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新骨初生,江湖總有後來人
字數:2167 加入書籤
花果山的新米宴後又過了十年,當年的“反骨者”們鬢角都染上了霜色,卻總在某個尋常午後,被一陣清脆的吵鬧聲拉回少年時。
“師父!你看我這招‘裂石斬’練得怎麽樣?”山腳下的空地上,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姑娘揮著把比她還高的木刀,對著石頭劈得虎虎生風,正是劉耀文的徒弟——當年孤兒院那個總搶賀峻霖糖吃的丫頭,小名“石頭”。
劉耀文叼著煙杆,眯眼打量:“力道夠了,就是太急。當年我跟孫悟空打架,講究的是‘快準狠’,但更得學會‘收’,不然傷了自己都不知道。”
不遠處,張真源的孫子張小木正蹲在地上,擺弄著一堆齒輪,手裏的小傀儡“哢嗒”邁了兩步,突然栽倒。宋亞軒的徒弟小藥童湊過去,往傀儡關節上抹了點藥膏:“試試這個,我師父說‘萬物有靈,機器也得潤著’。”
張小木眼睛一亮,傀儡果然站穩了,還笨拙地作了個揖。兩個孩子笑得滾作一團,驚飛了樹上的麻雀——那麻雀翅膀上沾著點金粉,是孫悟空的小孫子偷偷撒的,說要“給鳥兒裝個金翅膀”。
長安城的“金蟬醫館”裏,唐僧正教一個眉目清秀的少年認藥。少年是當年被沙僧救下的孤兒,總愛捧著本《本草綱目》,問些天馬行空的問題:“師父,佛魔的骨頭真能入藥嗎?那會不會長出三頭六臂?”
唐僧笑著敲他的頭:“入藥的不是骨頭,是教訓。記住,醫人先醫心,當年佛魔就是心病難醫,才落得那般下場。”少年似懂非懂點頭,手裏卻悄悄把一片“忘憂草”葉子夾進了書裏——那是他偷偷從西域商隊那換來的,想送給總哭鼻子的小藥童。
丁程鑫的“調解所”來了個新學徒,是王源玲瓏賭坊的小兒子,眉眼間帶著點機靈勁兒,卻總愛學丁程鑫轉茶杯,轉得茶水灑一身。“師父,當年你用銀絲捆住佛魔的時候,手不抖嗎?”
丁程鑫放下茶杯,指尖的銀絲悄然繞上少年手腕,又輕輕鬆開:“抖,但比起手抖,更怕心抖。你看這銀絲,能勒斷鋼刀,也能穿針引線,關鍵看你想用來做什麽。”
馬嘉祺的陣法書被翻得卷了邊,扉頁上多了行稚嫩的字跡:“此陣可擋風雨,不可擋人心”,是嚴浩翔的女兒寫的。小姑娘繼承了父親的易容術,卻總愛往陣法裏添些“小玩意兒”——比如在防禦陣裏加個機關,能彈出糖果,說是“打架不如吃糖”。
這日,聽風樓的“故事角”格外熱鬧,王俊凱正講到當年眾人闖紫微宮的橋段,底下個虎頭虎腦的小子突然舉手:“王樓主,孫悟空的金箍棒真有那麽大?能捅破天?”
王俊凱笑:“棒有多大不重要,重要的是握棒的人有多大膽。”他指了指窗外,“你看那幾個在田埂上追跑的孩子,他們手裏的木刀、傀儡、藥鋤,將來未必不能變成新的‘金箍棒’。”
窗外,石頭姑娘正追著張小木的傀儡跑,小藥童舉著藥簍喊“別踩壞了忘憂草”,孫悟空的小孫子騎著頭小猴子,嚷嚷著“我爺爺當年比你們都厲害”。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像給這群孩子鍍上了層金邊,和當年那群人在破廟裏初見時,一模一樣。
賀峻霖提著個布袋子路過,裏麵裝著給孩子們的點心,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跟身邊的嚴浩翔打趣:“你看他們,活脫脫就是咱們當年的翻版。”
嚴浩翔點頭,悄悄換了張鬼臉,嚇得追跑的孩子們尖叫著散開,又笑著圍上來。“挺好,”他輕聲道,“江湖總說‘反骨難尋’,其實啊,反骨從來都長在少年人身上。”
遠處的山坡上,孫悟空扛著鋤頭,看著打鬧的孩子們,突然對身邊的唐僧道:“師父,你說咱們當年算不算‘成功’?”
唐僧望著天邊的晚霞,血骨念珠在手裏轉得溫潤:“你看這田埂上的新苗,不就是答案嗎?”
新苗破土,總有風雨,但隻要根紮得深,骨頭夠硬,總有一天能長成參天大樹。
那些藏在柴米油鹽裏的反骨,那些融在煙火人間裏的故事,從來都不是結束。
因為江湖會老,人會老,但少年人的骨頭,永遠是新的。
而這天地間,最不缺的,就是帶著反骨的少年。
喜歡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請大家收藏:()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