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有趣 王爺點名要找的女人
字數:3454 加入書籤
清河崔氏曆經數朝,如今在朝堂之上雖已勢微,但作為曾經的望族從來都沒放棄過布局,朝中宮中自然不可不安插人脈。孫嬤嬤便是崔家幾十年前派去宮中的,隻是她的位置並不重要,身在皇宮時能給崔家提供的幫助就很有限,更遑論如今已不在其位。
孫嬤嬤是聰明人,不知道為何公子要讓她前往謝府,她從不問,隻做公子交代之事。
“公子,這是謝二小姐所贈之物。”她將裝著茶盞的盒子推到崔銘修麵前。
崔銘修打開盒子,從中拿出建盞握在手中,仿佛還有幾分溫熱。從前她總愛為他點茶,隻是茶技卻不怎麽好,他不願勉強,便總是傷她的心。
“她為你點茶了?可還喝得下口?”崔銘修問。
孫嬤嬤笑答:“是的,二小姐點了一手好茶,茶百戲也十分在行。”
崔銘修的臉冷了下去,握著茶盞的手指關節發白,“她還會什麽?”
孫嬤嬤眼見公子麵色不善,更不敢有所隱瞞,“二小姐禮儀極好,完全不需奴婢從旁指點。她喜食甜,最喜桂花糕;愛看書,最喜看遊記雜錄;為人謙和有禮,從不苛待下人;性子灑脫活潑,見識不凡;謝大人夫婦對其愛護有加,在謝府算是說得上話的。”
孫嬤嬤的每一句話都引得崔銘修臉色或陰或晴,謝無曇的喜好,有他熟悉的,亦有他陌生的。她是她,又不是她,他此刻的情愫完全因她而亂。
孫嬤嬤說著頓了頓,片刻又道:“隻是……二小姐當年離都之事,奴婢實在問不出。無論是原因,還是經曆。還望公子恕罪。”
孫嬤嬤作勢要跪,崔銘修托了托她,“無妨,你打聽得已經夠多了。這茶盞是她所贈,本該屬於你。這十兩金請嬤嬤收下,茶盞我便留下了。”
建盞再貴重,也不值十兩金,孫嬤嬤訝然,但她知道這位公子的性子,遂不敢忤逆將金子收入了懷中。
船靠了岸,孫嬤嬤下船後,篷船再向河心而去,也不知駛向何方。
城北懷恩王府內,蕭轍正在簷下逗著一隻八哥,八哥蠢笨,調教了半年依然不能言,他已然失了耐性,對著立在一旁的洛城道:“將這隻鳥給本王燉了。”
飛聲進來時,正聽得蕭轍這句,他一個激靈與洛城交換了個眼色,不敢再往前。
蕭轍卻是個眼尖的,早瞅見了人,“怎麽,也想本王燉了你?”
飛聲不敢再躲,恭順地上前躬身道:“王爺,那日的姑娘已經找到了。”
蕭轍眉目一挑,瞬間掃盡方才的陰霾,“查了十多日,終於查到了,本王身邊的人就數你最能耐。”
飛聲一陣惡寒,快嚇哭了。他可不敢說,那位姑娘可是有神通之人,馬車入了帝都便隱了蹤跡,丁點線索也沒能找到。就像……就像有一群人專門幫她掩蓋了行蹤一般。不過多虧他機靈,將四品以上的官員逐一摸了一遍,但四品的京官實在不少,所以才耽誤了十多日。
“是什麽來頭?還不快說。”蕭轍有些不耐煩。
飛聲不敢再耽擱,“是兵部尚書謝欽的嫡次女,名叫謝無曇,九年前離開帝都,那日正是她回都之日。”
蕭轍笑得玩味,將那個名字在口中叨了一遍,“謝無曇。無曇,名字挺有趣,人更有趣,本王喜歡有趣之人。”
飛聲嘴角一抽,在心中暗歎那謝家小姐真是倒黴,被王爺稱為“有趣”的人,通常都沒什麽好結果。他不敢再妄加揣摩,便又道:“王爺,屬下查謝二小姐時,還有另一人也在查她。是少師,崔大人。”
“崔銘修?”蕭轍記得這位少師大人,他邪惡一笑,“那不是更有趣了。你拿著那東西去找謝小姐,問問她本王接下來該如何?”
飛聲啞然,半晌才應了一聲,卻不敢讓自家王爺聽出他的不情願。又聽了幾句訓,他才行禮告退,走出院子時見洛城提著那隻笨鳥正往廚房去。
“這笨鳥你還真要拿去燉了?”飛聲問。
洛城皺眉,“王爺的命令,你敢違抗?”
飛聲白了他一眼,“過幾日王爺心情好了,又得讓你去捉一隻,到時還得重頭調教。”
洛城覺著飛聲所言甚是,便問:“那依你之見該如何?”
飛聲道:“笨鳥你先養著唄,燉隻鴿子給王爺吧。”
洛城歎了一聲,“真是麻煩。”
“麻煩?”飛聲失笑,作勢要接過洛城手中的八哥,“你嫌麻煩,不去我倆換換差事。”
洛城手上一緊,將鳥籠掩在身後,“女人更麻煩,何況還是王爺點名要找的女人。”
飛聲無奈,隻得目送洛城離開。
自先帝興學以來,太學便從國子監搬至朱雀大街東側的錫慶院,而與太學隔河相望的則是帝都最出名的毓坤書院。
毓坤書院之所以出名,並非因其有多少出侯拜相的學員,而是因為學院所收的是女子,所授的是女學。
大周之內,女子學院也有不少,但教的皆是《女誡》、《閨範》之流。真正將女子當成男子一般教授君子六藝的學院,隻毓坤書院一家。
卻說這毓坤書院的創立也頗具傳奇色彩。先帝興學之初,為廣納學子,任命了當世大儒宋先生為國子監祭酒。這宋大儒的夫人也出自名門世家,自前朝同宗裏便出過好幾位名士。
一次夫婦倆就男女之別進行探討時,宋大儒無心說了一句女子不如男,這真是觸及到了宋夫人的逆鱗。宋夫人一氣之下,於朱雀門外搭了台子與宋大儒一辯高下。據說連先帝都遣了內侍前往觀賽並實時匯報,真稱得上萬人空巷。
最後那場論辯,雙方皆有勝負,誰也沒說服誰,誰也說不清男女誰更強。
宋夫人是要強之人,豈肯就此服輸,於是論戰之後她自己出資在錫慶院對麵建了一座專供女子研學的書院。
學院建立之初,並無太多小姐前去求學,直到當年在毓坤書院就學的盧家三小姐女扮男裝中了進士,先帝賜其“巾幗不讓須眉”的禦筆後,毓坤書院一舉成名。
盧家三小姐後來嫁給了當時的懷恩王,將禦筆贈予了書院,如今那副禦筆親書的字還掛在書院的正堂。
喜歡決定獨美後,前夫也重生了請大家收藏:()決定獨美後,前夫也重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