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全力發展

字數:6121   加入書籤

A+A-


    古代的民眾共分為四個階層:士農工商,古往今來,統治者的政策無不涉及這四個對象。
    由於統治需求,統治者往往將“士”作為第一列,於是乎當上“士”,即當官吏成了百姓們的最高追求。
    農則次之,因為農業為國家發展之本,統治者格外重視農民階層,甚至於大多數政策都是以農業為出發點。
    糧者,國之本也。
    糧食的收獲則依賴於農民,倘若農民無法生產,那麽統治者就離滅亡不遠了。
    至於工則是指百工,掌握著不少技術。
    最後一名則是商,由於商人流動性大,擁有眾多財富。
    在商人壯大一定地步後,還會試圖通過賄賂等試圖沾染國家權力。
    此外,由於商人容易獲取財富,這無疑會使農民的心不安分起來,嚐試棄農從商,導致農業受損。
    因此,為了保護農業,也為了抑製商人的發展,統治者往往會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
    這一政策本無可厚非,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但同時也對社會的創新發展形成了一定阻力。
    學習過現代知識的林同曦是知道這一點的,因此他並不打算采取以往“重農抑商”的固有政策。
    每個階層有其特殊作用,林同曦並不想厚此薄彼,故意打壓其中一個階層。
    相反,他打算采用百花齊放的方針,讓各個階層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另外“士農工商”的階層分類還是太過局限,未能最大限度概括所有民眾。
    比如乞丐、娼妓、混混這類不參與生產的底層該如何分類?
    似乎隨便丟到其中一個都不太合適,思前想後,林同曦在上麵加上了一個字:流。
    這裏的流指的是“三教九流”中的“流”,特指“下九流”,起一個階層兜底的作用。
    唯有認識到自己統治下所有對象,才能更好地采取對應政策,進而爭取到這些人的支持,壯大自己的勢力。
    自剿滅章議勢力和收攏呼溪族後,望辰郡麵臨的軍事壓力得到了大大減緩。
    為此,林同曦和陳雲軒決定將精力全部放在望辰郡的發展上,最好是還能帶動周邊郡縣一同發展。
    為了發揮所長,二人在林府召開會議,共同商議起今後發展策略。
    按照以往的固有打法,二人已經建立了類似機構,比如商會、安濟坊等等,為發展打下基礎。
    但僅僅按照這個思路發展,完全不足以進一步推動望辰郡發展。
    總之一句話,二人必須更迭打法。
    此外,也有一個事實迫使著二人更迭打法,那便是丁南景病了。
    風雨欲來山滿樓,倘若丁南景除了什麽意外,到時候襄州必定大亂。
    想要在這亂局中保全自己的勢力,最好的辦法是盡可能壯大自己。
    基於此,二人針對調整了林同曦提到的五個階層進行分工。
    首先提到的是“工”,林同曦將其列為第一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為現代人的林同曦深深知道這一點。
    “關於百工,我和昭山兄將直接牽頭負責該項。”
    “昭山兄負責發展軍備方麵的工藝,我則負責其它方麵。”
    林同曦本來想自己一人獨攬,畢竟隻有他擁有現代科技思維,知道科技該朝著怎樣的方向走。
    但這樣一來的話工作量太大,而且軍備實力的提升刻不容緩,於是乎林同曦特地將其摘了出來,交給衛昭山分析。
    衛昭山隻需要帶著工匠去改進裝備,比如火藥、投擲武器、冷兵器、騎具、護甲等等。
    對於這,林同曦可以提供手槍、手榴彈、燃燒彈給陳雲軒的屬下進行研究。
    至於剩下方麵,林同曦會和魯木通合理研究,前者負責給方向,魯木通負責帶人具體研究。
    位於第二重要程度的則是農,正所謂農業為本,糧食關乎軍民。
    “墨卿、阿秀,你們二人負責農業,墨卿負責保障糧食,阿秀則去調研各地農作物情況。”
    葉墨卿作為文臣,其兼有【經世之才】的天賦,後勤內務的能力強,交給他負責最為合適不過。
    經過光陽縣的磨煉,葉墨卿對於糧食的生產、運輸、儲備等環節也有所了解,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至於阿秀,其出身於農村,對於耕種一事更有經驗,能夠很好地彌補葉墨卿不事農產的缺陷。
    讓阿秀去調研各地,也有利於因地製宜地發展各地農產品,發揮最大效用。
    倘若望辰郡一味種植某物,那麽就容易產生穀多賤民的情況,降低糧價,損害農民利益。
    種植多種農作物,反倒能充分利用所有土地,同時還能避免糧食暴跌的情況。
    此外,這也有利於發現當地特產,進而培育自身農業優勢。
    譬如光陽縣的合穀鄉便適合種植藥草,當地也因此得到了發展。
    “對了,阿秀,你發展農業的時候,也可以聯合複春堂的掌櫃或者其他人一起去,看看哪些地方適合種植他們所要的產品。”林同曦提醒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幫助阿秀完成這一任務,林同曦將其任命為議事堂副堂主、商會副會長。
    第三重要程度的則是士,正所謂教育乃百年大計。
    “有句話叫什麽來著……好像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培育人才也是這個道理,雖說眼下我們不是特別迫切需要人才……”
    “但總有一天,這些賢才會發生難以預料的作用。”
    “所以說,我們現在就要開始種樹。”
    聽到林同曦種樹的比喻,陳雲軒想起了一句古言,補充起林同曦的發言:“同曦兄說的可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不錯,就這個意思。”林同曦笑了笑,對陳雲軒的意見表示肯定,同時進行分工:“雲軒兄和星瑤一同負責教授,星瑤負責學堂,雲軒兄則負責感化院、軍校等。”
    在教育方麵,望辰郡主要構建了三個機構進行教書育人:學堂、感化院、軍校。
    學堂包羅萬象,涉及儒學、醫學、商學、武藝、占卜等等。
    沈星瑤知識全麵,見多識廣,在承天書院中學習了不少知識,由其負責學堂最為合適不過。
    此外,學堂還聘請了撫辰長老作為教師,其作為長老,對於教書育人也頗有心得。
    至於剩下的兩個機構,前者則是針對頑劣兒童的教育,後者則是特地培育有意參軍的人才。
    陳雲軒是望辰郡郡守,戰力為八品武宗,能鎮得住這兩個機構。
    當然,陳雲軒實際上是負責這兩個機構,但實際上還會有對應的負責人去進行具體管理。
    第四重要程度的則為商,商者能夠促進經濟發展,鼓起錢袋子。
    “若雪,商業這方麵還得繼續依賴你了。”
    “首先是挖掘培育好望辰郡的特產,以此作為我們望辰郡的商業優勢。”
    “其次則是營造良好商業氛圍,讓商人敢於在望辰郡發展,但也不能太過放縱他們,也有張有弛。”
    “最後則是加強郡間合作,構建襄州商業網絡,尤其是襄南四郡這一塊,要形成以望辰郡為中心。”
    望辰郡的特產有漆器、扇子、稻穀等等,在商品這一方麵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
    然而林同曦覺得或許還有特產沒發覺出來,便讓蘇若雪繼續留意。
    至於商業氛圍,則是讓蘇若雪作為商會會長,思考出有利於商業有序發展的政策,為望辰郡製定、調整政策形成依據。
    在解釋第二點時,林同曦還特地打了個經典的比喻:“市場是一雙無形的手,政府則是一雙有形的手。”
    林同曦和蘇若雪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管好這兩雙手,培育好無形手,但也要用有形手去防止無形手亂搞。
    最後則是流,算是四個階層外的所有民眾。
    “小九,需要你退出軍隊了。”
    “你有更重要的任務,也是你最熟悉的任務。”
    “利用優伶、婢女、娼妓、乞丐、惡棍等這些下九流人物,構建情報網,以望辰郡為中心,重點放在襄南四郡,向襄州輻射。”
    “最好是建立起一個地下情報機構,猶如‘夜鴉莊’一般。”
    “對此,我們會給予支持。”
    這其實是小九的老本行,也是小九最為擅長的地方——搞情報。
    在接到這一任務時,小九立刻不假思索地接下這個任務,道了聲“是”。
    在安排完任務後,林同曦離開了林府,尋找起魯木通。
    在離開光陽縣之前,林同曦特地去了一趟青石村,找到魯木通。
    這些日子裏,魯木通不負眾望,成功發明出了利用水力進行灌溉的工具。
    魯木通雖說沒什麽發明天賦,但對於發明的執著吸引到了林同曦。
    對此,林同曦特地將其帶到了望辰郡,並劃出一個專門的地方供魯木通研究。
    “同曦兄弟!你來了!”魯木通見到林同曦,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欣喜若狂地分享起自己的見解。
    “果然,我試了一下,水開的時候會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力量存在。”
    “蒸汽會將緊密封著的蓋子推開……”
    魯木通分享起自己的見解,同時又說起了他對於水力、風力的研究。
    “嗯,幹得不錯!”林同曦認真聆聽,內心暗喜。
    說不定……神州大陸的科技水平會因此突飛猛進!
    除了林同曦外,其餘人也在按照分工努力著。
    在幾人的齊心協力下,望辰郡迎來了蓬勃發展。
    喜歡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請大家收藏:()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