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展覽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當然,意外也在所難免。
比如,秦朗在嚐試用一種新買的強力熒光膠水粘合碎玻璃時,手一抖,差點把膠水滴到旁邊正在全神貫注打磨零件的蘇淺夏的頭發上...
幸好蘇淺夏反應快,及時偏頭躲過,但還是被嚇出一身冷汗,狠狠地瞪了秦朗一眼,並警告他“再毛手毛腳就剁手”。
還有一次,蘇淺夏在給某個部件拋光時,不小心打翻了一整盒用來做模型點綴的,極其細密的彩色亮粉。
亮粉如同煙花般炸開,灑滿了半個桌子。
也沾染到了旁邊尚未完全固定的作品主體上。
兩人都愣住了。
正當蘇淺夏懊惱地準備清理時,秦朗卻盯著沾上亮粉的作品,眼睛一亮,
“等等!別擦!這樣...好像...更有夢幻感了?像不像...星塵的眼淚?”
蘇淺夏:“......”
雖然覺得秦朗的比喻很惡俗,但不得不承認,那些意外沾染上的,細碎而閃亮的亮粉,確實給作品增添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迷離而破碎的質感。
於是,這盒被打翻的亮粉,也意外地成為了最終作品的一部分。
.......
就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兩人通宵達旦,進行最後的組裝和調試。
林語嫣帶著熱氣騰騰的夜宵,像一陣風似的衝了進來。
“當當當!本小姐的愛心投喂來啦!你們的‘驚世駭俗’大作搞定沒有?”
當她看到桌子上那個基本成型的最終作品時,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了。
那是一件......項鏈?
或許吧...
主體是那個經過精細處理但依舊扭曲的齒輪和電路板圖騰,上麵用更複雜的結構鑲嵌、懸掛、纏繞著各種廢棄零件——
彈簧、鏈條、紐扣、甚至還有幾小段顏色詭異的廢棄電線。
整個作品呈現出一種極度不規則、仿佛隨時會解體的造型。
色彩更是大膽到刺眼,熒光綠,死亡芭比粉,金屬原色,鏽跡、以及那些意外灑上去的彩色亮粉,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在燈光下,它閃爍著一種怪異的、混合了廉價與“藝術感”的光澤。
林語嫣圍著那個作品轉了兩圈,張了張嘴,想誇獎,卻發現詞匯庫嚴重不足。
“呃......這個......真是......獨一無二啊!”
她憋了半天,終於擠出一句幹巴巴的讚美,
“顏色......很豐富......造型......很有個性......一看就......不是凡品!”
意思根本不是人做的...
秦朗得意地揚了揚下巴道,
“那是!這叫《都市的回響》,怎麽樣,夠不夠震撼?”
蘇淺夏則疲憊地靠在椅子上,看著眼前這個凝聚了他們無數心血的“怪胎”,心中五味雜陳。
它醜嗎?好像挺醜的。
它怪嗎?確實很怪。
但......看著看著,她又覺得,它似乎真的有一種......說不出的“魔力”?
那種混亂、破碎、衝突背後,仿佛真的隱藏著某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和力量。
在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刻,秦朗和蘇淺夏終於將這件名為《都市的回響》的作品,連同厚厚一遝設計理念說明,一起提交給了大賽組委會。
看著作品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收走,兩人都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仿佛打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戰役。
至於這件“驚世駭俗”的作品最終會得到什麽樣的評價,是驚嚇還是驚喜,他們誰也無法預料。
但至少,他們把它做出來了。
以一種誰也沒想到的方式。
..........
江寧大學藝術中心,這座平日裏就充滿了各種“高深莫測”氣息的建築,此刻更是熱鬧非凡。
寬敞明亮的展廳內,按照參賽編號,整齊地陳列著一個個透明展櫃....
燈光璀璨,人聲鼎沸。
大部分展位前,都圍著或多或少的參觀者,有學生,有老師,也有一些聞訊而來的校外人士和媒體記者。
漂浮著低聲的讚歎、專業的討論,以及……在某個特定的角落,毫不掩飾的困惑與竊笑。
這個角落,正是屬於JD07小組——秦朗與蘇淺夏的展位。
他們的展櫃,被安排在一個相對顯眼的位置,或許是主辦方有意為之,想增加點“話題性”。
而他們的作品,《都市的回響》,就那樣靜靜地躺在黑色絨布的襯底上,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卻又該死地吸引眼球。
在它旁邊的展櫃裏,是唐薇薇團隊的《閃金歲月》係列。
那套用頂級紅寶石,黃鑽和鉑金打造的首飾,設計雍容華貴,工藝精湛絕倫,在射燈的照耀下流光溢彩,散發著令人窒息的“金錢芬芳”和“正統審美”的光芒。
參觀者們經過時,無不發出低低的驚歎,紛紛稱讚其“典雅”,“奢華”,“具有市場價值”。
而緊鄰著的《都市的回響》……畫風則完全是另一個次元。
鏽蝕的齒輪,扭曲的電路板,閃著怪異光芒的碎玻璃,胡亂纏繞的鏈條和電線...
還有那意外灑上去的、如同廉價舞台妝的彩色亮粉……
整個作品散發著一種混合了工業廢墟,電子垃圾,以及某種精神錯亂美學的詭異氣息。
它就像是華麗晚宴上突然闖入的一個衣衫襤褸,滿身油汙的拾荒者,充滿了挑釁意味,又帶著點莫名的“存在感”。
不出所料,JD07的展位前,聚集了本次展覽中最龐大、也最喧嘩的圍觀人群。
但人群的反應,卻呈現出極其鮮明的兩極分化。
大部分普通學生和老師,以及那些被“創意大賽”名頭吸引來的校外人士,臉上都寫滿了同一種表情:茫然。
“這……這是個啥?”
一個男生撓著頭,滿臉困惑地問同伴。
“項鏈?不像啊,這戴脖子上不得剌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