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革故鼎新
字數:6189 加入書籤
宮燈如晝,映照著燕如煙微微緊繃的麵龐。回宮後的第一夜,她沒有在新賜的別院中安然入睡,而是輾轉反側至三更時分。那份凱旋的喜悅早已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憂慮。
"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她無聲地重複著昨夜對張清風說過的話,手指下意識撫上父母留給她的翠綠色玉鐲。
北狄邊境的異動與朝中李玄璋餘黨的蠢蠢欲動,就像兩把利刃,隨時可能刺向她的咽喉。然而這還不是全部——她知道,要想真正扭轉這個王朝的頹勢,僅僅揭露幾個奸臣遠遠不夠。
天色微明時,燕如煙迅速起身梳洗。今日,她要向皇帝呈上自己精心準備的改革方案,這將是一場真正的革故鼎新。
"大人,"葉如歌輕聲進門,為她整理衣冠,"今日朝堂之上恐有變數,李玄璋雖被押入大牢,但他的勢力仍盤根錯節,許多人已暗中集結。"
燕如煙將青絲綰成一個簡潔的發髻,不施粉黛的麵容透著一股凜然正氣:"我知道。今日我若不出手,他們便會群起而攻之;我若出手,必將引發一場更大的風暴。"她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決然的光芒,"但這正是我想要的。"
禦書房內,皇帝正在批閱奏折。自燕如煙凱旋以來,他眼中的疲憊似乎減輕了幾分,但歲月的痕跡仍深深刻在他的眉宇間。聽到通報,他放下手中的朱筆,微微抬頭。
"臣燕如煙,叩見陛下。"
"愛卿免禮。"皇帝揮了揮手,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厚厚卷宗上,"看來愛卿今日是帶著重要事情來的?"
燕如煙深吸一口氣,將手中卷宗呈上:"陛下,臣冒昧帶來一份改革方案,請陛下明鑒。"
皇帝接過卷宗,緩緩展開。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先是緊鎖,繼而漸漸舒展,最後眼中閃過一絲異彩。
"土地改革?戶籍改革?削減貴族特權?"他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震驚,"愛卿,這些改革未免太...激進了。"
燕如煙不卑不亢地直視皇帝的眼睛:"陛下,我朝如今看似繁榮,實則積弊已深。土地大量集中在權貴手中,百姓失去耕地,流離失所;而那些權貴們卻將土地閑置,或是過度開發導致水土流失。若再不改革,恐怕國將不國。"
皇帝眉頭緊鎖:"愛卿所言不無道理,但這改革觸及的是朝中幾乎所有權貴的核心利益,一旦推行,必將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可能動搖國本。"
讀心術悄然發動,燕如煙捕捉到皇帝內心的掙紮——他深知改革勢在必行,卻又擔憂權貴反撲,更憂慮燕如煙的安危。
"陛下,"她的聲音變得堅定而誠懇,"臣深知此舉風險巨大,但若因噎廢食,我朝危矣。臣願以性命擔保,推行此改革。"
皇帝長歎一聲,緩緩從龍椅上站起:"愛卿有大勇氣,朕心甚慰。此事容朕思索一夜,明日早朝宣布決定。"
"臣告退。"燕如煙行禮離去,心中已經開始盤算接下來的對策。皇帝的猶豫在她預料之中,但她相信他最終會支持改革——因為這是挽救王朝的唯一出路。
次日,金鑾殿上群臣濟濟,氣氛凝重。皇帝端坐龍椅,麵無表情地環視群臣。當他宣布將采納燕如煙的改革方案時,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陛下!此舉實在太過激進,恐怕會動搖國本啊!"禮部尚書李世德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的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慌亂。
"是啊陛下,土地改革涉及千家萬戶,一旦操之過急,恐引發動蕩!"戶部侍郎陳明也連忙附和。
燕如煙站在一旁,讀心術全力發動,她能清晰地感知到反對者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們擔憂的並非國家安危,而是自身利益受損。特別是李世德,他暗中囤積了大量土地,若改革推行,他將損失慘重。
更令她警惕的是,她在群臣中捕捉到幾道特別陰冷的目光,那是李玄璋的餘黨,正暗中謀劃著什麽。
皇帝抬手示意群臣安靜:"諸位愛卿的憂慮朕心中有數。但朕已決定,由燕愛卿主持此次改革,先從皇室閑置土地開始,逐步推廣至全國。諸位愛卿若有良策,可直接向燕愛卿進言。"
這一決定無疑是對燕如煙的全力支持,也是對反對派的當頭一棒。群臣雖心有不甘,卻不敢再多言,隻得紛紛躬身應是。
散朝後,燕如煙正欲離去,一名中年官員突然靠近:"燕大人留步。"
燕如煙微微駐足,認出對方是工部侍郎唐平山,一個在朝中素來低調的官員。
"唐大人有何指教?"她謹慎地問道,同時讀心術悄然發動。
令她意外的是,唐平山心中並無惡意,反而充滿了憂慮與誠意:"燕大人,老夫佩服你的膽識與才華,但此次改革,恐怕會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李玄璋餘黨已經在暗中活動,四處散布謠言,說你用妖術迷惑陛下,意圖操控朝政。"
燕如煙心中一凜:"多謝唐大人提醒。不知唐大人對改革有何見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唐平山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老夫支持改革,但建議循序漸進。另外,老夫願意提供一份名單,上麵是朝中可以信任的官員,或可成為大人的助力。"
燕如煙從他心中讀出了真誠,微微點頭:"多謝唐大人,臣銘記在心。"
接下來的日子,燕如煙開始馬不停蹄地推行改革。她先從皇室閑置土地入手,將部分土地分配給無地農民耕種,並降低賦稅。這一舉措立刻獲得了百姓的熱烈支持,民間讚譽紛紛。
然而,就如她所預料的那樣,反對聲浪也迅速高漲。朝中權貴暗中勾結,開始處處設絆,有的故意拖延文書傳遞,有的在民間散布謠言,說改革會導致天災人禍。
一日,燕如煙正在新賜的別院中研讀改革進展報告,葉如歌匆匆進來:"大人,壞消息!"
"何事如此驚慌?"燕如煙抬頭問道。
"江南幾個州縣突發瘟疫,已有數百人染病。朝中反對派正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說這是上天對改革的警示!"葉如歌臉色凝重地報告。
燕如煙眉頭緊鎖,正欲詢問詳情,張清風也匆匆趕到:"大人,情況不妙。剛收到密報,這次瘟疫並非自然發生,而是有人在水源中投毒所致。"
"什麽?"燕如煙騰地站起,眼中閃過一絲厲色,"可有證據?"
張清風遞上一封密信:"這是下屬在江南搜集到的證據,指向了李玄璋的心腹劉平安。他以商賈身份前往江南,暗中雇人投毒。"
燕如煙迅速瀏覽密信,麵色越發陰沉:"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到這種地步!"她快速思考著對策,"張將軍,立刻率領你的心腹衛士前往江南,一方麵救治百姓,一方麵抓捕凶手;葉如歌,你準備一份詳盡的報告,我要即刻麵見陛下。"
當夜,燕如煙緊急入宮,將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告知皇帝。
"混賬!竟敢如此作惡!"皇帝聞言大怒,立刻下令派禦醫前往江南救治百姓,並命禦林軍徹查此事。
燕如煙趁機進言:"陛下,臣認為此事背後必有更大陰謀。雖然李玄璋已被押入大牢,但他的爪牙仍在朝中活動。臣請陛下準許,徹查與李玄璋有牽連的官員。"
皇帝略一沉思,鄭重點頭:"準奏。"
接下來的日子,燕如煙與張清風、葉如歌密切配合,一方麵全力救治江南疫區百姓,一方麵暗中搜集證據。張清風帶領的精銳衛士在江南成功抓獲了幾名投毒者,並順藤摸瓜,查出了幕後黑手。
與此同時,葉如歌也在朝中暗中調查,搜集到了大量權貴貪汙受賄、濫用職權的證據。
一個月後,風暴終於到來。
朝堂之上,燕如煙手持證據,一一揭露權貴們的罪行。江南投毒案的始作俑者被押上金鑾殿,當眾招供是受李玄璋餘黨指使,意圖破壞改革,嫁禍於燕如煙。
"陛下,臣掌握的證據表明,朝中尚有十七名官員與李玄璋有密切往來,他們暗中勾結,意圖破壞改革,甚至不惜傷害無辜百姓。這裏是他們的名單和罪證。"燕如煙將一疊厚厚的卷宗呈上。
皇帝閱畢,霍然站起,怒火中燒:"來人,立刻拿下這些亂臣賊子!"
禦林軍迅速行動,當場拿下了包括禮部尚書李世德在內的多名高官。他們麵如死灰,有的抗拒,有的癱軟在地,場麵一時混亂不堪。
這一日,朝中一片震動。短短數個時辰內,大周朝廷就經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清洗。十七名高官被捕,數十名中低級官員被牽連,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李玄璋的黨羽或與他有利益關係的人。
當日傍晚,燕如煙獨自站在別院的小亭中,望著夕陽西下。今日的勝利來之不易,但她知道,這僅僅是開始。改革之路依然漫長而艱難,她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燕大人。"張清風的聲音在身後響起。
燕如煙微微轉身:"張將軍辛苦了。"
"屬下來報告,江南疫情已基本控製,百姓們得知真相後,對改革的支持更加熱烈。"張清風匯報道,"不過,有一事需要提醒大人。"
"但說無妨。"
"屬下在江南發現,有人在暗中散布謠言,稱大人此次改革是為了謀權篡位,意在取代皇帝。"張清風的聲音低沉而嚴肅,"而且,這些謠言正在迅速蔓延。"
燕如煙眸光一閃,並不驚訝:"我早有預料。不過沒關係,謠言止於智者。隻要改革能讓百姓受益,他們自會明辨是非。"
張清風欲言又止,終於還是開口:"大人,還有一事...屬下的探子發現,蘇婉雖然被貶為貴人,但她仍在宮中活動,似乎在策劃什麽。"
燕如煙的表情變得凝重:"看來,真正的暴風雨還沒來臨。"
夜深人靜,燕如煙回到寢宮,獨自一人思索著未來的挑戰。她點燃一盞油燈,燈光搖曳,映照著她疲憊卻堅毅的麵容。
父母慘死的場景再次浮現在腦海中——那一日,她親眼看著權貴們為了一己私利,如何殘忍地奪走了父母的性命。現在,同樣的陰謀正在重演,隻不過這次,她已經不再是那個無能為力的小女孩。
"父親、母親,"她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我一定會完成你們未竟的事業,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讓百姓不再受權貴擺布。"
她低頭看著手中的改革方案,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她還要推行更多改革——戶籍製度改革,司法改革,賦稅改革...每一項都將觸及權貴們的核心利益,每一項都可能引發更大的風暴。
但她已別無選擇。作為一個穿越者,她深知曆史的走向。若不改革,這個王朝終將在內憂外患中走向衰亡。而她,已經不隻是為了複仇而戰,更是為了心中那個理想的國度。
窗外,夜色如墨,繁星點點。一陣微風吹來,吹滅了桌上的油燈。燕如煙靜靜坐在黑暗中,心中卻無比明亮。
明日,新的征程將開始。她必須做好準備,迎接更大的挑戰——不僅有朝中權貴的反撲,還有邊境蠢蠢欲動的北狄主戰派,以及隨時可能爆發的民變...
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夜的寧靜。葉如歌匆匆推門而入,麵色驚慌:"大人!不好了!剛剛收到密報,北狄大軍已開始集結,似乎準備南下!而朝中,李玄璋的殘餘勢力正秘密聯絡各地藩王,意圖..."
燕如煙猛然站起,眼中寒光閃爍:"看來,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喜歡鳳命凰謀請大家收藏:()鳳命凰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