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盛世耕歌,黃金甲下的煙火氣
字數:2625 加入書籤
奪冠後的第一個春耕,穗都郊外的田野格外熱鬧。
馬嘉祺帶著農桑司的官員,親自示範宋亞軒培育的“超級稻”插秧法。他卷起褲腳踩在水田裏,動作雖不熟練,卻透著認真。旁邊的老農笑著指點:“嘉禾大人,苗間距再寬些,通風好才能長得壯。”
馬嘉祺笑著應下,額頭的汗珠滴進田裏,濺起細小的水花。不遠處,劉耀文的“腳踏插秧機”正在試驗,機器“哢嗒”作響,插下的秧苗整齊劃一,引得農戶們圍著看稀奇:“耀匠大人,這機子真能省一半力氣?”
“何止一半!”劉耀文擦著汗,拍著機器笑道,“等秋收時,我再給你們弄個自動收割機,讓大家坐在田埂上喝茶等著收糧!”
張真源設計的灌溉渠已經通到了每塊田壟,他正帶著水工調試閘門,水流順著渠溝蜿蜒流淌,滋潤著剛插下的秧苗。“這渠不僅能灌溉,夏天暴雨時還能排澇,咱們再也不怕天災了。”他對農戶們說,眼裏的光比陽光還亮。
賀峻霖則在鎮上開了家“神農糧行”,招牌上的“農”字金光閃閃。他正和熱娜依核對西域訂單:“今年的新麥要多留些種子,西域那邊急著要,說是要在沙漠邊緣試種。”
熱娜依笑著點頭,手腕上的銀飾叮當作響:“賀掌櫃放心,我的商隊會把麥種裹在羊皮裏,保證一粒不少送到。對了,你們的‘神農牌’麵粉在西域已經成了貴族專享,都說比胡麻麵還香。”
丁程鑫陪著王俊凱巡查農舍,看到農戶們用新糧做的饅頭雪白鬆軟,忍不住拿起一個嚐了嚐:“這口感,比宮裏的禦膳房還地道。”
王俊凱笑著看向田埂上晾曬的穀種,感慨道:“當年皇上舉辦‘王者農家樂’,不過是想看看誰能讓國庫多些存糧,卻沒想到你們真的種出了‘盛世’。”他頓了頓,指著遠處正在教孩童識字的宋亞軒,“尤其是軒禾,他的歌聲不僅能讓莊稼長,還能讓人心定啊。”
宋亞軒正教一群農家孩童唱《耕讀謠》,歌聲清亮:“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識得字兩行,能辨好種子……”孩子們奶聲奶氣地跟著唱,手裏還攥著剛從田裏摘的麥穗。
午後的打穀場成了臨時的“農具交流會”。鹿晗帶著鄉兵們演示“農具兵器”的新用法——鐮刀既能割麥,又能劈柴;鋤頭翻地時能順帶除蟲,遇到野獸還能當武器。一個鄉兵笑著揮舞鋤頭:“鹿教頭說了,咱們莊稼人,手裏的家夥什就得‘一專多能’!”
關曉彤的養殖棚擴建了好幾倍,雞鴨成群,還引進了西域的綿羊。她正給小羊羔喂奶,對圍觀的農婦們說:“這羊吃的是麥秸和豆餅,毛長得又快又好,冬天剪了毛能做棉襖,比棉花還暖和。”
賈玲的“農家菜館”裏座無虛席,她正端著一盤“麥香排骨”出來,排骨上撒著磨碎的麥仁,香氣撲鼻。“這可是用新麥的麥仁醃的,既有肉香又有麥香,各位嚐嚐!”她笑著吆喝,額頭上的汗珠亮晶晶的。
沈騰和馬麗在菜館門口搭了戲台,正演著《新農家樂》,沈騰扮演的老農對著馬麗扮演的秦閥少奶奶說:“您看這新稻種,一畝地多收兩石糧,比您家的金銀珠寶實在多啦!”台下哄堂大笑,掌聲不斷。
華晨宇坐在戲台旁的石碾上,抱著木琴彈唱新寫的《麥浪謠》,琴聲混著笑聲、歌聲、還有遠處機器的“哢嗒”聲,像一首熱鬧的春耕交響曲。
傍晚時分,唐僧帶著徒弟們再次來到穗都,恰逢農戶們在神農鼎前舉行祭祀儀式。鼎裏煮著新麥粥,香氣飄出很遠。孫悟空看著鼎身刻著的農耕圖,撓撓頭:“師父,這鼎比俺老孫的金箍棒還厲害,能讓天下人有飯吃。”
唐僧合十道:“阿彌陀佛,能濟蒼生者,皆為神器。”
豬八戒捧著一碗麥粥,吃得滿嘴都是:“這粥比禦膳房的還香,要是能天天喝就好了。”
沙僧默默給唐僧盛了一碗:“師父,這粥裏有陽光的味道。”
白龍馬也低下頭,輕輕舔了舔鼎邊滴落的粥汁,溫順地嘶鳴一聲。
馬嘉祺站在鼎旁,看著農戶們臉上的笑容,突然想起奪冠時說的話——真正的黃金甲,是護佑良田的耕者。此刻他才明白,這黃金甲不是冰冷的鎧甲,而是稻浪翻滾的金色,是麥垛堆成的小山,是家家戶戶煙囪裏冒出的炊煙,是每個耕者臉上被陽光曬出的健康膚色。
夜幕降臨時,田野裏亮起了燈籠,農戶們還在田裏忙碌,趁著月色灌溉、施肥。燈籠的光映在水田裏,像散落的星星,與天上的銀河交相輝映。
劉耀文的插秧機還在“哢嗒”作響,宋亞軒的歌聲順著風飄得很遠,賀峻霖的糧行還亮著燈,丁程鑫陪著王俊凱在田埂上散步,聊著來年的種植計劃。
馬嘉祺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滿是泥土和麥香。他知道,這場“王者農家樂”的故事,永遠不會結束。因為隻要土地還在,耕者還在,這滿城的黃金甲,就會永遠閃耀在人間煙火裏。
而他們,這群曾在穗都掀起風波的“新農人”,將繼續帶著神農鼎的智慧,帶著黃金甲的信念,把這盛世耕歌,唱遍大穗王朝的每一寸土地。
喜歡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請大家收藏:()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