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流民抵瓊
字數:3917 加入書籤
李長風望著波濤起伏的海麵,心中感慨萬千。身旁五萬流民,經過一路顛簸,此刻也都疲憊中帶著期待。他們乘坐的大福船,在海浪中如同一葉巨舟,終於緩緩靠近了海南的三亞碼頭。
來的時候正是清晨,海南的天氣格外晴朗,碧空萬裏無雲,仿佛一塊澄澈的藍色綢緞,舒展在天地之間。而此時,朝陽正緩緩升起,那一輪紅日,像是被一雙無形的手輕輕托起,將金色的光輝灑向海麵,波光粼粼,如夢如幻。
三亞碼頭,軍旗護衛隊早已整齊列隊,他們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棵蒼鬆,守衛著碼頭的尊嚴。隊伍前方,一麵大明日月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隨著李長風的船隻靠近,樂聲響起,竟是大明版的《馬賽曲》,激昂的旋律在碼頭上空回蕩,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新生與希望。
海南治安警察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下船的流民。“立正站好!有帽子的脫帽,向軍旗行注目禮!”警察們的聲音堅定有力,在碼頭上傳得很遠。
這些流民大多來自內陸貧困地區,一生都未曾見過如此莊嚴而肅穆的場景,一時間,興奮與好奇充斥著他們的內心。他們紛紛按照警察的指示,笨拙卻又認真地站好,脫下帽子,目光投向那麵迎風飄揚的大明日月旗。在朝陽的映照下,旗幟上的圖案顯得格外醒目,仿佛賦予了他們一種無形的力量。
李長風走下船,看著這一幕,心中滿是欣慰。他深知,這五萬流民,將是海南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這看似簡單的歡迎儀式,不僅是對他們的接納,更是要讓他們明白,從現在起,他們將在這片土地上開啟新的生活,成為海南建設的一份子。
“大家聽好了!我是海南知府孫元化”孫元化站在一處高台之上,聲音洪亮地說道,“從今日起,你們便來到了海南,這裏就是你們的新家!海南有著廣袤的土地,有著無限的可能。隻要你們願意努力,未來的日子定會越來越好!”
流民們聽著孫元化的話,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人群中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儀式結束後,流民們在治安警察的引導下,有序地前往安置點。安置點早已準備就緒,一排排簡易卻整潔的房屋錯落有致地排列著。房屋周圍,是開墾好的農田,以及一些簡單的生活設施。
在前往安置點的路上,流民們看著海南的風光,驚歎不已。這裏的椰林搖曳,海風拂麵,與他們曾經生活的內陸地區截然不同。他們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然而,安置流民隻是第一步,如何讓他們真正融入海南,如何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才是李長風麵臨的更大挑戰。李長風深知,這五萬流民,有的擅長農耕,有的精通手工技藝,但要將他們合理安排,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並非易事。
他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對於那些擅長農耕的流民,將分配到大片的農田,種植海南特有的作物,如香料、熱帶水果等,這些作物在市場上有著極高的價值,不僅能滿足海南自身的需求,還能通過海上貿易,運往各地,為海南帶來豐厚的財富。而對於精通手工技藝的流民,李長風打算繼續在海南建立工坊,發展手工業,生產絲綢、瓷器等精美工藝品,進一步推動海南的經濟發展。
但要實現這些規劃,麵臨的困難也不少。首先是資源的分配問題,土地、種子、工具等資源都需要合理調配,確保每一個流民都能得到公平的機會。其次,技術的傳授與指導也至關重要,海南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與內陸不同,需要專業的人員指導流民們如何適應新環境進行生產。此外,市場的開拓與貿易渠道的建立也刻不容緩,隻有將產品順利銷售出去,才能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
海南這地界兒,自打李長風帶著五萬流民來了之後,可就熱鬧開了。為了安頓好這些新來的人,島上緊鑼密鼓地建了好幾個大食堂。這大食堂,那可真是氣派,寬敞亮堂,能容下好些人呢。
頭一個月,李長風發話了,流民們都能免費在這大食堂裏吃飯。這消息一傳開,那些流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他們之前,在內陸那是整天吃觀音土,餓死的人海了去了,日子苦得沒法說。如今居然能有免費的飯吃,這不是做夢吧?
到了開飯的點兒,大食堂外頭早就排起了長隊。流民們一個個雖說衣裳破舊,可眼神裏都透著股子興奮勁兒。隊伍裏有老人,有孩子,還有年輕力壯的後生。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哎呀,這輩子都沒敢想過能有這好事兒。”“是啊,多虧了那位李爺,咱才有這口飽飯吃。”
終於,食堂的門一開,熱氣騰騰的飯菜香味就飄了出來。那是大米飯的香氣,還有炒菜的香味,聞著就讓人直咽口水。流民們一個一個規規矩矩地進去,找了位置坐下。不一會兒,大師傅就端著飯菜上來了。白花花的大米飯堆得像小山似的,菜呢,有青菜豆腐,還有肉片炒蘿卜,看著就有食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他叫張老蔫,接過飯菜,手都哆嗦了。他看著碗裏的飯菜,眼眶一下子就紅了。在大饑荒麵前,他們一家四口餓死了兩口,僅剩下的一個閨女還被他親手賣掉了,全家就剩下他一個,沒辦法為了活命,參加了李自成的起義軍,被官軍衝散後,李爺說他是為生活所迫,過往不究,他忐忑的上了天津的大福船,沒想到大明國還有像海南這樣的天堂。他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對著食堂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嘴裏念叨著:“老天爺啊,可算是開眼了,讓咱能吃上這麽一頓飽飯。李爺啊,您就是咱的再生父母!”說著說著,眼淚就吧嗒吧嗒地掉下來了。
旁邊一個抱著孩子的婦女,也忍不住哭了起來,要不是李長風,她都準備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換著殺了吃掉呢。孩子倒是不懂事兒,看見飯菜高興得直拍手,嘴裏嘟囔著:“媽媽,我要吃,我要吃。”婦女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給孩子喂飯,嘴裏說著:“寶寶多吃點,咱以後啊,就有好日子過了。”
那些年輕力壯的後生們,雖說沒像老人和婦女那樣哭出來,可眼裏也都是感激。他們大口大口地吃著飯,心裏想著,以後可得好好幹活,報答李爺的恩情。
這時候,李長風也來到了食堂。他看著流民們吃飯的樣子,心裏很是欣慰。他走上前,對著大家說:“鄉親們,大家別客氣,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這頭一個月,大家就安心吃,以後啊,咱就得靠自己的本事掙飯吃了。海南這地兒,有的是機會,隻要大家肯努力,好日子在後頭呢!”
流民們聽了李長風的話,紛紛點頭。“李爺,您放心吧,我們肯定好好幹!”“對,以後就跟著李爺在這海南紮根了!”大家的聲音此起彼伏,充滿了幹勁兒。
吃完飯,有幾個流民主動留下來幫忙收拾碗筷。他們一邊收拾,一邊還在說著感激的話。“這食堂的飯菜可真香啊,以前哪吃過這麽好的。”“是啊,而且這食堂幹淨又敞亮,在這兒吃飯,心裏踏實。”
收拾完後,他們找到李長風,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李爺,我們想問問,啥時候能安排我們幹活啊?我們都想早點掙錢,不能老吃白食啊。”李長風笑著說:“大家別急,活兒有的是。過幾天就給大家安排,到時候,隻要大家好好幹,工錢肯定不會少了你們的。”
接下來的日子裏,流民們每天都盼著能早點幹活。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幫忙打掃安置點的衛生,整理周圍的環境。孩子們也在安置點裏嬉笑玩耍,仿佛忘記了之前的苦難。
大食堂裏,每天都熱熱鬧鬧的。大家吃飯的時候,還會互相交流著對未來的憧憬。有人說想多掙點錢,蓋個大房子;有人說想學會一門手藝,以後好養家糊口。這些簡單而樸實的願望,在這大食堂裏飄蕩著,充滿了溫情。
李長風看著這一切,心裏暖暖的。他知道,這些流民已經把海南當成了自己的家,而他,也有責任帶著大家一起過上好日子。隻是,未來的路還長,雖說大家都有了幹勁兒,可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比如,怎麽找到合適的活兒給大家幹,怎麽保證大家的工錢能按時拿到手,還有怎麽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麻煩事兒。但李長風不怕,他相信,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