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部裏的考察

字數:3543   加入書籤

A+A-


    軋鋼廠的喧囂和喜悅,不僅僅在四合院引起了波瀾。
    一份份亮眼的財務報表,如同投入國家工業體係的深水炸彈,逐級上報,最終擺在了冶金部新任部長關麟的案頭。
    關麟,這位在冶金係統內以“識人之明”著稱的部長,看著報表上那個熟悉的名字——郭紹華,眼神中露出一絲果然如此的笑意。
    六年前,正是他力排眾議,看中了剛畢業不久、在能源改造方麵初露鋒芒的郭紹華,並大力支持他參與甚至主導了全國能源係統改造工程的部分關鍵項目。
    郭紹華的表現沒有讓他失望,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其展現出的技術視野和管理潛力更是令人矚目。
    去年,老部長榮休,關麟毫無爭議地接任,成為了這個龐大工業體係的掌舵人。
    此刻,看著軋鋼廠驚人的利潤增長,尤其是那個標注著“農村產品銷售”帶來的新增利潤,關麟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
    “能源改造的紅利,終於開始顯現了……但這小子,又搞出了新名堂。”
    他敏銳地意識到,這不僅僅是節能降耗帶來的效益,更是一種發展思路上的突破。
    一個以鋼鐵為主業的老牌國企,居然在看似不起眼的農機具市場上挖到了金礦?
    這背後,必然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的經驗。
    “小趙,”關麟叫來秘書,“通知下去,部裏組織一個考察團,下周去軋鋼廠調研。重點了解他們那個農村產品,到底是怎麽回事,市場潛力如何,經營模式是什麽。”
    他頓了頓,補充道:“讓政策研究室和技術司的同誌都去,要看深看透。”
    部裏要派考察團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軋鋼廠。
    鄭副廠長等人有些緊張,畢竟這種高級別的調研非同小可。
    郭紹華卻顯得胸有成竹。
    一周後,由一位副部長帶隊,匯集了政策、技術、財務等各方麵專家的考察團,浩浩蕩蕩地抵達了軋鋼廠。
    歡迎儀式後,直接進入主題——匯報會。
    會議室裏,氣氛莊重。
    郭紹華親自擔任主講人,他沒有直接羅列功績,而是從六年前關麟部長支持的能源改造項目講起。
    “各位領導,專家,”郭紹華聲音沉穩,帶著恰到好處的尊敬,“軋鋼廠今日的些許成績,首先要歸功於當年部裏高瞻遠矚推動的能源係統改造工程。”
    他用翔實的數據,展示了能源改造幾年來為工廠節省的巨額成本,提高的生產效率,以及由此帶來的職工思想觀念的轉變——認識到技術革新的重要性。
    “正是因為能源改造成本的下降,我們才有了喘息的空間,才有了進行新產品研發的底氣和資金。”
    他巧妙地將過去的功績與現在的創新聯係起來,將節能增效的“存量改革”與新產品開發的“增量突破”融為一體。
    “而農村產品的開發,則是我們基於市場調研,響應國家服務‘三農’號召,利用現有技術和設備潛力,進行的一次市場化嚐試。”
    他重點突出了“技術創新”和“市場導向”兩個關鍵詞,既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又展現了企業的主動性和活力。
    匯報過程中,他邏輯清晰,數據詳實,對技術的理解深入淺出,對市場的判斷精準到位。
    那份從容自信,以及恰到好處的謙遜,將功勞首先歸於部裏的決策,讓考察團的領導和專家們頻頻點頭。
    隨後,郭紹華示意李懷德。
    “下麵,請負責銷售工作的李懷德副廠長,向各位領導匯報一下農村產品的具體市場反饋和推廣情況。”
    李懷德顯然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他雖然不像郭紹華那樣揮灑自如,但勝在對一線情況了如指掌。
    他詳細介紹了玉米脫粒機、抗鏽蝕噴霧器等產品在農村地區的受歡迎程度,引用了農民用戶的真實反饋,展示了不斷增長的訂單數據和拓展中的銷售網絡。
    他的匯報樸實而有力,充滿了來自市場一線的鮮活氣息。
    郭紹華適時地投去一個肯定的眼神,李懷德心中一定,匯報也更加流暢。
    匯報結束後,考察團內部進行了短暫的討論。
    帶隊的副部長代表考察團給出了高度評價:
    “同誌們,軋鋼廠的經驗非常寶貴!”
    “郭紹華同誌領導下的軋鋼廠,不僅將能源改造的成果落到了實處,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勇於創新,主動開拓市場,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這種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發展思路,值得我們所有國營企業學習和借鑒!”
    讚譽聲中,考察團的專家們也紛紛表示,軋鋼廠的實踐,為如何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樣本。
    對郭紹華的領導能力和創新意識,更是讚不絕口。
    然而,在一片讚揚聲中,也有專家提出了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既是肯定,也是潛在的考驗。
    一位政策研究室的專家問道:“郭廠長,農村產品利潤雖高,但畢竟不是軋鋼廠的主業。如何平衡主副業發展?這種高度市場化的銷售模式,如何確保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
    另一位技術專家則關心:“目前產品供不應求,如何快速擴大生產規模,同時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可靠?技術迭代和後續研發有沒有跟上?”
    還有財務專家提問:“高額的獎金發放,雖然激發了積極性,但如何建立長效機製,避免引發新的分配不公和攀比?”
    這些問題,個個切中要害,直指軋鋼廠高速發展背後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挑戰。
    會議室裏的氣氛,在短暫的輕鬆後,又變得嚴肅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郭紹華身上。
    這不僅是對他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和應對能力的審視。
    喜歡四合院:一切從勞改賈張氏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一切從勞改賈張氏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