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咱們就該這麽辦
字數:4586 加入書籤
餐桌旁,眾人彼此對視著目光,都顯得有些欲言又止,
如果外貿組的小組長以成員職位來評定,那必定是寧省的郭友軍當仁不讓,因為他是寧省外貿局業務處的科長。
如果郭友軍當小組長,那副隊長隻能是林市的李向東,和江省中馮玉剛與吳二才之中二選一。
可關鍵是,這次赴蘇團是江省外貿局牽頭,進出口總局配合,林省和寧省並不是主力軍。
尤其是蘇國人訪華期間,中蘇之間的業務,大部分都是江省的人在接洽,其中流程也隻有江省外貿局的人最清楚。
你讓寧省的科長來給三省業務小組做組長,雖然職位夠了,但業務能力誰能保證?
郭友軍聽得李向東所言,嘴角不由勾起弧度,但不表態,隻是慢悠悠的喝著枸杞水。
在場所有人,要論職位而言,就他一個正科,還有爭的必要嗎?!
但這個時候,誰先開口毛遂自薦,誰就在氣勢上落了下乘。
李向東成功把內部矛盾攪起來了,便悠哉悠哉的吃飯了,選擇沉默。
吳二才和馮玉剛彼此交換著眼神,二人都知道己方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科長坐鎮,
但這不能怪他們,因為文革的問題,華夏各省外貿局的業務處,一直是屬於青黃不接的狀態。
涉外嘛,所接觸的事情本就複雜,也更容易被人針對,導致很多處長級不是下放了,就是提前退休了。
這也間接導致各省級外貿單位有處級業務部,但部門裏最大的職員,可能也就是科長,副科長。
江省外貿局業務處之前的處長早就退休了,比較年輕的科長也因為過度勞累人沒了,就剩下一個副科長趙振業頂著,也被戲稱為業務科。
科級部門和處級部門那能一樣嗎,但無奈實在是沒有大咖撐門麵,又有啥辦法?!
偏偏業務處跟別的部門還不一樣,別的部門可以空降領導,會點紙上談兵就行,可業務處的職責就是外貿,一般人來了都幹不了這活!
所以江省業務處的幾名科員,包括副科長趙振業,都是一門心思想立功,然後趕緊升職,盡快把江省外貿局業務處名聲打響。
論資曆,這些科員都是不缺的,他們缺的是立功的機會,這次赴蘇國破冰,就是他們最好的立功機會,每個人都憋著勁呢。
而且臨來時,局長朱向國給眾人都開了動員會,明確表示,這次赴蘇訪問,是業務處全員升職的契機!
隻要這次行程圓滿,不出簍子,能在那邊多簽訂單,那回來之後,資曆夠的老科員,完全可以提副科或者正科!
目前,江省外貿局業務處唯一的副科長還在廣交會沒回來呢,林省和寧省訪問團中竟然出動了科長和副科長,這本身就是對江省外貿局的無聲壓製。
江省外貿局為這次赴蘇努力了多久,現在馬上就要開花結果了,業務處就因為沒有科長帶隊,就要把小隊長的職位讓出去,怎麽可能?!
可現在尷尬的情況就是,論資排輩,江省外貿局業務處,就是最被動的那個!
實在是忍不住氣氛的沉悶,馮玉剛率先打破沉默,開口道:
“這次咱們三省合作是大事,雖說我這邊職級不如兩位領導,但我們省牽頭做了不少前期準備,也算對流程熟門熟路。”
“要不這樣,我先掛個臨時組長,負責協調日常雜事。”
“林省李向東副科長經驗豐富,寧省郭友軍俄語和談判都是一把好手,你們倆暫時當副組長。”
“咱們哥仨一個主內兩個主外,有大事兒咱仨商量著來,絕對不搞一言堂!”
“等到了蘇國那邊,咱們一時半會也回不來,等大家對業務都了解了,然後我撤,二位輪流做小隊長。”
“這樣把先頭攻堅的任務交給我們江省,也能讓兩位兄弟省份,輕鬆點不是?!”
李向東不語,寧省的一名業務員皺眉開口:“好聽的話誰都會說,這次去蘇國訪問,是兩國關係的緩和點,重中之重。”
“我承認,江省外貿局是這次訪蘇行動的牽頭者,也在前期忙了不少任務,可有科長在這裏,你一個科員來當組長不合適吧?”
遂看向林省的李向東,繼續道:“李副科長,您說是吧?!”
這人說話時陰陽怪氣,把李副科長幾個字咬的賊重,令李向東和馮玉剛齊齊皺眉。
李向東放下了鋁飯盒,取出手絹擦了擦嘴,笑道:“我承認兄弟你說的沒錯,但我更傾向於馮玉剛的言論。”
“這次赴蘇之行不隻是我們三省外貿局的事,更是國與國之間的大事,在大是大非麵前,科長,副科長,還是科員,沒區別,應一視同仁!”
“我李向東看中的是能力,我們林省也是講究有能者舉上,這符合國家的政策,所以...”
李向東話音一頓,見眾人目光都望向自己,便嘿嘿一笑道:
“不如我們來個評比吧,用能力來說話,哪方能力最優秀,誰就做小組長,這樣也能服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言罷,李向東看向郭友軍,問道:“郭科長,您覺得呢?”
郭友軍全程沒發表言論,見李向東問到自己身上了,不由皺了皺眉,暗道這個中年副科長,不是個省油的燈。
便笑道:“我同意李同誌所言,咱們業務小組是對蘇的尖錐,必須讓找個有能力的人來做小組長,而不是因為官職。”
遂目光在馮玉剛和李向東臉上掃過,繼續道:“那伊李同誌所言,怎麽評比,比較合適呢?”
李向東從公文包裏取出了文件袋,對著眾人晃了晃,然後放在桌子上,又當著眾人的麵拍了拍:
“很簡單,我們是攻堅團隊,業務能力無非俄語能力,外貿經驗,以及對項目的了解程度。”
“俄語能力這一關就算了,真要比俄語,咱們都要輸給江省的小同誌,那咱們就從外貿經驗和對項目了解程度,兩方麵入手。”
“這項目表是領導們剛下發的,我們每個人都是剛剛接觸,這正是考驗我們個人能力的時候。”
“這樣,在我們登上輪渡之前,也就是我們徹底動身去蘇國之前,我們大家再碰頭一次。”
“屆時以研討會的方式,來討論一下我們各自接下來的計劃與計劃落實。”
“到時候在研討會上,誰的對蘇項目落實計劃最詳細,那就做業務組的小隊長,其次再從剩下的人中選出兩名優秀的,做副隊長。”
言罷,李向東揚了揚下巴,示意郭友軍和馮玉剛二人,發表自己的看法。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向東提出這麽一套有悖現實的評比方法,明顯是在弱化寧省科長的存在感,替江省科員在壯聲勢。
畢竟說到業務,江省的業務處成員,可是全程在跟蘇國溝通,對於落實項目這一塊,絕對手拿把掐,最有發言權!
郭友軍皺著眉頭陷入沉默,他本以為這次的小隊長一定是自己了,卻沒想到李向東拐了個大灣,把他繞了進去,似乎在幫著江省?
同意吧,他這個科長白來了,來的完全沒有意義,若論對蘇國的了解程度,誰能比得上江省?!
不同意吧,國家政策就是有能者上位,縱然他們在內部間搞點資曆排輩無傷大雅,可這是三省同處,國家眼巴巴盯著呢,誰敢充大輩?
他要是唱反調,很容易被扣上官僚主義的帽子,若是被有心人舉報,搞不好訪蘇成員的指標都混沒!
但現在的問題是,三省的領導已經把隊伍融合了,就該知道三省成員誰都不服誰,會出現爭權的問題。
但領導居然完全沒有任命小隊長的意思,那不就是任由他們自己去爭嗎?!
沉吟了片刻,他用眼神製止了寧省的其他幾人,遂笑道:“李向東同誌說的對,咱們就該這麽辦!”
喜歡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獨棍請大家收藏:()重生1977,我竟成了家中獨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