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匿名舉報沒人理,實名舉報要人……

字數:3714   加入書籤

A+A-


    縣委大樓外。
    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董曉健和勞動局局長王肅全兩人開始討論起了剛才在辦公室內蕭承給予他們的指示。
    “王局長,縣委的這次動作,你心裏有底嗎?”
    “董局長,這個不重要,縣委的指示嘛,有底要執行、沒底也要執行!”
    “理是這個理,但天舟這個亂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根除的。”
    “你們勞動局打算如何入手?”
    “還能怎麽入手,勞動法不是擺在那裏嗎?”
    聽到王肅全提及勞動法,董曉健就一臉玩味地調侃道,“你跟天舟這些企業講勞動法?”
    “這不是對牛彈琴嘛!”
    “要是這些人真有這個覺悟,又何至於鬧到今天這個局麵。”
    雖然董曉健的話是將責任全推到了那些企業身上,但其實雙方心裏都很清楚,一個巴掌拍不響。
    這些企業為什麽不遵守勞動法?說到底,還有一半的責任在……
    “是不是對牛彈琴我不知道,但對於這些企業,你隻要適當的給它們緊緊皮,自然就都遵紀守法了。”
    聞言,董曉健重新打量起了王肅全這位勞動局局長。
    “老王啊,就憑你這魄力,這個勞動局局長早該由你來當了。”
    “看來還是蕭書記高瞻遠矚啊,新局長,新氣象。”
    “老董,你就別打趣我了。”
    “我這局長還是趕鴨子上架來的,能不能長久還兩說。”
    ……
    ……
    ……
    另一邊。
    在指示完各職能部門嚴厲打擊那些試圖對抗政府的企業的同時,蕭承又著手解決起了另一件民眾反映突出的社會問題。
    沒錯,這個社會問題,就是基建。
    辦公室內,蕭承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疊疊的檢舉照片。
    這些照片的取景場地,就是天舟縣大大小小的基建項目。
    其中,一張道路建設的照片最為醒目。
    照片中,在城區的一條施工道路上,整條街大大小小的門店都被藍色的施工圍欄給遮擋住了門麵。
    而這門麵一遮,整條街的門店都因這條施工道路而被迫停了業。
    在這份檢舉材料中,還附帶了一封信。
    信中寫道:天舟縣建設路,平步街,因道路一年兩修,長期施工,沿街店麵長期無法正常營業,從去年至現在,已經向有關部門申訴反映多次,但從未收到正麵答複。
    本月,聽聞縣委號召天舟社會積極檢舉反映問題,並承諾“凡檢必回”,所以本人再次嚐試檢舉,希望縣委有關領導能通過這封檢舉信,聽到民眾被長期忽略的訴求與呼聲。
    ……
    看完這封匿名檢舉信,蕭承眉頭一皺。
    一條路,一年修兩次,這是搞基建嗎?
    這裏麵的貓膩演都不演了是吧。
    還是說,有些人一直就是這麽明目張膽地搞貓膩?
    不過,蕭承也沒有僅憑一份檢舉材料就直接給事情定性,他秉承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工作原則,決定下去見識一下這一年兩修的基建道路。
    “備車。”
    “去建設路。”
    ……
    ……
    ……
    建設路。
    一家裝修精致的服裝店。
    一對中年夫妻十分不和諧地爭執著。
    “當初我就跟你說了,搞個這麽大的服裝店有風險,你偏不聽,把店麵盤的這麽大,裝修也搞的這麽大手大腳。”
    “現在好了,人家政府修路,一年還修它兩回,路一封,你吃什麽、喝什麽?”
    服裝店的老板娘開始抱怨起了自己的丈夫。
    沒辦法,一年的生意黃成這樣,兩口子不打架都算好了。
    “這我有什麽辦法?再說了,剛開那第一年的生意,你又不是沒看見,完全不愁賣。”
    “第一年是第一年,現在呢?”
    “還沒回本,修路的就來了!”
    “這怪我嗎?政府修不修路,這種事是我能決定的嗎?”
    “再說了,誰知道這公家一年能修它兩回,我又不是算命的,能算到這種事。”
    男人無奈地反駁起了妻子的抱怨。
    沒辦法,因為這事,他們這個家已經不和諧了。
    但這時候,盤門店、搞裝修,這成本都投進去了,就是想及時止損,但這路還天天修著呢,誰會接盤?
    “轉又轉不出去,現在為了等你那所謂的轉機,除了出去打短工來維持收入來源,還能幹什麽?”
    “再等一等吧,我已經給縣裏寄了檢舉材料了。”
    “檢舉檢舉,這一年來你跑了多少趟了?”
    “還不明白嗎?匿名舉報沒人看,實名舉報要人……,真不知道你到底還在期望什麽!”
    “要解決,當初不早就解決了嗎?”
    “你不懂,縣裏最近有大動作,我聽說好些人上訪檢舉都得到解決了。”
    “你聽說,你聽說!整天都是你聽說!”
    “人家就是做個樣子、搞搞宣傳給你看,你還真信了!”
    “不是,你好歹也活了三十多年了,怎麽還這麽幼稚?”
    嗯,夫妻倆,誰都沒錯。
    因為這種觀念的碰撞,隻不過是現實社會下的不同演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