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字數:3627   加入書籤

A+A-


    鄭義捅了捅張大了嘴發愣的孫康,拉著孫康一起行禮,悄悄說道:“小子,怎麽樣,這下子你還有什麽可說的?”
    孫康歪過頭看著鄭義,用力合上嘴咂巴了兩下,咽了口唾沫說道:“老小子,你說這王貴人腦子裏麵都裝的是什麽?今天王貴人這麽說我突然明白過來了,人家是一舉兩得王貴人這是一舉數得。”
    鄭義笑道:“說說看,你小子鬼點子多,看你能猜出大人多少數得。”
    孫康歪著頭,閉著眼,手搓著太陽穴說道:“大概能猜個七七八八,這其一是練兵,王貴人的練兵之法獨特而又不拘泥於傳統,但凡世之名將麾下皆是精兵強將方可建立不世之功,此二者皆離不開一個練字,而王貴人即是練兵又是練將,假以時日一則十之,十則百之,如此則麾下必猛將如雲,精兵無數。
    這其二是軍銜,就是類似於咱們大明的武散階,共計有三十階,但這品階是從從六品開始才有,而且與俸祿沒有任何關係,隻是個名譽罷了,王貴人卻把俸祿跟品階給掛上了,而且級別是從最底層的軍士開始,這就等於既提高了軍戶的地位又提高了軍戶的待遇,這下就很牛了,絕對的深得軍心。咱們大明的軍戶是真窮,當兵一輩子就為了這點口糧,還是自己種出來的,還要被攤派和克扣,如果上交的份子糧不足,連口糧也就沒有了,所以為了養家糊口,誰有時間去訓練,哪個不是想著先把地收拾好。現在這樣改,份子地交了,以後不用交份子糧了,當兵就是拿餉、吃糧、訓練、打仗這麽簡單明了,而且這兵當得越久軍餉就越高,戰死沙場還能再領軍餉二十年,要是都這樣改,咱大明就不會出現大量逃跑的軍戶了,肯定是人人爭著搶著要當兵,拿刀趕都趕不走。
    這其三還是軍銜,軍銜如此細分好處是,有功者晉升,無功無過者時間到了也能晉升,層層遞進,大家都有盼頭,所以平時軍士好管好訓練,戰時人人都想立功升銜漲軍餉,寧可沙場死,絕不苟且生,敢逃跑被抓到是死,不管是抓的到還是抓不到父母妻兒還要受到誅連,所以咱們軍戶誰人不知,上了戰場就是九死一生,如今為王貴人戰死沙場卻無後顧之憂,所以不如拚死一戰,說不定運氣好不但能活下來,還能升官發財,何樂而不為呢?咱兩個就是個例子,看似距離試百戶僅有半步之遙,可這半步距離也許就是今生無望,由此可見這軍銜是個好東西啊!
    這其四就是銀子了,王貴人以上所作所為若要成功必離不開銀子,聽了王貴人關於黑吃黑的說法,我可以肯定王貴人絕對不是一般地讀書人,也絕對不是和朝堂之上那幫大臣一樣的讀書人,而是墨水喝太多了把心腸都染黑了的讀書人,說白了就是王貴人的軍費是搶來的,凡是被王貴人發現的船,是不是倭寇和海盜還不是他一句話,隻要這個大帽子扣下去,船和貨就全是他的了,然後問明白是哪家的貨和船,他還保留著繼續追究的權利,一個私通倭寇的罪名就足以抄家滅門了,這樣所有直接或間接與海外有生意的還不賣力巴結,每個月收的月錢都能數到手抽筋,如此這般軍費開支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這王貴人書讀的比咱紀大人還好。我在想咱們錦衣衛從來都是全天下最黑的,不過等王貴人出海以後咱們錦衣衛這第一黑的位置估計難保。黑呐!太黑了!
    這其五就是剿滅倭寇和海盜,這錢要撈,這仗還要打,幾仗下來這幫新兵全部變成老兵了,而且打完又是一筆收入。這窮兵黷武擱在王貴人這兒根本就是歪理,人家是越打越窮,他是越打越富,我發現王貴人所行之事全部都是跟銀子有關,這花銀子如流水,可這賺銀子卻如江海,問題是人家還不貪圖便宜,該給你的一分不少,絕不虧待自己人。如此這般皇上給王貴人多大的帽子,他就會有多少老兵,而且絕不空額,說不定還會多於定額。
    這其六就是忠心了,主帥與將士上下同心,則可其利斷金,其勢則威不可擋,有這樣的上官做屬下的當然是忠心耿耿,誓死追隨了。在我大明全天下的軍戶都是即無地位,又無待遇的情況下,王貴人獨樹一幟,而且又能解決銀子的來源問題,試問誰可與之爭鋒。”
    鄭義點點頭道:“不錯,不錯!八九不離十了,想想還有沒有了?”
    孫康愣了一下,又想了想,搖了搖頭道:“老小子,自從王貴人給你開了竅,我就發現你比我聰明了,也比我無恥了,人家王貴人還沒個表示你就貼的、抱的緊緊的。看看你原來,老實、憨厚、誠實、淳樸、缺心眼……”
    鄭義一邊聽著孫康的評價一邊點頭,等說到他缺心眼的時候他就推了孫康一把佯怒道:“哎哎哎,怎麽說話呢!誰缺心眼了,那叫實誠懂不懂,我鄭義對人從不算計、耍心眼。對王貴人我那是打心裏底地佩服,你看人家做的簡簡單單地的每一件事那背後都是有深意的,關鍵是人家才多大,和我兒子差不多大,前途無量呐!我今年已四十歲了(虛二歲),終於讓我逮著一個明主,這種事可遇不可求,千載難逢,機會難得,難道我還擺譜?咱有什麽?隻有一條命和忠心,其它別無所長,咱還等著大人上門求賢若渴?問題是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賢在哪裏?我算是想明白了,也許這是我鄭義這輩子唯一一次機會了,與其混吃等死倒不如跟隨大人去博個前程,我已經寫了家信,讓我兒子也加入到大人的麾下,自此以後我鄭義的全家的命運將與大人休戚與共。”
    孫康震驚地瞪大了眼睛看著鄭義,吸了一口涼氣道:“老小子,你這是全押上了,就不給自己留條後路了?”
    鄭義撇撇嘴說道:“小子,你就是再比我精,畢竟還是年輕,這天塌下來上麵自有人撐住了,大人不怕我還怕什麽?難不成大人缺心眼還會自己害自己?”
    孫康也撇撇嘴道:“我年輕,難道王貴人還比我老,老小子你就不怕年輕人犯錯誤,出昏著,把大家都帶到溝裏去?我可是勸你別衝動搭上自己就得了,別把你兒子也搭上了!”
    鄭義上下打量著孫康,左瞅瞅,右瞧瞧,然後搖了搖頭道:“就你,還跟大人比……”
    孫康眼睛一瞪道:“嗨,怎麽著,你個老小子什麽時候學會嘲諷人了,你什麽意思啊……”
    鄭義笑道:“我還真不是嘲諷你,你看看大人所做之事曆曆在眼前,有哪一件是你能想到的,就更別說做了。你要是和大人一樣我鄭義也如效忠大人一般地效忠於你。”
    孫康泄氣地說道:“那可真比不成,人比人氣死人,這個我倒是服,隻不過老小子你真不怕王貴人萬一……你可知道這朝堂之上可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殺人不見血,一步錯步步錯,王貴人雖然在軍事上是天才,可他尚未登堂入室,翌日若他在朝堂之上不是那幫人的對手,你這個寶可就押錯了。”
    鄭義搖了搖頭道:“認主要趁早,看準了就不能再算計那麽多了,等你什麽都看明白了,一切也就晚了。有道是雪中送炭君子少,錦上添花小人多,大人年輕是不假,可他也明白這個道理,他這次比試最終還是用忠心來評判是否勝出,你看李哲、魯錘、何盛、張敬和施華這五個人對大人那是絕對的忠心耿耿,可以確定這五個人已經勝出了。算來算去終算己,誰又有那個前後眼,當年多少人不看好永樂皇帝靖難起事,又有幾個如咱們紀大人一般布衣之時便已認主投軍,為何後來咱們紀大人能夠權勢如此熏天,還不是因為危難之時方見人心,都說是紀大人是賭對了,其實那是那幫人給自己臉上貼金,是那幫人算盤打得好,不看好咱們永樂皇帝事能成,退一萬步,即使永樂皇帝事能成,大不了投降也能保住現在的地位,結果咱們永樂皇帝事還真的成了,可是這投降派怎麽能比得過忠心派,所以才有了咱們錦衣衛那如日中天之勢,要不是咱們紀大人自己做的太出格被人抓住了把柄,又怎麽可能會粉身碎骨、死無葬身之地。紀大人的經曆我總結了一下就是富貴險中求,先要看準人,也要看準時機,想明白之後更要趁早,人不是神仙能掐會算,十拿九穩那隻是給自己找個借口罷了,得勢之後隻要不幹那些出格的事情,恪守做臣子的本分,又怎麽會身陷囹圄,為皇帝所殺,至少咱們的永樂皇帝是很重義的。所以呐我決定效仿咱們紀大人,及早忠心認主,我意已決!絕不悔改!”