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對小人當以武服之
字數:3729 加入書籤
天道,真的應該存在嗎?聖人之言,真的對嗎?
這兩個問題如同瘟疫在書院蔓延。起初隻是齋舍裏的竊竊私語,後來演變成講堂上的當庭詰問。
西齋弟子砸了祭祀天道的青銅鼎,東廂的守舊派就把《聖諭集》摔在對方臉上。
墨池的水被爭執的衣袖掀翻,浸濕了三百年的地板。
為此書院之中時有爭吵,相互之間辯駁。
皓首窮經的老先生拍案而起,卻再不能用大逆不道喝退質疑;年輕學子撕開衣襟露出胸膛,說要用這凡胎肉身去證那仙路真偽。
發展到現在,竟然上升到肢體衝突。
昨日有人看見《天命論》的竹簡被折成棍棒,今日又聽聞禮聖廳的屏風濺上了鼻血。
最嚴重時,兩派弟子在演武場擺開陣勢,朱砂與墨汁潑灑如血,斷筆殘硯鋪了滿地。
可以想象一下,一群手持典籍、看似柔弱的書生,先是因為某個細微的經義詮釋爭執得麵紅耳赤。
他們引經據典,互相駁斥,聲音越來越高,額頭上的青筋都隱隱浮現。
起初還隻是文雅的辯論,但隨著情緒激化,言辭漸漸尖銳起來。
到最後,不知誰喊了一嗓子:爾等實為小人,對小人當以武服之!
這句話如同火星落入幹草堆,瞬間點燃了雙方的怒火。
場麵頓時失控,書本、戒尺、筆墨皆成為打鬥的法寶漫天飛舞。
有人抓起《聖諭集》擲向對方,有人揮舞戒尺劈頭蓋臉地打去,更有甚者將硯台中的墨汁潑灑而出。
衣冠楚楚的書生們扭打作一團,發髻散亂,儒衫撕裂,場麵混亂不堪。
這樣的局麵就算是叔先生在場也阻止不了,因為他深知,此刻想讓兩方都要信服根本不可能——這場爭執早已超出了學術乃至理的範疇,變成了大道之爭。
不僅是天下的書生之間有爭端,就是叔先生、白先生這樣的書院大儒也有分歧。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兩位先生常在書院的後堂秉燭夜談。
不同於叔先生對天道聖人的堅定維護,白先生卻對天道之理、聖人之言產生了深刻的懷疑。
他會指著星空質問:若天道至公,何以斷絕世人仙路?若聖人仁義,何以浩劫四起,生靈塗炭?
為此他們二人也沒少爭辯,常常從月上柳梢辯到東方既白。
其實在心底,叔先生現在也隱隱產生了動搖——那些他畢生信奉的天道、聖人,真的要無條件遵從嗎?
這個念頭像一根刺,時不時就會在他心中隱隱作痛。
每當看到學生們為經義爭得麵紅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時,這種懷疑就愈發強烈。
不過除了天道、聖人之辯,他其實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這些年跟天庭沒少打交道,尤其是李靖這樣的天將,武將本就好酒。
幾頓把酒言歡之下,叔先生也知道了一些不算是密辛的仙道之事。
‘既然天道不容人皇大道,聖人不容人皇,我何不能成為普天之下的王者呢?’
這個念頭一出現止也止不住,為此叔先生數次難以靜心。
以他的資質和年歲,哪怕仙路大開,再過千年充其量也隻能修至天仙,在滿是仙修的洪荒如同滄海一粟,根本不入流。
可若是趁此機會得到聖人重用,隨便賜下一些機緣,屆時未嚐不能一躍成龍,甚至有可能拜至聖人門下。
到那時,背靠聖人這棵大樹,洪荒之中必有他的一席之位。
所以,哪怕明知聖人天道的不公,他也全力維護,做給天道和聖人看,以期換來一個一飛衝天的機會。
有時候機會就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叔先生的野心和堅持確實換來了結果。
這日,書院之中忽有彩雲自九天垂落,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那雲霞之中隱現瓊樓玉宇,仙樂飄飄,異香陣陣。但見彩雲分五色,瑞靄映千重。
金烏隱現雲間,玉兔沉浮霧裏。一派仙家氣象,端的非凡。
彩雲之上,一道人鶴發童顏,身披八卦仙衣,腰係絲絛,足踏雲履。
周身清氣繚繞,腦後隱隱有圓光顯現。手持一柄白玉拂塵,仙風道骨,超凡脫俗。
那道人俯視下方一眾書生,聲如金玉相擊,清越悠揚:
吾乃昆侖玉虛門下,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今奉師命至此,尋師尊座下第十三弟子。
話音未落,祥雲已緩緩落下。太乙真人手持拂塵,步履輕盈,落地時竟不染纖塵。
那拂塵輕輕一擺,便有清風徐來,吹散四周濁氣。
書院之中頓時嘩然。那些飽讀詩書的書生們麵麵相覷,繼而議論紛紛。
有年長者顫聲道:這...仙長莫非是《封神記事》中記載的那位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拿捏的十分淡然,掐指緩緩說道:“正是。”
眾人聞言更是激動不已,這位可是以蓮藕重塑哪吒肉身的闡教大能,一身術法神通超凡。
但見太乙真人麵容慈祥,目光如炬,在眾人臉上一一掃過。他每看向一人,那人便覺通體清涼,如沐春風。
等等!他剛說什麽?收弟子嗎?
不對!是為他的師父收弟子。那不就是聖人的弟子嗎?
天啊,聖人要在書院收徒,這如何能叫人淡定的了。
有些書生太過激動,以至於氣息紊亂,經脈逆行而當場身亡。
:.vv.cc0
.vv.cc。.vv.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