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力挽狂瀾:逆轉局勢

字數:6991   加入書籤

A+A-


    而在殿外的陰影處,一雙冰冷的眼睛正注視著這一切,嘴角掛著神秘的微笑……
    燕如煙正從殿內退出,腦海中卻盤旋著無數疑問。表麵看來,她贏得了這場朝堂之戰,但心中卻隱隱覺得不安。是誰在暗中相助?又有什麽目的?
    夜幕漸沉,殿外風聲鶴唳。一道纖細的身影快步向她走來,竟是葉如歌。
    "燕姑娘,我有要事相告。"葉如歌神色凝重,聲音壓得極低,"今日之事非偶然,我掌握了關鍵證據。"
    燕如煙心頭一震,迅速將葉如歌引至無人角落,運轉心靈之力感知周圍,確認無人監聽後,低聲問道:"什麽證據?"
    葉如歌從袖中取出一卷紙箋,聲音微顫:"彈劾書信中有偽造痕跡。我本是奉命整理奏折,無意中發現部分彈劾書信的印泥色澤與紙張幹濕程度不符。"
    燕如煙接過紙箋,借著月光細細查看,果然發現書信邊緣幹燥程度不一,且印章壓痕深淺不均,顯然是匆忙之間拚湊而成。
    "好一個李玄璋,竟敢如此蒙蔽聖聽。"燕如煙眯起眼睛,心中已有計較,"若我猜得不錯,這些"彈劾書信"中,恐怕有不少大臣並不知情,而是李玄璋偽造的。"
    葉如歌點頭:"正是。我偷偷詢問了幾位被"署名"的官員,他們全無所知,還驚得麵色蒼白。李玄璋太狡猾了,利用這些偽造信件煽動朝中局勢,使得真相撲朔迷離。"
    燕如煙握緊葉如歌的手,眼中閃過一絲溫暖:"多謝相助,此恩不忘。"她頓了頓,又問,"除此之外,你可還發現什麽異常?"
    葉如歌麵露猶豫,最終咬牙道:"我在整理奏折時,曾見過蘇婉娘娘與李玄璋密談。她提及"血影"二字,還說需加快行動,以免被人看破。"
    "血影?"燕如煙瞳孔微縮,這正是與父母之死相關的組織!她強自鎮定,繼續問道:"他們可曾提及具體計劃?"
    "隻言片語,難以拚湊完整。但我確信他們對你恨之入骨,視你為眼中釘。"葉如歌緊張地環顧四周,"夜深了,我們不宜久留。明日早朝,就是你反擊的最佳時機。"
    "你說得對。"燕如煙目光堅定,輕撫手腕上的翠綠玉鐲,"明日我必一舉擊潰他們的陰謀。"
    黑夜無聲流逝,朝陽尚未升起,燕如煙便已站在金鑾殿外。她閉目沉思,將心靈之力運轉到極致,感知著殿內微妙的情緒變化。
    "燕大人,小心為上。"張清風不知何時出現在她身後,眉宇間滿是擔憂,"李玄璋雖被暫押,但他黨羽眾多,蘇婉娘娘更是權勢滔天。你今日入殿,如入龍潭虎穴。"
    燕如煙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堅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李玄璋偽造彈劾書信之事已有實證,今日我定要將計就計,一舉扭轉朝堂風向。"
    鍾聲敲響,群臣魚貫而入。燕如煙入殿時,感受到無數敵意的目光如刀般刺來。蘇婉雖被禁足,但她的黨羽仍占據著朝堂重要位置,個個麵色陰沉,仿佛等待時機一般。
    皇帝端坐龍椅,目光複雜地掃視殿內眾臣:"今日繼續商議李玄璋一案。據昨夜搜查,已有確鑿證據證明李玄璋勾結外敵,罪不容誅。但對燕愛卿之前政令的非議,諸位愛卿可暢所欲言。"
    一名年長官員立即站出,麵帶憤慨:"陛下,李玄璋雖有謀反之罪,但燕大人推行的新政確實有違祖製!特別是她那些匪夷所思的醫術,究竟是巧合還是異術,臣等難辨真假。"
    "是啊,陛下!"又一大臣附和道,"燕大人醫治疫病之法雖然有效,但畢竟聞所未聞,實在令人生疑。"
    燕如煙正準備辯解,忽見殿角一名侍女向她使了個眼色——是葉如歌!葉如歌的目光定在那名剛發言的大臣身上,又向燕如煙輕輕點頭。
    燕如煙心領神會,暗自運轉心靈之力,瞬間捕捉到那名大臣內心的不安與矛盾。這名大臣赫然是那些被偽造名字的官員之一!
    "啟奏陛下。"燕如煙不卑不亢地出列,聲音清晰有力,"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教這位大人。"
    "哦?"皇帝來了興趣,示意她繼續。
    燕如煙緩步走向那名大臣,從袖中取出一張紙箋:"請問這位大人,這份彈劾奏折上的名字和印章,可是您所寫、所蓋?"
    那名大臣麵色一僵,額頭滲出細密汗珠:"這、這自然是微臣的。"
    燕如煙冷冷一笑:"有趣。據臣所知,昨日這份奏折送達禦前時,您正在家中為母親祝壽,如何能在同一時刻簽署彈劾奏折?"
    此言一出,殿內嘩然。那名大臣麵如土色,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更有趣的是,"燕如煙不緊不慢地環視四周,目光如炬,"臣仔細查驗了所有彈劾奏折,發現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印泥幹燥程度與紙張不符,明顯是後期偽造。也就是說,許多大臣根本不知情,就被李玄璋假借他們的名義提出彈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番話如同平地驚雷,殿內頓時炸開了鍋。被偽造名字的官員們驚恐萬分,紛紛出列辯解,生怕被卷入謀反大案。
    "肅靜!"皇帝猛拍龍案,雙目如電,"可有實證?"
    葉如歌忽然從殿角走出,跪地呈上一隻木匣:"啟稟陛下,這是臣在整理奏折時無意發現的。其中有未及銷毀的草稿,以及幾枚備用的官印。字跡筆鋒與李玄璋左右手眼諸葛雲極為相似。"
    皇帝翻看木匣中的證據,麵色越來越陰沉。燕如煙趁機環視四周,不少原本對她怒目相向的官員,此刻已是麵麵相覷,神色異常複雜。
    "好一個李玄璋!"皇帝重重一拍龍案,怒不可遏,"竟敢偽造朝臣印信,欺瞞君王!來人,立即將李玄璋押上殿來!"
    李玄璋被押入殿內時,已是衣衫襤褸,形容枯槁。他目光呆滯地掃視四周,在看到那隻木匣時,雙膝一軟,跪倒在地。
    "罪臣知罪……"他啞聲低語,聲音中充滿絕望。
    "張口就是"罪臣",看來罪行不止於此啊。"皇帝冷笑一聲,轉向燕如煙,"燕愛卿,這便是你所言的"反擊"證據?"
    燕如煙鄭重點頭:"除此之外,臣還發現,李玄璋對臣所推行的新政多有詆毀,實則是因這些新政觸及了他的私利。"
    她緩步走向殿中央,聲音逐漸提高:"李玄璋與皇後蘇婉暗中勾結,利用瘟疫危機謀取暴利。他們囤積藥材,哄抬物價,致使百姓雪上加霜。而臣推行的新政,恰恰斬斷了他們的財路!"
    殿內一片嘩然,眾臣議論紛紛。李玄璋麵如死灰,連辯解的力氣都沒有了。
    "更令人發指的是,"燕如煙聲音變得冰冷,"李玄璋為保密己之惡行,竟不惜陷害忠良,偽造證據,煽動朝局動蕩。若非葉大人及時發現,恐怕朝堂將陷入更大混亂,給慕容國可乘之機!"
    她轉向皇帝,聲音恢複平靜:"陛下,臣所推行的新政,旨在救民於水火,緩解疫情危機。或有不妥之處,臣願虛心接受指正。但那些所謂的"違背祖製"、"招致天怒"之言,不過是居心叵測之人的借口罷了。"
    皇帝目光複雜地看著燕如煙,沉默良久,忽然轉向眾臣:"諸位愛卿,對燕卿所言,你等有何看法?"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對燕如煙橫加指責的大臣們,此刻竟鴉雀無聲,無人再敢出頭。李玄璋的偽造證據一事,已經讓他們心生畏懼,生怕被卷入漩渦。
    張清風見狀,立即出列:"陛下,燕大人醫術精湛,心係百姓,堪稱朝廷棟梁。她所推行的新政雖有突破,卻成效顯著,既救民於水火,又提升國力。此等功績,不應被小人詆毀!"
    一名年長的官員也隨之站出:"臣附議。燕大人德才兼備,且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忠心。那些所謂的"違背祖製"之說,不過是守舊之見罷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官員表態支持,朝堂風向漸漸倒向燕如煙。她暗自鬆了口氣,餘光卻瞥見殿角一道陰冷的目光——是蘇婉的心腹嬤嬤,正隱蔽地注視著這一切。
    "傳朕旨意。"皇帝終於開口,聲音莊嚴而威嚴,"李玄璋勾結外敵,偽造朝臣印信,欺瞞君王,罪行累累,革去所有官職,永世不得赦免!其家眷遷至邊疆,永不得返京!"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燕如煙:"至於燕愛卿,朕觀其為政清廉,醫術高明,心係百姓,實乃朝廷棟梁。其所推行的新政,確有益於國家興盛和百姓福祉。著加封為一品禦醫,繼續主持醫務改革,並賜宮中上等院落一座,以彰其功。"
    "臣叩謝聖恩!"燕如煙恭敬跪拜,內心卻沒有絲毫喜悅。她知道,這場勝利隻是開始,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當李玄璋被拖出殿外時,他忽然回頭,目光陰鷙地盯著燕如煙,嘶啞低語:"你以為贏了?這不過是開始……血影不會放過你的……"
    燕如煙心頭一震,父母之死與"血影"組織的聯係,如今又將這一切與李玄璋、蘇婉聯係起來。線索漸漸清晰,卻也令她陷入更大的危險。
    朝議結束,群臣散去。張清風與燕如煙並肩而行,低聲道:"恭喜燕大人力挽狂瀾,一舉扭轉局勢。隻是此番勝利恐怕會引來更大的報複,你千萬小心。"
    燕如煙神色凝重:"多謝將軍提醒。我自會小心。隻是......"她遲疑片刻,"李玄璋最後提及的"血影"二字,你可聽說過?"
    張清風麵色驟變,急忙四顧,確認無人偷聽後,聲音壓得極低:"燕大人,此事關係重大,不宜多言。今晚戌時,我在城南老槐樹下等你,詳談。"
    燕如煙點頭應允,心頭卻翻湧著無數疑問。父母之死,血影組織,李玄璋與蘇婉的勾結......所有線索似乎都在指向同一個可怕的真相。
    回到住處,葉如歌已等候多時。見燕如煙平安歸來,她鬆了口氣:"恭喜燕姑娘,今日一舉擊潰政敵,威名大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都多虧你及時提供證據。"燕如煙微笑道,"你為何甘冒風險相助於我?"
    葉如歌麵色複雜:"我......我隻是敬佩燕姑娘的醫術與為人。看不得小人當道,陷害忠良罷了。"她頓了頓,欲言又止,"對了,蘇婉娘娘雖然被禁足,但她的勢力依然龐大。今日朝中有她的眼線,燕姑娘如今聲威正盛,更要小心提防。"
    燕如煙點了點頭,卻察覺葉如歌眼中掠過一絲異樣的神色,心中頓生警覺。正欲追問,卻聽外麵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小宮女慌慌張張地衝入,跪地稟報:"燕大人不好了!李玄璋在押送途中自盡身亡,臨死前留下血書一封,上麵寫著"燕如煙謀害忠良,其罪當誅"!現在朝中已有耳語,說燕大人用巫蠱之術害人!"
    "什麽?"燕如煙霍然起身,麵色凝重,"來得這麽快......"
    葉如歌也麵色大變:"這定是蘇婉娘娘的手筆!她先除掉李玄璋滅口,再嫁禍於你,真是好狠的心計!"
    燕如煙沉吟片刻,忽然轉向葉如歌:"你剛才說,蘇婉娘娘在朝中有眼線,此事你如何得知?"
    葉如歌神色微微一滯,隨即恢複鎮定:"自然是......自然是我在整理奏折時偶然發現的。"
    "是嗎?"燕如煙眯起眼睛,心中已有計較。她轉向小宮女,"你先下去吧,此事我自有打算。"
    待小宮女退下,燕如煙忽然收斂了所有心靈之力,神色平靜如水:"葉如歌,你為何要撒謊?"
    葉如歌麵色大變,下意識地後退一步:"燕姑娘何出此言?"
    "你方才說自己整理奏折時發現蘇婉眼線之事,但據我所知,蘇婉娘娘的奏折向來由貼身侍女保管,從不假手他人。"燕如煙目光如炬,"你怎麽可能接觸到?除非......"
    她忽然明白過來,驚訝地瞪大眼睛:"除非你就是蘇婉安插在我身邊的眼線!"
    葉如歌麵色大變,眼中閃過一絲絕望,隨即冷笑一聲:"不愧是燕大人,果然聰明過人。"她臉上的溫順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陰鷙的冷酷,"不過,你未免也太自信了。李玄璋的死隻是開始,更大的風暴即將降臨。"
    燕如煙心頭一震,正欲盤問更多,卻聽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葉如歌趁機掀翻茶幾,向門外飛奔而去。
    "站住!"燕如煙欲追,卻被突然闖入的幾名侍衛攔住。
    "燕大人,陛下口諭,請您即刻入宮麵聖,解釋李玄璋之死。"為首侍衛恭敬道。
    燕如煙心知大事不妙,卻又不得不從。她鎮定心神,隨侍衛向宮中走去,腦海中思緒萬千。
    葉如歌的背叛,李玄璋的死,蘇婉的陰謀......一切都指向一個更大的危機。而今晚戌時,張清風在城南老槐樹下的約見,或許能揭開這個謎團的一角。
    然而,當她踏入宮門的那一刻,心頭忽然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蘇婉娘娘站在殿前台階上,麵帶冷笑,眼神中滿是得意與陰毒。
    喜歡鳳命凰謀請大家收藏:()鳳命凰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