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為人民服務,不能打折扣!

字數:2647   加入書籤

A+A-


    “精不精神,這工作還是要抓啊!”
    “那是,我們這些人隻要在這工作崗位上一天,那本分工作就要抓好。”
    “之前,省裏就一直在保經濟和保民生之間有所爭議。”
    “最後因為這種爭議的存在,沒有形成直接硬性的標準要求,逐漸就演變成了以主政官的意誌為標準的施政現象。”
    “現在好了,爭議結束,老省長拍的板,誰敢放肆?”
    “因此,各位,我看我們隻要遵照省政府的指示辦事就是。”
    “鄧市長,你說的輕巧,說的好像我們這些市長是一把手一樣。”
    “具體執行,我們還是要回去和各自班子裏的班長商量、匯報的。”
    “那照你這麽說,如果你們市的書記有不同意見,你還要打折扣不成?”
    “唉,鄧市長,我可沒說這話,我的意思是想搞好一件事,還是要跟自己市裏的班長商量、匯報好才行。”
    “就像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不是?”
    談起和自己市的書記匯報這件事,一眾市長也是開始考慮起了自己市裏的實情。
    他們這些市長裏,有跟一把手友好共處、協同共贏的,也有關係一般、公事公辦式相處的,更有生出嫌隙、相處不融洽的。
    但這些關係的根本還是雙方之間的利益分配問題。
    要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自然就是其樂融融,但要是利益衝突,自然也會不是很愉快。
    但這時鄭俠文卻是開口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沒什麽毛病,但後麵要麵對的驗收巡查工作也要有心理準備。”
    “誰能保證,省裏派來的驗收巡視人員都有誰?”
    “四不兩直,也許剛好就是老省長親自帶隊視察呢?到那時管你市長也好,書記也罷,怎麽?還打不了你的板子不成?”
    “言之有理,是這個道理。”
    其他人聞言皆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說到底,之前的什麽疑慮隻要去考慮清楚一個權力該優先向誰負責的問題就行。
    翻譯過來就是考慮清楚麵對多項指示時,該優先聽誰的。
    嗯,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選擇,誰管帽子就優先對誰負責。
    就拿他們這些政府體係裏的市長來說,在市裏應該服從上級黨委的市委領導,在省裏就應該接受上級政府省政府的行政領導。
    其中,代表市委的書記算市長的半個領導、半個同事,而省政府的省長就是自己的省領導,而且是能直接影響自己頭上帽子的省領導,因此,優先服從誰的指示一目了然。
    更何況,就是他們市裏的書記來了,見了省長也得規規矩矩、伏低做小。
    所以,在官場上隻要搞清楚自己手裏的權力應該優先對誰負責或者優先接受誰的領導,那辦起事來就不會迷茫了。
    就像“為人民服務”的這條最高行為準則,它的出現,就是權力對人民負責的直接體現。
    畢竟,權力來自於人民嘛,所以就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
    ……
    最後,經過一陣簡單的寒暄交談後,其餘市級政府的負責人也是或多或少的在京州市市長鄭俠文這裏請教到了一些經驗。
    至於這些請教到的經驗能夠在各級政府的相關行動中起到什麽作用,那就不得而知了。
    嗯,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的情況下,就隻能騎驢看唱本,邊走邊瞧了。
    ……
    另一邊。
    隨著欠薪問題的解決,京州市的勞動務工環境也顯著性的得到了改善。
    在一些勞動侵權事件中,被侵權的人也開始優先選擇起了維權,而不是忍氣吞聲。
    這種改變,恰恰就是勞動者感受到了勞動環境的改變。
    以前是,維權沒結果、維權沒意義,因此就隻能忍氣吞聲。
    但現在不同了,維權行為付諸行動後,得到的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回家等通知,而是一個進程可查、受理期限寫明的受理態度。
    說到底,就是勞動監察部門開始從真正意義上的貫徹了自身的服務宗旨,而且是不打折扣的那種。
    嗯,隻有在服務人民時不打折扣,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的對得起那句“為人民服務”的神聖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