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李軒:是好萊塢導演學藝不精,和劉亦妃有什麽關係?

字數:9627   加入書籤

A+A-


    王塑的手指停在鼠標上,一動不動。
    屏幕上的數字,那個刺眼的“9.1”,像一根針,紮進了他的眼睛裏。
    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他下意識地關掉網頁,又重新打開。
    豆瓣電影的頁麵再次加載出來,《隱入塵煙》的海報旁,那個數字依然清晰地掛在那裏。
    9.1。
    拿起桌上的茶杯,想喝口水壓一壓心裏的火氣,卻發現茶水已經涼透了。
    怎麽會是9.1分?
    傷痕文學,是他,是他們京圈最熟悉的戰場。
    在這個領域裏,他們就是權威,就是標準
    管唬的《鬥牛》,顧長韋的《立春》,兩部作品都是8分出頭,這才是正常的,符合市場規律和藝術水準的評分。
    李軒那個片子,憑什麽?
    就憑一個隻會《活著》的餘樺?
    還是憑一個連商業片都演不明白的劉亦妃?
    “分數是出錯了嗎?”
    王塑愕然。
    他想到了劉亦妃在《功夫之王》裏的表現,那張漂亮的臉蛋上,除了漂亮之外,撐不起演技的劉亦妃
    文藝片是什麽?
    文藝片是演員的角鬥場!
    它不像商業片,可以用特效,用宏大的場麵去轉移觀眾的注意力。
    文藝片裏,演員的一顰一笑,一個細微的表情,一句台詞的語調,都得是戲。
    劉亦妃?她有這個能耐嗎?
    把她放在蔣文麗麵前,那不是自取其辱嗎?
    王塑越想越覺得荒謬。
    這裏麵一定有問題。
    刷分!
    對,一定是刷分了!
    我還沒開始刷呢,你就開始刷起來了?
    “老鄭,你看到豆瓣的評分了嗎?”
    電話那頭的鄭龍聲音也透著一股子難以置信
    “看到了,9.1,我他媽還以為我眼花了.瘋了吧,9.1分!”
    “離譜就對了!”王塑冷哼一聲:“他這是心虛,知道自己片子不行,隻能靠這種歪門邪道來造勢等明天開評論區,他就知道,光靠刷分是沒用的。”
    “嗯”
    掛了電話,王塑心裏的煩躁稍微平複了一些。
    對,就是這樣。
    一個靠著偶像臉蛋的女主角演的傷痕文學,能有什麽深度?
    觀眾看完,發現貨不對板,到時候反噬得更厲害.
    王塑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隻是現在真的有些煩躁。
    作為京圈的大佬,他就知道,自己不該如此失儀。
    我有自己的驕傲,堅持。
    傷痕文學就是我的驕傲和道路的堅持。
    可現在。
    他是怎麽用這樣的劇本來‘砍’出9.1分來的.
    然而,第二天,當王塑再次坐在電腦前時,他預想中的場景,並沒有出現。
    《隱入塵煙》的評分,非但沒有掉,反而穩穩地停在9.1,甚至還有往上爬的趨勢.
    評論區解鎖了。
    瞬間。
    他點開評論,映入眼簾的不是他想象中的口誅筆伐,而是一片……哭聲。
    【我一個大男人,在電影院裏哭得像個孫子。不是煽情,就是那種鈍刀子割肉的疼,一點一點,讓你喘不過氣。】
    【年度最佳,不接受反駁。李軒牛逼,餘樺牛逼!】
    【看完電影,我隻想回家抱抱我爸媽。】
    王塑皺著眉頭,快速地往下翻。
    這些評論,倒也還在他的理解範圍之內。
    李軒煽動情緒的本事,他見識過,這也算是他的藝術優勢。
    可當他看到下麵幾條高讚評論時,他的表情徹底僵住了。
    【我必須為劉亦妃道歉!之前看《功夫之王》罵她花瓶罵得最凶的就是我。看完《隱入塵煙》,我隻想抽自己兩巴掌!她演的曹貴英,哪有一點仙氣?就是個土裏刨食的農村婦女,那個怯懦、自卑又帶著一點點對生活渴望的勁兒,絕了!】
    【樓上的加一!特別是曹貴英第一次在自己家裏點亮電燈泡那個表情,從茫然到驚喜,再到小心翼翼的幸福,我一個女的都看心碎了。這他媽叫沒演技?】
    【最讓我震撼的一幕,是馬有鐵給她印麥子花,她那個害羞又開心的笑。天啊,那根本不是劉天仙,那就是曹貴英本人!重新認識這位天仙好吧】
    【所以,《功夫之王》到底是怎麽回事?同一個演員,怎麽能差那麽多?我嚴重懷疑是導演的問題!】
    王塑愕然。
    劉亦妃……演技?
    還他媽……絕了?
    他像是不信邪一樣,一條一條地往下看。
    成百上千條評論,都在討論劉亦妃的演技。
    那些曾經用來嘲諷她的詞,什麽“麵癱”、“木頭美人”,現在全成了反向論證的靶子。
    總結這些評論區,都在問同一個問題:為什麽?
    為什麽在《功夫之王》裏那麽拉胯的劉亦妃,到了李軒的《隱入塵煙》裏,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演技好到炸裂?
    那答案就很簡單了。
    王塑此時就震驚.
    這顛覆了他對這個圈子幾十年的認知。
    一個演員的演技,怎麽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除非……
    除非她本來就有演技。
    隻是在某部電影裏,沒有被拍出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王塑自己都嚇了一跳。
    如果劉亦妃本來就能演,那《功夫之王》的鍋……該由誰來背
    之前甩鍋的輿論.
    那個好萊塢來的導演?還是整個製片團隊?
    那可是京圈深度參與的項目
    他們默契地將所有的失敗都推給一個最年輕的女演員,這本是圈內最常見,也最“正確”的做法。
    可現在,李軒用一部電影,一個角色,就把這個“正確”的做法,變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他不僅證明了劉亦妃能演,還順帶抽了所有參與《功夫之王》項目的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王塑此時內心就很冷.
    這是文藝片領域被抽了一巴掌之外。
    商業片領域的巴掌——也抽了上取。
    京圈對文藝片的“釋經權”.
    手機屏幕亮了一下,一條微博的特別關注推送彈了出來。
    是李軒。
    他更新了一條微博。
    王塑點開微博。
    “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
    【誰說劉亦妃沒演技?是《功夫之王》的導演不濟而已】
    劉莉莉坐在沙發上,麵前的茶幾上,咖啡已經涼了。
    她一整天都心神不寧。
    從昨天首映結束,她就沒敢上網,也沒敢多問女兒。
    她太了解這個圈子了。
    一部文藝片,還是這種苦到骨子裏的題材,跟兩部京圈力捧的大作同期上映,其實還是有些顯而易見的。
    更何況,主演是她的女兒。
    一個剛剛因為《功夫之王》被全網嘲諷演技的“花瓶”。
    她幾乎能想象到網上會是怎樣一番腥風血雨.
    那些刻薄的影評人,會怎樣把《隱入塵煙》和《鬥牛》、《立春》放在一起,然後用最尖酸的詞匯來剖析她女兒的“不自量力”。
    嗯,京圈的那些‘老前輩’就是這麽作的,什麽蔣文麗VS劉亦妃什麽的。
    她甚至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準備迎接新一輪的輿論風暴,準備去安慰失落的女兒。
    可女兒從昨晚回來,情緒卻很平靜,甚至……有些輕鬆。
    這讓劉莉莉心裏更加沒底.
    終於,她還是沒忍住,拿起了旁邊的平板電腦,手指在屏幕上懸了半天,才顫抖著點開了一個瀏覽器圖標。
    豆瓣。
    她深吸一口氣,像是要上刑場。
    當《隱入塵煙》的頁麵加載出來時,劉莉莉的呼吸停滯了。
    屏幕上那個加粗的數字,像一記重拳,狠狠砸在她的太陽穴上。
    9.1。
    她第一反應是自己眼花了,或者是網站出了故障。
    她關掉頁麵,重新搜索,再點進去。
    還是那個數字,鮮紅,刺眼。
    9.1分。
    劉莉莉的腦子嗡的一聲,一片空白。
    刷的。
    一定是刷的。
    她太懂這裏的門道了,為了開分好看,片方花錢刷分是常規操作。
    可……這也刷得太離譜了。
    9.1分是什麽概念?
    有多少文藝片。
    是這個分數?
    《活著》?
    一部再版的《活著》超過《活著》?
    這聽起來有點不大可能吧。
    劉莉莉的手指不受控製地點開了評論區。
    她已經準備好迎接滿屏的“一星差評”、“水軍滾粗”。
    然而,屏幕上滾動的文字,卻讓她徹底愣住了。
    沒有謾罵。
    沒有質疑。
    放眼望去,是一片被震撼後的失語,和壓抑不住的情感宣泄。
    【看完說不出話,後勁太大了,現在坐在回家的地鐵上,眼淚還止不住。】
    【這不是電影,這是生活本身。感謝李軒,感謝餘樺,讓我們看到了土地真正的樣子。】
    【年度最佳預定!誰讚成,誰反對?】
    劉莉莉的心跳開始加速。
    她快速滑動屏幕,手指因為用力而有些發白,她急切地尋找著,尋找著那個她最關心的名字。
    然後,她看到了。
    【我今天就是來給劉亦妃道歉的!對不起!我為我之前在《功夫之王》下麵罵你的話道歉!你不是花瓶,你是個真正的演員!】
    【曹貴英活了!她不是劉亦妃演的,她就是曹貴英!那個自卑、怯懦,但骨子裏善良又堅韌的女人,被她演活了!】
    【誰再說劉亦妃沒演技我跟誰急!就問一句,她蜷在牆角不敢抬頭那個樣子,你看得到一點“神仙姐姐”的影子嗎?她尿失禁後那種羞恥又無助的表情,你看得到一點偶像包袱嗎?】
    【最絕的是她看著燈泡亮起來的那個笑,從驚奇到不敢相信,再到發自內心的喜悅,層次感絕了!我一個路人,徹底被圈粉了!】
    【所以,《功夫之王》到底是誰的鍋?現在看來,不言而喻了吧?就像李導演說的一樣——就是好萊塢導演的鍋,不是我們妃妃不行,而是好萊塢導演不行!】
    一條,兩條,十條,一百條……
    成百上千條評論,都在討論她女兒的演技。
    那些曾經刺痛她雙眼的詞匯,“麵癱”、“木頭”、“美麗廢物”,如今都成了這些評論用來反駁的論據。
    劉莉莉看著看著,有些恍惚了。
    她想起了女兒拍戲時,從大西北寄回來的照片。
    整個人曬得又黑又幹,嘴唇起皮,手上滿是泥垢,穿著不合身的舊衣服,蹲在田埂上,咧著嘴笑。
    當時她心疼得直掉眼淚,甚至懷疑讓女兒接這部戲到底是不是個正確的決定。
    她也曾懷疑過。
    懷疑李軒是不是在畫大餅,懷疑自己的女兒,到底能不能撐起這樣一個與她自身形象反差巨大的角色。
    現在,她明白了。
    那些苦,沒有白吃。
    李軒沒有騙人。
    他真的把她的女兒,變成了一個演員。
    一個被觀眾認可的,真正的演員.
    李軒做到了啊!
    就在這時,那邊的電話打了進來,聲音因為激動而變了調。
    “莉莉姐!你看了嗎?你看了嗎!”
    “看了,我看到了……”
    “不不不!不是評分!是票房!首日票房出來了!”紅星塢那邊的人打電話來說:“你快去看啊!瘋了!徹底瘋了!”
    劉莉莉心裏咯噔一下。
    票房?
    這種電影,能有什麽票房?口碑再好,有個三五百萬的首日票房,能最終收回成本,就已經燒高香了,文藝片就是衝著拿獎去的
    能在拿獎這件事上取得效果,那就是好的文藝片。
    所以京圈內才那麽應激——比起《南方照相館》這種敏感現實題材的。
    《隱入塵煙》貌似就更有優勢。
    她懷著一絲忐忑,打開了票房記錄的報告
    當看清《隱入塵煙》後麵跟著的那一串數字時,劉莉莉就倒吸一口涼氣。
    首日票房:1580萬。
    一千五百八十萬。
    劉莉莉就盯著屏幕上郵來的票房報告!
    她死死地盯著那個數字。
    這怎麽可能?
    一部傷痕文學題材的電影,主演還是一個被貼上“票房毒藥”標簽的女演員。
    首日票房,幹掉了一眾商業片,直接衝到了一千五百萬以上?
    文藝片.
    “李軒.”
    讓劉莉莉都很是.有一種震撼的感覺。
    無論是女兒的演技輿論——
    其實就算一開始,劉莉莉發現自己,下意識的覺得。
    如果按照她在《功夫之王》裏的表現,李軒撤去檔期是很合理的。
    但這件事就沒有發生。
    李軒。
    他就比自己,更去信任劉亦妃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