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政敵反撲:危機四伏
字數:8298 加入書籤
血影組織、父母的秘密、李瑤與慕容國的勾結......所有的線索正在慢慢交織成一張巨網,而她,則站在了這張網的中心。
黎明時分,燕如煙正在藥房整理草藥,卻見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地闖入:"燕大人,不好了!陛下召開早朝,李玄璋和一眾大臣聯名上奏,彈劾您和新政!"
"什麽?"燕如煙手中的藥碗差點跌落,迅速穩住心神,"詳細說來。"
小太監喘著氣道:"李玄璋聯合數十名大臣,指責您治療疫病的方法有違天道,導致陰陽失衡,招致鄰國覬覦。還說新政破壞祖製,恐會引來天譴!陛下龍顏大怒,召您立刻入宮對質!"
燕如煙眸光一凜,果然風暴來得比預想的還要快。她迅速整理衣冠,撫了撫手腕上的翠綠玉鐲——那是父母留給她的唯一遺物,也是她在危機時刻的精神支柱。
"我這就去。"
春風乍暖,卻難掩朝堂肅殺之氣。燕如煙剛踏入金鑾殿,便感受到無數雙或鄙夷或幸災樂禍的目光。百官分立兩側,而她作為被彈劾的對象,則孤零零地站在殿中央,麵對龍椅上神情陰沉的皇帝。
"李愛卿,你的奏折朕已覽閱,現在當著燕卿的麵,再說一遍吧。"皇帝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李玄璋緩步走出,一派儒雅模樣,手持折扇,朗聲道:"陛下,臣等並非有意針對燕大人。隻是關乎國本大事,不得不言。"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自燕大人推行新政以來,朝中上下諸多變革,表麵看來似有成效,實則暗藏禍患!"
燕如煙運轉心靈之力,悄然感知著李玄璋的內心。隻見那表麵的憂國憂民下,藏著的是對她的刻骨仇恨與權力的瘋狂渴望。
"請李大人明示,新政究竟有何禍患?"燕如煙不卑不亢地問道。
李玄璋冷笑一聲,扇子一揮:"燕大人醫治疫病時所用的方法,乃前所未聞之術,有違天道!古人雲:"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燕大人強行驅逐疫氣,已是逆天而行,擾亂陰陽平衡!"
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悲壯:"疫病雖退,卻引來更大禍患——慕容國使者頻繁進出我朝,表麵祝賀,實則窺伺我國虛實。這豈非燕大人一手造成的惡果?"
殿內嘩然,群臣交頭接耳,臉上或驚恐或怒火。燕如煙心頭一沉,李玄璋此言頗有煽動性,竟將慕容國的覬覦之心歸咎於她!
"荒謬!"一聲怒喝劃破殿堂,張清風邁步而出,"李大人此言未免太過牽強。燕大人醫治疫病,救萬民於水火,功不可沒!慕容國若有歹心,乃其野心所致,與燕大人何幹?"
李玄璋不慌不忙,笑容玩味:"張將軍此言差矣。燕大人推行新政,廢除舊製,已是動搖國本。如今朝中下層官員紛紛效仿,導致上下失序,軍心浮動。這不正是給了敵國可乘之機?"
燕如煙暗自凝神,注意到蘇婉立於殿側,正麵帶微笑地看著這一切。她向左右輕聲耳語,數名朝臣微微點頭,隨即站了出來。
"臣附議李大人所言!"一名老臣顫聲道,"自古以來,變法者皆不得善終。燕大人雖有醫術,卻對朝政一竅不通,強行推行新政,恐怕會重蹈商鞅、吳起之覆轍啊!"
"臣也附議!"又一朝臣出列,"新政實施以來,民間怨聲載道,許多世家大族利益受損,朝堂矛盾激化。若不及時刹車,恐怕國將不國!"
殿內群情激憤,越來越多的官員加入指責的行列。燕如煙眉頭緊蹙,她原以為李玄璋會單獨發難,沒想到此人竟已做了如此充分準備,聯合眾臣一同施壓。
更讓她心驚的是,她發現蘇婉正悄然向門生派去耳語,那些原本猶豫不決的官員竟一個個加入指責的陣營。聯想到前日蘇婉對她的試探,燕如煙心中一凜——李玄璋與蘇婉竟已暗中結盟!
"陛下!"眼見皇帝眉頭緊鎖,張清風急切地上前一步,"這些指控全是無稽之談!燕大人救黎民於水火,功不可沒。這些人不過是嫉妒燕大人的威名,害怕自己的私利受損罷了!"
"放肆!"李玄璋厲聲喝道,"張將軍此言已是詆毀朝臣,意圖挑撥君臣關係!難道你也被燕大人蠱惑了不成?"
"你——"張清風怒火中燒,拳頭緊握,額頭青筋暴起。
"夠了!"皇帝終於開口,聲音沉重,"張卿稍安勿躁。"他轉向燕如煙,"燕卿,對這些指控,你有何辯解?"
殿內瞬間寂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燕如煙身上。她深吸一口氣,緩緩抬起頭,眼神堅定而清澈:"陛下,臣認為這些指控全屬無稽之談。"
"哼,狡辯!"一名官員冷笑道。
燕如煙不為所動,繼續道:"臣所推行的新政,皆是為了救治百姓,紓解民困。疫病之中,若按舊法處置,不知要犧牲多少無辜生命。至於所謂的"逆天而行",難道眼睜睜看著百姓死亡才是順應天道?"
她的聲音雖不高,卻字字鏗鏘,直擊人心:"至於慕容國的窺伺,恰恰證明我朝實力已引起他國警惕。新政帶來的是國力提升,而非衰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玄璋麵色一沉,沒想到燕如煙如此沉著應對。他冷笑道:"燕大人巧舌如簧,卻難掩新政的危害。你那些治病方法處處違背祖製,引來天怒人怨。陛下,請明察秋毫!"
燕如煙正欲反駁,忽覺一股奇異的能量在殿中流動。她暗運心靈之力,隻見李玄璋眼中閃過一絲詭異的光芒,周圍數名大臣神色竟在瞬間變得更加激動,仿佛被某種力量操控。
"這是......"燕如煙心頭一震,難道李玄璋也掌握了某種心靈能力?
"陛下!"又一名官員跪地高呼,"微臣鬥膽直言,燕大人此番作為,實與叛國無異!她以醫術為名,行蠱惑人心之實,恐怕心懷不軌啊!"
"大膽!"張清風終於忍無可忍,拔劍而起,"你竟敢汙蔑忠良?燕大人若非忠心為國,何必冒險深入疫區?何必夜以繼日研製解藥?你們這些人隻會躲在家中,眼看百姓死去,還有臉麵在此詆毀功臣!"
"張將軍!"皇帝厲聲喝止,"朝堂之上,豈容刀兵相向?還不速速歸位!"
張清風咬牙收劍,麵色鐵青。燕如煙心知不妙,張清風此舉雖是出於義憤,卻正中李玄璋下懷,更坐實了她"蠱惑人心"的罪名。
李玄璋見狀,嘴角浮現一絲得意的笑意:"陛下明鑒,張將軍此舉已然失態,足見燕大人對他影響之深。臣鬥膽請問,若讓這樣一個能夠操控人心的醫官繼續掌權,朝堂還有何安寧可言?"
群臣再次嘩然,許多原本中立的官員也露出驚疑不定的神色。燕如煙知道,若任由局勢發展,她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陛下!"她高聲道,"臣有一言,請陛下明察。"
皇帝示意她繼續。
燕如煙深吸一口氣,運轉心靈之力,仔細感知著李玄璋和蘇婉的內心波動:"臣懷疑,今日之事並非偶然,而是有人精心策劃的陰謀!"
李玄璋麵色一變,厲聲道:"燕大人,莫要血口噴人!"
"我並非空口無憑。"燕如煙目光如炬,"就在三日前的宮宴上,臣親眼所見,李玄璋大人與蘇婉娘娘秘密交談,還有慕容國使者慕容遠在場。他們密謀要在今日朝堂上聯手打擊臣,以此轉移朝廷對慕容國意圖的注意力!"
這一番話如同投下一枚重磅炸彈,殿內一片嘩然。蘇婉麵色煞白,李玄璋更是怒不可遏:"燕如煙!你竟敢汙蔑皇後和朝廷重臣?這是欺君之罪!"
"證據何在?"皇帝沉聲問道,目光銳利地掃過殿內眾人。
燕如煙心知此刻她必須抓住時機,否則將萬劫不複:"陛下,臣請求立即派人搜查李玄璋府邸及蘇婉娘娘寢宮。他們與慕容國密謀已久,必有書信往來的證據!"
"放肆!"蘇婉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麵色鐵青,"你一個小小禦醫,也敢要求搜查皇後寢宮?是何居心?"
李玄璋也冷笑道:"燕大人如此信口雌黃,已是大不敬之罪。陛下,臣請將燕如煙即刻收押,以正朝綱!"
殿內群情激奮,支持李玄璋的官員紛紛跪地請命,要求嚴懲燕如煙。一時間,局勢急轉直下,燕如煙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張清風欲言又止,卻知道此刻再發言隻會火上澆油。他焦急地看向燕如煙,卻見她神色異常冷靜,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皇帝沉默良久,終於開口:"事關重大,需詳加調查。燕卿,你可有確切證據證明李愛卿與皇後勾結外敵?"
燕如煙心知此刻已是進退兩難。若承認無證據,則前功盡棄;若強行指證,沒有實據,則更加被動。
就在此時,她腕上的翠綠玉鐲突然微微發熱,一道靈感閃過腦海。她暗自催動心靈之力,注視著李玄璋:"陛下,臣雖無實物證據,但可一試李大人內心。"
"哦?"皇帝來了興趣,"如何一試?"
燕如煙鎮定自若地說道:"臣請李大人當殿發誓,若他未與慕容國有任何勾結,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此言一出,李玄璋麵色大變:"荒謬!朝堂之上,豈可玩這等江湖把戲?"
燕如煙不慌不忙,繼續道:"若李大人問心無愧,發個誓有何妨?除非,他心中有鬼!"
她暗中運轉心靈之力,死死鎖定李玄璋的心神。隻見這位權臣表麵冷靜,內心卻已掀起驚濤駭浪,恐懼與怨恨交織,顯然心中確有隱情!
皇帝目光如炬,緩緩道:"李愛卿,燕卿此言有理。若你問心無愧,何不當殿發誓?"
李玄璋額頭滲出冷汗,勉強笑道:"陛下,臣作為朝廷重臣,一言一行皆代表國體,豈能被一介女流挑唆,做出如此失體統之事?"
"那臣願意發誓!"燕如煙上前一步,擲地有聲,"臣若有半句虛言,甘願受天打雷劈,粉身碎骨!"
她這一番慷慨陳詞,氣勢逼人,竟讓殿內為之一靜。不少原本搖擺不定的官員,也開始重新審視局勢。
李玄璋見狀,知道不能再拖,厲聲道:"陛下,臣不過是以國事為重,提出忠言。燕如煙卻借機轉移話題,恐怕另有圖謀!臣請陛下明察,切莫被她蠱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蠱惑?"燕如煙冷笑一聲,"李大人口口聲聲說臣蠱惑人心,卻拿不出半點證據。倒是李大人今日的指控,句句離奇,處處矛盾,反倒像是別有用心!"
殿內議論紛紛,局勢似乎微妙地轉變。就在此時,一名內侍匆匆入殿,附在皇帝耳邊低語幾句。皇帝麵色一變,猛地站起:"傳旨,即刻宣慕容國使臣入宮覲見!"
李玄璋聞言,臉色驟變,而蘇婉則不著痕跡地瞥了李玄璋一眼,眼中滿是警告。燕如煙心頭一動,看來有轉機!
但眼下局勢依舊危急,她必須抓住時機,一舉扭轉乾坤。
深吸一口氣,燕如煙緩緩道:"陛下,臣雖無確鑿證據,但有一事可證明臣心之誠。"
"說。"
"臣願意以性命擔保,李玄璋與蘇婉娘娘密謀已久,意圖借臣之事挑起朝堂動蕩,為慕容國可乘之機。若臣所言有假,甘願受淩遲之刑!"
這番擲地有聲的話語,讓殿內再次為之一震。不少官員麵露猶豫,而李玄璋則麵色鐵青,額頭青筋暴起。
"大膽!"蘇婉終於忍無可忍,厲聲喝道,"燕如煙,你一個區區禦醫,竟敢如此汙蔑皇後?是誰給你的膽子?"
燕如煙目光如炬,直視蘇婉:"臣隻對真相負責,不懼威脅。蘇婉娘娘若問心無愧,何必如此動怒?"
蘇婉正欲反駁,殿外忽傳一陣騷動。隻見一名侍衛匆匆入殿,跪地道:"啟稟陛下,臣在慕容國使團居所搜出密信一封,與李大人府中印章相符!"
此言一出,殿內一片嘩然!
李玄璋麵如死灰,雙腿一軟,幾乎跪倒在地。蘇婉麵色煞白,勉強維持著最後的尊嚴。
群臣震驚不已,誰也沒想到事情竟會有如此轉折!
燕如煙心中驚訝,這突如其來的變故顯然並非她所為。難道是有人暗中相助?她目光掃過殿內,隱約捕捉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是李瑤!那位曾與她針鋒相對的權貴之女,此刻卻站在角落,嘴角掛著一絲神秘的微笑。
"李愛卿,你可有何解釋?"皇帝的聲音冰冷如鐵。
李玄璋渾身發抖,支支吾吾道:"陛下,這、這定是有人栽贓陷害!臣對陛下忠心耿耿,豈會與外敵勾結?"
"嗬嗬。"皇帝冷笑一聲,"既然如此,那就等慕容國使者來了當麵對質吧!"
就在此時,殿外又傳來一陣喧嘩。慕容遠在侍衛的押解下,神色慌張地被帶入殿內。
"陛下饒命!"他一入殿便跪地求饒,"使者隻是奉命行事,並非本意啊!"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慕容使者,你與我朝大臣密謀何事,實話實說!"
慕容遠額頭冷汗直冒,偷偷看了眼李玄璋,見他麵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隻得顫聲道:"是......是李大人主動接觸我國,願意提供貴國軍事部署情報,換取金銀財寶與......"
"閉嘴!"李玄璋厲聲喝道,但為時已晚。
慕容遠繼續道:"還有......李大人承諾幫助我國安插細作,並在適當時機製造混亂,為我國出兵創造條件......"
殿內一片嘩然,群臣憤怒地指責李玄璋的叛國行徑。而蘇婉則悄悄後退,試圖在混亂中脫身。
"拿下李玄璋!"皇帝怒不可遏,"來人,即刻搜查李府,徹查此案!至於皇後......"他目光轉向正欲退去的蘇婉,冷冷道,"暫且禁足椒房殿,不得踏出半步!"
侍衛們上前,將李玄璋五花大綁拖出殿外。這位曾呼風喚雨的權臣,此刻如同喪家之犬,麵色慘白,目光中滿是絕望與不甘。
燕如煙鬆了口氣,這場政治風暴總算有驚無險地度過。但她心中隱約感覺,事情的轉折如此之快,必有蹊蹺。
是誰提前在慕容國使團居所埋下了證據?又是誰促使慕容遠如此輕易地招供?
她的目光再次掃過殿角,卻見李瑤已悄然離去,隻留下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
張清風鬆了口氣,上前輕聲道:"燕大人,多虧你沉著應對,否則今日後果不堪設想。"
燕如煙微微搖頭,低聲道:"此事蹊蹺。我雖知李玄璋與蘇婉有勾結,但並未料到會有人出手相助。看來宮中局勢比想象的還要複雜。"
"無論如何,你暫時安全了。"張清風關切道。
燕如煙點點頭,卻心知肚明,這場政治風暴遠未結束。李玄璋和蘇婉的倒台,隻是揭開了更大陰謀的一角。而她,則不得不繼續在這錯綜複雜的宮廷迷局中,探尋真相,尋找出路。
她輕撫手腕上的翠綠玉鐲,感受著其中微弱的能量波動。父母的秘密、血影組織的真相,一切都在迷霧中等待揭曉。
而在殿外的陰影處,一雙冰冷的眼睛正注視著這一切,嘴角掛著神秘的微笑……
喜歡鳳命凰謀請大家收藏:()鳳命凰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