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天下動蕩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在過去的崇禎七年,即公元 1634 年,正月的寒風凜冽,似要穿透人的骨髓,而天下局勢也如這寒冬一般,陰雲密布,動蕩不安。
廣鹿島方向,副將尚可喜竟做出降清之舉,這一消息如重磅炸彈,瞬間在大明的朝堂內外掀起軒然大波。尚可喜手握廣鹿島軍事要地,他的倒戈無疑是在大明北疆防線撕開了一道大口子,讓清軍勢力得以進一步滲透,引得眾人憂心忡忡。
而在南方海域,暹羅、緬甸與琉球等國卻紛紛遣使入貢,一時間,京城內使者雲集,帶來異國珍寶與恭順之意。這看似和睦的朝貢景象,卻也難以掩蓋大明內部那如暗流湧動般的危機。
此時的中原大地,農民軍勢力已然成燎原之勢。崇禎帝寄望於陳奇瑜,任命其為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五省總督,全權負責圍剿河南、陝西等地的農民軍。陳奇瑜領命後,迅速調兵遣將,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將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農民軍圍困於興安今陝西省安康市)車箱峽。車箱峽地勢險要,四周懸崖峭壁,易守難攻,農民軍陷入絕境,軍心大亂。
然而,李自成狡黠多智,竟想出詐降之計。他一邊佯裝恭順,派人向陳奇瑜送上降書與厚禮,言辭懇切地表達歸降之意;另一邊暗中整頓軍備,鼓舞士氣。陳奇瑜本就急於求成,加之被李自成的表象所迷惑,竟輕信其言,同意受降。就這樣,李自成等人成功擺脫困境,待出了車箱峽,立刻重新舉起反旗,農民軍勢力再次壯大,讓局勢變得更為複雜棘手。
遠在海外的李長風,聽聞國內這些消息,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他深知,大明已如一座搖搖欲墜的大廈,內有農民軍攪得天下大亂,外有清軍虎視眈眈,而自己在海外雖不斷擴充勢力,可一旦國內局勢失控,自己也將麵臨諸多變數。
李長風站在濟州島的高處,望著波濤洶湧的大海,海風將他的衣袂吹得獵獵作響。他在心中暗自思索,自己該如何在這風雲變幻的局勢中找準方向,是繼續在海外發展,積蓄力量以圖日後回國力挽狂瀾,還是即刻歸國,投身於那錯綜複雜的爭鬥之中?
李長風深知,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之中,若要成就爭奪天下的大業,必須精心布局,建立穩固且高效的戰略基地。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構建“一主兩輔”的戰略格局。
海南,作為他經營已久的大本營與統帥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既遠離中原戰亂的紛擾,又占據海上交通要道,擁有優良的港口與豐富的資源。這裏將成為李長風統領大局、發號施令的核心樞紐,所有的戰略決策、物資調配、人才匯聚都將以此為中心展開。李長風親自坐鎮海南,指揮著各項事務的有序推進。他召集能工巧匠,大興土木,修建堅固的軍事要塞、寬敞的兵營以及完善的指揮係統。同時,大力發展農業、手工業和商業,以充實經濟基礎,為未來的爭霸之路奠定堅實根基。
濟州島,地處東北亞要衝,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李長風決定在此建立北方戰區指揮部,負責應對大明北方、後金、蒙古、俄羅斯、朝鮮、日本等方向的作戰任務。他任命留在華北的李忠為北方戰區總司令,派遣麾下得力將領,率領精銳部隊入駐濟州島。一麵加強防禦工事的建設,修築高聳的城牆、密布的堡壘,打造堅不可摧的防線;一麵積極開展軍事訓練,提升士兵們應對不同環境和敵人的作戰能力。同時,與當地擅長養馬的蒙古人密切合作,加速軍馬養殖基地的建設,為未來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提供充足的優質戰馬。此外,李長風還注重在濟州島培養情報網絡,廣撒耳目,以便及時掌握周邊各國的軍事動態和政治風向。
而在馬尼拉設立的南方戰區指揮部,則肩負著經略東南亞、巴達維亞、馬來亞、呂宋、澳洲等地的重任。馬尼拉作為南洋重要的貿易中心和交通樞紐,具備輻射周邊地區的絕佳條件。李長風任命鄭滄浪為南方戰區總司令,挑選富有海外作戰經驗和外交才能的官員前往馬尼拉,組建南方戰區指揮班子。他們在當地招募士兵,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熟悉熱帶叢林、海島作戰的特點。積極與當地華人勢力聯合,爭取他們的支持與合作,共同構建穩固的統治基礎。同時,大力發展海上貿易,與南洋各國建立友好關係,以貿易為紐帶,增強自身影響力,為軍事行動提供經濟支撐和戰略依托。
隨著三個基地的逐步建設與完善,李長風的勢力如一顆崛起的新星,在這片動蕩的世界格局中嶄露頭角。
馬尼拉鑄炮坊的銅爐晝夜不熄,胡裏奧的獨眼在火光中泛著血絲。他攥著李長風親繪的《水火相濟圖》,羊皮紙上用朱砂標著"硝七、礬三、油輕靈"——這是寧遠伯醉酒時念叨的秘方,說是能煉出開山裂石的神物。
"大人說的"油",定是這個。"學徒阿旺捧來陶罐,裏麵是熬了三晝夜的豬脂精華。胡裏奧卻搖頭,刀疤橫貫的左臉抽搐著:"去榨椰油,要頭道冷榨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子夜驚雷驟起時,工坊深處傳出刺鼻氣味。胡裏奧將椰子油緩緩滴入綠礬油,琉璃瓶裏的液體突然沸騰,騰起的黃煙腐蝕了鐵鉗。阿旺驚恐地發現師傅的牛皮圍裙在冒泡,卻被一把推開:"快記!辰時三刻入硝,琉璃棒攪至琥珀色..."
五日後,首瓶"雷神淚"呈到李長風案前。水晶瓶裏的油狀物泛著詭譎的七彩光暈,寧遠伯用銀簪輕觸,液體竟如活物般纏繞簪尖。"成了。"他指尖微顫,"取半錢,用絲綢裹著懸於鐵砧。"
爆炸聲震碎了總督府的琉璃窗。鄭滄浪衝入院落時,隻見三寸厚的鐵板被撕成麻花,半截椰樹插在十丈外的城牆上。"這哪是開礦..."他抹去額前冷汗,"分明是閻羅王的業火!"
李長風卻亢奮得雙眼發亮:"胡裏奧!鑄三百個銅葫蘆,內襯蜂蠟...等等!"他猛然揪住工匠衣領,"所有工序必須在海邊沙坑進行,工匠需著浸水棉甲!"
雨季來得猝不及防。這日胡裏奧正在調配第七批原料,忽見阿旺抱著濕漉漉的瓷罐衝進工棚:"師傅!按伯爺說的法子,用石灰吸了水汽..."話音未落,瓷罐突然迸發刺目白光。
轟隆——
鄭滄浪趕到時,海岸線已陷進三尺深坑。三十七個工匠的殘肢掛在椰樹林間,胡裏奧的銅護臂嵌在礁石裏,掌心還攥著半片《水火圖》。李長風在屍堆裏瘋刨,直到拽出個焦黑的琉璃瓶——標簽上"丙申年四月初九"的字跡讓他跪地幹嘔,那是千鶴姐妹上個月送來的生辰酒瓶。
"伯爺!"滿臉血汙的阿旺從淺灘爬來,"師傅臨終前說...說比例錯了..."他顫抖著遞上浸血的筆記,"該用野蜂蜜替代石灰,還要混入矽藻土..."
三日後,渾身纏滿麻布的李長風出現在鑄炮坊。他親手將胡裏奧的骨灰摻入矽藻土,製成三百個多孔陶罐。"此物喚作"破軍雷"。"他撫著罐身的蜂蠟塗層,"每罐需二十人輪值看守,溫度超過體溫立即沉海。"
中秋夜宴時,千代捧著新製的雷神淚獻舞。琉璃盞中的液體溫順如鏡,任她旋身飛躍也不起漣漪。"加了木薯粉。"李長風將酒盞舉向明月,"遇火則爆,常溫如泥。"話音未落,鄭滄浪的箭矢已射中庭中陶罐。
火龍騰空的刹那,龜田在琉球帶來的石敢當碑轟然崩解。李長風的笑聲混著耳鳴回蕩:"有此神物,莫說紅毛番的棱堡,便是富士山..."他突然噤聲,月光照亮了千代襦袢下的淤青——那是昨日試爆時飛石所傷。
更漏三響,李長風獨坐軍械庫。七百罐破軍雷在陰暗中沉默,像無數個含毒的瞳孔。他忽將額頭抵上冰冷的陶罐,穿越前化學實驗室的警告在腦中炸響:"硝酸甘油可誘發心絞痛..."可這具身體分明無恙,原來曆史的劇毒,早換了種方式蝕骨。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