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內憂外患
字數:5423 加入書籤
晨光微熹,燕如煙立於禦書房窗前,望著院中殘雪上的血跡逐漸被宮人清理幹淨。昨夜的風波仿佛一場噩夢,卻又真實得讓人心悸。她輕撫腕間新換的玉鐲,上麵的血痕已經幹涸,如同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疤。
"燕禦醫,陛下傳召。"老太監恭敬地立於門外,再無昨夜那般凶相。
燕如煙整理好醫袍,快步跟上。禦書房內,皇帝正在批閱奏折,案幾上堆積如山的文書顯示著這幾日積壓的政務。見她進來,皇帝放下朱筆,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昨夜之事,朕已下令徹查。李玄璋、蘇婉等人的黨羽,一個都不會放過。"皇帝聲音低沉,卻透著堅決,"燕愛卿,朕欠你一條命。"
"陛下言重了。"燕如煙恭敬行禮,"臣不過盡忠職守。"
"朕已命人將你提出的改革方案擬成詔書,今日早朝便要頒布。"皇帝遞過一卷竹簡,上麵是燕如煙先前提出的稅製改革和醫療改革方案,"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良策,朕要親自推行。"
燕如煙接過竹簡,心中卻掠過一絲憂慮。她的讀心術感知到皇帝雖然表麵堅決,內心卻有著隱隱的擔憂。那些被觸動利益的權貴們,絕不會坐以待斃。
"陛下,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恐怕會遭到朝中不少大臣的反對。"
皇帝冷笑一聲:"正好借此機會,看看誰是真心為國,誰是隻顧私利。朕已經忍讓太久了。"
燕如煙默然。她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燕如煙站在大殿側麵,作為新晉的禦前議事大臣,她有資格參與早朝。皇帝宣讀完改革詔書後,朝堂上立刻炸開了鍋。
"陛下!此舉太過激進,恐怕會動搖國本啊!"吏部尚書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滿臉憂色,實則內心盤算著自己家族在稅製改革後將損失多少利益。
"是啊,陛下。減輕農戶賦稅,必然導致國庫收入銳減。朝廷拿什麽來養兵備戰?"兵部侍郎也附和道,眼神卻不時瞟向燕如煙,眼中滿是敵意。
燕如煙站出一步,聲音清晰地回蕩在大殿中:"諸位大人可曾想過,若農戶負擔過重,民不聊生,朝廷又如何能長治久安?"
她從袖中取出一疊賬冊,遞給內侍呈上龍案:"這是臣走訪各地所得的實際數據。減輕農戶賦稅後,農戶有餘力擴大耕種麵積,糧食產量反而會增加。長遠來看,國庫收入不減反增。"
"哼,一個女子,懂什麽治國之道?"戶部侍郎冷笑,"燕禦醫醫術高明,但政事還是交給我等老臣來操心為好。"
"是啊,陛下。此女昨夜才殺了李玄璋,今日就想染指朝政,野心不小啊!"一位年邁的大臣陰陽怪氣地說道。
燕如煙心中冷笑,讀心術讓她清晰地看到這些人內心的恐懼與貪婪。她不急不緩地說道:"臣隻是提供事實與數據,至於決策,自然是陛下與諸位大人的職責。不過,若有人因一己私利阻撓國家發展,那便是大不敬。"
她的目光掃過朝堂,許多人心虛地避開了她的視線。她繼續道:"至於醫療改革,更是刻不容緩。前些日子宮中流行熱疫,若非及時控製,後果不堪設想。各地百姓缺醫少藥的情況更為嚴重,若能在各州府設立醫館,普及醫術,不僅能救治百姓,還能為朝廷培養更多醫者。"
一位年輕的官員突然站出來支持:"燕禦醫所言極是!微臣家鄉前年遭遇瘟疫,若有醫館在,也不至於死傷無數。"
"荒謬!"戶部侍郎厲聲喝道,"設立醫館需要多少銀兩?朝廷哪來這麽多錢財?"
燕如煙不慌不忙:"若減少各部不必要的開支,比如戶部每年"公務用度"中那些莫名其妙的花銷,足夠設立全國醫館了。"
戶部侍郎臉色鐵青,正欲反駁,皇帝卻開口了:"好了,燕愛卿說得有理。改革方案朕已決定,即日起實施。若有阻撓,以大不敬論處!退朝!"
朝會結束後,燕如煙剛走出大殿,就被幾位大臣攔住。為首的是戶部侍郎,他陰沉著臉:"燕禦醫,你可知道你在做什麽?這些改革會動搖多少人的根基?"
"臣隻知道,這些改革能讓多少百姓受益。"燕如煙平靜地回答。
"哼,一個小小的禦醫,也敢幹預朝政?"戶部侍郎冷笑,"李玄璋和蘇婉倒下了,但朝中還有無數人不會讓你得逞。奉勸你一句,安分守己做你的禦醫,別插手不該插手的事。"
燕如煙微微一笑:"多謝大人提醒,臣會記住的。"
她轉身離去,卻聽見身後傳來竊竊私語:"這女人太狂妄了,必須想辦法除掉她。"
"慢著,聽說北狄使臣今日入京,或許可以..."
燕如煙腳步不停,心中卻已警覺。她知道,這場改革之戰才剛剛開始。
太醫院內,葉如歌急匆匆地趕來:"如煙,不好了!城中已經開始流傳謠言,說你勾結北狄,殺害忠良,意圖控製朝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燕如煙皺眉:"這麽快就有動作了?"
"不止如此,"葉如歌壓低聲音,"有人在坊間散布消息,說你的醫術是妖術,治好的病人都會成為你的傀儡。民間已經有人開始恐慌,拒絕去新設的醫館就診。"
燕如煙冷笑:"背後之人手段倒是高明。"她思索片刻,突然問道:"慕容寒最近在做什麽?"
"他表麵上很低調,但我的人發現他頻繁與幾位大臣秘密會麵,還與剛入京的北狄使臣有所接觸。"
燕如煙眼中閃過一絲寒光:"他想利用北狄來牽製我們。"
正說著,張清風匆忙進來:"北狄使臣求見陛下,說是帶來了重要信息。"
燕如煙立刻起身:"我們去看看。"
禦書房內,北狄使臣身著華麗的異域服飾,正在向皇帝陳述邊境情況。燕如煙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位使臣。
"我國與貴國一向友好,但近來邊境卻頻頻發生衝突。我國可汗十分憂心,特派我前來詢問貴國意圖。"使臣語氣誠懇,眼神卻不時瞟向燕如煙。
皇帝麵色凝重:"邊境衝突?朕並未下令挑起事端。"
使臣微微一笑:"或許是某些大臣擅自行事?我們得到消息,貴國有人暗中調動邊軍,似乎意圖侵犯我國領土。"
燕如煙心中一動,開口道:"不知使臣大人所說的是哪位大臣?可有確切證據?"
使臣看向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敵意:"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禦醫吧?聽說你近日在朝中風頭正盛,推行了不少改革。"
"臣不過是盡己所能,為國分憂。"燕如煙平靜回答。
使臣意味深長地說:"改革固然好,但若動搖國本,引起內亂,反而會給外敵可乘之機。我國可汗十分關心貴國局勢,希望貴國能夠穩定發展。"
這番話表麵上是善意提醒,實則暗藏威脅。燕如煙心中冷笑,這位使臣分明是在試探王朝虛實,為北狄日後行動做準備。
皇帝似乎也察覺到了使臣的用意,沉聲道:"多謝貴使關心。我大周自有國策,不勞貴國操心。至於邊境衝突,朕會徹查,若有大臣擅自行事,定嚴懲不貸。"
使臣微微一笑:"如此甚好。對了,我還帶來了可汗的一份厚禮,希望能增進兩國友誼。"
他拍手示意,侍從捧上一個精美的木盒。皇帝命人接過,打開一看,裏麵是一套精美的茶具,做工精良,顯然價值不菲。
"這是我國特產的玉石製成,據說有安神靜氣之效。"使臣解釋道,目光卻不經意地掃過燕如煙,"特別適合那些因政務繁忙而心神不寧的人使用。"
燕如煙心中警鈴大作,她的讀心術感知到使臣內心的算計。這茶具恐怕有問題。
"多謝貴使美意。"皇帝客套地說,"朕一定珍藏。"
使臣告退後,燕如煙立刻上前:"陛下,這茶具恐怕有詐,請暫時不要使用。"
皇帝點頭:"朕明白。"他歎了口氣,"看來北狄也在蠢蠢欲動,想趁我朝內部不穩之際撈取好處。"
燕如煙沉思片刻:"陛下,臣懷疑慕容寒與北狄有所勾結。他可能是在借北狄之手,試圖動搖陛下對改革的決心。"
皇帝麵色陰沉:"朕也有此疑慮。但沒有確鑿證據,不好輕舉妄動。"
燕如煙能感知到皇帝內心的掙紮。一方麵,他相信燕如煙的忠誠和能力;另一方麵,他又擔心改革太過激進,會引起更大的動蕩。在權貴和北狄的雙重壓力下,皇帝的決心正在動搖。
"陛下,"燕如煙鄭重道,"改革之路必然艱難,但若因畏難而退縮,隻會讓國家陷入更深的泥潭。臣請陛下堅定信念,臣願以性命擔保,這些改革定能讓大周重現昔日榮光。"
皇帝沉默良久,終於點頭:"朕會堅持的。但你也要小心,朝中暗流湧動,北狄虎視眈眈,你已成為眾矢之的。"
燕如煙微微一笑:"臣明白。為國為民,在所不惜。"
離開禦書房,燕如煙心中卻沒有表麵上那麽平靜。她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朝中權貴與北狄勾結,內憂外患,局勢比她想象的還要複雜。
她輕撫腕間玉鐲,心中暗下決心:無論前路多麽艱難,她都會堅持到底。為了父母的遺願,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她不能退縮。
夜幕降臨,燕如煙獨自站在太醫院的屋頂,望著遠處燈火闌珊的皇城。突然,一陣破空聲從黑暗中襲來。她迅速側身,一支冷箭擦著她的臉頰飛過,釘在了身後的木柱上。
箭上綁著一張紙條,燕如煙取下一看,上麵隻有四個血紅的大字:"死期將至"。
遠處的黑暗中,一雙冰冷的眼睛正緊盯著她,手中的弓弩已經重新上弦。
喜歡鳳命凰謀請大家收藏:()鳳命凰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