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開發台灣
字數:4954 加入書籤
李長風為了更好地治理和守護台灣南部這片新開拓的領地,做出了一係列重要的人事安排。他封李長林為台灣總督,委以重任,總督府設在高雄,命其率領海南第二步兵師駐紮台灣。李長林能力出眾,在之前的戰役中就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領導風範,李長風相信他能夠肩負起治理台灣的重任,維護當地的穩定與發展。
同時,李長風任命鄭瑤為副總督,讓其率領第一艦隊駐紮台灣,並將水師基地設立在基隆港。基隆港地理位置優越,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將水師基地設在此處,既能有效掌控台灣周邊海域,保障海上貿易的安全,又能對可能來自海上的威脅做出快速反應。
李長風在勢力範圍確定後,積極向島內輸送移民,雷厲風行地開啟了對台灣南部的開發大業。在農業領域,他深知這是地區繁榮的根本,於是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台灣當地農民擴大農作物的種植規模。
他目光長遠,大力推廣經濟作物的種植,將稻穀、蔗糖、茶葉等作為重點發展對象。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李長風不惜花費重金,從大陸各地引入新的農業技術和優良品種。他派遣使者,四處尋訪精通農耕技術的能人巧匠,邀請他們來到台灣,向當地農民傳授先進的耕種方法。
在稻穀種植方麵,引入的新稻種顆粒飽滿、產量更高,且生長周期更短。農民們在能人的指導下,學會了合理密植、精準灌溉以及適時施肥等技術,稻穀產量大幅提升。原本隻能勉強自給的糧食產量,如今不僅能滿足台灣南部本地的需求,還有大量盈餘可供外銷。
蔗糖產業更是在李長風的推動下蓬勃發展。新引進的甘蔗品種含糖量極高,且易於種植和管理。他組織建立了多個大型製糖工坊,從熬糖工藝到包裝運輸,都進行了規範化管理。一時間,台灣南部的蔗糖以其優良的品質,遠銷大陸沿海各地,為當地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
茶葉種植也逐漸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李長風派人深入山林,探尋適合茶樹生長的土地,開辟出一片片茶園。同時,引入精湛的製茶工藝,從采摘、殺青到揉撚、烘焙,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把關。台灣南部產出的茶葉,香氣獨特,口感醇厚,在市場上頗受青睞。
在李長風的大力推動下,台灣南部的商業和貿易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陳婉君的女兒如今已過16歲,這兩年在伊莎貝拉的教導下,商業經驗豐富,李長風在海南和鬆江兩地為其操辦了隆重的婚禮。另外,上海百貨大樓的陳美麗也傳來喜訊,為李長風生下一個男孩,李長風起名李星竹,以後上海百貨的產業都是他的。
李長風任命王雪堂為台灣商務大臣,統攬台灣商務。為了加強台灣與大陸以及其他地區的聯係,李長風積極開設商館,在台灣南部的主要城鎮建立起了一個個貿易樞紐。這些商館不僅是貨物交易的場所,更是文化交流的窗口。
來自大陸各地的商船如過江之鯽,紛紛停靠在台灣南部的港口。船上滿載著各種精美的商品,絲綢、瓷器、茶葉等應有盡有,與台灣當地豐富的農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進行著頻繁的交換。與此同時,台灣的蔗糖、稻米等特產也順著貿易航線,運往大陸和周邊地區,深受各地消費者的喜愛。
為了進一步吸引大陸的商人和投資者,李長風出台了一係列優惠政策。他承諾給予投資者土地、稅收等方麵的諸多便利,鼓勵他們在台灣投資興業。這些舉措吸引了大批大陸商人懷揣著夢想來到台灣,他們帶來了雄厚的資金和先進的技術,在台灣南部興辦工廠、作坊,推動了當地商業的多元化發展。
一時間,台灣南部的城市中,店鋪鱗次櫛比,商業活動熱鬧非凡。繁華的街道上,來自不同地區的人們操著各種口音,討價還價聲、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隨著貿易的繁榮,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大陸的戲曲、書畫、傳統技藝在台灣生根發芽,而台灣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也通過商人們的口口相傳,為更多人所知曉。
李長風深知,若要讓台灣真正實現繁榮昌盛,基礎設施的建設、醫療衛生與教育的改革以及軍事防禦的強化缺一不可。於是,他在這幾個關鍵領域同時發力,全麵推動台灣的發展。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麵,李長風投入大量資金,大力興建交通和通信設施。他組織人力物力,拓寬和修繕了台灣南部的主要道路,使得原本崎嶇難行的山路變得平坦通暢,方便了貨物的運輸和人員的往來。同時,他還在主要城鎮之間建立起了一套簡易但有效的通信係統,通過信鴿、驛站等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準確性。這些舉措不僅促進了當地商業的進一步繁榮,也讓各個地區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奠定了堅實基礎。
醫療衛生和教育改革也是李長風關注的重點。他積極推動醫療衛生體係的建設,從大陸聘請了眾多經驗豐富的醫生和藥師,在台灣各地建立起診所和藥鋪。同時,引入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藥物,免費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極大地提升了台灣民眾的醫療健康水平。在教育領域,他大力引入大陸的教育資源和理念,創辦學校,開設各類課程。不僅教授儒家經典等傳統文化知識,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如算術、天文、地理等。這一係列教育改革措施,為台灣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為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軍事防禦上,李長風絲毫不敢懈怠。他加強了與鄭軍的軍事合作,定期與鄭芝龍的軍隊進行聯合演練,學習先進的軍事戰術和戰略。同時,在台灣南部各地增修防禦工事,在沿海地區布置炮台,加強海上巡邏。他深知,隻有擁有強大的軍事防禦能力,才能保障台灣的安全和穩定,為各項發展保駕護航。
在李長風全力推動台灣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好消息如潮水般接連湧來。
崇禎六年,伊莎貝拉,這位與李長風情深意篤的異國女子,為他誕下一名混血男嬰。李長風滿懷喜悅,為孩子取名李星漢,寓意著孩子未來如星河浩瀚,擁有廣闊的前程。
而同一天,永安公主也順利誕下一個男嬰,李長風為其取名李星雲,飽含著對這個孩子的殷切期望。就在眾人沉浸在這雙倍的喜悅之中時,崇禎皇帝的詔書也火速送達。詔書之上,赫然封永安公主之子為寧遠伯世子。
寧遠伯府內燭火通明,接生嬤嬤的帕子還沾著血跡,伊莎貝拉的金發已散在枕邊。她望著繈褓中熟睡的混血男嬰,喉間泛起蜜糖般的甜腥——這是李長風與她血脈相連的鐵證,也是大明王朝最隱秘的裂痕。
與此同時,偏殿的喜帕被猛地掀開。永安公主攥著宮女繡的金線繈褓,指甲掐進掌心:"為何偏偏是今日?"她盯著案上並排的嬰兒繈褓,李星雲的繈褓繡著金龍,李星漢的繈褓卻繡著異域星辰。崇禎皇帝的詔書已到,墨跡未幹處,"寧遠伯世子"五個字刺得她眼眶生疼。
"公主何必煩惱?"李長風踏入殿內,龍涎香混著他身上特有的雪鬆氣息撲麵而來。他彎腰拾起地上散落的鎏金鎖片,那是伊莎貝拉分娩時攥在手心的護身符,"星漢星漢,山河璀璨。星雲星雲,龍脈綿延。陛下這是要我兩頭兼顧啊。"
永安公主的指甲掐進繈褓,繡線在嬰兒嬌嫩的肌膚上勒出血痕。她想起昨夜噩夢,夢見雙龍在雲海翻騰,最終竟合為一條——這荒謬的預兆,竟在今夜成了真。
府門外忽有快馬疾馳,錦衣衛指揮使在地上跪得筆直:"北境急報,後金騎兵突破山海關防線!"李長風的手指微微發顫,將星漢繈褓遞給伊莎貝拉時,袖中滑落半闕殘詞:"山河破碎處,雙星照乾坤。"
永安公主攥著詔書的手驀地收緊。她忽然想起出嫁前夜,皇兄對她說的話:"你既嫁入李家,便要記得,這天下沒有永遠的盟友,隻有永恒的利益。"而此刻,兩個嬰啼聲在風雪中交織,仿佛命運的齒輪已開始轉動。
多年後……攝政王李長山,在李長風死後,不顧眾人反對,硬生生將黃頭發混血兒李星漢的屁股按在了龍椅之上……
“要想征服華夏,你們可以選擇李星雲。要想征服世界,你們必須選擇李星漢!”
……
多年後。
李長風望著膝下一群活潑可愛的兒子,心中既有為人父的喜悅,又忍不住暗自嘀咕。這一連串出生的竟全是兒子,讓他不禁嚴重懷疑,自己穿越之後,那第23對染色體是不是真就變成了yy。
烏蘭格格所生的李巴圖,是李長風心中永遠的痛,他們父子二人陰差陽錯從未見麵,據探子報告,後金睿親王多爾袞的兒子多爾博極有可能就是李巴圖,此子繼承了母親的豪爽與果敢,小小年紀就展現出了對騎馬射箭的濃厚興趣,整日在府中的演武場上摸爬滾打,幻想著有朝一日能馳騁沙場。
陳婉君的兒子李不悔,生得眉清目秀,聰慧過人,對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有著極高的悟性,常與府中的教書先生探討學問,引得眾人稱讚。
春麗的兒子李星河,性格沉穩,對各種新奇的機關器械充滿好奇,時常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小玩意兒,展現出了過人的創造力。
陳美麗的李星竹則靈動俏皮,對經商之道似乎有著天生的敏銳嗅覺,已然開始跟著府中的賬房先生學習算賬理財。
伊莎貝拉的混血兒子李星漢,融合了東西方的容貌特質,既有著母親的深邃眼眸,又有著父親的堅毅輪廓。他對異域文化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時常纏著母親講述西方的故事。
而公主朱清漪所生的李星雲,自被封為寧遠伯世子後,更是備受矚目。他氣質不凡,小小年紀便顯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尊貴與穩重,眾人皆對他的未來寄予厚望。
然而,這眾多兒子帶來的,並非全是純粹的喜悅。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各種潛在的問題也開始浮現。眾多兒子在同一屋簷下成長,難免會因一些小事產生競爭與摩擦。李長風深知,在這表麵的和睦之下,若不加以引導,未來很可能會因為利益、地位等問題引發激烈的爭鬥。
沈婉清、柳如是、阮氏香和王雪堂雖暫時無子,但她們在府中的地位也因這些孩子的出生而微妙變化。她們看著其他姐妹兒女繞膝,心中難免會有些失落與不甘,這種情緒若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影響府中的和諧氛圍。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