,試圖說服大唐?
    他們和大唐不一樣,阿拉伯人對羅馬本就比對大唐更為敵視,大唐人已經逐步穩固了自己對攻打下來的城池的掌控權。
    他們手裏的那些城池,裏麵的阿拉伯人依然屢屢鬧事,弄得他們耗費了大量精力在這上麵,甚至還要抽調不少兵力鎮壓。
    否則,恐怕哪天他們一覺睡醒,就要聽聞哪座城池被叛亂的阿拉伯人給重新占領了。
    他們實在沒有餘力和大唐再打一場了,何況大唐比阿拉伯更難打。
    沒辦法,羅馬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同時,朝廷選出的管轄阿拉伯的官員,也準備趕赴阿拉伯。
    ……
    慶國公府。
    慶修看著收拾好行囊,來向他告別的李劍山。
    這次遠征阿拉伯,李劍山立下了不少戰功,在詢問李劍山的意思後,慶修把他塞進了進駐阿拉伯的唐軍裏麵。
    李劍山想再立下赫赫戰功,最好的去處就是鎮守阿拉伯,日後有機會,無論是大唐繼續往西,還是往南擴張,駐紮在阿拉伯的李劍山都可以領兵前去。
    李劍山撲通跪下,結結實實地給慶修磕了三個響頭。
    “若是沒有國公爺的賞識,就沒有我李劍山今日。”
    “不管我李劍山以後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慶國公府的家將。”
    慶修沒攔著,等李劍山行完禮,才托著對方的手臂,將人扶起來。
    “那我可記下你的話了。”
    他拍拍李劍山肩膀,“阿拉伯那邊情況複雜,而且以後天高皇帝遠,有什麽事都需要你們先行決策,萬事小心。”
    “有拿不準主意的,可以問問朱亮。阿拉伯納入了大唐版圖,大唐銀行應該會在那邊再多開幾家,他還會在阿拉伯待很長一段時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慶修交代了不少李劍山關於阿拉伯的事,見時候不早了,便趕人去和自家徒弟告別。
    結果,等他出了書房,打算送這位跟在他身邊多年的家將一程,恰好碰見李劍山和二虎告別。
    李劍山板著臉:“好好跟著慶國公,爭取早日頂我的崗,別讓我位置被老牛那家夥搶了。”
    “我會的,師父什麽時候回來?”二虎眼眶紅紅,他離家跟著慶修和李劍山來長安。
    慶國公是他主子,而李劍山不同,李劍山作為他師父,這幾年下來,也相當於是他爹了。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李劍山這一走,他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見到對方。阿拉伯那麽遠,過年過節師父估計也沒法回來。
    二虎越想越覺得傷心,一個長得比牛還壯的青年,眼睜睜看著就紅了眼眶,吸著鼻子要哭出來。
    把李劍山給嚇了一大跳!
    “不是,你一個大男人,有什麽好哭的。”
    二虎抹了抹眼淚,“想到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師父,實在忍不住。”
    李劍山嘴角抽搐,什麽離別的傷感都沒了,踹了二虎一腳。
    “閉嘴吧你,不會說話別說了,什麽叫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到我,能不能盼我點好的,我隻是去阿拉伯駐守個幾年。”
    李劍山罵罵咧咧,背著包袱,隨意朝二虎擺了下手,就拽著韁繩,利落上馬,前去與準備出發的唐軍會合了。
    看得二虎更傷感了。
    慶修哭笑不得地搖頭,連忙腳底抹油似的溜了,沒讓二虎他們瞧見自己也在。
    不然,萬一二虎瞧見他,拉著他哭訴個不停,他怕他會忍不住,一腳將人踹出去。
    ……
    隨著時間推移,朝廷派遣進駐阿拉伯的軍隊抵達阿拉伯後,薛仁貴等人也率領大部分人馬撤退。
    和來時一樣,薛仁貴和侯君集往東撤回大唐西域,而蘇定方率領的這支軍隊,本就是地方軍調集而來,沒必要再走一趟西域。
    他索性走海路,直接帶這批人繞過西域回大唐。
    然而,令眾人沒想到的是,這支軍隊,足足數月後才終於回到大唐,而且大部分人狼狽不堪,神情驚慌。
    慶修被叫來李二宮中打牌時,在場幾人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時,正好提到了蘇定方率領的軍隊還沒有回來的事,便聽到內侍的稟報:
    “陛下,蘇將軍率領的軍隊回來複命了,就是……蘇將軍不見了。”
    喜歡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