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圍城血戰
字數:6002 加入書籤
“這通州城不能進啊…”王公公看到通州城下的攻防戰,又想起了在遵化城的一幕。
通州城頭的狼煙直衝雲霄,李長風勒馬駐足,望著城下密密麻麻的後金營帳倒吸一口冷氣。王公公說得對,這通州城已然成了虎狼窩。
來自後世的李長風記得崇禎二年這一仗,北京城肯定沒被攻破,通州破沒破他記不清了。進北京城肯定安全,進通州那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往西!"李長風的馬鞭劃破北風,"繞開官道!"
兩千殘軍鑽入西山密林,沿途盡是人間地獄。他們看見被焚毀的村落裏,老槐樹上吊著赤條條的屍體;看見雪地裏凍僵的嬰兒,小手還攥著半塊燒餅;看見被砍斷雙腿的老漢,在灰燼堆裏徒勞地扒拉著什麽。
烏蘭突然捂住嘴——前方官道上,十幾個後金兵正按著個披頭散發的婦人。李長風眼都沒眨,抬手就是三支連珠箭,三個韃子應聲倒地。李長林帶著親兵衝下去,把剩下的韃子剁成了肉泥。
"謝...謝謝軍爺......"那婦人顫巍巍地要磕頭,突然尖叫著指向北邊。地平線上騰起漫天煙塵,鑲白旗的狼頭大纛隱約可見。
"走!"李長風一把拽起婦人甩到馬背上。等他們翻過最後一道山梁,巍峨的北京城赫然在目,可城下圍著的後金大營,比通州還要多出三倍。
德勝門方向突然傳來震天炮響。李長風抄起千裏鏡,隻見後金軍火炮齊發,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盡數砸在明軍軍陣中。一個身披山文甲的大將揮舞令旗,轉眼被炸飛半截身子。
"那是黑雲龍的旗號!"王公公突然指著一處潰兵。隻見鑲紅旗的韃子騎兵如狼群般撕咬著明軍殘部,一杆"黑"字大旗轟然倒下,旗下將領被套馬索拖翻在地。
"去廣渠門!"王公公突然尖著嗓子喊,"袁督師的關寧鐵騎在那!"
眾人調轉馬頭,卻見東南方向煙塵蔽日。數萬鐵騎如黑雲壓城,當先一杆"袁"字帥旗獵獵作響。李長風瞳孔驟縮——那竟是袁崇煥的關寧軍!可他們身後,正白旗的韃子如附骨之疽緊追不舍。
"列陣!"李長風長刀出鞘。兩千殘軍迅速占據山坡,弓弩手在前,火銃隊居後。當關寧鐵騎呼嘯而過時,李家軍突然箭銃齊發,把追在最前的鑲白旗射成了刺蝟。
袁崇煥在馬上回頭,猩紅披風揚起一片血霧。這位薊遼督師滿臉煙塵,左臂還插著半截箭杆,卻對李長風遙遙抱拳。兩股洪流交錯而過時,李長風看見關寧騎兵的馬鞍上,都掛著兩三顆韃子首級。
"進不了城了。"王公公突然哀歎。眾人抬頭,但見九門緊閉,吊橋高懸。西直門城樓上,守軍正往礌石上澆火油,根本顧不上城下哀嚎的百姓。
李長風攥緊父親留下的兵書,突然瞥見廣渠門方向騰起狼煙。那裏有座荒廢的漕運碼頭,或許......他猛地扯過烏蘭的韁繩:"跟我來!今夜就是遊過護城河,也要把王公公和家眷送進城裏!"
夜幕如墨,籠罩著戰火紛飛的北京城。李長風一馬當先,領著眾人朝著廣渠門旁那荒廢的漕運碼頭疾馳而去。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臉頰,卻絲毫未能削減他們心中的執念——將王公公和家眷送進城裏,尋得一處安身之所。
當他們抵達碼頭時,隻見殘垣斷壁間,彌漫著一股令人窒息的死寂。岸邊的蘆葦在夜風中瑟瑟發抖,仿佛在哭訴著這場戰爭的殘酷。李長風翻身下馬,仔細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確定沒有後金兵的蹤跡後,才示意眾人停下。
“大家聽著,這碼頭雖已荒廢,但卻能成為我們潛入城中的契機。”李長風低聲說道,目光堅定地掃視著眾人,“烏蘭,你帶著婦孺在這兒稍作歇息,我和長林先去探探路。”
烏蘭微微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長風,千萬要小心。”
李長風和李長林貓著腰,沿著碼頭的邊緣緩緩前行。昏暗的月光下,護城河波光粼粼,水麵上漂浮著一些雜物,散發著陣陣腐臭。兩人小心翼翼地靠近河邊,卻發現河麵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給渡河增添了不少難度。
“這可如何是好?”李長林皺著眉頭,低聲說道。
李長風沉思片刻,突然眼睛一亮:“河邊或許有廢棄的船隻,我們找找看。
兩人沿著河岸摸索著前進,終於在一片蘆葦叢中發現了一艘破舊的小船。雖然船身有些漏水,但勉強還能使用。李長風和李長林相視一笑,合力將小船推進河中,然後迅速返回碼頭,將烏蘭等人帶了過來。
眾人依次登上小船,李長風和李長林拿起船槳,奮力地劃動著。小船在河麵上緩緩前行,冰麵被劃破,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這聲音會引來後金兵的注意。
就在小船即將靠近對岸時,突然,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李長風心中一緊,抬頭望去,隻見一隊後金騎兵正沿著河岸巡邏。月光下,金兵的盔甲閃爍著寒光,他們的臉上帶著凶狠的表情,仿佛隨時準備撲向獵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快,趴下!”李長風低聲喝道。眾人紛紛趴在船上,大氣都不敢出。後金騎兵在河岸上停了下來,其中一個金兵用馬鞭指著小船的方向,大聲說道:“那邊好像有動靜,過去看看!”
李長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緊緊地握著船槳,準備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就在這時,一隻烏鴉突然從蘆葦叢中飛起,“呱呱”地叫了幾聲。後金騎兵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紛紛勒住馬韁。
“不過是隻鳥罷了,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一個金兵罵道。
“走,繼續巡邏!”領頭的金兵一揚馬鞭,騎兵們便調轉馬頭,朝著遠處馳去。
李長風等人長舒一口氣,待後金騎兵走遠後,才緩緩抬起頭來。小船終於靠岸,眾人迅速跳下船,朝著城牆下奔去。
然而,當他們來到城牆下時,卻發現城牆太高,根本無法攀爬。李長風望著緊閉的城門,心中湧起一股絕望。就在這時,王公公突然指著城牆邊的一個排水口,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從這裏進去。”
眾人順著王公公手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排水口雖然狹窄,但足夠一個人鑽進去。李長風咬了咬牙,說道:“事到如今,也隻能試試了。長林,你留下來警戒,其他人跟我來。”
李長風率先鑽進排水口,裏麵又黑又濕,彌漫著一股刺鼻的氣味。他強忍著不適,艱難地向前爬行著。身後的眾人也依次跟了進來,狹窄的空間裏,隻能聽見他們急促的呼吸聲和身體摩擦牆壁的聲音。
也不知爬了多久,前方終於出現了一絲光亮。李長風心中一喜,加快了爬行的速度。當他鑽出排水口時,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城內的一條小巷中。眾人陸續鑽出排水口,望著彼此狼狽的模樣,心中卻充滿了喜悅。
“終於進來了!”烏蘭激動地說道。
李長風點了點頭,說道:“大家先找個地方躲起來,我去打探一下消息。”
李長風獨自走出小巷,街道上冷冷清清,偶爾能看見幾個衣衫襤褸的百姓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他來到一家酒館前,隻見酒館的門半掩著,裏麵透出一絲微弱的燈光。
李長風推開門,走進酒館。酒館裏彌漫著一股濃濃的酒氣,幾個士兵正圍坐在一張桌子旁,低聲交談著。李長風找了個角落坐下,向店小二要了一碗酒。
“客官,這世道可不太平啊,您這是從哪兒來的?”店小二一邊倒酒,一邊問道。
李長風看了店小二一眼,說道:“我們是官軍,剛從城外撤進來,想打聽一下城裏的情況。”
店小二歎了口氣,說道:“唉,如今這北京城被韃子兵圍得水泄不通,九門緊閉,糧食也快吃完了。百姓們都在挨餓受凍,日子可不好過啊。”
李長風皺了皺眉頭,問道:“那袁督師的關寧軍呢?他們不是在廣渠門與後金兵交戰嗎?”
“袁督師的關寧軍確實勇猛,打退了韃子兵的多次進攻。”一個士兵插嘴道,“可是,皇上卻聽信了奸臣的讒言,懷疑袁督師通敵,不讓關寧軍入城,如今關寧軍欠餉半年,士氣低落,恐怕也堅持不了多久了。”
李長風心中一震,袁督師是他敬仰的將領,沒想到竟然遭到如此猜忌。他付了酒錢,走出酒館,心中五味雜陳。
回到小巷中,李長風將打聽到的消息告訴了眾人。眾人聽後,都沉默不語,氣氛顯得格外沉重
“袁督師若倒,這北京城可就真的危險了。”李長林說道。
李長風握緊了拳頭,說道:“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坐以待斃。”
李長風記得他李家在北京有一處府邸。是大太監魏忠賢所蓋外宅。魏忠賢倒台後,這處宅子就被李家買走了。這宅子麵積很大,有了這個宅子,家眷們就有了安身之所。
果然,在李家一名老奴的帶領下,李長風也想起那處府邸的大致方位,心中默默祈禱著府邸還未被戰火波及。他招呼眾人,“走,去咱們的府邸,到了那兒大家就能安心了。”
一行人在昏暗的街巷中小心翼翼地穿行,沿途盡是破敗蕭條之景。房屋大多門窗洞開,有的被燒得隻剩殘垣斷壁,偶爾能聽到幾聲淒厲的犬吠,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瘮人。
終於,他們來到了那座府邸前。府邸的朱漆大門被一把大鎖鎖著,門匾上的字跡雖已有些斑駁,但仍能看出“李府”二字。
李長風突然想起他父親給的他那一把鑰匙,摘下鑰匙一擰鎖芯,鎖竟然打開了!
大家歡呼雀躍,輕輕推開大門,眾人魚貫而入。
一進院子,隻見庭院中雜草叢生,假山池沼也已幹涸,顯得十分荒涼。但好在房屋建築還算完整,並沒有遭受太大的破壞。
李長風鬆了一口氣,轉身對大家說道:“這裏就是咱們的新家了,大家先把家眷們安置下來吧。
烏蘭返身又帶回來家眷,帶著婦孺們去尋找房間,李長風則和李長林等人在府中巡視了一番,確保沒有潛在的危險。在巡視到後院的時候,李長風發現一間柴房的門虛掩著,隱隱約約傳出一些細微的聲響。
他示意眾人停下腳步,自己則小心翼翼地靠近柴房,猛地推開了門。借著月光,他看到柴房的角落裏蜷縮著幾個人影,仔細一看,竟是幾個衣衫襤褸的百姓。
“別殺我們,別殺我們……”一個老者戰戰兢兢地說道,眼中滿是恐懼。
李長風心中一軟,輕聲說道:“別怕,我們不是金兵,是明軍。你們怎麽會在這裏?”
老者聽了,眼中閃過一絲希望,連忙說道:“軍爺,我們是這附近的百姓,北京城被圍後,金兵到處燒殺搶掠,我們無處可去,隻好躲到這荒廢的宅子裏來了。”
李長風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們就繼續留在這裏吧。這宅子如今是我李家的,隻要我李長風在,就不會讓你們受到傷害。”
老者聽了,眼中滿是感激,“謝謝軍爺,謝謝軍爺……”
安頓好這些百姓後,李長風回到了正廳。王公公也走了過來,高興的說道:“我的兒啊,你是真有辦法啊!我這個幹爹能死裏逃生又回到北京,都是你的功勞。明日你跟著幹爹一起覲見皇上,一定保你個大好前程。”
“對啦,這一路上砍下的韃子首級一並帶著,幹爹一定讓你連升三級!”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