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鐵騎南下
字數:7199 加入書籤
崇禎十一年九月,凜冽的北風提前席卷了薊鎮長城。
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站在城樓上,眯眼望向北方。遠處地平線上塵土飛揚,隱約可見黑壓壓的騎兵如潮水般湧來。他握劍的手微微發抖——不是恐懼,而是憤怒。
"大人,探馬回報,多爾袞親率十萬大軍,已突破牆子嶺!"副將聲音嘶啞,"薊遼總督吳阿衡...戰死了。"
吳三桂一拳砸在城磚上,鮮血從指關節滲出。牆子嶺地勢險要,本該固若金湯,卻因監軍太監鄧希詔克扣軍餉,守軍饑寒交迫,最終被清軍一舉突破。
"傳令全軍戒備!火器營就位!"吳三桂厲聲喝道,"山海關絕不能有失!"
副將欲言又止:"大人,兵部急令...要我們分兵五千救援通州..."
吳三桂猛地轉身:"什麽?此刻分兵?楊嗣昌是瘋了嗎!"他深吸一口氣,強壓怒火,"清軍此次入寇,必是衝著京師來的。山海關若失,北方門戶洞開..."
話音未落,遠處傳來沉悶的號角聲。那聲音如同地獄傳來的召喚,震得人心頭發顫。清軍前鋒已至十裏外,黑壓壓的騎兵陣列中,繡著龍紋的大纛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吳三桂知道,一場血戰已不可避免。
......
十月初,清軍如入無人之境,連克薊州、順義、寶坻,直逼通州。京師震動,崇禎皇帝連夜召集群臣商議。
紫禁城內,乾清宮的燈火通明。崇禎麵色鐵青地坐在龍椅上,眼下兩團烏青顯示他已多日未眠。
"諸位愛卿,建奴已至通州,距京師不足五十裏。"崇禎聲音沙啞,"有何良策?"
兵部尚書楊嗣昌出列:"陛下勿憂,臣已調宣大總督盧象升率天雄軍火速入衛,另命高起潛統領關寧鐵騎策應。兩軍合擊,必能破敵。"
"盧象升?"崇禎眉頭微皺,"他手下有多少兵馬?"
"精兵兩萬。"楊嗣昌頓了頓,"隻是糧餉..."
"又是糧餉!"崇禎突然拍案而起,嚇得群臣跪伏,"朕的內帑都掏空了,你們還要多少?"
大殿內鴉雀無聲。良久,首輔劉宇亮才小心翼翼道:"陛下,不如遣使議和,暫緩燃眉之急..."
"議和?"崇禎冷笑,"你是要朕學宋高宗,向蠻夷稱臣納貢?"
楊嗣昌急忙道:"陛下,劉閣老非此意。隻是暫緩兵鋒,待各省勤王兵至..."
崇禎頹然坐回龍椅,揮了揮手:"罷了,命盧象升速戰。再傳旨九邊,全力勤王。"
......
盧象升接到聖旨時,正在帳中磨劍。這位年僅三十九歲的宣大總督麵容剛毅,額角一道傷疤在燭光下格外顯眼——那是兩年前與清軍血戰時留下的。
"大人,高監軍的兵馬還未到。"副將楊廷麟低聲道,"探馬報稱,清軍主力已至巨鹿一帶,正在燒殺搶掠。"
盧象升將劍收入鞘中,金屬摩擦聲清脆刺耳:"不等了。傳令全軍,五更造飯,天明進軍。"
"可是..."楊廷麟猶豫道,"楊部堂有令,需與高監軍合兵方可出擊..."
"楊嗣昌遠在京師,怎知前線危急?"盧象升眼中閃過一絲怒火,"每耽擱一日,便有上萬百姓遭難!"
帳外突然傳來喧嘩聲。一個滿身血汙的村民被親兵帶了進來,撲通跪下:"將軍救命啊!清兵在賈莊殺人放火,我一家老小..."
盧象升扶起村民:"慢慢說,賈莊情況如何?"
"清兵見人就殺,年輕女子都被擄走了..."村民泣不成聲,"他們...他們把孩童挑在槍尖上取樂..."
盧象升臉色鐵青,轉身喝道:"傳令!即刻拔營!"
楊廷麟大驚:"大人,夜行軍危險!"
"我天雄軍將士,寧可戰死沙場,也不做縮頭烏龜!"盧象升一把抓起鐵盔戴在頭上,"讓百姓看看,大明還有敢戰之將!"
當夜,五千天雄軍精銳悄然出發,直撲巨鹿。盧象升不知道,就在他們離開大營不久,一隊騎兵悄然尾隨——那是高起潛派來的探子。
......
周德福跟著李自成的隊伍輾轉月餘,最終在河南境內遭遇官軍主力,隊伍被打散。他帶著妻兒向北逃亡,誤打誤撞來到了巨鹿一帶。
"當家的,前麵有個村子。"李氏指著遠處,她的臉色仍然蒼白,但比之前好了些。
周德福眯眼望去,炊煙嫋嫋,似乎是個完好的村落。這半個月來,他們靠挖野菜、偷地裏的紅薯充饑,已經很久沒吃過一頓正經飯了。
"去問問能不能討點吃的。"周德福牽起小栓的手,"小心些,別碰到官兵。"
三人剛走到村口,周德福突然感到地麵微微震動。遠處傳來悶雷般的聲響——那不是雷聲,而是成千上萬匹馬同時奔騰的聲音!
"騎兵!快躲起來!"周德福拉著妻兒就往路旁的水溝裏跳。
眨眼間,天邊出現了一條黑線,迅速擴大成洶湧的浪潮。八旗鐵騎如狂風般席卷而來,馬蹄踏起的塵土遮天蔽日。衝在最前麵的是白甲兵,陽光下,他們的盔甲反射著刺眼的光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是清兵!"周德福聲音發顫。他聽說過這些關外蠻族的可怕——據說他們生吃人肉,把小孩串在長矛上玩耍。
清軍衝入村莊,頓時哭喊聲四起。茅草屋被火把點燃,濃煙滾滾。周德福看見一個清兵單手拎著個哇哇大哭的嬰兒,獰笑著往地上摔去...
"別看!"他一把捂住小栓的眼睛,自己的胃卻因恐懼而痙攣。
突然,一支箭"嗖"地射來,釘在他們身旁的土裏。三個清兵發現了他們,正策馬奔來!
"跑!"周德福拉起妻兒就往林子方向狂奔。
背後箭矢破空聲不斷。李氏突然一聲悶哼,踉蹌幾步——一支箭射中了她的後背。
"娘!"小栓哭喊著要回頭。
周德福咬牙一把抱起妻子,繼續狂奔。背後馬蹄聲越來越近,他甚至能聽見清兵興奮的呼喝聲。
就在千鈞一發之際,前方樹林中突然殺出一隊人馬,高舉著大明旗幟!
"是天雄軍!盧總督來了!"有人高喊。
箭雨從林中射出,追在最前麵的清兵應聲落馬。其餘清兵急忙勒馬,吹響了警戒的號角。
周德福跌跌撞撞地衝到明軍陣前,跪倒在地:"軍爺救命!"
一個身著山文甲的將領策馬而來,正是盧象升。他看了眼奄奄一息的李氏,厲聲下令:"醫官!快救人!"
又對周德福道:"帶你家小到後方去,這裏馬上要大戰了!"
周德福背起妻子,跟著一名士兵來到臨時營地。醫官檢查後搖頭:"箭傷不深,但箭頭有鏽,恐會發熱。能不能熬過去,看造化了。"
小栓趴在母親身邊,哭成了淚人。李氏虛弱地撫摸兒子的頭:"別哭...娘沒事..."
營地外,戰鼓聲驟然響起,震得地麵發顫。周德福從帳篷縫隙往外看,隻見遠處塵土飛揚,清軍如潮水般湧來,數量之多,令人膽寒。
盧象升親率五千天雄軍列陣迎敵。明軍人數雖少,卻陣列嚴整,毫無懼色。
"弟兄們!"盧象升拔劍高呼,"身後便是父老鄉親,今日有死無退!"
"有死無退!"五千將士齊聲呐喊,聲震四野。
戰鬥瞬間爆發。清軍騎兵從四麵八方衝來,箭矢如雨。天雄軍火銃齊射,硝煙彌漫,衝在最前的清兵人仰馬翻。
但清軍實在太多了。第一波剛退,第二波又至。明軍陣線開始動搖。
盧象升身先士卒,揮劍衝入敵陣,連斬數敵。一支箭射中他的肩膀,他隨手折斷箭杆,繼續廝殺。
周德福看得熱血沸騰,對醫官道:"我去幫忙!"
"你瘋了?"醫官按住他,"那是送死!"
"盧大人救了我們,我不能眼睜睜看著..."周德福抄起一根木棍就要往外衝。
突然,營地後方傳來驚呼:"清兵繞過來了!"
周德福回頭,隻見一隊清軍騎兵不知何時突破了側翼,正向營地殺來!
"小栓!帶你娘躲起來!"周德福抄起醫官的手術刀,擋在妻兒前麵。
清兵衝入營地,見人就殺。一個滿臉橫肉的清兵跳下馬,揮刀向周德福劈來。周德福不會武藝,全靠蠻力躲閃,幾個回合就被踢倒在地。
清兵獰笑著舉起刀,突然身體一震——一杆長矛從他胸口穿出!持矛的是個明軍小校,他拔出長矛,對周德福喊道:"快走!全軍覆沒了!"
周德福掙紮著爬起來,回頭去找妻兒,卻見另一隊清兵已經衝進了醫療帳篷!
"不!"他發瘋似的衝過去,卻被兩個清兵按倒在地,捆了起來。
當他被拖走時,最後看到的景象是:小校被亂箭射成刺蝟;醫療帳篷燃起大火;盧象升渾身是血,仍在揮劍殺敵,身邊隻剩下十幾個親兵...
夜幕降臨時,戰鬥結束了。五千天雄軍全軍覆沒,無一人投降。盧象升身中十八箭,力竭而亡,至死握劍不倒。
清軍將俘虜集中在一起,周德福也在其中。他遍體鱗傷,心如死灰——妻兒下落不明,八成已經...
"都聽著!"一個會說漢話的清軍將領喊道,"老實幹活的,有飯吃!敢逃跑的,剝皮抽筋!"
俘虜們被分成兩隊:年輕力壯的押去修營寨,其餘的當奴隸使喚。周德福被分到搬運屍體的隊伍。
戰場上屍橫遍野,血腥味濃得令人作嘔。周德福機械地搬運著同袍的屍體,突然在一堆明軍屍體中看到了那個救他的小校——眼睛還睜著,仿佛不甘心就這樣死去。
更遠處,盧象升的遺體被清軍將領團團圍住。一個頭戴紅纓大帽的清軍統帥——正是多爾袞——親自上前,對著盧象升的屍體鞠了一躬,然後下令厚葬。
"勇士,不分敵我。"多爾袞用生硬的漢語說。
周德福麻木地聽著,心中隻有無盡的恨。恨清軍的殘暴,恨朝廷的無能,恨這該死的世道!
深夜,俘虜們被關在臨時搭建的柵欄裏。周德福蜷縮在角落,突然聽見一個微弱的聲音:"爹..."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渾身一震,循聲望去,隻見小栓從柵欄縫隙中鑽了進來,滿臉淚痕!
"小栓!"周德福一把抱住兒子,聲音哽咽,"你娘呢?"
小栓抽泣著:"娘...娘被一個明軍叔叔救走了...讓我來找爹..."
周德福緊緊抱住兒子,淚水奪眶而出。在這人間地獄裏,這已是最大的慰藉。
柵欄外,清軍正在慶祝勝利,篝火映紅了半邊天空。更遠處,京師方向一片黑暗——仿佛一個垂死的巨人,正在苟延殘喘。
......
十日後,紫禁城。
崇禎皇帝手持盧象升的遺折,雙手不住顫抖。折子上血跡斑斑,是盧象升臨終前咬破手指寫就的:
"臣力竭矣,唯有一死報國。願陛下勿以臣為念,速調勁旅保京師。臣死後,魂當為厲鬼殺賊..."
"盧愛卿..."崇禎哽咽難言。
楊嗣昌跪在一旁,額頭觸地:"臣罪該萬死...未及時調兵支援..."
崇禎突然暴怒,將茶盞摔得粉碎:"高起潛呢?他的關寧鐵騎在哪?"
"高...高公公說...盧象升輕敵冒進..."
"混賬!"崇禎一腳踢翻禦案,"傳旨!高起潛貽誤軍機,即刻下獄問罪!"
楊嗣昌麵如土色,連連叩首。他知道,自己與高起潛暗中勾結、克扣盧象升糧餉的事,恐怕也瞞不住了。
崇禎頹然坐回龍椅,喃喃自語:"五千將士...無一生還...朕...朕愧對祖宗..."
窗外,秋風嗚咽,如泣如訴。北方的天空陰沉沉的,仿佛在預示著一個更加黑暗的冬天即將來臨。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