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不合理的權力出現在不合理的人身上,結果誰來承擔?
字數:2084 加入書籤
“刀槍炮?”
“沒錯,就是刀槍炮,普通人一惹上,輕則缺斤少兩,重則全家遭殃。”
聞言,眾人不置可否。
但很顯然,這種刀槍炮的存在確實是普通人畏之如虎的人物。
很簡單的道理,看看這些人平時的社交就是。
一頓飯下來動不動就是這個領導、那個領導,所以這些人能掌握和接觸的資源也可想而知。
打個比方,不說一個市、一個縣,就說一個鎮。
在一個鎮裏,許多人就是鎮長都不一定見過,甚至連名都不知道。
但那些小有實力的本土刀槍炮呢?嗯,說不定你要告他的時候,有權力來做主的某位領導前一天還跟人喝酒呢!
所以說,普通人能直接接觸的資源和及時反映問題的渠道就是比不上那些人。
普通人為之跑前跑後、這個手續那個手續給辦下來的事,也許就是人家在飯桌上一句話就能溝通出來的事。
因此,一個清親政商關係的要求和概念才會出現。
這種個要求的本身就是為了防止資源因權力關係的遠近而過度集中。
權與錢必須分的清清楚楚,如果兩者直接掛鉤,那金錢就可以直接或間接的置換權力,到了那時,不合理的權力出現在不合理的人身上,產生的後果和影響都是不可接受的。
而這個不可接受的後果和影響最後會是誰來承擔呢?毫無疑問,就是絕大多數的普通人。
就拿這個欠薪案例來說。
欠薪企業為什麽有恃無恐?為什麽穩如泰山?
不就是因為它和權力的親疏遠近更勝普通人一籌嗎?
納稅、提供工作崗位、帶動經濟發展,這些積極作用出現在某些領導眼裏時,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會對其進行特殊對待。
畢竟,這些企業可是他們在招商引資會上,一杯紅酒一杯紅酒的談下來的。
投資、捐款,這些能直接帶動經濟發展的經濟價值創造行為,可是往他們政績本上添加的一筆又一筆。
再加上,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就形成的一些私人關係。
所以到了那時,一些什麽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之類的問題,隻要不是那種驚天動地的,某些主政官一般都是會幫助企業冷處理的。
最後,美其名曰,都是為了經濟發展的大局!
這種,就是典型的唯GDP論、唯政績論。
他們忘了,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而像這種涉及勞動工人根本利益的問題,他們居然讓工人成為為了大局讓步的那一方,這完全就是在倒反天罡、本末倒置。
“領導,我就問您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您平時吃飯喝酒都是跟什麽人一起?”
“是跟我們這些普普通通、衣著不鮮、養家糊口的糙人一起,還是和那些穿西裝打領帶、開豪車、喝名酒的有錢人一起?”
“這……”
專項整治小組的現場負責人被這麽一問,心裏居然一時間有種沒底的感覺。
因為他平時的應酬,像一些飯局、酒局什麽的,確實不是跟領導、就是和一些所謂的社會名流。
所以,這話問的他確實心裏發慌!
當然,心裏發慌的,也絕對不止他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