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規則之內的取巧者,又怎麽鬥得過這製定規則的創造者呢?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A+A-


    “鄭總說的沒錯,那些民工不想著理解我們這些企業家,反倒是一個勁的曲解我們,真是忘本!”
    “沒有我們,他們有工打?估計還在地裏刨地呢!”
    “還搞什麽涉黑舉報!各位,我們這些納稅大戶、創造就業崗位、帶動經濟發展的企業家什麽時候就成為了社會的害群之馬了?”
    “功勞看不見,反倒是揪著一個欠薪問題就不放了!我就想不通了,為什麽誰做的貢獻越多,誰受的委屈就越大!”
    “這一個小小的欠薪問題他們為什麽就緊抓著不放呢!”
    “別的不說,就說咱們吳總!那可是咱們京州市的政協委員,咱們市的人民企業家!”
    “誰評的?那是市委!那人民企業家的榮譽稱號也是咱們京州市的市委書記李達康李書記當初親自頒的獎!官方認證!誰不服?”
    “唉,馬總,市委是市委,市政府是市政府,現在是市政府要大力整治欠薪。”
    一位周姓企業家看熱鬧不嫌事大,直接在此時拱起了火。
    “市政府怎麽了?我問你,市政府服從誰的政治領導?市長又服從誰的政治領導?”
    “是市委!市政府再怎麽樣也得在市委的領導下展開工作吧!”
    看著眼前這位有點上頭的馬總,其他人頓時噤若寒蟬。
    牛,夠膽!你幹脆改姓牛吧!這樣就是名副其實的牛總了!
    市委和市政府之間的是是非非也是你能評價的?
    這兩者一鬥起法來,你這種企業家估計沾上點餘波就沒了。
    “咳咳咳!馬總,慎言!”
    此時,剛才還被拱火上頭的馬姓企業家就反應了過來。
    完了,當出頭鳥了!沒錯,就是出頭鳥!
    其實對於市政府準備整治欠薪現象的意誌,在座的各位欠薪企業家都是抵觸、甚至怨恨的。
    隻是商人都精,再有意見都分得清大小王。
    俗話說得好:民不與官鬥!
    他們這些企業家在普通人眼裏或許就是人上人,但在掌握權力的領導麵前,說你是企業家就是企業家,說你是普通民眾那你也必須是普通民眾。
    規則之內的取巧者,又怎麽鬥得過這製定規則的創造者呢?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企業做的再大也沒資格在公司門口掛國徽,但各級政府別管多小,哪怕是鄉鎮一級的政府單位,他的門前也可以國徽高懸!
    這個就叫權威!
    所以,書記能認證他們為人民企業家,那你覺得市長有沒有權力再重新為他們審核一遍,看看哪些已經喪失了作為人民企業家的社會良知?
    因此,書記和市長之間的大小王劃定也是你能開口的?見到哪個你都得稍息立正!
    “咳咳咳,各位,我剛才的意思是市政府和市委的領導我們要一起服從。”
    對此,馬姓企業家也隻能趕忙找補,但似乎於事無補。
    是的,當著這麽多人說出這番言論,隻要有心人隨便傳播一下,說不定哪天就傳到某位領導耳中。
    這位領導甚至都不需要是市長本人,隨便一位市長派係中還想進步的領導聽到都知道該怎麽做。
    事辦完,再在市長麵前有意無意地提一嘴,然後市長都不需要做出任何反應,人就被妥善處理了。
    當然了,這個妥善處理是為某位企業家提供一個適合其“個人”的經商環境。
    比如說,對這位企業家提高要求,讓其免費享受一場來自政府對其企業的全方位“體檢”。
    打鐵還需自身硬嘛,對企業的高標準要求也是對企業的健康發展負責,這一點市政府責無旁貸!
    總之,到時候企業家要做的就是服從和理解,就是這麽簡單!
    “理解,理解!馬總這是喝多了!酒後之言,大家夥都不會當真的。”
    嗯,嘴上這麽說,但今天在座的都是些老狐狸。
    在這勾心鬥角的生意場上,任何人都可能擺你一道。
    “既是酒話,那我們繼續吧!”
    組局人吳澤工出言將談話拉回了正軌。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對於市政府的態度我們應該如何應對,是積極配合,還是……”
    說人話就是:欠的薪,該不該吐出來?
    吐錢,那就是剜他們這些人的心頭肉!
    聞言,剛才還肆意發言的眾人就啞了火,沒人敢先表態。
    大家都在等那個先開口帶節奏的人,因為出了事也是先處理那個先帶節奏的人嘛!
    “吳總,您在市委有人脈,您覺得我們該是個什麽章程?”
    一直沒有開口的南風城投董事長郭臨緩緩發問道。
    聞言,眾人皆翹首以盼地看著人脈最廣的組局人吳澤工。
    但吳澤工哪裏不知道郭臨這是在帶他的節奏?
    “什麽市委的人脈?那就是市委領導和我吳澤工本人之間的親清政商關係嘛!”
    “跟你們一樣,我也是在重要政商活動時聆聽領導訓示的一名為社會做出些許貢獻的普通企業家,什麽人脈不人脈的,你們可真會抬舉我。”
    麵對吳澤工的這番親清政商關係的言辭,眾人隻當是在唱戲!
    還清親政商關係?糊弄鬼呢!你吳澤工吳總什麽時候有這個境界了?
    當然了,這否定的不是親清政商關係這六個字,隻是單純的覺得吳澤工吳總還沒這個境界。
    “吳總過謙了!大家都知道,您是人民企業家嘛 ,我們各位充其量也就是些合格企業家和優秀企業家,怎麽比得過您這位人民企業家呢?”
    “當初就是在您人民企業家的頒獎認證環節,市委的李達康書記也是號召我們京州市的其餘企業家向你們這些人民企業家們多學習!”
    “是啊,現在真要說起來,今天這場聚會與其說是大夥一起商量,倒不如說是大家一起來向您這樣的人民企業家取經。”
    此時此刻,由京州市市委認證的人民企業家居然被一眾欠薪企業家們奉為了學習的榜樣,當然了,這位人民企業家自身也是欠薪企業家中的一員。
    人民企業家欠薪,人民企業家教其他企業家怎麽合理合法的欠薪,此時此刻不知道丟的是誰的臉。
    如果丟的是其個人的臉那還沒什麽,但很顯然這已經不僅僅是丟極個別人的臉了。
    人民企業家,你對不起後麵三個字不要緊,但你偏偏還要丟前麵那兩個字的臉!
    人民,有這樣的企業家嗎?
    (今天圈點米,讀者老爺們,你們每天的那三次免費“為愛發電”禮物能不能寵幸我?當然了,其他禮物更是求之不得,疊甲勿噴,圈米嘛,寒磣也得幹啊,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