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都是太想進步惹的禍,搞得大家都浮躁了!
字數:3314 加入書籤
最後,這場關於欠薪問題的整治行動由近及遠的從京州市輻射到了漢東其餘各市。
並且,反響還是十分迅速的。
而這也是為什麽上麵在做一件大事時為什麽都喜歡以雷霆手段來施展的原因。
因為這雷霆手段就是態度、就是指示。
不打商量、不打折扣、不講彎彎繞繞,這就是力度之體現。
這個時候,但凡有點政治敏感度的都知道該怎麽執行上麵的相關政策指令。
所以說,要麽不做,要麽就要拿出最大的態度。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都是因為你的力度和態度讓下麵的人認為有操作的空間。
但如果相反,你拿出雷霆手段,那下麵的人自然也會知道什麽事情可以打折扣、什麽事情一打折扣就要掉腦袋。
……
省政府。
政府列席會議上。
省政府的劉省長做出了直接指示。
“經省政府黨組會議研究決定,將欠薪問題的相關整治工作,列為各級政府今年政務工作的考察項目之一。”
嗯,言外之意就是直接與政績掛鉤,而與政績掛鉤,那自然就是幹好了優先進步,幹差了挨批退步。
“另外,對於各級政府的整治成果核驗,不接受單方麵的紙麵報告形式,應采取報告、驗收相結合的對接形式來核算。”
“因此經黨組會議決定,成立專門的督查驗收小組,以市為單位,對接相關驗收核算工作。”
“並且,所有督查驗收小組的驗收核實方式均采用“四不兩直”的考察原則,不與各級政府產生直接對接關係。”
四不兩直,即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報告、不用陪同接待,直奔現場、直插基層。
而這種考察調研的視察原則也是地方政府最為心驚膽戰的視察方式。
畢竟,采取這種形式的視察原則,往往就會導致一些地方官的後知後覺。
雖然,地方官憑借著自身對於轄區的掌控力度有能力察覺到相關動向,但這涉及到一個時效性問題。
即,不能在第一時間排除隱患、排除問題,往往就是你反應過來時,暗訪的人已經發現問題並了解到了一定程度。
這個時候,你做什麽都是掩蓋實情的性質了。
但如果能夠陪同在訪查人員的身邊就不一樣了,因為這樣還有操作、應對的空間。
因此,四不兩直在是上麵了解基層情況最有效的調研方式的同時,也是令下麵各級官員最為緊張的一種視察方式。
嗯,說簡單點就和檢查作業一樣,老師要是提前告知什麽時間、什麽地點檢查作業,那隻要不想挨罰,就是借作業抄也會給作業抄好。
但如果是像四不兩直這種突擊檢查,那就是考驗學生平時的基本功了,有做作業的習慣和覺悟那就過關,但要是平時弄虛作假,也會一目了然。
……
最後,省政府的相關會議結束。
各市級政府的負責人,也就是市級政府的一把手市長們也在散會期間聊起了工作。
“鄭市長,這回您是在我們全省各級政府麵前樹立了一個榜樣啊,剛才劉省長還在大會上點名表揚了你們京州的這次動作。”
“哪裏哪裏,王市長,我們京州市這次也是趕上了試點的機會,才能對上麵布置的作業進行搶先作答。”
“要我看,你們林城真要做起來,不一定會比我們京州差。”
“鄭市長這是抬我們林城呢,我們林城能有個及格分就……”
“怎麽了,老王?你可別說林城有本難念的經,你那本經再難念,能有人家鄭市長念的那本經難念?”
“結果呢?人家鄭市長不照樣還是成為了我們全省各市政府負責人學習的榜樣了嗎?”
“就是,不過話說回來,鄭市長現在可是比我們上次在省政府一起開會時精神多了,要我看,鄭市長這是在老省長那裏取到經後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了,這工作一得心應手,精神頭都跟著上來了!”
一眾市長交談間,其中一位市長也是借此打趣說笑活躍起了這交談的氣氛。
不過,這打趣歸打趣,他們也是真羨慕。
就像那句在老省長那裏取到了經,更是恨不得取而代之。
畢竟,這取的可不單單是經,而是進步的階梯啊!
當然了,羨慕歸羨慕,人家這也是苦盡甘來應得的。
就像剛才所說,京州市有本他們見了也一樣會發怵的難經。
不信隨便找個市長問問,問他願不願意調到京州去做市長和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搭班子。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那位李書記怎麽怎麽樣,隻是兩位主管領導裏,有一位強勢了,那另一位就會很不舒服。
要是自己也是強勢的性格,那就隻能碰一碰、鬥一鬥,但人家省會京州市的市委書記是省委常委,而市長不是,你拿什麽鬥?
而要是性格溫和呢?那不好意思,這種性格和強勢的人相處就更遭罪了。
所以,見到這位鄭市長的苦盡甘來,其他人在羨慕的同時,還有敬佩,但唯獨沒有嫉妒。
隻能說,世事無常、一切皆有可能。
但就是不知道自己什麽時候也能時來運轉,一窺那進步的階梯。
還是那句話:都是太想進步惹的禍,搞得大家都浮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