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創意園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什麽樣的視覺元素組合,能在保持‘抽象’和‘怪誕’的前提下,形成更強烈的、但又不至於完全失控的視覺衝擊?”
當秦朗堅持要用那些“粗糙”的廢料時,她不再是單純地排斥,而是開始琢磨,
“如何通過更精細的工藝處理,比如特殊的打磨、拋光、做舊、或者........”
她甚至開始主動地,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優化”秦朗那些瘋狂的想法。
“你這個齒輪和電路板的連接方式太生硬了,”她皺著眉,拿起工具,
“可以試試用冷連接技術,或者幹脆設計一個銀質的、帶有解構風格的連接件,讓過渡更自然......”
“這些碎玻璃的顏色太雜亂了,雖然你想表達‘破碎感’,但視覺上沒有焦點。”
她翻出自己的色卡,
“可以考慮保留一兩種主色調,比如用深藍和銀灰色為主,少量點綴其他顏色,形成一種混亂中的秩序感。”
“這個鏈條的懸掛方式……太隨意了。我們可以設計一個不對稱的、帶有幾何切割感的掛鉤,讓它本身也成為設計的一部分,呼應整體的‘破碎’主題。”
蘇淺夏一邊說著,一邊動手修改。
她的動作專業而嫻熟,即使處理的是她曾經嗤之以鼻的“垃圾”,也帶著一種嚴謹的美感。
秦朗在旁邊看著,眼睛越睜越大。
他發現,蘇淺夏一旦開始認真起來,即使是在他劃定的“抽象”框架內,也能玩出許多他之前完全沒想到的花樣。
她能精準地找到那些讓“怪誕”變得更“和諧”即使是怪異的和諧...
讓“混亂”呈現出某種“內在邏輯”的關鍵點。
更讓秦朗驚訝的是,在討論某個細節時,蘇淺夏看著一堆廢棄的彈簧和紐扣,突然冒出了一句,
“……或者,我們可以幹脆放棄‘連接’,用一種……類似‘爆炸瞬間凝固’的結構。
把這些零件懸浮固定在一個透明的樹脂塊裏?就像……時間的琥珀?”
這個想法,比秦朗之前所有的構想都要更加大膽,更加“抽象”,甚至帶著一種詭異的詩意。
秦朗看著蘇淺夏那張依舊清冷,但眼神中卻閃爍著某種奇異光彩的臉,第一次對這位冰山美人產生了刮目相看的感覺。
“蘇同學……”他嘖嘖稱奇,
“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這濃眉大眼的,也開始‘叛變’革命了?這想法,夠野!我喜歡!”
蘇淺夏被他調侃得有些不自在,臉上微微泛紅,別過頭去,
“我隻是……在現有條件下,尋找最優的表達方式而已。”
嘴上雖然這麽說,但蘇淺夏自己也意識到,她的心態,確實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轉變。
從最初的極度抗拒,到被迫接受,再到現在的……
似乎有那麽一點點“破罐破摔”式的投入,甚至開始覺得,這種挑戰常規、顛覆傳統的設計過程,好像……
也沒那麽令人難以忍受?甚至……還有那麽一絲絲……病態的刺激感?
天啊!我到底在想什麽?
蘇淺夏趕緊甩了甩頭,把這危險的念頭驅逐出去。
一定是秦朗這個家夥的瘋病傳染給我了!一定是!
但無論如何,這次爭論之後,兩人之間的合作關係,似乎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不再是單純的對抗,而是變成了一種……奇怪的、以“抽象”為共同目標的……“同流合汙”?
連續幾天高強度的“抽象藝術”創作,即使是精力旺盛如秦朗,也感到了絲絲疲憊。
而蘇淺夏,更是身心俱疲。
每天麵對那些奇形怪狀的廢料,絞盡腦汁思考如何將它們“合理地”組合成一件“怪誕而和諧”的作品。
還要忍受秦朗時不時冒出的更離譜的點子,她的精神已經繃緊到了極限。
更糟糕的是,他們似乎陷入了瓶頸。
那個《都市回響》的雛形,在蘇淺夏的“技術加持”和秦朗的“靈魂注入”下。
雖然比中期評審時看起來“完整”了一些,細節也更“考究”了一點,但總感覺還缺點什麽。
缺點那種......能真正讓人眼前一亮...或者眼前一黑...的“點睛之筆”。
兩人對著那件半成品,大眼瞪小眼,都感到一陣靈感枯竭。
“不行了不行了,”
秦朗率先癱倒在椅子上,伸了個懶腰,
“腦細胞陣亡了。再這麽憋下去,非得憋出內傷不可。”
蘇淺夏也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難得地沒有反駁。她確實需要換換腦子。
“我有一個提議!”秦朗突然坐直身體,眼睛發亮,
“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我們不能總在象牙塔裏閉門造車!走!我們去街頭尋找靈感!”
“街頭?”蘇淺夏皺眉,
“去哪裏?”
“當然是去最有藝術氣息的地方!”秦朗拿出手機,迅速搜索了一下,
..........
“我知道有個地方,江寧市的創意園!那裏以前是舊廠房,現在改造成了藝術區,到處都是畫廊,工作室,塗鴉牆。
還有各種稀奇古怪的裝置藝術!絕對是咱們這種‘非主流藝術家’的靈感天堂!”
蘇淺夏有些猶豫。
她本能地抗拒這種“計劃外”的活動,而且一想到要和秦朗一起去人多的地方,就感覺有點頭疼。
但轉念一想,一直待在宿舍裏對著那堆廢料,也確實想不出什麽新東西了。
出去走走,看看真正的“當代藝術”是什麽樣子,或許......真的能有所啟發?
最終,在秦朗的軟磨硬泡和她自己那一點點“換個環境或許能找到突破口”的僥幸心理驅使下,蘇淺夏半推半就地同意了。
於是,兩人打車來到了位於市郊的創意園。
和校園的寧靜不同,這裏充滿了自由、不羈甚至有些混亂的藝術氛圍。
斑駁的紅磚牆上畫滿了色彩鮮豔、風格各異的塗鴉。
廢棄的廠房被改造成了前衛的畫廊和設計工作室。
路邊隨意擺放著用各種廢棄材料製作的裝置藝術,形態古怪卻引人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