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山東火車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A+A-


    崇禎十二年秋,山東青州府。
    "叮——當——"
    隨著鐵錘最後一次敲擊,長達三丈的鋼軌穩穩嵌入枕木。王鐵柱抹了把汗,望著眼前筆直延伸的鋼鐵長龍,仍覺得像在做夢。三個月前,他還是威海衛的造船匠人,如今卻成了"鐵道人"——這是侯爺給的新稱呼。
    "第三標段合龍!"監工揮舞紅旗。
    山坳間頓時爆發出歡呼。來自海南的技工與本地船匠擊掌相慶,他們剛剛完成了膠濟線最難啃的劈山工程。王鐵柱蹲下身,撫摸冰涼的鋼軌。這種帶著奇異紋路的精鋼,聽說產自沂蒙山深處的"天工坊",每日能出鐵三千斤。
    "都讓開!火車來啦!"
    人群如潮水般退到兩側。王鐵柱看見那個鋼鐵怪物噴著白煙緩緩駛來——這是侯爺親自設計的"泰山號"機車,車頭鑲嵌著鎏金玄武紋,六對鑄鐵車輪足有半人高。更奇的是其後拖著的十節車廂,有運煤的敞車,也有帶琉璃窗的客車。
    "裝車試運!"隨車技師大喊。
    勞工們將成捆的鋼軌抬上貨車。王鐵柱注意到,最後一節車廂站著二十名持槍衛兵,他們腰間掛著銅製傳聲筒,目光始終盯著鐵軌兩側的密林。
    "聽說昨天逮著個女真探子。"身旁的海南技工低聲道,"想往鐵軌下埋火藥。"
    王鐵柱心頭一緊。自從鐵路開建,這樣的襲擊已發生七次。侯爺為此成立了"護路營",還在每段鐵軌下埋設銅線,說是能聽出異常震動。
    "嗚——"
    汽笛長鳴打斷了他的思緒。泰山號開始加速,車頭煙囪噴出滾滾白煙。王鐵柱跟著人群追了幾步,看著列車消失在隧道口,突然想起侯爺在開工儀式上的話:"從今往後,山東地界,朝發夕至!"
    ......
    登州觀星台,李長風正在審閱鐵路網規劃圖。羊皮紙上,六條紅線以登州為中心輻射開來:東至威海衛軍港,西抵濟南省城,南通淮安鹽場,北達渤海灣鐵礦。每條線路旁都標注著暗語——"甲字線"實為裝甲列車專用道,"丙字線"則直通秘密火箭試驗場。
    "侯爺,青州段試車成功。"徐銘呈上電報稿——這是用銅線傳訊的新玩意,比八百裏加急快上十倍。
    李長風掃了一眼電文:"告訴李昭媛,她的"減震軸承"很管用。下一批機車就用海南船廠的新鋼材。"
    徐銘應諾,又低聲道:"朝鮮密報,多爾袞派了使團去了日本,怕是又要買火器。"
    "無妨。"李長風手指劃過鐵路網,"等"乙字線"貫通,我們的大炮可以直接運到山海關。"
    窗外突然傳來喧嘩。李長風皺眉望去,隻見觀星台下跪著數百百姓,正在焚燒紙錢。幾個道士打扮的人揮舞桃木劍,朝鐵路方向念念有詞。
    "這個月第三起了。"徐銘苦笑,"百姓都說鐵路斬斷龍脈,要請張天師驅邪。"
    李長風冷笑。他早料到會有這天——半月前,淄川縣令帶人衝擊工地,說火車驚了當地土地公。後來在鋼軌下挖出所謂的"鎮龍釘",不過是女真細作埋的帶符咒的匕首。
    "讓柳如是在《新報》發篇文章。"李長風敲了敲桌麵,"就說嶗山太清宮主持夜觀天象,鐵路乃太上老君"雲車"化身,專鎮北方妖氣。"
    徐銘會心一笑。這招屢試不爽:上月說蒸汽機是"東海龍王吐息",上上月把燧發槍說成"雷部法器"。侯爺最懂如何用神鬼之說治百姓。
    急促的腳步聲打斷二人談話。親兵統領趙德柱盔甲帶血衝進來:"侯爺!甲三號裝甲列車遇襲!"
    ......
    膠州灣畔,濃煙衝天而起。
    李長風策馬趕到時,隻見首節裝甲車廂側翻在地,鋼板上的彈痕觸目驚心。更令人心驚的是地麵上的馬蹄印——深達三寸,顯然是重甲騎兵留下的。
    "八旗精銳。"隨行的海南技工蹲下查看,"馬蹄鐵帶倒刺,是正黃旗的人。"
    李長風眯起眼。裝甲列車配備四門速射炮,尋常馬隊根本近不了身。除非...
    "他們用了這個。"趙德柱遞上一枚焦黑的鐵球,"炸開車門後,往裏麵扔火油罐。"
    鐵球表麵刻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徽記。李長風冷笑:"多爾袞倒是會借力打力。"他踢了踢鐵球,"讓軍械坊仿製五百個,裝上延時引信,下次見麵還給荷蘭人。"
    "侯爺!"遠處傳來驚呼。親兵從廢墟中拖出半截燒焦的屍體,腰間令牌顯示這是護路營的傳令官。
    李長風瞳孔驟縮——屍體右手緊攥著半張圖紙,正是"丙字線"的隧道結構圖!
    "全線戒嚴。"他翻身上馬,"查最近三個月所有接觸過丙字線圖紙的人,包括..."
    話音未落,西南方突然響起熟悉的汽笛聲。眾人抬頭望去,隻見一列未掛車廂的機車瘋牛般衝來,駕駛室裏空無一人!
    "避讓!"趙德柱嘶吼。
    李長風卻紋絲不動。他盯著越來越近的機車,突然奪過親兵的火銃,對準鐵軌旁的信號燈連開三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轟隆!"
    機車在百步外突然脫軌,巨大的慣性讓它擦著李長風身側衝入海灣,激起數丈高的浪花。
    "信號燈連著岔道機關。"李長風把火銃拋還給目瞪口呆的親兵,"通知各站,全部改為雙重聯鎖製。"
    海風裹挾著水霧掠過戰場,他望向北方陰沉的天空。這場鋼鐵與血肉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崇禎十二年冬,泰山北麓。
    李長風勒住韁繩,玄色大氅上落滿雪花。身後三百親衛呈扇形展開,火把將斷崖照得通明。三天前截獲的密報顯示,正藍旗一支精銳潛伏在此,專事破壞膠濟鐵路咽喉要道。
    "侯爺,前方發現營寨!"斥候來報。
    山腰處隱約可見幾點火光。李長風舉起望遠鏡——鹿砦、哨塔、甚至還有兩門裹著毛氈的小炮,儼然是個軍事據點。他嘴角浮起冷笑,多爾袞當真舍得下本錢。
    "第一隊繞後斷崖,第二隊封鎖西側隘口。"李長風抽出燧發短銃,"其餘人隨我..."
    話音未落,異變陡生。
    雪地裏突然彈起數十條絆馬索,戰馬驚嘶聲中,十餘親衛栽落馬下。兩側山林箭如飛蝗,竟是八旗特有的三棱透甲箭!
    "有埋伏!"趙德柱揮刀格開箭矢,"侯爺快退!"
    李長風卻已翻身下馬。他早該想到,能精準掌握自己行蹤的,必是身邊出了叛徒。袖中滑出兩顆震天雷,拉環咬在齒間,正要擲出時,坐騎突然慘嘶人立——一支弩箭正中馬眼。
    混亂中,有人猛推他後背。李長風踉蹌跌出山道,耳邊傳來趙德柱最後的嘶吼:"侯爺保重!"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