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訂單爆滿

字數:3711   加入書籤

A+A-


    會議室裏的氣氛,在短暫的輕鬆後,又變得嚴肅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郭紹華身上。
    這不僅是對他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方向和應對能力的審視。
    麵對幾位專家切中要害的問題,郭紹華非但沒有慌亂,反而微微欠身,露出了標誌性的謙和笑容。
    “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的提問,這些問題都非常關鍵,也正是我們近期一直在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他的目光首先投向那位政策研究室的專家。
    “關於主副業平衡和市場化銷售的合規性問題,我們的想法是這樣的。”
    “首先,軋鋼廠的主業是鋼鐵,這一點絕不會動搖。發展農機產品,初衷是利用能源改造後富餘出來的一部分產能和技術積累,響應國家服務‘三農’的號召,探索一條增效新路。”
    “這並非本末倒置,反而,農機產品的利潤,可以反哺主業的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形成良性循環。”
    “至於市場化銷售模式,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目前的模式主要是在國家大的政策框架內,針對農村市場的特殊性進行的嚐試。我們也在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確保每一步都符合規定,希望能為國企搞活經營探索出一條可行的路子,也懇請部裏能給予更多的指導。”
    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強調了政治站位,又點明了探索性質,還將皮球巧妙地踢回了一部分。
    接著,他轉向技術專家。
    “您關心的生產規模、質量控製和技術迭代問題,確實是當下的重中之重。”
    “目前訂單遠超產能,我們已經製定了初步的擴產計劃,準備投入資金引進新設備,優化生產線。”
    “質量是生命線,技術科已經成立了專門的質量控製小組,對原材料、生產過程、成品進行全程監控,絕不因為趕工而犧牲質量。”
    “後續研發方麵,李龍飛科長帶領的技術團隊,已經在著手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進升級,同時也在調研新的農機需求,力求產品係列化、持續化。”
    最後,他看向財務專家。
    “關於獎金機製,這次的專項獎金,是基於農機項目這一‘增量’利潤,按照事先承諾的比例發放的,目的在於激發研發人員的積極性,也是對他們突出貢獻的認可。”
    “這筆獎金並未動用廠裏原有的工資福利體係,而是新增利潤的再分配。”
    “當然,這隻是一個初步嚐試。如何建立一套更科學、更長效、更公平,能夠覆蓋全廠職工的激勵機製,我們還在研究和學習中,希望未來能在部裏的指導下,逐步完善。”
    郭紹華的回答,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既有對現實困難的坦誠,也有對未來規劃的藍圖,更重要的是,處處體現著對政策的尊重和對上級指導的渴求。
    那份從容不迫、應對自如的氣度,讓在場的領導和專家們再次暗暗點頭。
    不是隻會搞技術的,是塊做領導,帶團隊的好料!
    帶隊的副部長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郭紹華同誌考慮得很全麵嘛。軋鋼廠的探索很有價值,但也確實麵臨不少挑戰。你們的思路是對的,既要大膽創新,也要穩步前進,尤其要把握好政策界限。”
    他總結道:“部裏會認真研究軋鋼廠的經驗和提出的問題,給予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希望你們再接再厲,取得更大的成績!”
    會議在積極而審慎的氣氛中結束。
    考察團帶著詳實的資料和深刻的印象離開了。
    送走了部裏的領導和專家,郭紹華剛回到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喘口氣,生產科的鄭副廠長就麵色凝重地闖了進來,手裏拿著一疊厚厚的生產統計單。
    戰略層麵的認可固然重要,但眼下的生產壓力卻如同即將決堤的洪水,刻不容緩。
    “廠長,出問題了!”鄭副廠長語氣急促,帶著掩飾不住的焦慮。
    “農機產品的訂單量,這個月又翻了一番!”
    “咱們現有的生產線,就算是人歇機器不歇,二十四小時連軸轉,也頂多完成一半!”
    他指著報表上的數字:“你看,光是玉米脫粒機,積壓的訂單就夠我們生產兩個月了!”
    “原材料采購也開始吃緊,尤其是特種鋼材和幾個關鍵零件,供應商那邊都說供貨緊張。”
    “還有人手,生產科的同誌們已經連著加班快一個月了,再這麽下去,身體要頂不住了!”
    鄭副廠長一口氣說完,額頭上已經見了汗。
    這潑天的富貴,真要接不住了!
    郭紹華靜靜地聽著,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
    考察團麵前描繪的藍圖言猶在耳,現實的骨感卻如此清晰。
    訂單爆滿,這是好事,證明市場策略完全正確。
    但生產跟不上,好事也會變成壞事,信譽受損,市場機會轉瞬即逝。
    “老鄭,別急。”郭紹華抬起頭,眼神銳利而堅定,“困難是暫時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他站起身,走到牆上的工廠布局圖前。
    “我決定,立刻啟動生產線擴能計劃!”
    “利用這個月農機產品的新增利潤,加上廠裏原有的部分流動資金,采購兩套最先進的衝壓和焊接設備!”
    “生產流程必須優化,把農機具生產線獨立出來,形成專項生產車間!”
    “人手不夠?從其他相對清閑的車間抽調骨幹,組織技術培訓,快速上崗!同時,向勞動局申請招工指標!”
    郭紹華語速加快,條理清晰,每一項決策都直指要害。
    “資金方麵,我來協調財務科。設備采購,你親自去跑,要快!”
    “原材料供應,讓李懷德同誌也參與進來,他路子廣,讓他想想辦法!”
    鄭副廠長聽得眼睛發亮,心中的焦慮被一股衝勁取代:“明白!廠長,我馬上去辦!”
    郭紹華點點頭,又補充道:“告訴生產科的同誌們,再堅持一下!等新設備到位,生產效率提上來,我給大家請功!”
    “另外,通知技術科的李龍飛科長,讓他帶人過來開個短會。”
    喜歡四合院:一切從勞改賈張氏開始!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一切從勞改賈張氏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